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风水师txt(​势在必行)


如果说《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流浪地球2》则奠定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基石,骨子里充满了中国式浪漫。

为什么叫中国式浪漫?因为电影里,中国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孤勇者。面对氦闪危机,中国提出了移山计划,而美国提出了方舟计划。

毫无疑问,移山计划是极为艰难的,工程量极为浩大,除了将近两万座发动机之外,还得为35亿人修建能够生存2500年的地下城……

为什么唯独中国人迎难而上、自找苦吃?说白了这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决定的,移山计划代表了一种中国式的价值观。

我们为了守护家园,守护家园里的人们,经常会做出这样看似又蠢又笨的选择,然后进行愚公移山式的坚持,大禹治水式的奋斗。

因为文化基因告诉我们,面对各种危机,逃避不是办法,奋斗才有出路,面对大洪水如此,面对山火如此,面对贫穷落后也如此……

面对荒漠化,中国几代治沙人扎根三北,把沙漠都快治濒危了,把黄河水都要治清了。2018年《周恩来回延安》剧组愣是在延安取不到景了。

面对贫穷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迎难而上,选择了一条艰辛无比的道路——精准扶贫,创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人类壮举。

中国人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家园,爱自己的家人和同胞,愿意为集体利益而付出,这就是中国人独有的家国情怀。

为什么中华文化独有家国情怀?这是因为我们的远古祖先,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为了种族繁衍、文明延续选择了走农耕文明的道路。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正是由于深深地扎根,中华文明才拥有了连绵不绝的生命力。

历史的车轮来到新时代,我们踏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毫无疑问,中国的科技必然领先世界,中国的经济也必然独领风骚。

随着生产力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过上了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也有隐忧。由于我们经济进步太快了,现代文明高效的物质产出,对农业社会的物质存留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虽然说为了推动社会发展,不能顾及太多的坛坛罐罐,但是有些坛坛罐罐,还是应该想办法保护起来,或者说随身携带,一起奔向中国式现代化。

因为这些坛坛罐罐,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更是一笔不可估量的遗产。

他们一旦灭失,传统文化就失去了物理载体。如果在我们手上灭失了,那我们既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子孙。

有些文物,我们可以放进博物馆,可有些连片的古村落,本身就依山傍水而建,里边不光有民居,有祠堂,有庙宇,有古树,还有水网工程,根本无法移动。

这些古村落,有的上千年,有的上百年,本身就是一部部史书,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村民的家园,也本身就是很多人的故乡。

可是面对城市化的大潮,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这些闭塞的村落。而村落本身,也开始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一部分年久失修,一部分被拆毁,一部分被不合理翻盖。

更令人心痛的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古村落的凋零而面临失传,比如传统工艺、传统习俗、传统艺术等等。

很多年来,我们很注意环境保护,很注意濒危动物植物的保护;但是我们忽略了对传统文化遗存的保护,他们也正在灭绝,或者濒临灭绝。

大熊猫、东北虎是国宝,古城、古村落、文化遗产何尝不是国宝?大熊猫保护起来还可以繁殖,然而古城、古村落、文化遗产可不会下崽儿。

保护古城、古村落这样的文化遗存,是我们这代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得对祖先负责,也得对后世子孙负责,中华文明的传承不能断档。

说一件耻辱的事,波士顿有一个小镇,小镇上有一家私人博物馆,其镇馆之宝竟然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国古宅。

1996年,一个名叫南希的美国人,发现了年久失修的荫余堂,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在1997年花了1.25亿美元买了下来,分批打包到美国后,耗时七年原样重建。

这深深刺痛了国人,然而当时我国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是空白,相应的保护措施也不到位。

如果我们不加强保护,将来我们的后代了解中国古建筑、古村落史,寻找乡愁、寻找民族的根,搞不好要到国外去。因此,加强古村落、古建筑、古城镇势在必行。

但是保护也不能简单粗暴,把村民请走然后封村。真正的保护则是想方设法让古村落焕发青春,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带上他们。

