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江苏600多人吴姓家族)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姓氏是一个象征家族文化的符号,代表了一个人原生家族的血脉传承。

因此,中国人将姓氏看得很重,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熏陶下长大的人都不会轻易更改姓氏。

但在江苏却有600多个姓吴的人要求集体改姓。这是为什么呢?这场改姓风波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一、吴姓家族集体改姓了张

在江苏省姜堰城北村,有一个明明姓吴但却主张自己姓张,强烈要求集体改姓的大家族。

这个家族由600人构成,600多人为什么能够如此一致地要求集体改姓呢?

吴姓在村里属于大姓,这个家族沿用了吴姓数百年,村里其他姓吴的居民也没有对这个家族的人做过恶事,一时间没人说得清为什么会有600多人突然申请集体改姓。

为了申请改姓,吴家人多次与政府部门沟通,甚至给政府部门写信,以表达集体改姓的决心。

在这个家族中有一个叫吴元大的人,他是主张家族集体改姓的发起者之一。

这位家中的老人虽然少时生长在常州,但每年过年都会跟随家中长辈回到泰州姜堰城北村,参加家族内部传统的祭祖仪式。

胆大心细的吴元大发现,祖先的牌位上出现了“张广文”的名字。于是,吴元大问祖父,张广文是谁?祖父回答,张广文是家里的祖先。这个回答在吴元大心里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吴家的祖先会姓张呢?

吴元大带着疑问开始研究吴家家谱。这一研究,就发现了600人之多的大家族隐藏多年的秘密。

二、吴家祖先竟是张士诚

姜堰城北村吴家的秘密被揭晓,他们居然是一群吴姓的张士诚后人。

张士诚出生在元末的泰州。元末时期,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割据势力四起。

由于元朝廷不断提高盐价,导致盐业发达,卖盐也成为了朝廷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盐卖得好不代表运盐的百姓过得好。

由于官府常年克扣盐民的工资,导致不少人即使每天搬盐累得爬不起来,也无法填饱肚子。甚至有的时候,盐民们累了一天,也因为官府的霸道蛮横拿不到工钱。

张士诚年轻的时候因为孔武有力,10岁就成为了一名在官方盐船上搬运海盐的船工,靠出卖苦力换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由于张士诚为人仗义,经常使用本就不多的工资接济比自己生活更加困苦的乡邻,因此,张士诚在当地的盐民中威望很高。

后来,受不了官府对盐民的压迫,张士诚凭借过人的才华和胆魄,以及早年在盐民中建立的威望,加入了叛军的行列。

1353年,张士诚联合自己的弟弟张士德、张士信等人,率领其他愿意跟随他的盐民起兵造反。由于张士诚有极高的军事天赋,在1354年,他就在高邮称王,立国号为大周。

张士诚建立大周政权后,自称为吴王。吴王张士诚手下共掌管着两千多里的土地和带铠甲的士兵十万多人。张士诚称王之初,十分懂得礼贤下士。

因此,许多居住在杭州等地的能人义士、平头百姓都争先抢后地投靠他,大周人口逐渐增多。

由于张士诚善于经营,他治下的大周百姓安居乐业,很快迎来了战后的经济复苏,甚至培育出了江南第一首富沈万三这样的人物。

也许是因为管辖范围内经济相对富足,张士诚渐渐丧失了在乱世中一统江山的野心。他选择偏安一隅,不再过问军务。

然而乱世中容不下乌托邦。很快,张士诚的敌人们就找上门来了,其中一位是后来统一了中国成立大明朝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地盘就在张士诚旁边,两人之间难免产生不少摩擦。

比如,张士诚曾经擅自扣押了朱元璋派往大周劝张士诚出兵,一起攻打另一名藩王陈良友的使臣。这让本就容易斤斤计较的朱元璋十分恼怒,并记恨上了张士诚。

在朱元璋与张士诚最后的战役中,张士诚拼死反抗,坚决不投降。最后,朱元璋战胜,张士诚成为俘虏,自缢身亡。

张士诚成为俘虏之前,因为担心朱元璋战胜对自己的家人秋后算账,张士诚想到了一个保全子孙后代的方法。

三、一个生姓吴死姓张的遗训

张士诚想到的方法就是更改姓氏。

为什么选用“吴”作为后人的新姓氏呢?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张士诚曾经以吴王自居,因此,后代改“张”姓为“吴”姓,隐蔽生存了下来。

另一种说法是,张士诚有一名姓吴的妃子,张士诚没落后,这名吴姓妃子就带着她和张士诚的孩子改姓了吴,寄居在吴姓妃子的哥哥家里躲避灾难。

张士诚的堂兄张士俊和四弟张士俊都逃到了泰州兴化一带,并留下了“生姓吴死姓张”的遗训,在家族中代代传承。

其中一部分张士诚后人迁徙到了姜堰城北村,繁衍出了如今的吴氏家族。

如今,到了和平年代,国泰民安,张士诚的后人再也不会因为他们有一个名叫张士诚的先辈惨遭迫害。渐渐地,有张士诚的后人开始站出来,光明正大地要求改回祖姓,名正言顺地做“活着的张家人”。

因此,姜堰城北村吴氏家族600余人要求改姓,其实只是为了认祖归宗。

在提出改姓要求后,姜堰城北村吴氏家族的600位村民将家谱、祖宗牌位都请了出来,作为证明自己的张士诚后人的证据。

同时,姜堰城北村吴氏家族的村民要求当地政府修立吴王张士诚遗像,修建张士诚纪念馆,帮助他们缅怀祖先。

除了姜堰城北村吴氏家族外,张士诚最小的两个儿子也在张士诚被俘虏后活了下来。他们均被船工温良弼收养。

这两个原本姓张的孩子都跟随养父改姓了温,并留下了一本融合了两家姓氏的族谱——《温张族谱》,纪念自己真正的父辈——张士诚。

张士诚的后人终于成功地站在了和平国度的阳光下。

四、小结

和平来之不易,民主更需珍惜。如果没有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600多名张士诚后人依然要遵循着“生姓吴死姓张”的祖训,生活在阳光背后的阴影里。

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是先贤的牺牲和智慧造就了今日之盛世。被代代传承的除了姓氏,还有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聪慧勇敢和对和平与自由的向往。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秦史纪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