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节(一个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805篇原创文章
端午节聊粽子,不要太对路哟!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关键年份,一些经济动向,却大大超出了预期,颠覆了认知。
粽子,作为构建端午节仪式感的一部分,曾给消费者、商家带去无数话题、商机。
消费者围绕“粽子吃甜的还是咸的”吵得不可开交,商家们则可劲蹭热点,烤鸭粽子、梅干菜扣肉粽子、拉面粽子应有尽有。
时至今日,粽子却大有“失宠”之势。
按照以往的消费统计,每逢节假日,别的消费领域不好说,但是符合仪式感,具有文化传承的商品,出现火爆畅销,甚至供不应求,都是很常见的新闻,但是到了2023年,春节以后首个有仪式感的传统中国节日,对应的商品,还是食品,却收获了难得的“爆冷门”待遇。
没错,2023年端午节,全国普遍反映:粽子卖不动了。
粽子讲不出新故事,但或许也不需要那么多新故事。
2023年,不仅高端粽子的炒作遭遇冷水浇头,就连常规平常规格的粽子,不分南北,也不分地区,也遭遇到冷落。
端午节,按道理粽子是主角。但是今年,粽子却出现卖不动了的情况。
粽子销售遇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从节日商品遇冷,又释放出怎样的经济信号?
接下来的几个节日,是否还会延续这样的趋势和表现?
……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2023年端午节中国消费市场中节日商品粽子的销售情况复盘和梳理,透过表象,挖掘本质,摸清逻辑,对现象映射的经济信号进行解读,并对接下来中国假期消费和内需趋势,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深入讨论和研判。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1
2023年,以粽子为代表的端午节,粽子卖不动,是怎么一回事?
2023年的端午节,期盼借势节日应景的各路经销商,被现实给上了一课:
不仅普通粽子不好卖,就连有品牌加持,戴着光环的礼品粽子,也卖不动了……
这话不能瞎说,总得有依有据:
首先看高端市场:五芳斋和茅台的粽子礼盒滞销。
端午节来了,粽子却滞销了。6月21日端午节前一天,“粽子大王”五芳斋被曝出有大量粽子积压着卖不出去,代理商们不得不拼命打折清库存。去年上市以来,五芳斋业绩也十分惨淡,一跌再跌。人们为何不爱吃粽子了?
虽然同为节令食品,但和“中秋标配”月饼相比,端午节的粽子市场空间要小得多。
“粽子大王”五芳斋曾在招股书中披露,预计到2024年,中国粽子市场规模将增至102.91亿元。作为对比,我国月饼市场规模早已突破200亿元。
百亿级别的市场预判,2023年就是直接一耳光,毫不夸张。
6月21日,五芳斋股价低开低走,收于32.06元/股,跌幅4.04%。不少股民忍不住吐槽,“粽子是绿色的”“反正粽子也卖不掉了,怎么不考虑给股东们送点”“今年没人吃粽子”。
2023年4月,五芳斋交出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同比减少14.87%至24.62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29.01%至1.37亿元。其中,粽子营收同比减少12.97%,月饼营收反倒同比增加了8.53%。
同一时间披露的2023年一季报则显示,五芳斋营收再次下降,同比减少28.74%至2.16亿元,且公司亏损达到了6393.67万元。
五芳斋素有“粽子大王”之称。一方面,其70%以上的营收来自于粽子业务,另一方面,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五芳斋在我国粽子市场的市占率已经超过30%,正在逼近“天花板”。而在如今的粽子市场,不仅大王难当,其他玩家也表现不佳。
6月21日,同样卖粽子的三全食品,股价表现也不算好。当天,三全食品收于15.65元/股,跌幅达1.20%。有股民试图科普,“端午节,粽子节,三全是卖粽子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粽子所在的业务在三全食品所有业务中增速是垫底的。
走高端路线的茅台,也铩羽而归:
4月22日,茅台集团酒店管理公司2023年粽子礼盒开始预售,预售价159/盒。取名叫御粽,宣传广告是:御粽飘香,礼遇万家!情义重,送御粽!御粽礼盒包含10个粽子、2个蛋,分别是香辣牛肉粽x2个、菌菇鸡肉粽x2个、秘制串烧粽x2个、五谷杂粮粽x2个、清水箬叶粽x2个、咸鸭蛋x2个。
5月22日、预定粽子的商户纷纷到货,行情价格从159涨到188/盒,和往年一样,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各大朋友圈及社交平台都有了御粽礼盒的身影,拿到现货的商户开始迅速推广,御粽礼盒茅台旗下酒店出品,还是蛮受年轻人的喜爱,有的还加入到卖粽子的兼职。
来到6月,基本上的商户都到货了,成堆的粽子在库房堆起,在加上当时预定粽子的门槛不高,有个人预定、有商户预定,在加上粽子毕竟不像飞天那样是硬通货,有多数是看见往年预定茅台月饼短期赚一波的案例而预定的。这次预定御粽礼盒的商户比较散,所以行情价格比较乱,这样一来,很多商户开始慌了,低价抛货,竞争比较激烈,从188跌到150在到130,好多商户纷纷表示这次亏了。
高端市场遇冷,那么普通市场情况又如何?
