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江苏600多名吴姓村民)
2005年,《泰州日报》收到了一封特别来信。
写信人名叫“吴元大”,家住江苏省姜堰市(今泰州市姜堰区)城北吴家舍村,在信中,他介绍自己是元末明初义军首领张士诚的后裔,他和他的家族在当地已隐居600多年了。
这么多年来,他们家族600多名村民一直遵守着一条祖训:生姓吴、死姓张。
也就是说,他们生前姓的是吴家姓,但死后的墓碑上刻的是本姓“张”。
吴元大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当地民政部门,能批准他们家族集体改回“张”姓,在信的末尾,他还提到,自己有家谱和祖宗牌位为证。
600多名村民集体要求改姓,而且自称是历史名人后裔,此事一出,立即引起了《泰州日报》和当地电视台的极大关注,为了查明事情是否属实,记者决定到吴元大家里,一探究竟。
一、“生姓吴死姓张”
见到记者到来,吴元大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自己在上初中时,就发现了家族的“秘密”。
有一年除夕,吴元大趁祖父吴怀宝在请“木主”时,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的字,结果发现他们祭拜的祖先竟然叫“张广文”。
自己家明明姓吴,为什么要祭拜姓张的祖先?
吴元大疑惑不解,直到这时,祖父才告诉他,家里一直在遵守一条流传了600多年的祖训——“生姓吴死姓张”。
而且,不光他们家遵守,整个吴家舍村都是这样。
说着,吴元大拿出了一个三层的木质牌位,打开正面和背面后,他从中抽出了一块薄薄的木板,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一段话:
“……吾辈九世孙调查吴氏源流支派,实系世居海陵(泰州古名)东,地名草堰,张氏所出。何故?
追忆由姑苏城立我始祖张士诚,与大明朱元璋得帝后,与张争战以来,厥后迁移淮城之西,寄居外舅吴氏家,埋名改姓吴。
是以上下数百年,风教流传,恐其失旨,编辑详载木主内。今而后,知先主箕裘勿莫,使子孙纪念不忘,享千秋之俎豆,宴二社之鸡豚。自兹之后,凡我同姓,生姓吴,死姓张,故作此文志之……”
这段话是张士诚的九世孙,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所写,之后在家族内世代流传了300多年,如今,已传到了吴元大这一代。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
他们这一支吴姓人,祖上本来世居海陵,为张姓,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张士诚与朱元璋争夺天下,不幸兵败自杀,他们这支张氏后裔,为了活命,只能跑到淮城舅舅吴氏家,从此以后,他们就隐姓埋名,以吴氏后人自称。
然而,仅凭这一张木牌,还不能确定吴元大就是张士诚的后裔。
毕竟,从公元1367年张士诚身亡,到公元1666年,这中间还有近300年的时间,张士诚的后代是如何流落到姜堰城北吴家舍村的?
据《温张族谱》记载,张士诚与妻子刘氏育有五子,吴元大这一支的祖先,究竟是张士诚的第几子呢?
要解答这些问题,还得从史书和民间家谱中,进一步寻找答案。
二、吴王张士诚
张士诚,小名“九四”,1321年出生于江苏泰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史载他“少有膂力,负气任侠”,是一个力大无穷、为人仗义的少年。
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带着三个弟弟,做起了私盐贩子,由于张士诚仗义疏财,经常为当地老百姓打抱不平,所以,张士诚的私盐生意越做越大,张家兄弟也积累了不少财富。
公元1353年,张士诚带着三个弟弟和17名胆大的盐丁正式起兵反元,张士诚的势力发展得很快,到了第二年,他就攻占了高邮,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
之后,张士诚攻城掠地,先后攻克了常熟、平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部下将士达数十万之众,与盘踞南京的朱元璋已成分庭抗礼之势。
公元1363年,张士诚正式将国都定在更加富庶、交通更便利的平江(今苏州),改称为“吴王”。
张士诚统治江苏十余年,外能保境安民,内能轻徭薄赋,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当地百姓都很拥戴他。
据说,有一次,张士诚从常州败退平江,沿途百姓怕将士们迷路,纷纷在路边挂起了“天灯”,这一行为慢慢演化成了当地的节庆习俗。
被誉为“元四家之一”的大文学家杨维桢,曾评价张士诚有四个优点:
“兵不嗜杀、闻善言则拜、俭于自奉、厚给利禄而奸念必诛。”
张士诚的优点很突出,但缺点也很明显,《明史》说张士诚:“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
就是说张士诚这人,虽然不爱说话,但是缺少谋略、目光短浅、对部将尤其是亲信,约束不严。
这就导致了,张士诚的三个弟弟、女婿等人,在军中骄奢淫逸,肆意玩乐,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张士诚定都平江三年后,朱元璋剿灭了盘踞在长江上游的陈友谅,下一步就准备对付张士诚了。
熟通兵法、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并没有派大军直扑平江而去,而是以徐达为主将、常遇春为副将,命他们率20万精兵,先攻平江的外围湖州等地。
到了公元1366年年底,张士诚外围辖地尽失,平江成了一座孤城。
期间,张士诚带兵屡次突围,但都无功而返,平江百姓见状,纷纷表示要与张士诚一起死守平江城,就这样,平江军民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绝对劣势下,愣是死守了8个月,使“明主百计不能下 ”。
1367年9月,徐达亲自领兵,发起总攻,结果,平江失陷,张士诚兵败被俘,被押解至应天,当天晚上,张士诚趁人不备,上吊自杀,终年47岁。
三、张士诚死后,他的后代去哪儿了?
