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姬旦(周公姬旦和太公姜子牙到底谁是西周开国第一功勋)

序言

周公和姜尚都是大家熟知的鼎鼎有名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在正史典籍还是影视文学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他们作为西周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都对周王朝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

有人认为周公地位更高、功劳更大,因为他一手打理西周内政,创制周礼,辅佐周成王巩固西周政权。

也有人觉得姜尚更厉害,以八十岁高龄出任周部落宰辅,一手策划推翻殷商统治,成为兴周八百年的奠基人。

至于两人谁才是西周第一元勋,小编从以下三方面阐述。

出身方面。

周公,姓姬名旦,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及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周公从小就因孝顺忠厚颇得姬昌赏识,在姬发继位后,周公辅佐其处理大小政务,成为周部落的大管家。

姜尚字子牙,人们习惯称呼为姜子牙,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及兵学奠基人,姜子牙的先祖曾经辅佐大禹治水,在舜禹时期封在吕地,也叫吕尚。

不过在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但他始终刻苦学习,熟练掌握天文地理、军事谋略,专心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直到遇见姬昌才飞黄腾达,此后辅佐姬昌姬发父子兴周灭商。

所以从出身来看,周公不仅仅是开国元勋,还是武王一母同胞的弟弟,在血缘上更加亲近高贵,也更受周王信任。

而姜子牙作为没落贵族,因过人的才华和机遇得到周王赏识,但在讲究远近亲疏的周部落,姜子牙和周公虽然同为武王最为得力的助手,周公却比姜子牙更核心。

就好比一个家族企业,周公是家族掌权者成员,而姜子牙是这个企业高薪聘来的职业经理人。

权力地位方面。

周公作为武王的同胞弟弟,无论军国大事还是疑难小事,武王总是与周公商讨,在姬发继位之初,任命周公为辅相,也就是后来的宰相,即周部落的行政首脑。

在帮助武王攻灭殷商,纣王自焚而死的第二天,武王命周公持大钺在他身边,武王向上天宣布纣王罪状,正式宣布商朝灭亡,周朝取而代之。

而大钺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由周公把持,此时周公的地位已仅次于武王,并在武王执政时期周公依旧总理朝政。

武王临死前更是让周公抱起尚在襁褓中的成王,指令其为托孤辅政大臣,成王继位由于年龄太小,周公直接代替其行使大王职权,主持国家大权,俨然是一名摄政王。

在摄政辅佐七年后大政奉还给成王,自己选择全身而退,并在三年后病故身亡。

姜尚被姬昌发掘后被拜为太师,并被尊称为太公,是周部落的首席智囊,武王继位后灭商脚步加快,姜子牙成为西周军事统帅,辅佐武王成功消灭殷商。

西周建立后开始在各地分封诸侯,主要分封对象是灭商有功的姬姓贵族和有功之臣。

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山东东部)建立齐国,作为周朝稳固东方的屏障。

治理齐国五个月后,姜子牙返回镐京汇报政务,此后大多数时间留在京师以太师身份辅佐成康两王和周公,在康王六年,姜子牙病逝于镐京。

从权力地位来看,周公与姜子牙一文一武,周公为宰相,统领百官总领政务,姜子牙是太师,在西周太师是武官名,是军事统帅。

在西周建立后,周公虽然也被封在鲁地,但却没有赴任,而是继续掌管朝政,尤其是武王死后,周公更是以摄政身份代行天子权力。

而姜子牙在灭商后就乖乖前往封地,路上稍稍停留都被怀疑有不从之心,只能快马加鞭迅速前往齐地,至于姜子牙回京汇报,汇报的对象自然是周公。

到成王时期,周公以托孤大臣和天子身份代政,俨然成为西周最高统治者,集军政最高权于一身,而姜子牙不过是以太师的参谋身份辅政,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所以说从西周建立后,周公与姜子牙逐渐形成上下级身份,甚至是天子与大臣的关系,姜子牙代表的外姓诸侯和朝臣势力必须听命于周公代表的姬姓王族中央政权。

