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门(陕西名人)

周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旦,亦称叔旦。 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封于曲阜,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殷贵族武庚和东夷反叛。他率师东征,平定叛乱,灭奄(今山东曲阜东)后大举分封诸侯,营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又制礼作乐,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主张 “明德慎罚”,以“礼”治国,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言论见于《尚书》之《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诸篇。

关于周公的人物生平和成就实在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具体内容可以网络搜索了解。

逸闻趣事

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又称禽父)去管理鲁地(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姬旦没有去封国做国君),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周公吐哺雕像

恐惧流言

周公恐惧流言,典出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一成语,说的是两个人:西周时的姬旦与西汉时的王莽(新朝建兴帝)。

周公有圣德,辅其兄武王姬发伐商,平定天下,定了周朝基业。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相代。藏其册于金滕,内容无人得知。后来武王驾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尽心辅佐,将周成王抱于膝上,朝见诸侯。当时其庶兄管叔、蔡叔图谋不轨,但忌惮周公,于是在列国间散布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图谋篡位。久而久之,周成王起疑。周公为避祸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后来有一日,天降大雨,雷电击开金滕,成王见了册文,方辨明忠奸,诛杀了管叔、蔡叔,迎周公重归相位。假设当管叔、蔡叔正四处散布流言诬周公有反叛之心的时候,周公便一病而亡;假设金滕之文始终未被成王所知,那就说不清楚周公姬旦到底是忠是奸了。后世的史书中周公岂不就成了奸臣。

王莽,字巨君,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汉成帝刘骜的表兄。其人奸诈,依仗外戚专权,阴谋夺取汉家刘姓天下。但他深恐人心不服,于是预先谦虚恭谨、礼贤下士,假行仁义,当时天下人都齐声称颂王莽的圣贤仁义之名。后来王莽终从王太后处逼得传国玉玺,自立为帝。假设王莽在代汉称帝前就死亡,那就没人知道他心底的不臣之心。其后的史书中王莽就成了一代贤臣,名垂青史了。

此诗大抵说人品有真有伪,须要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

惩前毖后

周武王姬发死后,他的儿子姬诵继位,称周成王。因成王年龄很小,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便由周公姬旦辅佐,处理政务。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是野心家,他们很想篡位夺权,但又惧怕周公,于是就合谋陷害周公,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周公要谋害成王。夺取王位。年幼的成王不断地听到这些流言,对周公就不太信任了。周公本来一心辅佐成王,却遭到诽谤,为了躲避嫌疑,让成王认清事实真相,他便辞离京城镐京,到了洛阳。后来成王明白了事实真相,悔恨自己听信谗言,于是用隆重的礼仪把周公请了回来。

管叔、蔡叔贼心不死,他们与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叛乱,阴谋夺权。成王命周公率兵镇压叛乱。周公领兵很快就讨伐平定了管叔、蔡叔和武庚发动的反叛。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就把政权归还给成王,使他亲理国政。成王正式接管朝政那天,前往祖庙祭告祖先。在祭礼仪式上,成王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很有感慨地对文武百官说:“我一定要从以前的惩戒中吸取教训,以防止后患。”

周公之礼

古人讲的行周公之礼指的是行房事。

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周公之礼”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

周公之梦

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表明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周公假王

灭商归来,在镐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祷。他说:你们的元孙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艺。你们的元孙某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我们看来,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祈祷以后,武王的病虽然有所好转,但不久还是病故了。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成王是绝对应付不了的。《尚书·大诰》说:“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史记·周本记》也说:“群公惧,穆卜。”武王之死使整个国家失去了重心,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周公执政称王,发挥了王的作用。这在当时是自然的事情。古书中有不少周公称王的记载,只是到了汉代,大一统和君权至上局面形成之后,周公称王变成不可思议,于是才有周公是“摄政”“假王”的说法。

周武王驾崩,太子成王年纪尚小,关于周公作为叔父如何处理当时朝中政治局面的这一问题,从春秋时期,一直是众说纷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称,周公曾“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传”;《左传·定公四年》又记,成王在武王之后继位时,“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史记·周本纪》也载,由于天下刚刚稳定,成王还在少年时期,“周公……乃摄行政,当国”。从这些可了解周公只是“夹辅”或“相”成王,“摄(代为)行政”,并没有篡夺王位的意思。《孟子·万章》说得更为详细,“周公尔有天下”。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是后人借周公旦之名而作,为流传在民间的解梦之书。在术数史上,很难发现解梦之术,列于此,只因梦文化在民间甚为流传,并能从梦中预测吉凶

