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法自毙打一动物(游走于刀尖之上)

公元前361年。

尚算意气风发的魏惠王,看望已经病重垂危的魏国老丞相公叔痤,并按当时照惯例问一问,公叔痤认为自己“去了”以后,谁能代替他的位置,辅佐魏王带领魏国走向繁荣富强。

堪称“战国岳不群”的公孙痤其实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后世人把他和他的公主太太通过“演双簧”这一艺术表演的方式,离间当世名将吴起和魏王的君臣关系,最终逼的吴起不得不从魏国“跑路”的高超“挖坑术”,列为“厚黑学”的经典案例之一。

这天魏惠王问公叔痤:相国你这病的这么重,万一要是“那啥”了,你觉得谁可以代替你的替寡人治理国家呢?

然而此时的公叔痤大约也是自知时日无多了,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曾经设计过吴起,断了魏国“一臂”的他,也推心置腹的跟魏惠王讲:我的中庶子公孙鞅是个难得的奇才,我死以后大王把国事交给他处理,国家一定会强大起来。

魏惠王听了以后撇撇嘴,俩眼珠子骨碌碌转几圈。

公叔痤一看魏惠王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魏王离开的时候,又屏退左右,郑重的跟魏惠王说:如果大王不想用公孙鞅,那么请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活着离开魏国。

魏惠王随口答应了公叔痤,说了些安心养病,要好好活下去,国家和人民都盼望你好起来之类的废话,然后就走了。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把公孙鞅叫了过来,把自己跟魏惠王说的话告诉了他,对公孙鞅说:我向大王举荐了你,他已经答应了我,如果不用你就杀了你。我看大王不像要用你的样子,我这个叫做先君后臣,你还是赶紧逃命去吧~

然而公孙鞅却毫不在意,泰然自若的说:大王既然不听您的话用我,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杀我呢?

果然,魏惠王出门跟别人感慨:哦!我的天哪!可怜的公叔痤!他竟然已经病糊涂成了这个样子,让寡人把国事交给公孙鞅这样的小人物打理。上天保佑!看看他都糊涂成什么样子了……

这个公孙鞅,后来西行入秦,以“霸道”说秦孝公,后来因“变法”有功,秦孝公以“商於之地”封之,人称“商君”。

现在大家叫他为商鞅”。

商君其人

商鞅或公孙鞅,是卫国公室的庶子。

他是一个从小就非常热衷于权力的人。《史记.商君列传》谓之“少好刑名之学”。

就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对“慎赏明罚”的实用“管理学”非常感兴趣。

从开头的故事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非常了解人性的冒险者。

商鞅在魏国等到公叔痤的丧事结束以后才去秦国。

至少不会全是为了报答公叔痤的“知遇之恩”。

而是心存最后一点希望;万一魏惠王听取了公叔痤的意见用了自己呢?虽然魏惠王也有可能听取公叔痤的意见杀了他, 但他还是愿意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来赌那个可能被重用的可能。

那是他第一次“游走于刀尖之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商鞅本来就不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相反,他为人之刻薄寡恩、不近情理,就连司马迁都觉得他死得其所: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商鞅这个人很“现实”,人品也很不地道。

这个评价仙人也知道很多人肯定无法接受,因为受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商鞅是一个“五讲四美”的好同志。

但影视剧不是历史,商鞅也不是什么“五讲四美的好同志”。

商鞅这个人非常现实,为了“成功”可以说是十分的不择手段。

商鞅离开魏国到秦国以后,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而见到秦孝公,前后见了三次,换了三种说法,才获得了秦孝公的赏识。

第一次,据商鞅自己所言,他向秦孝公献的是“帝道”,讲的秦孝公直打瞌睡,回去就把景监训了一顿,景监回来训商鞅一顿。

第二次,他说的比前一次更加卖力,据商鞅自己说,他这次说的是“王道”。然而秦孝公还是“不来电”,又训景监一顿,景监又训商鞅一顿。

直到第三次,商鞅以“霸道”说秦孝公,通过察言观色,摸清了秦孝公的心思,才决定以“霸道”为自己的进身之阶。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的出来,商鞅本身学识渊博是其一。

其二就是他自己对实行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国家并不在意,主要还是看他要投靠的“老板”秦孝公的态度,就是所谓“看碟下菜”。

而且商鞅不像很多人认为那样,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

他最多也只能算——说他是“改良者”并不确切,算是“改狠者”吧!因为商鞅对“苛刻狠毒”几乎达到了“迷信”的地步。

战国时期变法始于魏文侯时代的李悝。

商鞅和吴起的“变法”,几乎都是从李悝“废井田”、“取消世袭”、“强军重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而来。

从《史记.商君列传》上来看,商鞅也不太可能像大家印象中的那样,对法家思想有多么深刻的感情。

他之所以选择用法家“霸道”的方式实行“变法”,只是因为他的“老板”秦孝公更喜欢这种方式。他自己应该是更喜欢第二次向秦孝公说的“王道”,因为他曾对他和秦孝公的“皮条客”景监说过,他为秦孝公献的“霸道”实行以后,“亦难以比德於殷周矣。”