很欣慰的是,有这样一些古村落,在国家的支持帮扶下,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的努力,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重新焕发了生机。

最近几天,蛋总有幸参加了中央网信办社会工作局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和村镇建设司联合主办的《传统村落万里行·安徽站》的活动,走访了一些黄山古村落。

先来看为什么是黄山。一言以蔽之,这里古村落多,且有极强的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而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为什么黄山的古村落多且具有特色呢?因为黄山主要就是古徽州,而古徽州则是明清时的学霸,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官,亦或是经商,干啥都能干到第一名。

古徽州发展出来的徽文化,是国内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涉及面非常广,哲学、文学、医学、建筑、艺术、手工业等领域都自成一派。

古徽州,可以说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试验田,是中国封建社会区域治理的样板。古徽州地区,严格落实宗族制度,自觉把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指导。

所以古徽州人高度重视教育,极力培养族人读书,以考编(科举)为最高价值追求目标。考不上就去创业(经商),挣钱了就捐资助学,培养更多的人参加科考。

古徽州就是这样的社会理念。那些“父子尚书”、“一门八进士”、“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等世代相传的佳话,就是对这一精神理念的赞美与显耀。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什么考不上编制要去经商?因为古徽州的地形决定了考编之外不经商没有出路。

古徽州地区“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生存环境非常严峻。无田可种,只能采摘山货茶叶到外地去买(最早的物资),然后买粮食运回来。

那时候经商是十分困难的,最初全靠人力背扛,而且全是山路,一走就很多天。所以有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

古代商人地位本来就低,不吃苦根本就活不下。所以合计来合计去,还是读书最舒服。所以这里的孩子读书也卖力气。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古徽州人形成了特殊的社会氛围,出干部多,出大商人也多,地域内的经济和文化也就发达起来了,形成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村落。

总之,黄山的村落非常具有典型性,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关键是保护工作做的好。也许这就是把“古村落万里行”的一站放在安徽黄山的原因。

我们第一站去了黟(yī)县的西递村。西递村的风景用我的话说就是:卧槽,有山有水真TM漂亮!用孟浩然的话说就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李白在黟县写了一首诗,把这里比作了天上人间,让人乐不思蜀(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而西递村,就坐落在这水墨山水画般的风景中。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徽州古民居,与这青山绿水浑然一体。

步入这山水画,蛋总感慨万千,有震撼,也有遗憾。震撼的是这里的美,遗憾的是,这里本来可以更美。

为什么这么说?就拿村口的标志性牌坊来说吧,可以说处处精雕细琢,处处是艺术瑰宝,处处都寓意深刻。这个牌坊可能是全国最高、最具特色的牌坊之一。

遗憾的是,这样的牌坊本来应该有十几座。他们巍然挺立了几百年,躲过了战火,却没能躲过饥饿。

1972年它们被当作石灰烧掉了,目的是改善农田。刚才说了,所有徽州古村落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耕地少。徽州先人的解决方案是要么考出去做官,要么跑出去赚钱。

在计划经济年代,经商之路是完全走不通的,所以原来越富庶的村落,变得越发贫穷落寞,包括西递,也包括宏村。肚子都填不饱,媳妇都娶不到。

改革开放后,这里的经济再次活跃起来。可当时人们还没有环保观念和生态文明意识,什么挣钱就干什么。

什么挣钱呢?开山建厂烧石灰,结果树木被砍了,环境被污染了,水土也流失了。昔日的水墨山水画,变得千疮百孔。

庆幸的是,随着国内外考察团的纷至沓来,西递村逐渐认识到这么做是竭泽而渔,他们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开始了文物和环境保护。

山可以不开,厂可以不关停,石灰可以不烧,但是村民的生活也要维持啊。于是他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一边保护一边搞旅游。

