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

明朝有一个奇葩皇帝,万历皇帝,执政四十多年,竟然28年不上朝!万历皇帝为何不上朝呢?

其实,在明朝,皇帝上早朝,可以说是一件雷打不动的制度,特别是明初,君臣每天都要参加。后来虽然改成了几天一次,但不管是几天,朝会还是一定要开的。因为这是一项需要遵守的政治制度,更是一种政治正常的标志。

但自从明武宗正德皇帝开始,他就表现出对上朝的厌恶。接下来的嘉靖、隆庆,也就是万历的爷爷和父亲,也都不喜欢上朝。黄仁宇就说,自正德到万历,连续四代的明朝皇帝都不喜欢上朝,出勤率都不高。


有意思的是,皇帝上朝,有点像今天上班开会。各位打工人估计是没几个喜欢开会的,但领导和老板看上去却非常享受。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可不比老板和领导架子更大?权力更大?为什么他们不喜欢上朝?是不是因为懒?


皇帝不喜欢上朝,这是一个合乎实情的普遍性结论;但是不是因为懒,我们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先说不上朝的始作俑者明武宗,为人任性,喜欢玩乐,爱好旅游,是个著名的游戏天子。此人平日里不住紫禁城,而是在一个叫“豹房”的地方。

但你要去豹房也不一定能遇到他,因为他在不在北京,都很难说。至于上朝,你连他人都找不到,怎么上?

明武宗之后,继位的是万历的爷爷、明世宗嘉靖。

刚即位时,嘉靖年纪轻轻,经常参加各种朝会;但人到中年,嘉靖一是对繁杂的政务感到了疲倦,二是他开始热衷于修仙。

为了能清净得炼丹悟道,嘉靖不再上朝,并搬出了紫禁城。能见到他的,只有少数内阁大臣。

不过嘉靖天资聪颖,擅长玩弄权术,即便不上朝,也能牢牢地把持朝政。

嘉靖帝/影视

嘉靖死后,即位的就是万历的父亲,明穆宗隆庆皇帝。

比起前两位,隆庆倒是既不贪玩,也不修仙,甚至连皇宫都不怎么出。但他是个庸才,没有本事,更没有个性。

根据记载,隆庆在朝会上几乎不说话,因为他听不懂大臣们在朝会上说什么,也不打算去听懂——他是个怕麻烦的人。而且他也不想管事,干脆放手让大臣们去干。

隆庆帝/影视

隆庆唯一会积极主动的,就是床笫之事。他是个好色之徒,热衷于鱼水之欢。这两个特点叠加在一起,注定了他是不怎么愿意上朝的。隆庆平日就泡在后宫温柔乡里,尽量不跟大臣们见面,而他最后就死于纵欲过度。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皇帝自己的品性问题,因此《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说这几位皇帝都不称职。但是,问题只出在皇帝身上吗?假如换上一个好皇帝,他就会规规矩矩上朝吗?


黄仁宇并没有更深一步探讨这个问题,但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在万历还很勤政的时候,他也没有按时上朝。

1.皇帝为何不上朝?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神秘,咱们把“皇帝上朝”这四个字拆开,那么要么是皇帝有情况,要么是上朝这件事情本身不合理。皇帝的问题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再来看看上朝这件事,真的就合理吗?


明朝的朝会制度始创于明太祖朱元璋,后来逐渐完善,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大朝,参与人数很多,主要体现仪式感,比如过大节。另一种是常朝,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有大型朝会,每天还有日常朝会。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朝会终年无休,刮风下雨都要照常举行。


每天的朝会有上午开始的早朝,还有下午继续讨论的午朝。早朝,讲真的,不是一般人都能受得了的,大臣们通常是凌晨3点集合,5点钟入宫上奏,一般到八九点散会。这听起来确实很辛苦,别的不说,大半夜起床,年轻小伙可能还能熬得住,到了三四十岁,那就没几个受得了了。

如果只是劳累也就算了,但搞得这么累,工作效率却很低:官员们先把事情说一遍,然后皇帝说两句,大家跟着讨论,最后定夺解决方案。但凡遇上有点争议的事情,一天的时间都未必能处理几件。可以说,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正因如此,非但皇帝不喜欢上朝,真正想做事的人,也觉得朝会没什么意义。在万历即位之初,主持朝政的权臣张居正就以皇帝年幼为理由,大幅度简化了朝会的流程。等到万历亲政之后,也并没有重启朝会,所以才会出现很久没有召开午朝大典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不上朝,皇帝又怎么治理国家呢?