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同时,粽子也会迎来一年中最高峰的消费旺季。
然而,今年的粽子市场,似乎略显平静。
说冷淡都不过分,由于相关法规的明确以及消费理性度的提升,今年愿意为高价粽子付费的消费者仍在减少。多位消费者表示,虽然送人的时候还是会选择粽子礼盒,但并不会特别追求奢侈繁复的包装。除了选择大品牌之外,主要还是看质感和包装的设计感。
典型例子是,虽然超市的盒装粽子“遇冷”,但市场上的散装粽子却受到消费者青睐。
除了传统的摊贩和大妈手工粽子还能跑量,但凡是玩品牌包装和溢价的粽子商家,这个端午节,恐怕并不能带来一个美妙的商业回忆吧?
有依有据,一目了然。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2
透过表象,挖掘本质:粽子作为商品在节点滞销,释放了怎样的经济信号?
粽子“失宠”背后是多种因素导致的。
当然,看问题要抓关键,看本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或许和经济压力之下普遍的消费降级,密不可分。
而且,这个消费降级的势头,其实早有苗头: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23年五一假期相关数据,2023年五一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74亿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这个旅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在交通运输方面,4月28日至5月1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15932.4万人次,同比增长161.9%,全国多个城市发送旅客数量也是屡创新高。从各地媒体发布的信息不难发现,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大景区都是人满为患、人头攒动,各大景区的火爆似乎也预示着全国文旅市场经济正在全面复苏。
事实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中还显示了收入规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与2022年同比增长128.09%;
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假设2022年五一假期共计旅游人数为2.74亿人(人次大于等于人数)推算,2023年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大约是540.35元,2019年五一期间人均旅游消费是640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五一假期为4天,2023年五一假期为5天,换句话说,2023年五一假期每人每天旅行消费同比2019年更低。
由此可见,4年时间过去了,人均旅游消费非但没有增长,反而比2019年减少了一百多元(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很明显,消费降级的势头,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并没有得到扭转,反而进一步下沉到了消费和零售市场。
要是手上有钱,谁不想过节吃点好的,有个美妙的仪式感体验?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节点,过往的消费大户,都是经济大户,比如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还有金融行业,而这些行业公司大批量采购仪式感礼品的目的,无非就是上下游关系,供应商关联,以及客户维护。
而2023年这部分的采购都出现了断崖式的缩减,降本增效,过冬求生的经济共识,再清晰不过了。
经济的寒气下沉,从来不需要什么慷慨激扬的文字和语言,永远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微观经济的细节中,体现出来。
3
逻辑分析,趋势研判:最有消费力的假日经济,接下来,怎么看?