功绩方面。

周公在武王继承周部落首领后积极帮助谋划灭商事宜,主要负责安抚拉拢周边诸侯部落,建议武王以立德敬天的方式让各部落自觉听命于周。

以柔性的手段控制诸侯,谋划孟津八百诸侯会盟以试探周的影响,在灭商以后的第二年武王去世,周公以摄政大臣身份代行天子权力。

在其执政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平定管叔蔡叔霍叔和商纣王儿子武庚的三监之乱,率军东征,扫清殷商残余势力和内部反对势力,巩固西周政权。

第四年和第五年,周公将国都迁至洛阳,开始封邦建国,分封诸侯,以此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

另外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周王朝的经济基础。第六年制作周礼,宣布各种典章制度,牢固等级制度和天子权威,第七年将政权返还成王,宣告退休。

姜子牙在兴周灭商方面居功至伟,在姬昌时期,姜子牙以太师身份辅佐姬昌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大力推行德政。

对外暗中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诸侯国,用权谋奇计麻痹商纣王,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姜子牙谋划的结果。

姬发继位后,姜子牙尽心辅佐,主持孟津诸侯会盟,正式定下伐商行动,率领伐商大军在牧野展开决战。

战幕揭开,姜子牙更是亲率少部分精锐为先锋发起冲击,一举击溃商纣王几十万大军,一路挺进朝歌,灭掉商中央政权。

在西周建立后姜子牙为齐国诸侯,在他的治理下,齐国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此后姜子牙在镐京以太师身份继续辅政,辅助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以及蛮夷反叛,为安定周室立下汗马功劳。

从功劳方面,周公成就集中在周朝建立后的政权巩固。

军事上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二次克殷,统一东方,政治上建立宗法制和分封制,文化上制礼作乐,成为周礼集大成者。

姜子牙的功劳体现在伐商兴周上。周王朝在他的辅佐下从弱变强,在伐商路程中遭遇暴风雨,很多周人退缩不前,牧野决战前周公甚至要卜卦看吉凶。

是姜子牙始终坚定信心,长剑一挥,果断出击,一举定乾坤。

所以在功绩方面周公和姜子牙一个侧重坐江山,一个侧重打江山,均对西周政权发挥极大作用。

但周公制定周礼,实行宗法制度显然对后世影响更大,被历代汉人王朝所遵循。

综上三方面看,周公的地位和作用应在姜太公之上。

周公和姜太公的直接pk

从上述讲解我们可知,他们作为周王朝的股肱之臣不可能没有交集,关键是这两位能臣的治国战略大相径庭,这就出现俩人谁也不服谁的场景。

从两位太公的对话就能看出一二,周王朝建立后,周公封在鲁国(周公的儿子代周公治理封地),姜子牙封在齐国。

两人受封见面后,太公问周公:

“何以治鲁?”

周公说:

“尊尊亲亲。”

太公说:

“鲁国从此要衰弱了!”

周公又问太公:

“何以治齐?”

太公说:

“举贤而上功。”

周公说:

“后世必然有劫杀君主之人!”

正是他们两个执政理念的不同理解,导致了齐国和鲁国几百年后不同的命运,而齐鲁的不同发展路径打下了两位的思想烙印。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并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

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正统思想束缚,齐国变得日益强大,为春秋时期成为第一个诸侯霸主奠定基础。

但最后还是没有避免权臣篡位的命运,战国初期田氏代齐,姜齐从此改名换姓为田齐。

鲁国在尊尊亲亲之后,虽然没有被权臣取代,但也一直不温不火,最后日益弱小,被楚国所灭。

两人似乎都互相印证了彼此国家命运,但又无法阻挡最后的结果,这或许是历史局限性的体现,而不是说对说错的问题。

心得

两人作为几千年前的历史伟人都值得被后人敬仰,但小编大胆幻想,如果在当代,身边出现这两种类型的领导,那小编更愿意与姜太公为伍。

因为在小编看来过度强调血缘亲属和等级名分,最后的结果就是阶级固化和因循守旧,作为平民的我们只能甘受上面的安排。

而姜太公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更能发挥自我价值,共事之余,把酒当歌,未尝不是一件趣事。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小瑀说史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