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资料(植树节快到了)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中国曾于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最初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设立,而后在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纪念革命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这一设定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沿用到现在
植树节由来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据中国绿色时报消息,我国的植树节最初是与清明节重叠,即每年4月5日为植树节,1928年开始才将植树节变更为3月12日。
1928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3周年纪念日,中山陵园建设者们念及中山先生生前对发展林业的重视和支持,便在紫金山上举行植树式以示纪念。受此启发,变更植树节日期的想法也在大家的心中萌发。
作为陵园园林规划者之一的金陵大学森林系教授陈嵘受大家委托,对此进行论证并亲自起草了变更植树节日期的报告,获得当时政府通过。
把植树节从清明节改为3月12日,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另一方面是根据陈嵘的研究,3月12日前后植树,成活率最高。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个时间一直被沿用至今。
今年,是陈嵘等首倡“3·12植树节”95周年,带大家一起走近这位中国树木分类学的奠基人。
陈嵘是谁?有何背景?(内容摘抄至百度百科)
陈嵘(1888-1971),原名正荣,字任虞,后改学名嵘,字汝峥,号宗一,平阳县南雁镇雁山村坎头自然村人,是中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学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
清同治四年(1865),陈嵘的祖父为了生计,从平阳步行千里到安吉县晓墅的野外垦荒种植番薯。1888年3月2日,陈嵘出生于安吉县晓墅镇三社村(现梅溪镇石龙村)。父亲重视教育,陈嵘七岁时便被送去读私塾,可惜到陈嵘12岁时,父亲英年早逝。1904年,17岁的陈嵘回到平阳坎头村,进入致用学堂读书,学习经史、舆地、格致等课程。
学堂校长陈藜青先生非常看重他,为他取学名陈嵘。陈嵘寄居在陈氏祠堂,整日苦读,生活上则主要靠族亲接济。
一年后,他转入平阳县中学堂(今平阳县实验小学前身,是温州地区最早的较具规模的小学之一)继续学习。由于他勤奋刻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陈黎青的介绍与帮助下,他开始了旅日留学生涯。
陈嵘进入东京弘文书院日语速成班学习,仅用半年多就学完日文和中学课程,入大学预科。在预科学习期间,有一次去校途中,因衣单腹饥,冻昏于途中,幸好被同学发现而及时救治。
宣统元年(1909),陈嵘考入北海道的东北帝国农科大学林科。在日本期间,他和李四光是同学,经常一起去听章太炎先生讲《说文解字》,接受孙中山“驱除鞑虏”等思想,并由此结识了鲁迅先生,还加入了中国革命同盟会。
辛亥革命前夕,他受同盟会派遣,与黄炎培等五人从日本潜赴天津从事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又到南京参加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而后仍回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继续学业,直至于1913年毕业回国。
中国树木分类学奠基人
和许多进步人士一样,陈嵘一心想用知识、科技救国。
1913年,陈嵘毕业回国,任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1915年,他转任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林科主任。陈嵘很重视林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1916年参加创办江苏省教育集团公有林,兼任技务主任。之后兴办了云野公司、安吉三社林场、安徽建平林社、南京九华山林场、青龙山林场和江苏句容下蜀林场。
1922,陈嵘赴美国哈佛大学安诺德树木园研究树木学,潜心研究树木学,获得硕士学位。1925年,他携带标本游历欧洲,又在德国撒克逊大学进行研究。
1925起,直到1952年,陈嵘一直在南京担任金陵大学森林系教授、系主任,讲授中国树木论、造林学原论、造林学本论、造林学各论等课程。教学之余,他曾数次深入神农架、峨眉山和云贵边境采集标本,在四川采到稀有的珙桐花种子,被国内外园艺家采用为珍贵树木。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与同事利用校园,收容了近3万名老弱妇孺,使他们免遭日寇的凌辱与杀害。
陈嵘毕生致力于树木分类学、造林学、林业史的教学与研究。毕生著有《中国树木分类学》《造林学概要》《造林学各论》《造林学特论》《中国森林植物地理学》《中国森林史料》等书。特别是前后修改达13次之多的《中国树木分类学》是其代表作,被国外誉为亚洲名著之一。该书共150万字,附插图1165幅,记载了中国树木2550种,列550属111科,对树种的形态、生态,如根、茎、枝、树皮、芽、叶、花序、花、果实、种子等都详加描述,并分述其产地、地理分布及用途,成为林学经典名著之一,确立了陈嵘作为中国树木分类学奠基人的地位。这本书是20世纪30年代全国所有大学林学系的主要教材、林业科研生产的重要参考文献,并多次再版,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造林学概要》中,他提出了“天然保育法”,为新中国“封山育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封山育林”理念被林垦部列为绿化祖国的重要举措之一。
1952年,陈嵘调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首任所长,一级研究员,此后一直在该所工作。
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并被选为九三学社中央科技文教委员。1960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委员。
1971年1月10日,陈嵘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植树有何意义?
1、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
森林能够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会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这使得森林成为一座巨大的氧气库。因此植树造林已成为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2、防风固沙
森林能防风固沙。森林可以通过降低风速、改变风向减少风蚀的强度;林木,尤其是灌木树的强大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颗粒。实践证明,通过营造防风沙林,配合农业、水利措施,会取得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3、保持水土
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森林能够调节径流量和枯水期的水量,还能保持水土,降低河水泥沙含量,减轻洪涝灾害等。观测表明,1厘米厚的落叶层能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1/4,泥沙量减少94%。降雨导致裸地土壤的流失量是林地的100多倍,而乔、灌、草结合的固土能力却是纯草的1000多倍。有计算表明,我国森林每年减少土壤侵蚀总量为246亿立方米,减少土壤有机质流失量3.84亿吨,保护土壤的价值达2600多亿元。另外,森林对防止河床升高、水旱灾害等方面,也有根本性的减缓作用。
植树节的资料内容大全
4、涵养水源
森林能够涵养水源。森林是天然的“绿色水库”,能促进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循环。落雨时,有20%以上的雨量被树冠和枝叶截留,5%~10%被地面落叶和杂草截留并吸收,森林内团粒结构的土壤能较快地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据不完全测算,我国森林年水源涵养量为3473亿吨,相当于现在水库总量的75%,每年水源涵养价值达2500多亿元。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森林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森林是“物种之家”,是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基因资源的最大储存库。世界上物种的50%以上在各类森林主要是天然林中栖息。
完结
今年---2023年3月12日是中国第45个植树节
为了更美好的家园,更清新的空气,我们一块来养护,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