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包称呼大全图片(炸响铃的)
炸响铃,风靡长三角,说它历史悠久、声名卓著,丝毫不夸张。
当今寻味,走进沪、苏、浙、皖时,介绍者都会说,它是“家乡”特色。这个“家乡”就大了,直接覆盖掉长三角。如日中天的炸响铃,就是这样杠杠的,谁都不愿脱离这层关系。
然而,它的成名之地,却是在沪上,为清末民国初期上海的潮尚美食。至今,也仍然是老上海的记忆。如果,遇上一位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老人,问他(她)什么食物“最上海”?答案必然是“炸响铃”。而今的上海餐饮业,大凡老字号,或豫园、城隍庙内,爆款热菜也必定有“炸响铃”身影。
遗憾的是,帮助它出圈上海滩的功臣,却已鲜为人知,是谁呢?原来是清末民国初期的徽馆。这些徽馆,主人和大厨们,都是皖南徽州人。
盛极今昔的炸响铃,原本也是徽州民俗中的食物,被徽馆徽厨们带到上海,作为特色菜品营商买卖。当时的徽馆,峰值达500多家,遍布十里洋场的大街小巷,时间一长,自然而然植入了沪人市井生活。
这段历史,还可参阅本号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1549449
上海开埠之前,本帮文化中,似乎没有“炸响铃”食物。当然,市井俚俗之食,难以找到文字记载来佐证,也不可断言绝对没有。但是,当徽馆主导了大上海食肆之后,炸响铃突然声名鹊起了,而徽馆的本土,原本就盛行此食之俗,这种源流是割不断的。
惊闻家乡的炸响铃,成为大上海名菜,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我在参纂《绩溪县志(新编)》,需要搜集徽馆史料,发现它赫然在列徽馆名菜中。“炸响铃”之类家乡俗食,在上海被徽馆营商,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在外埠竟然成了名菜。
清末民国初期上海徽馆的名菜,而今在本帮菜传统菜品中,稳稳位列三公。但火爆烈度,上海本土却不及杭州、苏州、温州诸地。尤其是杭州,将之纳入非遗类肴馔,又有现代媒体加持,声明远播,不明就里者,认为“炸响铃”就出自杭州了。
然而,杭州炸响铃的制作,与徽州炸响铃或本帮菜炸响铃是有区别的。虽然,食材都用豆腐皮(又称豆腐衣),也都填肉馅,杭帮用“卷”法、再切段油炸,徽帮、本帮则用“包”法、再挂浆油炸,区别不是一点点吧?
成稿于清乾隆时的《北砚食单》(后改名《调鼎集》),前身是徽馆、徽厨的菜谱和营商方法,书中也记载有类似“炸响铃”的菜品,仅仅馅料有差别,当时用的是虾茸、火腿末。但制作方法,却出奇的一致,用“包”法,“软腐皮切二寸方块”“菜油炸黄”。
“卷”法成菜,徽俗中有个名菜叫“豆油皮卷”,卷入肉馅后、蒸制而成,却不油炸,这样烹调似乎更得要领。豆油皮卷,当是食肆上“素烧鹅”的原型,绵软爆汁,豆香和肉香交融,齿舌间碰撞出的惊异鲜香,让人难以认同它是村俗食物,品意味道不输国宴大菜。
徽帮的炸响铃呢?就更非等闲之辈了!豆油皮(徽俗对豆腐皮的称呼)泡软,分割成掌心大小的方块,然后刷满蛋液、包入满满的肉馅、用金针菜扎住口子、挂浆后油炸。油炸温度,初炸用三四成油温(漂浮时起锅),复炸用五成油温(20秒左右起锅)。
关键点,还是肉馅,一定是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切成薄片再改刀成小粒,拌入些许香葱粒、香菇粒后调好味。如此馅料,诀窍在哪里呢?就在“肥”上,油炸后,肥油煏出、肉粒收缩,肉馅能够在豆腐皮里晃动,犹如“铃铛”,此为“炸响铃”大名的真正由来。
至于,“卷”法炸制的豆腐皮卷,也叫炸响铃,始作俑者或许是附庸炸响铃盛名,加之易于烹调,口感也不错,便逐渐流行开来。如今,人们吃着炸制的豆腐皮卷,津津乐道它就是炸响铃,说是皮脆如响铃,因而得名。这种说法,就如皇帝的新衣,虽然自欺欺人,但人云亦云,盛名却盖过“炸响铃”真身,真正的“炸响铃”反而被湮没了。
而今,真正的炸响铃在哪儿呢?徽俗里还存在着。上海的里弄里也还存在着。
徽俗“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熬煮豆浆的当口,家家户户都有一条规矩,用芦穄(高粱)穗杆,从滚沸的锅中挑起几张豆油皮,晾干后储存,炸肉丸时,顺带着就炸响铃,备除夕宴或拜年宴食用。
需要特别强调,徽俗豆油皮食材,十分珍稀。这样一说,疑问就来了,不就是豆腐皮吗?普通得很,怎么就珍稀啦?是的,普通的豆腐皮,是将一锅豆浆不断熬煮、不断挑走凝结的豆皮、晾晒后食用,确实普通。而徽俗的豆腐皮,是叫豆油皮,是一大锅豆浆中最初凝结的那几张皮,也就挑走五六张,徽人绝不贪多,多了影响豆腐香味。这样的豆皮,饱含豆油,油光铮亮,豆香浓郁,岂不珍稀呢?
当初的徽馆、徽厨,将家乡的炸响铃做成大上海的热款,必然还有更多故事,所憾已无从寻觅。但炸响铃的“包”法,一定会有遗存。
果不其然,从上海人民广场沿福州路去往外滩,大概在福建路口附近,就有一家老铺面,赫然写着“炸响铃”。它的制作,就留存着“包”法,,不过体型已“发胖”了,一只炸响铃,圆鼓鼓像个小拳头,两倍于炸鸡腿,吃上一个就能饱腹。上海人的口欲,将其演变成“实惠”版了。
在老上海人家里,“包”法炸响铃也仍然留存。有趣的是,即使改用了“卷”法,却仍然沿袭着“挂浆”后再油炸的传统,这是市面上新式响铃“卷”不需要的操作,可知当初的“包”法,是何等根深叶茂。
炸响铃,源于徽州民俗,因徽馆营商走向长三角。传统制作,采用“包”法、挂浆后油炸。新法制作,采用“卷”法,切段后油炸。而今,无论“包”“卷”,姑且都称作响铃吧,但应该明白,响铃之名,出自于“包”的形和意,这是菜名的根源。如果,说成“咔嚓”“咔嚓”脆响如铃,则牵强附会了,响铃“卷”尽管美味,文化溯源仍需回到“包”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