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鸡(传统名菜)

蛇咬鸡这道菜是如何来的?

可以想象得到的是,第一个吃蛇咬鸡的人,并不是主观上把鸡拿去给蛇咬,然后把还残留蛇毒的鸡给炖掉。

因为在知识匮乏的年代,人们认为蛇走过的路,都沾染有蛇毒,更何况是被毒蛇咬死的鸡呢?

所以第一个品尝此菜的人,一定如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是一个勇士。不同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控制翻江倒海的胃口,而第一个吃蛇咬鸡的人,需要克服的是直面死亡的勇气。

蛇咬鸡


所以,我们的脑海中可以想象得到这么一个画面,一个家境贫寒忍饥挨饿之人,偶然看到被蛇咬死后遗弃的鸡。

此时,他面对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忍受下去被饿死,要不把这只鸡吃下去,有可能会被被毒死。在一番权衡之后,他选择了后者,至少可以当个饱死鬼。

谁知,在吃过被毒蛇咬死的鸡后,他没有死去,并且还感觉被毒蛇咬过的鸡异常好吃,此事最后被传开,人们才发现被毒蛇咬死的鸡,吃了后不仅不会中毒,并且味道还鲜美。

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毒蛇,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美味的食物,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

我想那些多山,毒蛇也多的地方一定是蛇咬鸡的发源地,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才在大范围传播开来,成为一道传统的“名菜”

蛇咬鸡


蛇咬鸡是怎么个吃法,好吃的原因是什么?

大多数蛇咬鸡都是被炖着吃的,在鸡被毒蛇咬后,马上就会出现中毒症状,一般在一分钟之内就会趁着鸡未完全死去,身体热乎的时候,马上进行处理,然后开始炖煮。

一般对于炖着吃的食物,是否好吃的评判标准,是食物是否足够的“鲜”味,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但是鲜味却很奇特,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酸甜苦辣等味道的描述都可以具体化,但是唯独对于“鲜”这种味道没有具体的表述。

你可以吃出一个食物“鲜”,但是你不能用文字来描述具体是一种什么味道,也许每个人对于鲜的感受都不大相同,其不同于辣,一说到辣,人们都可以具体表述出来,并且还感同深受。

直到在近现代,人们才破解鲜的奥秘,因为发现了让汤更鲜的东西:谷氨酸钠,这个也是现在的味精,人们才能抽象地理解出“鲜”味,到底是什么味道。

但是不同的物质之间,拥有不同的鲜味,例如:野生菌类,其味道只所以鲜美,是因为其中富含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提供独特的鲜味。

菌汤


被毒蛇咬过的鸡真的更好吃吗?

在没有谷氨酸钠的年代里,古代厨师为了让菜味道更好,会往菜里面加高汤,所谓的高汤,其主要的成分就是鸡汤。

从这可以看出,即便是单独炖煮的鸡汤,其味道也是十分的鲜美,但是鸡汤的鲜,又与谷氨酸钠不同,因为其含有另外一种物质——核苷酸,鸡会在生长的过程中,核苷酸会逐渐的积累,所以说老母鸡炖汤味道更鲜美,也不是没有说法的。

高汤


那么,蛇咬鸡是否更好吃?是被毒蛇咬过的鸡,会激发核苷酸快速的积累,达到更好吃的目的,还是鸡被毒蛇咬后,生成独特提“鲜”的物质,为整个菜,提供更多复合的味道呢?

要回到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蛇咬鸡的目的,并不是这个过程,而是其结果,让被毒蛇咬过的鸡,体内残余有蛇毒,并把残余的蛇毒与鸡一起炖着吃。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蛇毒的主要成分是毒性蛋白质,约占整个毒液的90%-95%,从这也可以看出, 鸡在被蛇咬后,无非就是体内多了一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否会让蛇咬鸡更美味呢?

经过处理的蛇毒干粉

个人持保留态度,我想蛇咬鸡这道菜,其噱头的成分,要大于其实际的价值。

蛇咬鸡这道菜是否有毒?

上面已经说过了,蛇毒的主要成分是毒性蛋白,大体可以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性毒液,顾名思义一个作用在猎物的神经,一个是在猎物的血液之中。

神经性毒素最终导致猎物死亡的原因,是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而溶血性毒液导致猎物死亡的原因,是猎物心肌衰竭而死。


不管是哪一种,毒液想毒死猎物,都必须突破猎物的保护层,用尖尖的牙齿,咬破猎物的皮肤,把毒液注射到猎物体内。

就科学研究而论,蛇毒无非就是一些蛋白质,只要不破防,即便是喝下蛇毒,也很大程度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蛇毒喝下去后,经过水解后,蛇毒会丧失部分毒性,然后经过胃部的分解和吸收,基本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在蛇毒流经的地方身体内部有破损,这个就另说了。

另外,蛇咬鸡在烹饪的过程中,会经过高温的炖煮,蛋白质在经过高温后,就会失去活性,不具有原有的毒性。


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蛇咬鸡这道菜,不具有毒性,不会让人吃了中毒,但是是否会更好吃,这个还得持保留态度,目前也没有任何毒性蛋白和鸡一起炖煮,会产生某种化学反应的文献资料。

如果真吃过的朋友,不妨谈谈你的感受,是真的更好吃,还是商家的噱头?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5楼的男人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