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时间纪念日(国家公祭日)
导语:1937年的今天,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82年后,我们悲痛而深切地纪念无辜枉死的三十万同胞,愿战争不再,和平永驻。
“叶落归根了”
美丽的南京城里有一堵哭墙,墙上近来新刻了一个名字:周万荣。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在这个名字前久久徘徊,“看见了,看见了就好了,叶落归根了。”
1937年12月14日,这是侵华日军打进南京的第二天。在南京热河路上一家豆腐店里打工的周万荣带着小女儿站在马路边,战火冲天,人的头发都跟着震动。
张皇失措的周万荣被敌人发现了。他们一把揪住他,就在路边强行扒掉了他身上的衣裳,搜他的身,想看看有没有可以抢走的财物。可是周万荣只是一介平民,没有财宝可以拿来满足贪婪的掠夺者。日军一无所获,又检查周万荣身上有没有当兵的标记,发现没有,便把他架走了。
周万荣十岁的大女儿再次见到父亲时,他已经成了日本人的劳工。她拖着年幼的妹妹朝父亲跑去,可是周万荣只是对她们喊道:“丫头,带妹妹回家去!”
这一面,就是永别。
后来,硝烟陨落,厚重的时光将这段伤心事深深掩埋。当年十岁的小女孩儿如今已经92岁。这一年,她的孩子们才意外得知妈妈当年是在那一场屠城惨案里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他们联系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外公的名字刻在了哭墙之上。这些年来,死难者名单墙上的名字不断增加,这是为不忘却而进行的纪念。
“这个事情千万千万要留给下一代”
刚刚过去的12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金茂芝老人去世,享年91岁。
12月4日,幸存者胡信佳老人去世,享年95岁。
三周前,幸存者朱惟平老人去世,享年91岁。
四周前,幸存者杨桂珍老人去世,享年102岁……
1937年12月13日,一座城,六个星期,三十万冤魂。从惨案中幸存下来的人带着记忆苦苦抗争,然而,今年我们已经失去了1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目前在世幸存者仅余78人。
逝者已矣,但是他们见证的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永不磨灭。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坚守正义、珍爱和平。
幸存者胡信佳老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亲眼目睹一名中国人被日军残忍杀害。胡老说:“这个事情千万千万要留给下一代,一定要牢记!”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之后进行了泯灭人性的屠杀,30万中国同胞惨遭不幸。那是金陵城最黑暗的六周,这场屠杀更是成为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
2014年2月,经全国人大会议决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式设立。2017年10月,加拿大华裔议员黄素梅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动议经安大略省议会投票通过,加拿大成为西方第一个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国家。
无论日本右翼等别有居心的国外政客如何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公祭日的设立,是为南京大屠杀正名,是为唤起每一个人的良知和对和平的坚守,是以史为鉴期盼世间再无战火硝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大型组雕设计师吴为山教授在2005年应邀前往日本举办雕塑绘画展时,曾有一位日本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中日战争过去了六十年,中国为何还不肯放过‘大屠杀’事件?”
吴为山教授答道:“以史为鉴,则后事可师矣。”
纪念馆里还有一座国家公祭鼎,三足两耳,古朴壮观,专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而设立。
鼎上铭文,字字句句,振聋发聩: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今天,让我们一同纪念枉死同胞,一同期盼和平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