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18日发生什么(80年)
前言
1963年,毛主席发布一项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大寨”一度成为了当时中国政治版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标。
随着中国新时代的开启,“大寨”这个名字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然而,跟大寨紧紧相连的一个人名——陈永贵——却依然受到人们关注和热议,因为他是一位曾位至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农民。
“学习陈永贵,对的学习,不能学习他的派性”
1963年,大寨在经过特大洪水、风灾、雹灾、霜冻等天灾后,土地已经被蹂躏得惨不忍睹了。然而,大寨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凭借着自力更生的精神,重建了家园。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6万斤,不仅没有要国家一分钱的救济粮,还向国家上缴了24万公斤的商品粮。
大寨人战胜天灾,取得大丰收的事迹随即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并很快掀起了学大寨的热潮。随着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口号的发布,大寨一时间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与此同时,跟大寨一起进入人们的视线的,还有一个人——陈永贵。
陈永贵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在复杂的环境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
1975年1月,陈永贵去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后,周总理专门叫来陈永贵,对他说道:“你要早作心理准备,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去。如何?”
“总理,我文化水平低,当不了。”陈永贵急忙拒绝。
“永贵,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要接受党的安排。”周总理说道。
就这样,陈永贵一跃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全国农业。
1964年3月29日,毛主席在跟时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茄谈话时,问道:“陈永贵认不认识字呢?”
“他不认识字。是个大老粗哩。”
“看来大老粗也不可轻视嘛。”
陈永贵担任副总理期间,看文件、下达指示、作报告便成了一件难事。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开会,因为只需要讲话便可。
批阅材料时,都是秘书看过后,将重要的内容说给他听,他若是同意,就画个圈。奇怪的是,陈永贵虽然不认识字,但画圈却画得很快。对此,他说:“我看见华国锋、李先念画圈,我便也画了,因为我信得过他们。”
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陈永贵也开始骄傲自大起来,他甚至把自己看作是8亿农民的首领。除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他对谁都展现出了高傲的样子。他甚至还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至于一般的干部,他更是不放在眼里。
1968年冬,陈永贵看过新华社报道大寨的新闻后,认为内容不够有力。新华社军管小组的领导得知后,立即请他到总社给全社人员作报告。
会上,陈永贵趾高气扬,吹嘘了一番,还无中生有杜撰故事,将记者大骂一通。就这样,一连骂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他要求新华社总社直接组织有经验的记者去大寨。
根据他的要求,《农民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牵头组成报道组前往大寨。然而,到了大寨后,他们却始终进不去大寨的门,也接触不到大寨的群众,更难见到大寨的领导。
张广友每天看着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参观大寨。这些东西实在没法写。最终,报道组一篇文章也没有写成,找了个借口,陆续回到了北京。
随着时间进入动荡的十年期间,山西出现了两大派,一度闹得全省无法生产,而陈永贵便属于其中一派。
1969年2月16日下午,周总理在北京接见山西省代表时,由于陈永贵也在场,有人喊了“向陈永贵同志学习”的口号。
周总理听到后,随即指出:“学习大寨,学习陈永贵,对的学习,你们不能学习他的派性。他是高举大寨红旗的,但最近几个月,他陷入了派性。”
对于陈永贵的功劳,周总理毫不吝惜夸赞,同样,对于他的错误,周总理也会不留情面地批评。
“小平同志,这回你可要吸取教训”
邓小平复出前,陈永贵曾多次找华国锋,坚持认为“不能把邓小平解放出来”,声称“如果把邓小平解放出来,会被人说是毛主席的叛徒,背叛了毛主席的事业。”他甚至表示:“邓小平出来了,还能把华主席你放在眼里吗?”
