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分是什么意思(后天春分)

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将立春至立夏分为春季。春分时节到来时,太阳达到黄经0度,昼夜时长几乎相等。但从这一天开始,太阳的直射位置将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现象也将随之改变,北半球会昼长夜短,而南半球则会昼短夜长。

在农村的耕种问题上,由于春分是一个重要时节,因此,农村有许多关于春分的说法,在众多关于春分的说法中,有这么一个说法非常有意思-----“春分不‘分春’,粮食贵如金”。由于这个说法有些晦涩难懂,因此,今天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说法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一、春分不“分春”

依照自然规律,到了春分时节的时候,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之外都将进入到明媚的春天中。此时,我国各地的日平均气温均应该稳定在达0℃以上。 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地区,日平均气温应该与沿江江南地区一样均升到10℃以上。以便小麦拔节、油菜开花。

在正常情况下,到了春分时节的时候,不但气温应该升高,而且,雨水也应该比冬季时明显增多,以便于江南的早稻育秧。然而,气候是变化多端的。在个别的年份里,到了春分时节的时候不但会出现温度很低的现象,而且,雨水也会非常稀少。一旦出现这种反常现象,民间就会认为气候没有“分春”,冬季的气候状况还在继续延展。这就是所谓的“春分不‘分春’”现象。

二、粮食贵如金

按说,春分时节“分春”与不“分春”只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这种自然现象怎么会影响到粮食价格呢?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在正常情况下,每当到了春分时节的时候,北方地区的小麦将开始起身拔节,油菜也将绽放花朵,而南方地区的水稻也将开始育秧。然而,一旦到了春分时节的时候没有“分春”,那么,就意味着天气出现了“倒春寒”现象。

“倒春寒”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非常大。因为低温会抑制小麦的起身拔节,也会抑制油菜花朵的授粉,同时,还会影响一部分农作物的春播春种,如果部分早稻已经育秧,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烂秧的现象出现。

据称,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倒春寒”现象,每当“倒春寒”现象出现后,北方地区的冬小麦就会出现叶片干枯的现象,部分油菜花朵也会因冻害而过早的凋敝;南方地区的秧田中也会出现大面积烂秧,许多果树的开花座果率都会明显降低。从而使各项农业或林业生产均遭受重大损失。

当农业生产因不“分春”而遭受重大损失后,自然会导致粮食作物的收成变差,在粮食作物收成变差的情况下,粮食自然就会变得非常金贵了。其实,这就是“粮食贵如金”与春分时节“分春”与不“分春”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言就是“春分不‘分春’,粮食贵如金”说法所要说的大概意思了。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绝对,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一点意义。大家以为呢?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老胡说三农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