2.不上朝的皇帝能治国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意思的是,作者黄仁宇虽然提出来,却没有专门解释,但透过书中的内容,可以隐约看出他的观点,那就是皇帝不上朝,国家还是能正常运转的。

那皇帝不管事儿,到底该怎么治国?

黄仁宇对此倒是做出了解答:传统的惯性和道德的力量。

所谓传统的惯性,就是自明朝成立以来,延续已久的政治运行模式。基于此前的经验,某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即便朝会没有讨论,官员们心里也基本有数。就算真的遇到了知识盲区,也可以去查一查过去的案例,照搬执行就好。


而且相较于其他的朝代,明朝的这种惯性特别强大,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狂热的制度爱好者,专门给后世子孙定下了所谓“祖制”。

朱元璋认为,只要把制度定好,后人遵照执行,就可以保证江山永固、万世太平。他订立的国家制度特别详细,就算是皇帝不上朝、不理政,也有制度可以执行。当然了,好不好用,那是另一回事。

黄仁宇的另一个解释是道德的力量,主要指的是明朝士大夫的自我追求。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自我追求并不独属于明朝士大夫,而是儒家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明朝始终有一批渴望居其位、谋其政,安定天下、造福社稷的士大夫。当皇帝懒惰的时候,他们中有人会据理力争、冒死进谏。也有的人则会扛起责任,承担起治理国家的任务。


这两方面的解释都很有道理,但如果从明朝政治制度的运行过程来看,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能不提,那就是,皇帝治理国家,其实本来就不需要上朝。比如我们前面就说过的,嘉靖不上朝,甚至还炼丹修道,但依旧能把持朝政,处理国家大事。

很多人之所以对上朝这件事看得这么重,相当程度上是受到了各种小说、电影、电视的影响,似乎国家大事都是在朝堂之上解决的。确实,有些重要的事情,比如是战是和,的确会拿到朝会上讨论,并且形成最终的决议。

但是,朝会上能够讨论的事情实在是太过有限,而且国家机密也不能拿出来讨论。因此皇帝治国理政的最重要途径,从一开始就不是朝会,而是批阅奏疏。

明朝大臣们有什么事情需要请示皇帝,基本上都会写成奏疏,交到通政司这个衙门。在这里,各种奏折会被分门别类,理论上当天就会被送到皇帝的御案上。

明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每天上报给皇帝的事情也非常多。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在8天的时间里审批了1660件奏疏,总共涉及3291件事。即便不吃不睡,24个小时连轴转,平均每个小时也要批阅将近9份奏疏,处理17件事情。

由于工作强度实在是太大,即便是劳模朱元璋也受不了。因此,明朝有选拔了一批帮助皇帝批阅奏折的大臣。他们预先审阅奏疏,附上参考意见,从而减轻了皇帝的工作量。这个部门后来叫做内阁,而这些帮皇帝批阅奏疏的人,就是明朝中后期权势最为显赫的内阁大臣。


内阁大臣之所以这么重要,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能帮皇帝批阅奏疏。因此,即便皇帝不上朝,只要他在后台把奏疏处理好,就可以正常履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职责。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如果明朝相当于一家大公司,那么诸如午朝大典这样的大朝会,就是公司的全体会议;每天的朝会,则是中高层例会。

有过工作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公司全体会议要么是务虚会,要么是宣布决定,很少会在这里讨论问题。而公司里真正需要每天审批、处理的事情,则主要是通过文件系统向上提交,由各级领导批复执行。

明朝的皇帝虽然没有如今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但通过当时的文书体系,也同样可以像今天的CEO一样,坐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就可以掌控整个国家的运作。

特约撰稿人: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明清史专家

编辑:莉莉周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路上读书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