很现实,通过以上的复盘和梳理,中国当下国内经济环境现实面对的内需不足,已经来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从这个现实压力出发,内需低迷,为了刺激消费。国家现在降低房贷利率和存款利率。
如果内需提升效果不理想,存款利率可能会继续下降,对应的房贷利率也会更低,银行总要赚点息差吧。
这样房地产就会回暖,很多人也会拿出钱消费了。
当然,这已经上升到宏观利益层面的博弈和平衡了,我国的居民最终消费贡献率2020年仅为为39%,不仅低于美国的68%,还远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俄罗斯(51.5%)、土耳其(54.6%),甚至也远远低于印度(60.5%)、南非59.5%这些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中国的国家,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可以说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
不用看那些不靠谱的专家说什么高大上的词汇给这个事实做的圆滑解释,消费水平过低,是当下中国经济最现实的现象。
随着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下降,消费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尤其是未来我国会面临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4-5%左右),制造业外迁等问题,那么投资和出口的促进作用将更加式微。
从全球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在工业化完成后,如果不能实现投资/外贸驱动型增长到内需驱动型增长,那么经济前景都不被看好。
苏联经济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经济增长始终靠投资推动,消费始终对经济贡献率严重不足(低于30%);而日本衰退很大程度归因于,其出口导向工业化完成后,老龄化紧随而至,出现了净出口贡献率和消费率持续同时下跌的局面(其90年代的居民消费率比60年代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如果我国居民实际消费率提高到55%的国际平均水平的话,中国GDP占美国的比重将会上升到85%左右,如果达到美国的68%水平,那么GDP规模基本与美国持平。
消费率提升困难,消费意愿薄弱,折射出来的其实就两个关键原因:
第一,消费以外的生活基本成本过高,中国就是医疗,教育,住房的三座大山;
第二,就是在社会财富分配层面,直接关联居民部门的收入,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中国不缺有钱人,但是中国同样也不缺穷人,而且,随着收入结构的持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失去消费能力的表现,更进一步说明了社会财富的分配存在问题。
中国的消费不足,还主要是居民收入在GDP构成中过低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工资支出过低导致了居民消费被长期抑制。
毫无疑问,如果国家希望消费能够成为拉动经济的有效动力,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也就是说增加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的获益程度,就成为了接下来的必然课题。
从本质角度去看,消费问题和收入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最终是制度问题、政治问题。要根本解决消费不足,收入过低问题,最终还是要在一些深层制度改革上做出切实的成效。
所以,理性预判,接下来的中秋节,国庆节这样的重要节日节点,就算有大聪明把调休那套时间红利放大到极致,消费降级的趋势依然不会得到扭转和改变。
结构性问题,是需要时间和博弈过程的。要解决好影响居民收入比过低的一系列问题,无一例外都要涉及到经济体制深层问题,甚至是意识形态问题。
用数据和语言文字来修饰美化,是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的发酵,甚至连缓和的作用,都会边际衰退。
胡主编,您这么懂政治,会说话,您怎么看?
写在最后:
中国经济的“至暗时刻”,如何看待,如何认知,如何适应?
当下,生活成本的上升和经济不稳定局面影响了许多家庭和单身人士的财务状况。
现在更重要的是积极寻找解决经济压力的方法。
当前经济形势环境复杂,许多人都在面临经济压力。如何应对这种压力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经济下行压力?
经济下行是指衡量经济增长的所有指标都在不断下降,如GDP、PPI、CPI等。也就是说,经济已经从增长趋势转变为衰退趋势。
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就是经济下行压力。
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面临下行压力。虽然有改革红利释放、国际经济形势改善等有利因素,但也受到高利率、高汇率、高负债率“三高”的负面影响。
很现实,不避讳,客观理性的来看,中国在2023年的当下,毫无疑问是正在面对经济下行的一个关键阶段。
宏观大词不用过多唠,对于个体和家庭,应该如何认知时代环境,选择优势策略?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独家的观点和看法,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和参考就好:
1,在经济环境中,懂得主动顺应大众的消费趋势,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经济适应这个事情上,不要忽视民众的生存本能和选择;
2,远离节点性质,风口属性的投机生意,特别是在过去经济环境中“稳赢”的生意和机会,更是要加倍谨慎,保持理性;
3,保持乐观心态的同时,注重储蓄和控制不必要的消费,静候风来。
大概就说这么多吧,关注动向,看清本质,指导行动,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迷雾,以及有着并不美好的经济体感的特殊阶段,很重要。
这是善意。请不要有那么多戾气。
以上,就是对2023年端午佳节期间一个关于粽子的经济表现和动向,进行的专题分析和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友好的交流和分享。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