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来朝的意思(四方来朝)

“万国来朝进贡,仰贺圣明主,一统华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东西。”

《太清歌》中描绘了明太祖年间,四方来朝的盛世景象。至明成祖永乐皇帝在位时,大明国力达到鼎盛,后人赞曰:远迈汉唐。

当年朱棣五度北伐大漠,又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南设承宣布政使司,西北设哈密卫,甚至还让安南再度回归中国。

朱棣还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被更多人所知晓。帝国内部,团结统一,一派欣欣向荣;帝国外部,边寇宁息,远邦漂洋过海来京。

花无百日红,任帝国再辉煌,终究也是过往云烟,待到一定时日,还是会颓败沦丧。明朝末年,各地的起义军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原先依附于明朝的东北诸部也虎视眈眈。

最终,大明帝国崩塌在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手中,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得了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美誉。

而后清军入山海关,直接占领北京。明朝皇族虽在南方建立了很多政权,可本身就弱小的他们还并不团结,全都倒在了清军的金戈铁马之下。

那么,强盛的明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弱的呢?

(一)由盛转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皇权专制的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弊端非常明显。整个国家的走向,全掌握在一人手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江山社稷都被皇帝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百姓也是其中之一。正因为不用对任何人负责,也不受任何约束,皇帝们往往可以肆意妄为。

如果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可能会打造出太平盛世;如若是荒废朝政,横征暴敛的无道之君,则会酿成乱世。当然,大多数皇帝都是守成的平庸君王,既无太大的贡献,也不会有太多的过错。

如果一个王朝,想要世世代代都是盛世,只能祈求每任君王都是明成祖或明太祖那般有谋略,有才干的皇帝。但人都是有缺点的,站在九五之尊之位,无人管束,缺点可能会放大,可能会给王朝带来灾害。

王朝往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世平庸子孙,躺在先辈的功劳簿上度日。长此以往,一代传一代,祖宗基业就会毁于一旦。如果不能出现力挽狂澜的君王,那么很可能激起民变,或者被朝臣谋权篡位。

明朝也是封建君主制的王朝,这一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一直保持四夷皆服,无内忧外患的承平盛世。

整个大明王朝中,有德行有造化的君王,屈指可数,更多的还是那些不务正业之人。

明英宗朱祁镇并非无道昏君,相反他励精图治,一心想学着成祖御驾亲征,恢复大明荣光。朱祁镇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他有些好高骛远,还一昧的宠信宦官。

客观而言,宦官并未接受过文化教育,其心胸大都不算开阔。行军打仗,治国理政不是他们的强项,他们比较擅长的是讨好圣上以及玩弄权术。宦官专权会败坏朝堂风气,也会让皇帝做出错误的决定。

明朝衰败的起点,是明英宗朱祁镇过度宠信王振,又在明熹宗朱由校让魏忠贤担任司礼秉笔太监时达到顶峰。

当年朱祁镇对王振言听计从,而王振倚仗着皇帝的宠信,作威作福。在太皇太后以及“三杨”等辅政大臣去世后,一心想大展拳脚的朱祁镇尊王振为“先生”而王振直接干涉朝政,并力劝明英宗以重典治国。

瓦剌也先进犯大同时,王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朱祁镇御驾亲征。大军出发匆忙,既不知敌人在哪,也不知己方的战斗水平。

结果,到了大同时天降暴雨,道路泥泞,军心涣散。想着光耀门楣的王振又劝明英宗暂去其家乡蔚州,可走到怀来附近,王振又担心大军过境,会踩踏乡亲们的庄稼,又劝英宗原路返回。

也先的部队趁机将明军团团围住,直接导致朱祁镇被俘。

后来也先围困北京,若不是于谦等一众大臣拼死相抗,恐怕大明会重蹈宋朝的覆辙。

嘉靖皇帝朱厚熜倒是不宠信宦官,可他过于迷恋修道飞升,又敏感多疑,致使内外兼乱。朱厚熜一共在位45年,可上朝的时间,只占了其中的一半。在此期间,佞臣严嵩一党把持朝纲,祸乱朝政,贪污受贿,压迫黎民。

葡萄牙人霸占澳门和倭寇袭扰我东南沿海,大同兵变、辽东兵变、广宁兵乱、庚戌之变、振武营兵变应接不暇,俺答汗部、吉囊部、朵颜部也在不停的攻击明朝边境。

外有敌酋寇边,内有哀鸿遍野,朱厚熜却一心扑在问道成仙上。他不仅本人信道,而且要求文武百官全都要信奉。谁的青词写得好,朱厚熜就让谁进入内阁,当辅政大臣。为了能早日登仙,朱厚熜惹恼了宫女,导致壬寅宫变的发生,他险些葬送在宫女之手。

此事过后,朱厚熜二十年不进大内,专心在西苑炼丹。当时民生凋敝,国家财政几近亏空,可朱厚熜还是拿出大量的钱财来修建宫殿庙宇,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朱厚熜对道士们所言之事,深信不疑。严嵩父子的落马,很大程度上在于那个名叫蓝道行的道士向朱厚熜传达的:“奸臣如严嵩,忠臣如徐阶。”

(二)亲奸疏贤,此后明所以衰颓

万历皇帝朱翊钧也非完全的昏君,其在位前十年任用张居正等官员,开创了中兴局面。但自从万历十四年起,朱翊钧也开始变得懒政怠政,他学起了祖父朱厚熜,索性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甚至,在主持著名的万历三大征时,也是直接给大臣们降旨,而从不“召对”。