周公与桃花女的传说故事

抱犊寨金阙宫的玉皇大殿、三清殿,神像的旁侧常塑有金童玉女像。古人曾有诗人曰:“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按道教的说法,凡是神仙所住洞天福地,皆有童男童女所伺侯,叫金童玉女。

高级天神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身旁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共60万个听差的。头号开神元始开尊竟有金童玉女9000万人。

北方真武大帝的身旁,常塑有一金童。一玉女,二人捧岫端宝。他俩的身份是听差加秘书。金童玉女的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的小神,权力还不小。在我国南方,称金童玉女二人为周公、桃花。

有趣的是,金童玉女大量出现在宋元以来的大量戏剧中成为神仙戏的重要角色。宋元时,即有南戏《金童玉女》传奇。元代贾仲明《金童玉女》杂剧。

影响很广的神话戏《张生煮海》,书生第羽与龙女琼莲最终成婚,他二人也被说成是上界金童玉女下凡。后东华仙人接归位。

至今金童玉女的周公、桃花女的说法,源于元明戏曲和小说。桃花女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元代已有《桃花女破嫁周公》杂剧。戏的情节是:算命人周公开业30年,从无错差,百算百准。某日有石婆婆算命,周公算定好儿子石留柱在外必遭横死,石婆婆回家途中遇到桃花女,桃花女教限禳解<禳解--迷信的人据不完全统计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之法,嫠了石留柱。石婆婆找周公退卦 钱,说他卦不灵,周公大惊失色。周公又给彭祖算卦,断定他必死,彭祖遇桃花女,桃花女亦教分禳解之法,彭祖便贪污祭拜北斗星,得以延长寿命,彭祖见周公,周公知其原因,忌妒桃花女破卦法术,请彭宜为媒,娶桃花女为妻。

桃花女进门后,周公费尽心机要害死好,但都被好的巫术所破。一次他想害死桃花女,反而险些害死分的亲生女儿。其后,周公仍设计害死桃花,桃花巫术高明,恰厄运落在周公家中,幸亏玉帝恩赐,周公一家死而得生。其后真武大帝出场,说明周公与桃花女是金童玉女转世,世缘已满 ,应复归天位,桃花女的神话故事,也被收入小说中。《西游记》写孙 悟空斗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时,反银角大王装在宝葫芦里,口是不断祷念桃花女仙诀。在明末小说《七曜不妖传》中及清代《桃花女阴阳斗传》,小说博采世代里巷传说,突出了桃花女“人之死生大数”,舍命抗争的形象,在神魔小说是别具一格,还有的书,叙述了桃花民周公同真武的瓜葛。真武玄天大帝在雪册修道时,用戒刀剖腹洗肠,昏迷过去,把戒刀弃了。后戒刀修炼成一个阳体,刀鞘炼成一个阴体,数百年后,五母诏刀蒜上天,管理桃花,即成桃花仙子。戒刀做了太上老君的童子,后私自下凡,投胎商朝周姓诸侯,名周乾,后袭父职,人称周

公。此时桃园仙子奉玉帝命下凡,做了任太公的女儿,叫桃花女。书中详述二人法事,最后被真武玄天上帝收为周、桃二元帅。此故事属离奇的神话传说,但却反映了华夏的古代灿烂文化。

恶灵的传说

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武王讨伐商纣之后,建立了周王朝。周公修订礼乐制度,教化诸侯百姓,使得周王朝盛极一时。相传周公晚年归隐山林,消失无踪。文昌墓就是为纪念周公而修建的衣冠冢,里面存放了不少周公当年的文献资料。只要大败墓地中央的恶灵,就能够得到一本周公手书卷一交给孔子。

与周公有关的成语:

存亡继绝、孔情周思、风流蕴藉、先圣先师、握沐吐飱、血国三千、周情孔思、阿权膴仕、周公吐哺、等夷之志、梦见周公、分陕之重、螽斯振羽。

赞扬周公的诗词

1、《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陈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3、《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4、《怨歌行》

