7岁儿童智商测试题(孩子出生时)
刘女士今年35岁,本身和丈夫结婚较晚,再加上前几年疫情的影响,所以一直拖到去年才开始准备要孩子。怀孕后,因为刘女士本身年纪有点大,比较接近高龄产妇(34岁以上受孕,即可被称为高龄产妇),所以夫妻二人一直在定期的进行产前检测和检查,结果也比较正常。
就这样一直到半个月前,他们的孩子终于出生了,母子平安,刘女士的丈夫终于松了一口气。孩子出生,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刘女士婆婆却不是那么开心,给刘女士也没什么好脸色,甚至刘女士坐月子期间,都是刘女士的母亲来照顾的。
原来,刘女士的宝宝时只有5.1斤,婆婆认为,肯定是刘女士孕期饮食习惯不好,所以没有生出来一个“大胖”小子。甚至还说:孩子小时候体重低,长大了就没有别的孩子强壮、聪明。
大家肯定都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基本上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个确切结论。那么,孩子出生时体重低,就一定是不健康的表现吗?宝宝的体重多少是最佳?过重或者过轻又代表了什么呢?别着急,这些问题咱们一点点给大家讲清楚。
一、宝宝越瘦越不健康,越胖越健康?最佳标准在这里
在古代,普遍生活条件差,而且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仪器和设备可以检查胎儿的健康,所以最直观的体重就成了古代检验婴儿是否健康的标准。这样导致大多数家庭,只要一听是孩子很胖,是个“大胖小子”,就觉得孩子十分健康。
而到了现代,无论在哪个医院,出生的时候,都会有“称重”这一流程,而且还会被记录在宝宝的出生证明上。可见,无论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还是较为发达的现代,都会把婴儿体重作为婴儿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那么,宝宝的体重是不是真的越瘦越不健康,越胖越健康?
西弗吉尼亚大学曾针对新生儿体重和患病几率进行过研究,通过对新生儿体重百分数统计发现,体重较低的新生儿,相对于标准体重的新生儿而言,更容易出现心血管危险因素。而且研究还发现,体重较轻的新生儿,由于皮下脂肪较少,保温能力也较差。再加上体型较小,胃肠功能发展不完善,喂养也会相对困难,容易生病。
这确实和咱们说的新生儿体重越轻,孩子身体越不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说,新生儿太轻了,确实对健康有一定的坏处。但婴儿体重也并不是越重越好。
新生儿体重过重,在医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LGA(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最常叫做大于胎龄儿。LGA不仅会增加难产的概率,而且会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甚至有些LGA病例因为体重过大影响了某些器官的发育,出现器官性的功能异常,比如说新生儿肺部发育异常,出现呼吸窘迫等等。
所以,宝宝的体重太轻了,确实不好,但是重了,也不是很健康。那么,宝宝出生之后,什么样的体重较为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公布过相关的参考标准,即出生体重在2500克~4000克之间的新生儿,属于正常体重;出生体重在3000克至3500克之间的新生儿被认为是最为常见标准体重。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也只是根据目前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对于不同地区的新生儿而言,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最低标准体重,可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判断,但最高标准体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如果新生儿的体重高于4000克,则需要注意宝宝是否有低血糖、呼吸不畅的表现,必要时可以进行其他相关的生化检查,像是血钙、血氧、胆红素等等,避免出现问题。
而对于体重过于低的新生儿,临床上在1500克以下的新生儿(多为早产儿),可能会出现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全的情况,必要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医疗手段,比如保温箱,帮助宝宝度过这个阶段。
还有,除了宝宝的出生体重之外,宝宝体重增长的速度,也是评判宝宝是否发育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以,在记录宝宝出生体重的同时,各位宝爸宝妈们,尽量每个月给孩子称一次重,量一次身高。一般来说,宝宝1~3个月之内体重增长较快,每月体重增长在600克~1000克左右。3~6个月内,每月体重增长大约在600克~800克[2]
所以,宝宝体重过重、过轻,都可能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较为健康的。讲到这,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婴幼儿出生时的体重,会不会对长大后造成影响呢?会不会造成智力低下,学习能力低下呢?
二、新生儿的体重,会影响智力吗?研究告诉你答案
关于新生儿体重和智商之间的关系,确实有研究人员进行过研究。哈佛大学曾对同一时间段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长时间的追踪调查,统计发现相对智力测试较高的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大都在6.5斤左右。
英国研究人员也做过类似调查,通过对1991年出生的1.4万人进行调查发现,当新生儿体重超过9斤,相较于6~7斤的新生儿,智商测试的平均得分也低了2.6分。这是不是意味着新生儿体重会影响孩子智力?
