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习俗(冬至大如年)


冬至节,又名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节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节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

冬至节的主要活动有祭天祭祖、吃饺子等。



源流演变

冬至的历史非常悠久,商朝时,中国人就已经能够通过"圭表日中测影"的方法来测定冬至的日期了,虽然会有两到三天的误差,但是就当时社会而言,这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了。

从冬至可被测量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它。因为冬至和夏至是制定历法的关键,历法制定的准确,可以证明皇帝掌握着天命。

周秦时期,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后汉书·礼仪志》引蔡邕《独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利的日子,应该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庆祝。

当时,冬至这天最重要的活动是拜冬。自魏晋以来,一直都按照庆元旦的习俗来过冬至。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描绘过这一场景:"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

汉唐之后,宫女在冬至后做女红,每天都要多用一根线,民间称为"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入九",人们会在这天画一枝梅,上面有八十一个花瓣,名为"九九消寒图",然后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所以冬至也被称为"数九"。

冬至节盛于唐宋。宋朝以后,冬至的节庆活动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会到郊外去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清朝的冬至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年的元旦、冬至和皇帝的诞辰被称为"三大节",顺治时,朝鲜向清朝派出的使节中有专门的冬至使,会在冬至这天朝见皇帝。


传统习俗

  • 祭天祭祖

冬至节祭祀的重要内容就是祭天祭神。历代王朝在冬至这天都要举行"贺冬"之仪,举行隆重盛大的祭天祭神大典。祭祀活动场面宏大,一般都是在郊外举行,因此又被称为"郊祭"。

明清时期,祭祀活动在古代祭祀仪礼的基础上,更加神圣化,更加隆重。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北京南郊建造了天坛,专门用以冬至祭天,清朝则延续了这种做法。

天坛规模宏大,中央为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东北为牺牲所,西南为斋宫。此后,明清冬至祭天大典都在天坛举行。祭天活动十分隆重,冬至前一天,皇帝移驾斋宫,进行沐浴,次日在圜丘举行祭天大礼,所用牛、羊、猪、鹿都是在牺牲所专门饲养的。祭天时,必须穿祭服,升火悬灯,乐奏钟鼓,唱迎神曲,请神牌,行大礼,祈求天神保佑国泰民安。

唐宋时期冬至祭天祭神在民间逐渐演变为祭祖,叫"祭冬"或"拜冬",并成为祭祖的节日,久之则成为传统民俗。冬至祭祖的形式分两种:一种是室外祭奠,另一种是室内祭奠。

室外祭奠在祖先墓地举行。俗传冬至动土百无禁忌,而其它日子则不宜随便"动土"。因此,人们多选择在冬至这天给祖坟添土或竖碑,传说是给祖先整修居所。添土竖碑后,再在墓前摆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炮,向祖先鞠躬行礼致敬,以缅怀祖先功德。

室内祭奠则在家祠举行。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供三牲(猪、鸡、羊或鱼)。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由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辈主祭,领合族男丁,敬香,上灯,敲磬,鸣炮,按辈分长幼依次拜祭,行三献礼,读祭祖文,祈求全族福寿康宁。

无论是室外祭还是室内祭,祭祖过程中都有聚餐的风习。北方人会在冬至这天吃饺子、馄饨,南方人则会喝红豆粥、吃汤圆。

千百年来,冬至祭祖的民风民俗,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至今仍广泛流传。


  • 吃饺子

老话说"冬至大如年",我国北方在这天会吃饺子。

北方人说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相传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那天鹅毛大雪飞满天,寒风入骨。在这样的天气里,有些穷苦百姓们竟然衣不蔽体地蜷缩在一起,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张仲景看到这样的场景非常难过,就让徒弟们搭起了一个临时的棚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食材放在锅里煮熟,再捞出来剁碎,用面皮裹着做成耳朵的样子,放进锅里煮熟,然后让那些耳朵冻坏的人都来吃。

结果百姓们吃了之后,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到冬至的时候,人们都模仿张仲景的做法,慢慢就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 拜圣寿

拜圣寿的"圣"指的是孔夫子,拜圣寿就是给孔圣人拜寿。因为古代的人们认为冬至就是"年",过了冬至就长了一岁,称之为增寿,所以就需要举行典礼祭拜孔子。

在祭拜孔子时,有的是悬挂孔子像,有的是设置木主牌位。《清河县志》中记载在祭拜孔子时要烧字纸,因为文人们非常看重写了字的纸,认为用它去擦抹污物是对圣人的不敬和亵渎。所以平时会将写了字的纸收集起来,等到祭孔的时候,把纸烧掉。

除了孔圣人,冬至这天也要宴请教书先生,一般是先由先生带领学生拜孔子的牌位,然后由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带领学生拜先生。直到现在,山西的一些地区仍然有冬至要请老师吃饭的习俗。

故事传说

  • 女娲造人

在怀川地区,有一个关于冬至吃饺子的传说。

相传在上古时期,女娲于神农山抟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女娲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纷纷被冻掉,女娲十分着急。于是,她就用针线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个个缝上。

一天,女娲缝好一个泥人的耳朵,把余下的线让这个泥人用嘴咬住,转身去找剪刀,当她拿着剪刀回到泥人身边时,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她用一根线,一头拴住泥人的耳朵,一头让泥人紧紧咬在嘴里,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

后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怕冻掉耳朵,也用一根线一头拴住耳朵,一头咬在嘴里。时间长了,就把咬线变成了吃饺子,因为饺子很像耳朵的形状。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便在怀川地区传开了。


  • 冬至馄饨夏至面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其来源可以追溯到汉朝,那时,北方的匈奴常过来骚扰百姓们,使大家惶惶不可终日。

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他们杀人如麻,惨无人道,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和"屯"的音,叫做"馄饨"。

百姓们恨匈奴,恨得要吃掉"馄饨",他们祈求能平息战乱,过上太平日子。最开始做馄饨是在冬至这天,所以这个风俗就流传了下来,每当到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历史典故

  • 樊哙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初期开始的。

樊哙出身贫寒,早年曾以卖狗肉为生计,后来跟随起兵,最终成了大将军。相传,有一年的冬至,已经成为皇帝的刘邦食欲不振,樊哙知道后,煮了上好的羊肉呈给刘邦,刘邦吃后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那之后,高祖每年的冬至都要吃羊肉。老百姓们也效仿高祖,从此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在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都为图个好兆头。

冬至正值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至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诗词文化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写这首诗时,作者时年三十三岁,在职秘书省校书郎,冬至这天放假,四处都是过节的浓厚氛围,穿新衣、互赠食物、互相祝贺。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新奇的想象,只是用平实的语言来述说自己的思乡之情,真挚动人。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富的女作家之一,浙江海宁路仲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与李清照齐名。

这首《冬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冬至节气的场景。庙堂中的黄钟被风吹得直响,这个节气阴气下降,阳气开始回升,白天也开始变长了。梅花在枝头绽放,岸旁的柳树正为发芽做准备,春天就快要来了。


-

END

图文来源:《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插图、网络图片(侵删)



延伸阅读: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青年共读会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