尽管万历年间未曾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和大奸当道等恶事,可就在朱翊钧夜夜笙歌之际,东北的努尔哈赤却在冲锋陷阵,企图让政权做大做强。

当然,万历皇帝对此是有反应的,但刚开始并未太重视,只当建州女真是个小部落,不足为患。等到朱翊钧后悔之际,才发现东北的局势早已不受控制。

朱翊钧并不能很好地知人善任,派去辽东剿灭叛军的大臣们,才能出众者甚少,大都不是常年研习兵法的努尔哈赤的对手。

何况,朱翊钧在朝鲜战争爆发时,曾在辽东征收过高额的赋税,致使激起民变,直接导致大明在与努尔哈赤交手时,军民困顿,供应艰难。

万历四十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宣布建国,国号为“金”,七年后,明金大战在萨尔浒一触即发,明朝四路兵马,损失了三路,自此再难与后金为敌。

值得一提的是,明军在剿灭后金时,每年都要支付高额的军费,贪财的朱翊钧自然不能让这笔钱出自于国库。他曾三次下令增加田赋,让百姓愈发不满。

萨尔浒之战一年后,朱翊钧与世长辞,他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此时的明朝,早已不复往日的神威,莫说万国来朝,能保住边境安稳,也是难能可贵的。

朱翊钧的继任者朱常洛,天不假年,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匆匆离世。紧接着,就是世人熟知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上位。

朱由校接手的大明王朝,有党政有外贼也有内乱,他年纪尚小,只能跟着乳母客氏长大。朱由校对客氏非常依赖,言听计从。东林党人担心客氏会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信任,随意干政。客氏联合魏忠贤,大肆打压东林党人。

而东林党也列出了魏忠贤的种种罪状,可朱由校置若罔闻,只想做他的木工。

客氏与魏忠贤狼狈为奸,客氏负责培养有姿色的美女,引诱朱由校沉湎酒色;而魏忠贤则趁此机会排挤东林党,逮捕东林党官员们入狱。魏忠贤身为秉笔太监,常常在朱由校专心于木匠工作时,向他汇报工作。此时,朱由校都会不耐烦地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

一时间,魏忠贤风头无两,大家称其为“九千岁”,各地都为其立起了生祠。甚至房间有传闻言道:“只知九千岁,而不知有万岁”。魏忠贤借着打压东林党之名,大肆排挤异己,那些不愿意和他同流合污之人,皆被其打入大狱,魏忠贤俨然成了翻版的赵高。

魏忠贤等人只想着自己贪赃枉法,骄奢淫逸,丝毫不顾及国计民生。明朝末年,自然灾害频仍,可国家的资本都被这些宦官们挥霍一空,那里还有空余接济百姓。即使有,那些贪官污吏们也要分一杯羹。

明朝中后期的大多数皇帝们要么勤不在正处,要么懒政怠政,要么宠信宦官,国家交在这样的人手里,怎么可能出现太平盛世。

都说“富不过三代”,其实放在整个明朝身上也是一样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打天下,成祖皇帝曾亲身参与,深知这江山来之不易。而成祖皇帝也是勤政务实之人,他的儿子仁宗和孙子宣宗也跟着有样学样。

直到英宗虽然有宏图之志,可他任用王振酿造土木堡之变,成了明朝由盛转衰的起点。即便后来有过中兴,却也是昙花一现,不能久远。

(三)行将就木,回天乏术

朱由校去世后,接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既不炼丹,也不信宦官,还不翘班,可凭他一己之力实在是无法改变僵局。客观而言,崇祯是想励精图治的,否则他也不会“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

然而,“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

当时的明朝,早已积重难返。国库空虚,民变频仍,党争不断,后金崛起,崇祯初登大宝,小冰河期还未曾度过,因气候原因农民们颗粒无收。又因死亡人数甚多,全国流行起了瘟疫。

崇祯皇帝希望能从江浙富庶之地的商人手中筹措粮饷,然而这触动了重新得宠的东林党人的利益,以至于国家无法赈济灾民,于是灾民成了流民,而流民又成了反贼。

既然开源做不到,那就先节流。即减少国家财政支出,也就是大规模裁撤底层公务员。李自成就是陕西某个驿站的驿卒,收入问题得不到解决,可他又不愿意饿死,只能加入乱军队伍。

朝廷无钱治理民生,导致民变激发,朝廷又无钱围剿叛军,致使叛军队伍越来越大。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安徽各地都有反对明王朝的起义军,明朝最能打的关宁铁骑,正在关外对付后金。

朝堂之上,得势的东林党人也绝非善类。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是真小人,东林党则是伪君子。东林党满口的仁义道德,但只想着党争,还经常拿着朝廷的钱去做自己的顺水人情。

《东林党新论》就认为:“明朝的最终灭亡,晚明的党人们包括东林党在内都是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罪责的”。

对此崇祯皇帝也是无计可施,他已经消灭了魏忠贤一伙,自此东林党一家独大,再无人可以制衡,而且崇祯皇帝本身也很爱猜忌,当李自成等人的叛军可能进入北京之际,大明王朝岌岌可危之际,宗室子弟担心皇室安危,要求起兵勤王。

唐王朱聿键,召集了数千兵马,提出进入京畿拱卫。崇祯则认为唐王是想进京自立,接着把他废为庶人,此后没有那个藩王再敢提及勤王之事。

皇室宗亲眼见崇祯如此无情,在无人敢提勤王一事。崇祯也是太过固执,即使他不让自家的人马进入北京,也完全可以先往南撤退,南面的大片领土还都属于自己,只要能重整河山,何愁不能剿灭李自成的大顺军。

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自此大明王朝落下帷幕。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uhaohao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