从研究上来看,新生儿体重似乎和智力确实有影响,但体重不是影响孩子智力的绝对性因素。
2020年,发表在《Journal of Nutrition(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孕妇产前的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其后代至6岁时的神经认知发育呈正相关。这表明怀孕期间更高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会使儿童的智商更高。
另外,父母的基因,后天的教育以及各种变量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因此,不能单单将体重与孩子智商挂钩,甚至为了生出所谓的智商高的孩子而在孕期控制饮食和营养的摄入。
前面我们提到,当新生儿体重过低的时候,或许预示着宝宝的健康有问题。但体重过低的宝宝,身体健康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还是会增加长大后患上某些疾病的风险呢?
英国曾经对5000多名成年人进行了相关的统计调查[3],结果发现,出生体重过低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那些体重正常的人群增加了约30%。而且在男性人群中,这种关系会更加明显。
除了心血管方面,也有研究称,对于一些体重低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他们的认知、行为和正常体重的新生儿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语言、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方面。[4]
除了统计试验外,国外也做过一场长达20年的跟踪试验,来探究体重极低的新生儿会不会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而这次结果,却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发现,体重极低的新生儿在生活中患上某些疾病的概率,确实要略微高于体重正常的儿童。但也有体重极低的新生儿通过及早的干预,以及后续营养补充,成年后和正常体重的婴儿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区别,并不是说一定会对孩子的健康、智商有影响。
艾萨克·牛顿是英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也是一个出生时仅有1300克的早产儿,属于极低体重儿。当时的接生婆都认为,这个孩子能活下来就是奇迹。不过后续这个孩子不仅活了下来,他所提出的理论目前仍然是航天、火箭、高等数学的基础。
所以,在目前来看,新生儿体重过低,甚至是极低,只是说明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宝宝健康状态堪忧,有可能会导致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学习能力差等各种问题。但这种事情并不是不可逆转的,只要家长及早的进行相关的干预,孩子的未来还是能恢复的。
到这里,相信很多的宝爸宝妈都知道了孩子体重的重要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体重过低呢?能不能在孕前就避免这个问题,得到一个健康的宝宝呢?
三、什么“偷走了”宝宝的体重?孕期该注意什么
想要一个正常体重的宝宝,孕期十分关键,很多时候的宝爸宝妈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体重。在众多影响胎儿体重的因素中,有两点很重要。
1、孕期饮食
宝妈吸收的营养,会进入血液中,然后通过胎盘把这些物质和能量运输给胎儿。所以如果宝妈摄取的能量不够,不仅满足不了自己身体对能量的需求,也满足不了胎儿的发育,就可能会导致极低体重儿的出现。
因此,在怀孕期间,宝妈的饮食要稍微丰富一些,蔬菜、水果、肉、蛋、奶搭配着吃,以便满足身体的需要。
但怀孕期间也不能盲目的补充营养,暴饮暴食或者经常性吃一些大鱼大肉等油腻的食物,不仅可能会导致孕妇本身的激素发生变化,出现妊娠糖尿病,也有可能会导致胎儿超重的情况。
而且由于不同孕期,胎儿发育速度不同,营养需求也不同,很难确定营养标准,所以还是建议各位宝妈最好是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2、孕期的生活习惯
除了饮食之外,孕期的生活习惯、宝妈的情绪,都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从而影响胎儿的体重。就比如咱们前文提到的只有1300的牛顿,或许是因为父亲在出生三个月前去世,母亲受到重大打击,导致其早产。
像是熬夜、吸烟、酗酒、过度化妆、药物使用不当等等不良习惯,均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而其中吸烟、使用劣质化妆品、药物使用不当,甚至有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畸形。
为了孩子的健康,孕期不仅要保持轻松客观的心态,对一切“入口”药物、食物要充满警惕,服用之前要仔细查看说明书;甚至对一些化妆品也要注意,像是指甲油之类的化妆品,有很大的可能会导致男性胎儿生殖器畸形。
医生有话说
其实除了饮食和生活之外,父母两人的基因和体型,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体重。所以,除了饮食、生活上要做好之外,定期的进行产检,了解胎儿情况,查漏补缺,才是宝宝健康的基础。
孩子不仅是爱情的结晶,更是家庭的希望,所以宝爸宝妈都要负起责任,杜绝生活中各种有可能损害宝宝的行为,这样宝宝才会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 Nakimuli, A., Nakubulwa, S., Kakaire, O., Osinde, M. O., Mbalinda, S. N., Nabirye, R. C., ... & Kaye, D. K. (2020). Optimal birth weight percentile cut-offs for identification of newborns at risk of neonatal morbidity in a low-resource setting: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Uganda. BMC pediatrics, 20(1), 1-11.
[2] WHO Multicentre Growth Reference Study Group. (2006).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Length/height-for-age, weight-for-age, weight-for-length, weight-for-h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for-age: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3] Huxley R, Owen CG, Whincup PH, et al. Is birth weight a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later life? Am J Clin Nutr. 2007;85(5):1244-1250.
[4] Bhutta AT, Cleves MA, Casey PH, Cradock MM, Anand KJ.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who were born preterm: a meta-analysis. JAMA. 2002;288(6):728-737.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