商鞅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权势”和“成功”,他对用什么手段获得想要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在意,对广大劳动人民更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这一点代表商鞅思想的《商君书》中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后人根据它总结出来的所谓驭民五术:壹民,疲民,弱民,贫民,辱民。

壹民:统一思想。抹杀民众的思想,使他们只能以君主的思想为思想。

疲民:用劳役战争让民众疲于奔命,没有空闲的时间学习思考,只能盲从。

弱民:商鞅认为民众和国君是对立的,民众富强,国君的势力就会被削弱,所以他极尽能力的弱化民众的权力,以彰显国君就威严。

贫民:商鞅认为民众只有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时候,才容易驭使。所以他的新法通过赋税,对民众极尽剥削之能事。

辱民:商鞅的思想与别的思想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认为官吏一定要任用奸诈小人才好。因为任用奸诈小人,一来民众和官吏就会对立,国君可以充当裁判的角色。二来奸诈小人不会放松对民众的管控,他们会“拿着鸡毛当令箭”,不停的折腾民众,使民众团结不起来。

综合起来讲,商鞅这个人,不但不是“五讲四美”的好青年,说他是一个“对劳动人民满腔仇恨的反动派”,倒更加合适……

刀尖上的舞者

商鞅在以“霸道”说服秦孝公以后,迅速得到了秦孝公的欢心。

秦孝公稍微在秦国众臣面前走了过场搞了一场辩论,为自己“遮遮脸”,找找借口,壮壮底气,就迫不及待的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专门负责“新法”的制定和推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秦孝公 是“沾”了商鞅的“光”,才能成为一代明君。

其实这个还真不是。

在秦孝公和商鞅这个“组合”中,秦孝公才是掌握主动权的人,商鞅包括“变法”在内的一切成就,不但需要秦孝公的支持,还需要合他的心意才行!

这一点商鞅自己也很清楚;他就是秦孝公一把杀人的“刀”,一只为秦孝公铲除异己的“鹰犬”……

从秦孝公下“求贤令”开始,我们就可以看的出来,在秦国实行“变法”的心思早已经在他心中成型了。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替他挡在前面的人。

“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恐天下之议我也 。” __秦孝公 《商君书.更法》

商鞅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能够迅速得到秦孝公的宠信。

在摸透了秦孝公的心思以后,商鞅把他站在台前能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不怕得罪人,不在乎秦孝公以外任何人对他的看法。

而且在他的“新法”中,一切都是以秦孝公这个“国君”的利益为前提,所有人都必须紧紧的团结在秦孝公的周围,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商鞅所颁布的“新法”对“国君”以外的任何人都十分苛刻。

世传“商君之法;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有刑。

这个说法虽然无法证实,但是商鞅立法苛刻狠毒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连坐法”和“分居令”: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让老百姓五家为一伍,十户为一什,实行“连坐”,一户犯法其它几家告发的按照战功赏赐,不告发的同罪“腰斩”!“腰斩”就是从腰部把人砍成两段,这样一来人不会立刻死去,还要哭喊好大会儿才会死去。为什么用这种刑罚而不是“斩首”,大家自己想吧……

老百姓家里有两个成年男人的,必须分家过日子,不然的话赋税加倍。

这样的法令,老百姓肯定不会喜欢,对商鞅也不太可能会产生什么拥戴之情。

秦国贵族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所有的改革和变法都无可避免的会得罪旧贵族;一切不动旧贵族“蛋糕”的改革和变法都是“耍花腔”!

商鞅当然不是在“耍花腔”,他变法的第一步就是取消旧贵族世袭的特权,改以军功论爵禄封赏。

仅凭这一条,就足以让秦国旧贵族对他恨之入骨了。

可商鞅似乎还觉得不够。

在秦国新法颁布的第一年,人心浮动,民众怨声四起,正在这个时候,太子赢驷犯法。商鞅站出来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摆出一副要依法“办了”太子的态势!

结果当然要因为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下手了……好在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法办”,不是国君继承人的人就可以“法办”了。

于是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一个被罚,一个脸上被刺了“金印”……

后来倒霉的公子虔因为又犯法,被商鞅割了鼻子。

在那个普遍认为“刑不上士大夫”的时代,商鞅这么干,秦国旧贵族对商鞅的仇恨值有多高大家可以自己脑补了。

在秦国,商鞅为秦孝公吸引了海量的仇恨,可以说秦国上下除了秦孝公,没几个人不在巴巴的等着看他倒霉。

既然秦国上下商鞅已经得罪了个遍,那么国外呢?更差!