据薄一波回忆,陈永贵也曾“教育”过他:“有个常识你应该是知道的,要不是华主席,不管是你还是小平同志,都不会平反昭雪的,也不会重新站出来,更不会有你们的今天。”
对此,薄一波笑了笑,说道:“按照有些人的本意,我们这些人根本不应该复出的。不过,在全党的努力和党中央大多数人的据理力争下,有些人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薄一波的一番话直接戳中了他内心的想法,陈永贵没有说什么便走开了。
正如薄一波所说,在全党和大多数人的努力下,邓小平终于正式复出。1977年7月14日,在党召开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恢复一切原有职务。出席这次会议的陈永贵也见到了许久没见的邓小平。
会议开始前,陈永贵握着邓小平的手,说道:
“小平同志,想不到我们又在一起工作了。这回,你可要吸取教训。不然,还得犯错误,如今你年纪也不小了,经不起折腾了。就好好地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吧。”
邓小平看着陈永贵,平静地说道:“永贵同志,今后还请你多多指教。”
“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虽然毛主席离开了我们,但还有他的光辉著作,还有他的接班人嘛。”
随后,邓小平拉着陈永贵走进休息室,两人坐在沙发上,邓小平递给他一支烟,说道:“永贵同志,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我们这些人或许是不如你。那我向你请教下,你说说,毛主席倡导的作风里,哪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呢?”
陈永贵一连抽了几口烟,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答案,便只能低头沉默着。
邓小平见状,自问自答道:“在我看来,毛主席倡导的作风里,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就是最根本的东西。”
“我同意。”陈永贵点了点头,说道。
邓小平继续接过话茬说道:“但恰恰就是在这最根本的问题上。有些同志始终没弄懂毛泽东思想……只背诵一两句语录,只言片语地说几句毛主席的话,那不是听毛主席的话,你明白吗?”
陈永贵努了努嘴,说道:“我明白了。”但实际上,邓小平讲这些的真正用意,他还是没有弄懂。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召开。会上,“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被彻底否定,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次大会后,邓小平实际上成为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特殊国情后,尽管党中央已经开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仍有不少干部在思想上转不过弯来,陈永贵便是其中一位。
他曾在各种场合,多次跟邓小平探讨过“路线问题”。起初,邓小平会耐心地解答他的疑惑,并鼓励他多多阅读马列主义、毛主席的著作。由于理论水平和思想受限,陈永贵经常接不上话。不过,他还是不放弃跟邓小平谈论“路线问题。”
1980年1月15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会议一结束,时任副总理的陈永贵便走出了会议室,提前站在休息室门口等着。
邓小平走出会议后,笑着走了过来。陈永贵上前跟他打招呼:“小平同志,我有几个事情想问问你。”
邓小平稍作犹豫,便跟着陈永贵走进了休息室。邓小平坐在沙发上,点燃了一根烟,自顾自地抽了起来。
陈永贵见他已经坐下,连环炮式地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小平同志,这段时间,你天天组织开会,不断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点子,我有点接受不了。我要问一下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你究竟还执不执行了?究竟还要不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了?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还算不算数了?”
邓小平深深地抽了口烟,便将剩下的半截烟掐灭在烟缸里,他盯着陈永贵,笑了笑,罕见严厉地说道:“你以为现在还是以前吗?提出的问题怎么这样可笑,简直就像三岁孩子那般幼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我是最有资格讲这种话的人。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我最有发言权。我问你,你才加入共产党多长时间呢?永贵同志,希望你还是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先检查一下自己吧。”这是邓小平复出三年来,第一次用如此严肃的语气跟陈永贵讲话。
“你不要忘了你站出来的时候做的检查,不要对中央搞两面派。你才应该要考虑一下,你现在究竟是要走什么路线的问题?……”陈永贵不服气地反驳道。
没有等陈永贵说完,邓小平提起公文包便走出了休息室,只留下陈永贵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沙发上,眼神空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后来,陈永贵曾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跟人说道:“邓小平那天的那个笑,让我感到非常可怕。”
邓小平:“你不是‘四人帮’的人”
1980年2月23日,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会议批准了汪东兴、纪登奎、吴德、陈锡联四人的辞职申请。不久后,中央收到了大量山西群众愤怒揭发陈永贵的来信。
邓小平看完这些揭发材料后,整个人十分严肃。政治局多数同志提出了让陈永贵停职检查的建议,邓小平对此也表示同意。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
“他原本是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村基层领导人的,可是,他硬是被放在了国家副总理的位子上,这不就是让他活受罪吗?”
