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测试(专业测评)
基于家长(或与儿童共同生活者)对孩子的了解,通过家长(或与儿童共同生活者)在线作答,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孤独相关症状方面的情况。该量表是被经常用到的经典量表,可用于筛查与辅助诊断儿童孤独症。[1]
——为什么要测——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家长朋友苦恼于孩子的各种表现:回避与他人的眼光交流;“我行我素”,甚至在上课时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一直画画,不听讲;孩子在某方面,如画画方面有极高的天赋,但在其他方面又显得较落后;孩子智商很高,但却表现出交往能力欠缺,总是打扰他人,甚至扰乱课堂纪律;孩子表现得较内向,不能流畅地表达,或只能机械地重复他人的言语;孩子表现出仪式性的刻板动作,如一定要和妈妈拉左手,或兴趣狭窄,只喜欢做固定的事等……
这些妈妈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我的孩子怎么了?是不是得了自闭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常起病于3岁前,临床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ASD儿童除了社会交往、语言交流和缺乏想象力等典型的社会发展障碍以外,常伴有言语迟缓、智力低下、情绪失控或有超常孤岛能力等多种复杂的发展问题。[3][4] 孤独症儿童自理能力差,多数无法独立生活、学习及融入社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孤独症是患病率较低的一种疾病[7]。但国内外报道显示,孤独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4年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数据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患病率为 1/68,男女比例约为 4.5:1。在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疾病中,儿童孤独症占首位,约有500万,并呈现上升趋势,[8]尤其是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自闭症儿童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国内部分地区的调查为2.8-12.25/万。[6] 由于孤独症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系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均说明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预后有明显改善,实践也表明,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尤其是3岁前)等行之有效的康复教育和训练,约有5%左右孤独症儿童可以回归社会,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8]故本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但由于孤独症病因不明,无可靠的实验室检查支持诊断,量表评定是孤独症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5][6]在众多自闭症评定量表中,ABC比较适合家长在线作答,故在此选择了ABC量表,可以让家长朋友通过在线答题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阿斯伯格综合症(AS)是儿童孤独症的一个类型,但其症状与特征较典型孤独症要轻,此类儿童言语与智力基本正常。另在医院诊断多动症时,也常会测到此项,以进行鉴别诊断,在此略,需要测此项的家长朋友可与我们联系。)
量表简介: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是由Krug等于1978编制。我国于1989年引进该量表,后由北京精神卫生研究所杨晓玲老师等进行了试测,经测试表明适合我国使用:该量表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使用方面无差异;同时我国多年的临床应用也显示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较好。主要评估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等几个方面。
ABC目前广泛用于孤独症病情评估、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是最为常用的孤独症评估量表之一,适用于18个月-35岁孤独症患者的筛查、辅助诊断。[1]用于评估儿童时,此量表主要由了解儿童情况的主要抚养人填写。[2]
——测试须知——
1.本测评适合18个月-35岁的群体;
2.可用于父母了解孩子在孤独方面的相关情况;
3.答题者必须是:父母或与儿童共同生活达两周以上者;
4.为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或“否”;
5. 共57道题,用时约10-15分钟。
注:
A.本量表也适合符合年龄的成年人进行自评。
参考文献:
[1]杨玉凤.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203-206;
[2]李建华等.应用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定32例儿童孤独症[J].实用临床医学.2002,3(2):3;
[3]周念丽.方俊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测评的回溯与探索[J].心理科学.2008,31(6):1330-1333;
[4]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黄春等.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13(4):98-101;
[6]李建华等.三种儿童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1):59-62;
[7]杨晓玲等.孤独症行为量表试测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6):279-280、275;
[8]王纪.儿童孤独症的综合干预治疗疗效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河南: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5,31: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