商鞅在秦国得势以后,立刻就把他的“老东家”魏国列为秦国第一“假想敌”,先后两次替秦国进攻魏国。

如果说第一次“安邑之围”还算是“各为其主”的正常作战的话,第二次商鞅欺骗魏军主帅公子卬的做法,就足以让任何稍有正义感的人都鄙视商鞅。

魏国在“马陵之战”被齐国的孙膑用计击败,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可以说是输的“裤衩”都没了。

商鞅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趁机带兵伐魏。而魏国领兵的主帅,是商鞅的老朋友,公叔痤的学生公子卬。

两军对阵之时,商鞅假模假样的告诉公子卬:“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公子卬相信了商鞅的鬼话,真去见了商鞅,还跟商鞅订了盟约。而商鞅却悍然背盟,扣押了公子卬,并趁机进攻魏军。

商鞅这样的行径,在战国那个“成功学”不太盛行,“心怀国家”和“不拘小节”的人还没有这么多的时代,他无疑是在“自绝于天下人”……

他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在刀尖上跳舞,并且一点一点的掐断了自己的退路。

作法自毙

公元前年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曾经要“法办”的太子赢驷继位。

两次被商鞅“法办”的公子虔的手下近乎迫不及待的向新君告发商鞅“欲反”。

注意!公子虔他们是说商鞅“欲反”,而不是“造反”!“欲反”的意思就是心里想造反,是不需要证据的,也是没办法辩白的。

而新继位的秦惠王不管那么多,立刻派人官差去抓捕商鞅。

商鞅不是傻子,他自然明白被抓了会是个什么后果,所以连忙逃走。

商鞅日夜兼程的逃亡到了秦魏边界,想要找一个旅店住宿休息。

旅店老板不知道他就是商鞅,就问他要证明身份的文牒,并告诉他:“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定下的法律,旅客没有身份文牒店主人是被连坐的。

此时此景此话让商鞅自己都不禁叹息:“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著名典故“作法自毙”,就是这么来的。

好不容易逃到魏国的商鞅,却因为当年欺骗公子卬大败魏军的往事,被魏国举国上下厌恶。

好在魏国应该是害怕秦国的强大,没把他给杀了,而是把他驱逐出境,送回了秦国。

回到秦国的商鞅,已经实实在在的到了“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地步;外国没有人愿意收留他,秦国君臣又一心置他于死地。

百般无奈之下,商鞅逃回他的封邑,召集他的党徒向北攻打郑邑求活路。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做无疑是在找死!

秦惠王很快派大军攻打了过来,商鞅在混战中被杀。他的尸体被秦惠王“五马分尸”,家人无论老幼全部被杀。

之后秦惠王昭告天下:像商鞅这样造反的人就是这个下场!

其实在秦孝公死五个月前,有个叫赵良的人劝过商鞅:商君相秦十年,缺德事儿你没少干。秦国人提起你说的都是你立的法,听不到他们说你有什么德行,对你有什么感情。如今的你看似威风,其实不过是因为大权在握,深受国君的信任罢了。如果哪一天国君“翘辫子”了,你的命就跟早上的露水儿一样,说没就没了!还不如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辞官退隐。

商鞅不听。

其实以商鞅的聪明才智,应该明白赵良所言非虚,那么他为什么不听呢?

这就要从商鞅的性格说起了。

世界上有一种没有脚的鸟,它的一生只能够一直飞翔,飞累了就睡在风中。这种鸟一辈子才会落地一次,那就是死亡来临的时刻。

《阿飞正传》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活着可以将就,有些人绝不。

商鞅就是那种不愿意将就的人。

从“少好刑名之学”,到他主政秦国“不避官民”的执行新法。他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哪里。

他在秦国“不避官民”的实行新法也好,为了打败魏军欺负公子卬也好,都是为了获得秦孝公更多的信任和赏识。

因为他明白,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秦孝公给的!秦孝公用他,就是为了自己不想得罪秦国的贵族和百姓,就是为了自己不想做被天下人鄙夷的“负义之人”!

他就是秦孝公杀人的刀,咬人的狗。

但那又怎么样?

杀人的刀也罢,咬人的狗也罢。

秦孝公能开出他喜欢的“价码”,能给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这就够了。

所谓“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商鞅就是一个嗜权如命的“大丈夫”,不能让他掌握权力,只怕他活着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结语

关于商鞅这个人,仙人是最近才发现很多人对他并不了解却盲目崇拜的。

第一次听有人把商鞅称为为“令人敬仰的改革家,政治家”的时候,仙人其实挺懵逼的。

《史记.商君列传》里记载:在商鞅变法的第十年,有很多人也曾“敬仰”他,夸他的新法好。

结果商鞅一声令下,把这帮子“刁民”全给流放到边境去了。按照商鞅的说法就是“此皆乱化之民也”。

还好商鞅已经故去,不然的话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乱化之民”要被被他流放到边境去……

仙人对商鞅这个人,其实也不讨厌。

因为他是一个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去实现目标的人。

在仙人看来,活的明白又努力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人。

但是“敬仰”就算了吧!

毕竟任何时代,任何人,任何情况下,做人有一点不厚道也就罢了。倘若不择手段到不顾原则人性的地步,那就太过份了。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煮鹤仙人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