两汉:曹植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5、《国风·豳风·破斧》

先秦:佚名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

周公东征,四国是吪。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

周公东征,四国是遒。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呈刘子卿四首》赵蕃

近喜周公相,初传荐士章。

非才孰为治,与国倍生光。

故国异乔木,白驹空食常

弹冠与结绶,吾道不其昌。

《和遁泽惠豆粟韵》王柏

秋深万物尽归根,五谷从来不解分。

以长而食了无事,南山有种何曾勤。

遁泽真情在句中,薄俗三叹曹刘风。

识得异形同一气,应无管蔡怨周公。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黎廷瑞

蟋蟀鸣空阶,亹亹昏达曙。

感此不成眠,推枕觅长句。

物情欣得时,我乃独不遇。

悠悠经世心,岁晚付农圃。

长歌豳七月,掩卷泪如雨。

微虫亦见录,老我吟谩苦。

周公不可梦,哀哉弗如汝。

《流民叹》黄庭坚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

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

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後至将何怙。

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

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玻

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能续民命。

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

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强至

建储嘉祐发先机,盖世功名古亦希

一冠鸳行丹地立,两扶龙德九天飞。

偃藩汲黯时云卧,去国周公遂不归。

星坼中台薨讣入,君王泪湿辍朝衣。

《走笔依韵和杨进士倜登南楼之作》强至

当年割据属英雄,楼观诚奢物产穷。

藩镇一归平削后,关河尽入照临中。

离宫此日号大壮,织杼无人歌小东。

全魏万家今乐业,衮衣惟恐迓周公。

《梅窗》李龙高

月射云绡印玉腮,风穿罅隙度香埃。

莫将易向花边读,惹得周公入梦来。

《挽军器监簿周公子及》廖行之

一经同雁塔,再入并鸳行。

方喜为寮好,那知梦奠伤。

学多应损寿,文富幸流芳。

有士奇如此,云溪奈閟藏。

《拟咏贫士七首》方回

周公昔下士,一饭不遑餐。

四海颂声作,白屋无复寒。

三家柄鱼国,阳虎盗屿璠。

曾原二三子,忍饥依杏坛。

士当察时命,固穷心所安。

何至挟长铗,特为无鱼弹。

《周嘉会远行》黄叔美

闻道周公子,今春过许州。

百年看野史,双鬓托孤舟。

风土青山古,英雄怜火秋。

岂无遗白泪,相对话江鸥。

《闲居感怀(九首)》方孝孺

胡貊笑纨绮,吴越贱坚车。

群庸方嚣嚣,固谓智士愚。

刀笔计得失,丝粟较盈亏。

谁云周公圣,对此惭不如。¤

《天道夷简行》释文珦

天道夷简,荡荡巍危

人心不然,大行险巘。

转眼翻覆,诚不易知。

忠或见疏,信或见疑。

离间致入,宁复顾思。

昔者缱绻,终焉弃遗。

圣如周公,王犹不知。

孝若申生。姬能死之。

在彼盛时,尚有尔为。

况乎季世,颠倒是非。

谗人饱禄,志士苦饥。

俯仰今古,其谁不悲。

命悬于天,逆之为嗤。

冲静无患,进取必危。

守道安危,其殆庶几。

祸福之兆,可以理推。

夷齐去周,西山采薇。

黄绮避秦,商岩茹芝。

景行先哲,良足为规。

规而罔念,虽悔何追。

《巧妇》梅尧臣

巧妇口流血,辛勤非一朝。

莠荼时补紩,风雨畏漂遥

所托树枝弱,而嗟巢室翘。

周公诚自感,聊复赋鸱鴞。

《论语绝句一百首》张九成

能谋虽似周公圣,於决成勋。

《句》郑居中

邱壑未应容谢传,衮衣行见命周公。

《八声甘州》何梦桂

叹人生聊尔,便晨风、翼倦也回飞。况自骑款段,欲追骐骥,千里安之。种得玄芝瑶草,不染满头丝。一醉梅花下,笑舞青衣。说甚封侯万里,待朱门画战,大第崇墀。人世何时□足,造物任隆施。怪周公、如今不梦,意周公、政自怪吾衰。归来去,夕阳牛陇,夜月鸥矶。

《鹧鸪天》廖行之

送了春归雨未收。雨肥梅子满枝头。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蓂两荚,岁千秋。崧高神气禀公侯。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