1986年,他们用废旧烟盒,制作了门票,开辟了新中国乡村旅游的先河。蛋总有幸见到了这张珍贵的门票,负责人给我看的时候手都在抖,这可是他们的村宝。

现在西递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全国最美村庄,但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不仅历经坎坷、久久为功,还要忍住竭泽而渔、粗放经营的冲动。

走进西递,我有三感,感慨、感动,感激。感慨的是,这里的人对祖先有多崇拜。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五千年薪火相传、绵延不断?就是敬天法祖的信仰。

中国人上至皇帝、下至黔首,做啥事都不怕,就怕对不起祖宗。中国人怕不怕死?当然怕死,尤其怕死了之后没脸见爹娘。

这种信仰在西递展现的淋漓尽致。西方的村落,最高的建筑一定是教堂,而在西递,最高的建筑就是祠堂。祠堂里供奉者列祖列宗,也供着传了数百年的祖训。

供奉祖宗的祠堂台阶,都是从山上开采下来的石块做的,最长的竟然有七八米。在古代那个生产力条件下,这得有多虔诚?

在西递村中,可以说是绿树掩映,雕梁画栋。这些树,动不动就是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树爷爷。但无论树爷爷还是树孙子,都有一个共同点,被青苔包裹着。

青苔这里头有说法,不仅说明这里气候温暖水润,还说明这里空气质量好。因为青苔这种东西,对空气质量极为敏感。

这里的空气好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无论是西递村,还是黟县,以及整个黄山市都非常克制,虽然非常渴望发展经济,非常渴望大家来这里投资,但若有污染一概免谈。

可以说,这里的人民为了守护我们的乡愁,为了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虽然不是周末,十点多西递村外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队。这就是大家对黄山人民付出的认可与回报。感谢黄山人民!

下午,我们去了宏村。宏村是我一直魂牵梦萦的地方。上大学的时候,安徽卫视有个“新空间、新境界”的宣传MV,画面就取自宏村。

超级学爸蛋总,赞56

画面中大家可看到,粉墙黛瓦的宏村被青山绿水环抱,环境幽雅静谧。村前有湖,湖上有桥,桥被荷叶簇拥着,孩子们在桥上嬉戏奔跑,这是多少人的梦中田园!

然而这番美景也差点没保住。跟西递一样,这里耕地极少,全靠外出经商补贴家用。经商之路一旦中断,这里就得忍饥受穷。困顿之际,曾有人提议填湖造田。

宏村南湖是幸运的,最终逃过一劫。同样幸运的,还有民间故宫——承志堂。承志堂是清朝巨商汪定贵的故居,这里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品。

宏村里,到处是砖雕、木雕、石雕和竹雕。技艺的精湛,完全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历经数百年风霜,依旧栩栩如生。

而承志堂中,云集了四雕中的精品,简直是个雕刻艺术博物馆,而且藏品也是顶级的。随便挑一件作品,你都能被艺术家精湛技艺给震撼到。

堂屋主梁上的《唐肃宗宴官图》,厚度仅56厘米,却雕刻了七八个层次,其中人物形态,琴棋书画,刻画得惟妙惟肖。

而石雕也是比比皆是,工艺精湛,构图巧妙,水准极高。比如南墙上,有一面镂空石雕窗,图案是四喜登梅,双面镂空。梅花上的四只喜鹊,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我问了一下当地的朋友,现在这些工艺我们能不能做到。当地朋友很尴尬地笑了笑说,肯定做不到啦。所以这里每一件作品,可以说都是无法复制的绝品。

然而这样一个艺术宝库,当年也差点被毁掉,多亏当地干部巧妙周旋,然后用黄泥覆盖,外贴革命标语,最终才幸免于难。

宏村震撼我的,除了徽派建筑和徽州四雕,还有宏村的水系。既然是水系,它就不单单是一个南湖,而是一整套功能齐全而强大的水网系统。

这套水网系统,首先是美观。水是生命之源,一个村庄城镇没有水,就没有灵性。小桥流水人家,三要素缺一不可。

正如前文视频和照片,映入眼帘的是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在春天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秋天则是“荷尽已无擎雨盖”,冬天则是“又见残荷傲雪霜”。