被俘自杀前,张士诚曾做了三件事:
第一、千方百计将困在平江的家族年幼男丁送到城外;
第二、一把火烧了城中所有户籍账册;
第三、交代妻子刘氏,让所有妻妾全部自焚而死。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张士诚被俘前,他的5个儿子应该已经逃出去了,那他们究竟去哪儿了呢?
从历史记载来看,张士诚的后人主要有这几个去处:
其一、泰州兴化仓巷
平江城破之前,张士诚密令堂弟张士俊,率部分兵力突围出城,然后返回故乡泰州兴化,以求东山再起。
张士俊安顿好之后,就把藏匿在民间的张士诚儿子接回了老家,为了掩人耳目,张家后裔一直生活在以仓巷一带,以种地和做泥瓦匠为生。
直到清嘉庆年间,张士俊的第19世孙张如珍,见明朝覆亡已久,这才开始兴建“张氏宗祠”,这是江浙地区唯一的张士诚家族祠堂。
其二、湖北省监利县
据《温张族谱》记载,张士诚的四子、五子在平江城破之际,被乳母何氏带着,逃难到了江西黄土坡夹河口。
在过渡口时,兄弟俩被识破身份,为了保住张士诚的血脉,船工温良弼当即收二人为义子,二人遂认温良弼为父、何氏为母,都改为“温”姓。
后来,兄弟俩的后人建了《温张族谱》,迁居到“沧湖垸走马岗(今湖北省监利县)”一带生活,世代繁衍至今。
这支张氏为了纪念祖先张士诚的最初称王之地,一直沿用着堂号——“高邮堂”。
其三、苏州西郊光福镇府巷
苏州西郊光福镇有一个村,叫“府巷”,当地有很多村民姓“府”。
可在宋人编的《百家姓》中,并没有姓“府”的记载,这也就意味着,“府”姓是到了明朝才出现的,而且这个姓,是张士诚的后裔隐化而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据当地人相传,张士诚被俘后,他有一个儿子没有及时逃出去,幸亏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仆人带着他,躲在王府的废瓦堆里。
但这么躲下去也不是办法,一旦被朱元璋抓住,他们俩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趁着夜色正浓,老仆人随手捡了一个破灯笼,决定带着小主人逃出城去,然而,当来到城门口,二人却被守军拦住了。
情急之下,老仆人看到原本印着“王府”二字的灯笼上,如今仅剩一个“府”字,便急中生智说:“大人,我们姓府,是住在卧龙街的平民百姓,我儿子一早出城办事,到现在还没回来,我不放心,就想带孙子出城找找。”
守军不疑有他,便真的放他们走了。
就这样,老仆人带着张士诚的儿子,一口气逃到了光福,之后,他们就以“府”为姓,在当地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府巷村。
除上以上兴化“张”姓、监利“温”姓、府巷“府”姓,是张士诚的后裔外,如今的“虞”姓、“吴”姓也有一部分是张士诚的后裔。
“其世谱所载,王更有二子,避出他所,为虞、吴二氏云。”——《吴王张士诚载记》
那吴元大这一支张氏后裔,究竟是怎么到姜堰城北吴家舍村的呢?
这就得提到明朝初年的“洪武大移民”了。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惩罚苏州城内,那些原来支持和拥戴张士诚的豪强富贾,就下令:
将江南特别是苏州的富户大族及张氏族人,迁徙到苏北、安徽、河南等贫瘠之地,并对他们收以重税。
为了逃脱惩罚,生活在泰州兴化仓巷的一支,也就是吴元大的祖先,就逃难到了淮城之西的吴姓舅舅家,从此随舅舅,改姓了“吴”,后来,他们又迁移到姜堰区城北村一带,定居了下来。
总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自2005年姜堰城北吴家舍村600多名吴氏村民,要求集体改姓的事迹,报道出来后,一时全国涌现出了许多自称是“张士诚后裔”的人,这不仅说明了我国宗族力量的强大,更说明了,张士诚在后人心中,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英雄人物。
如果像秦桧那样坏事干尽,他的后人只会感慨:“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怎么还会大张旗鼓地宣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