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饺子的寓意(今日立秋)
立秋时间
2022年立秋时间
08月07日
今日,立秋!
立秋养生,一年身体健康无病痛!
先收藏,再群发,功德无量!
养秋“防三病”
1防腹泻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人的食欲会逐渐变好。但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脾胃长期处于虚弱的状态,大补很容易增加肠胃负担,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小贴士:在进入立秋之后不宜大补特补,适当吃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物,比如白扁豆、薏仁、红小豆、茯苓等。
2防暑降温
立秋虽至,但暑气未消,白天的气温依然会非常高。但夜晚的风却带有丝丝凉意,所以,做好合理的防暑降温非常重要。
小贴士:可以在早晚时间段穿一件单衣或者随身携带一件薄外套,但也不能捂得太厚,以免引起中暑。
3防秋燥
中医认为“秋内应于肺”,而肺为“娇脏”。秋燥猛于虎,立秋之后气候也逐渐干燥起来,肺气虚会使身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容易情绪低落。
小贴士:多喝水,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及时排解内心的忧愁,做到内心安宁、心情舒畅,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
养秋“吃四果”
1多吃香蕉
香蕉具有润肠通便、清热润肺,有效将体内积聚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的效果。而且多吃香蕉还能有效防秋燥。
此外,香蕉皮中含有可以抑制真菌和细菌的有效成分“蕉皮素”,可用于治疗由于真菌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瘙痒或皮肤干燥等问题。
2多吃枣子
枣子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对于治疗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导致的身体乏力很有帮助。
在气候干燥的秋天,来几颗美味可口的枣子,也会提高皮肤弹性、丰富皮下组织,让我们的皮肤变得细嫩光滑哦~
3多吃葡萄
葡萄是一种很好的秋季水果,能够益气补血、补脑安神、除燥明目,呵护身体健康。
炎热潮湿的夏季刚过,体内聚集了很多毒素且内热较重、身体困乏,不妨多吃葡萄,不仅利尿,还有助于促进排毒,消除内热。
4多吃桃子
桃子富含维生素、果酸以及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同时桃子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起到补气养血的功效。
立秋后正值桃子上市的时候,汁多甘厚、味浓香溢,非常适合这个阶段食用哦~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吃肉,“以肉贴膘”,寓意好口福,身体健康!
2吃西瓜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北方吃饺子,时逢立秋,寓意圆圆满满。
3祭神
立秋是秋天的开端,天气逐渐由夏入秋。立秋祭神,祈祷一年平安健康,好收成!
二、立秋养生“四字诀”
01
防燥润肺
秋季干燥,多吃水果蔬菜消除秋燥症,多吃水果生津解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养肺的蔬菜包括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豆腐等。
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02
解暑养胃
虽然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未出伏天,解暑一类的食物不能直接从餐桌上去掉。所以喝绿豆汤和薄荷粥能够补充人体内所需的水分,以及减少人体汗液的流出。
03
祛湿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薏米对我们的身体起到祛湿消肿,清热排毒的功效,对女性来说也是非常好的美容养颜食物。
04
护腰护颈
立秋之后,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05
改善便秘
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温水,秋季干燥,经过一夜的睡眠和休息,因为排尿、呼吸等原因,水分排泄的比较多。所以,早上起来喝一坏温水既可以恢复身体水分,还有助于肠道蠕动,可防止便秘或改善便秘。
三、立秋日常“三注意”
1注意早睡早起
2注意预防感冒
3注意食品,衣物霉变
四 、立秋吃什么
①立秋“四大名补”
②立秋“四大水果”
③立秋“食物搭配”
立秋汤:冬瓜赤小豆汤
1材料
鲮鱼1条(约1斤)、冬瓜500克、猪瘦肉150克、赤小30克、姜3片、陈皮1/3瓣
以上材料是2~3人份,没有鲮鱼可以用猪骨。
2做法
1、把鱼洗干净,把瘦肉切成麻将大的块,放到开水里淖一下,去血水。
2、同时,再烧一壶开水;然后拿出炒锅,放一点点油,把鱼放进去两面煎一下,稍微煎一下每面大概1分钟即可。
3、把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大火煲开后转小火,汤会慢慢变浓,这时候要把汤上面浮起的沫沫、还有油撇出来。煲约1小时左右即可。
注意:煎鱼时用的油不能太多。而且煲汤的过程中要把浮沫、浮油都撇出来,这样的汤才会鲜香,没有杂质和腥气。
3功效
补脾、利水、消肿,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赤小豆性偏寒,脾胃虚中焦寒湿的人,单纯吃赤小豆薏米水不但祛不了湿,还可能会越喝身子越重。
所以我们用老广东的方法煲汤,这个汤里生姜是一定不能少的,陈皮温中,而且加了鲮鱼、瘦肉这些养阴的食物,以防气血虚的人利水太过,伤了津血。
立秋养生重点—艾灸、按摩
(一)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取穴: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二)太白穴: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三)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虽已步入立秋时节,但是今年还是在三伏的中伏,“三伏天灸”时机还有,凡是进行“三伏天灸”请把握好天灸时机哦!
今天被这文章刷屏了,太好了,大家都在发,我也发!如果恰巧你也看到了,就把它传递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