与此同时,这个时候的陈永贵虽然还没有下台,但身边的人都已经发生变化了,能谈得来的人越来越少,他就这样不尴不尬地坚持了半年。
就在中央作出让他停职检查决定的前后,陈永贵跟来京看望他的儿子陈明珠谈起了自己的去留问题。陈永贵说道:“不能干了。他们都下去了,就我一个人还干甚呢?人家不免我,我也别等他们免了,自己写个申请吧。”
“爹,他们没有免你,你写啥申请呢?你一写不正合他们的意了?不写,看能拿你怎么办?”
“唉,干不了了。我说,你写。”陈永贵靠在沙发上,慢慢地说道:“你就写,身体不好,没有文化,不适应工作。”他又想了一会儿,什么都没想到,便说道:“就这样吧。”
陈明珠写完后,给陈永贵又念了一遍。陈永贵听后,点了点头,感叹道:“恩,干不了了啊,还不如回家动弹呢,回家劳动也比这强。”
随后,秘书将陈永贵的这封辞职信重新抄录了一遍,交了上去。邓小平看到后,专门找他谈了一次话,邓小平说道:
“作为一个党员,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也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是有一点,必须服从党的纪律,就像我们当年服从党的纪律一样。要是背着组织搞阴谋,那就不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就要按照党纪国法来处理了。”
陈永贵从邓小平的这番话里,感受到了深深的威慑力。他点了点头,说道:“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坚决服从党的纪律和规定。”
邓小平看了看他,又安慰说道:“你在过去做了大量工作,中央是知道的,这是好的。至于你的缺点和错误,能认识到多少就检查多少,中央并不是要求你非要怎么样。但是,你必须严守党的机密,不和别人搞非组织活动。”
陈永贵点点头,郑重表示自己一定会服从党纪国法。
8月30日,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陈永贵的辞职申请获得通过。9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的一些记者组成联合调查组开赴山西,调查大寨问题。此后,源源不断的报道接连发表。
起初,陈永贵在看到这些内容时,十分生气,还专门带上秘书去找更高的中央领导人谈话。谈话回来后,秘书愤愤地说道:“以前可没有人敢对大寨这样。”很显然,谈话的效果没有如他们所愿。
陈永贵整日愁眉苦脸,吃不好睡不好。他不理解:怎么好端端的大寨,一下子就变得一无是处了呢?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干的事都是有利于当地老百姓的事,大寨当年大干苦干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陈永贵呢喃道:“实事求是,不是要讲实事求是嘛。这几年经济飞跃,怎么就沦为‘十年动乱’的重灾区了呢?大寨苦干了这么多年,怎么倒成了欠国家的债了?”
此外,他曾提拔重用过的人也纷纷受到排挤,不是被调走,就是被撤职。陈永贵对此耿耿于怀,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大家。
一天,陈永贵苦闷不已,便去找李先念倾诉了一番。见陈永贵气急,李先念便悄悄跟下面的人打了个招呼:“以后那些内参就不要往陈永贵处送了。他看了太生气,长此以往,对身体有害。”此后,李先念一直对陈永贵很照顾,为他挡下了不少追究。
虽然陈永贵从此看不到国内动态清样了,但每天广播、报纸上报道的东西却一直往进灌。与此同时,大量揭发他的材料被送到了中央,甚至要求追查他跟“四人帮”的关系,还要追究他在一些问题上的法律责任。
陈永贵听说后,叹着气说道:“唉,老虎吃人还有躲闪,人吃人可没躲闪啊。”
随着这些呼声越来越高,陈永贵又气又怕。为此,他去找了邓小平,邓小平表示:“你不是‘四人帮’的人。”有了邓小平的表态,下边想要追究的呼声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多年后,陈永贵在跟友人谈起当时的情况,仍然心有余悸:“要不是李先念帮着说话,咱们可能就再也见不着了。”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陈永贵去世后,关于他的追悼会规格引起了不少争议。
他曾位至国务院副总理一职,若追悼会规格太低,恐怕引发外界恶意揣测,但如果太过隆重,又会被批不守制度。
在大家为难之际,邓小平明确指出:“陈永贵同志的追悼会应该按照副总理的规格进行。”就这样,一切难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