美不能当饭吃,只能是副产品。而宏村水系环绕,第一动机主要是安全。因为宏村人的祖先,饱受火灾之苦,且村前的水系还有护村河的作用。

更令人称奇的是,宏村南湖的水都是活水,因为宏村背靠青山,山泉溪水自山上流下,源源不断汇入了南湖。

宏村的祖先巧妙地利用了地势差,巧妙地设计了分水系统,把溪水分解成多股,然后流经村子里的每家每户,甚至可以引入室内。

超级学爸蛋总,赞30

不仅如此,小水渠上还有不同高度的石条。一方面,大家可以根据水位站在不同高度汲水用水,也可以拦住水中的漂浮物。

这样每村每户,都能很方便地用到清澈干净的山泉水。有了山泉水的环绕,每家每户的吃水用水解决了,消防安全也解决了。

在古代,用溪水做饭洗衣服是很正常的,古代没有什么化学污染。此外,宏村人用水分时段,早上某个时辰之前的水可食用。

此后水网用作洗漱和排水系统。然后经过一夜冲刷,水质恢复,第二天早上继续作为饮食用水。

这个设计太实用了。因为徽州的男孩子要么读书,要么外出经商打工,留到村里的要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么是妇孺。

如果没有这样的水系,那就需要每天挑水,这在古代可是个重体力。当然,现在每家每户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也有单独的污水处理系统。

更令人敬佩的是,这样一套复杂的水网系统,竟然出自一位徽州女人之手,她叫胡重,娘家是黟县西递村的。

胡重的父亲,是当地一位赫赫有名、学贯古今的风水大师。当时女性没有地位,她父亲打破传男不传女的规则,把自己的学问传给了女儿。

后来胡重嫁到了宏村,丈夫是村里汪氏的族长,丈夫便把水系工程的重任交给了她。丈夫本来是她的后台,可这后台到山西做官去了,一去就是二十年。

在这期间,她顶住压力排除阻力,设计建造了这套惠泽千秋万代的水网系统。胡重去世之后,村民打破女不入祠的严格规定,把她供入祠堂。

有了她,宏村才平安千年(大大降低了火灾隐患,大大降低了生活负担,也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质);有了她,今天的宏村才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为了更好的保护宏村,从黟县到黄山,从安徽省到国务院,都给与极大的关怀和帮助。至如今,宏村已经建立了全村覆盖的火灾监控和预防体系。

除了西递和宏村,传统村落万里行活动还走访考察了徽州区西溪南村和呈坎村,歙县的卖花渔村和渔梁村。这些村子,各有各的辉煌历史,也各有各的不堪岁月。

但是随着古村落保护意识的提升,随着国家保护力度的加大,随着这十年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他们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改天逐一介绍)。

这些充满勃勃生机的古村落,在最大程度保持最初传统风貌的同时,也积极融入了现代化的必要元素,比如有了互联网,有了自来水,有了消防栓,有了抽水马桶,有了空调暖气。

这正如徽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从来都是以人为本、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也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也正因为这样,徽州的古村落变得更加安全舒适,变得更加生态宜居。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这里来旅游、休闲、度假、学习、体验。

几天的观察,让我感觉到,传统村落保护大有可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传统传统村落也不但是金山银山,还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乡愁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要带上我们的文化遗产,更要带上守护文化遗产的村民朋友。

欢迎阅读前几天的文章:

大飞机梦碎——日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水浅黑鱼多——渤海的军事行动,青岛的击落通知!

掩盖失败!——一场人为的生态灾难,正蔓延开来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超级学爸蛋总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