《挽胡季昭》林起鳌

直节槃槃古树平,纲常山重一身轻。

历陈高庙神灵语,愿法周公日月更。

飞雾堕鸢迁客憾,漏泉疏爵大君纣兴亡特未分。

及至当时获微子,武王方始明。

百年富贵端能几,天壤无穷独令名。

《解汤延祖字》李覯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始於事亲终立身,以是扬名於后世。

大雅有言念尔祖,述脩其德乃为美。

圣训昭昭十八章,写之琬琰千馀岁。

汤生本由义方教,石磨沙盪求成器。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为之字。

立身之道将何如,非曰凡人富与贵。

不贤而位何能为,蝇虫岂不披红紫。

周公亦人舜亦人,口衔日月坐天际。

勗哉见善勿迟疑,往往后生诚可畏。

三大周公庙

洛阳周公庙与陕西岐山、山东曲阜周公庙,并称为海内三大周公庙,皆为祭祀西周初年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周公姬旦的祠庙,亦称元圣庙。

洛阳周公庙

洛阳周公庙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由隋将王世充草创。王世充为了抵抗李密瓦岗军,诈称左军卫士张永通三梦周公,为周公立庙,每出兵辄先祈祷。周公庙地处隋唐东都洛阳城宫城正门——应天门内东侧,唐太宗贞观年间和唐玄宗开元年间都曾予以重修。《河南府志》著录有《唐开元重修周公祠碑》。《河南通志》记载,明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旧址重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河南府知府王来庆将仅残存定鼎堂的周公庙进行全面大修。清乾隆八年(1743年)、五十五年(1790年)与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多次重修。1992年以来,明建定鼎堂、清建会忠祠(今礼乐堂)与三殿、两厢,都又陆续修缮。

陕西周公庙

陕西周公庙

周公庙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庙内古树参天殿堂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还有召公、太公、等周人先祖及功臣勋将的配殿,汉白玉武将像等古迹名胜。庙区现存古建筑30余座,占地约7公顷,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亭阁玲珑。庙内现存碑与石刻众多,并有汉、唐、宋、元、明古木多株。

曲阜周公庙

曲阜周公庙

山东曲阜周公庙位于曲阜城东北里许处的周公庙,全称文宪王庙,亦称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又得名为元圣庙。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在太庙旧址重建新庙。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建,达现今规模。周公庙现占地28000平方米,三进院落,有门、坊、亭、殿等明、清建筑13座57间。其间桧、柏、楷、槐等古树庇荫,十分壮观。周公庙的大门额题“棂星门”。门内左右各立石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颂周公德绩。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殿内塑有周公像,正中上悬“明德勤施”匾额。

洛阳周公庙与陕西岐山、山东曲阜周公庙,并称为海内三大周公庙,皆为祭祀西周初年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周公姬旦的祠庙,亦称元圣庙。

周公庙的传说

大禹治理了洪水,接着又铸造了九个大鼎,到了商周九鼎成为传国之宝,谁想统治天下,就要先夺取九鼎。

商朝未年,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举兵讨伐,灭了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把九鼎搬运到周朝的国都镐京(今西安市西南)。谁知那九尊大鼎个个名胜小铁山,既难搬又难运。武王组织了大批人马,据说一尊鼎就动用了八九万人,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拉到洛阳。当他们准备再向西拉时,不管用什么办法,大鼎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巍然不动。武王闻知此事,感叹地说:“九鼎是镇国之宝,它们到了洛阳不往西走,定有缘故。夏朝国都在洛阳,洛阳又位于天下之中,上天莫不是要我把国都迁到洛阳不成?如果这样,就把九鼎安放在洛阳吧。”不料正当武王准备奉行安放九鼎的典礼时,却不幸病故了。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了位,在周公旦的建设和帮助下,在太庙里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大殿,选择了良辰吉日,召集文武百官,四方诸侯,举行了隆重的定鼎大典,表示周朝已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取得了天下。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定鼎洛阳”的功劳,就兴建了一座殿宇辉煌的周公庙,庙里的大殿被叫做“定鼎堂”。

至今,周公庙仍坐落在洛阳都城的西关外,供人们浏览凭吊。周公庙前的道路则取名为定鼎路。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长安一块砖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