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测算(易经)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周易》,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对《周易》预测、算命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今天我们就来掀开大众深度崇拜的《周易》古算法是从何而来的。

得位与得中

昨天的内容中我曾经介绍过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概念,如果把这个规则套用在六爻中,那么:第一、第三、第五爻就是阳爻;第二、第四、第六爻就是阴爻;我们在进行测算的时候阳爻在阳位、阴爻在阴位就是“得位”。

六爻卦又可以分为两个三爻卦,每一个三爻卦中间那一卦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推算“一爻定吉凶”的时候这一爻落在“第二爻、第五爻”上就叫做“得中”。

有了这两个规则,我们来看《周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如果我们测算“一爻定吉凶”的时候,卦象刚好落在此处,那么只能算是“得位”而不“得中”。

那么有没有即“得位”又“得中”的卦象呢?答案是有的:豫卦的第二爻,阴爻在阴位,所以“得位”,又恰好是第二爻,所以“得中”。再来看看他的爻辞:“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暂时不用管,您只要能够从这一卦中发现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了,这也是古代很常见的一种取名方式。当然,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内容不是如何算卦,重点是这些算法是从何而来。

我们只要知道“一爻定乾坤”是一种算法,既然通过算法就能预测吉凶,那么卦爻辞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如果这层理解要是成立的话,《周易》与“龟甲”、“蓍草”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既然都没有意义,古人为何还要皓首穷经,不惧学术艰难的撰写卦爻辞呢?这就要说道《周易》算法的来历了。

《周易》算法从何而来?

这个答案可能会出乎您的预料:我们所知道的《周易》古算法,其实并不算古老,大约是形成于中国南宋时期,到今天不到1000年。

准确的说是由南宋朱熹与蔡元定两人闲着无聊的时候,打磨出来的娱乐消遣方式。是的,我们今天熟悉的《周易》算法都是这两位大佬,利用50颗围棋子连蒙带猜搞出来的新花样。不过这套算法从《周易》正宗的角度上来说:比汉唐时期要靠谱一些,汉唐时代的《周易》算法,本质上已经脱离了《周易》的内涵,走向了“子平八字、京房纳甲、紫微斗数”这个方向。

朱熹与蔡元定至少确实是遵循文献来研究的,说到这里就很有必要讲一讲《周易》的版本问题。

《周易》的版本问题

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本质上书属于“周易经传合编”,是《易》与《易传》的合编体,原始面貌的《易》只有卦爻辞,相当于是一本算卦的搜索手册,巫师在算出哪一卦,哪一爻之后再翻开《易》找到相应的卦爻辞进行解释。

这时候的《易》还只能叫做《易》,而不能上升到《易经》的高度,其中也完全没有蕴含各种高深、奇怪、神秘的宇宙人生真理,只是一本占卜手册,秦始皇烧书的时候这本书都懒得烧。

赛威 图解易经精装本
¥56
购买


完成《易》到《易经》升华的人我们并不太能够准确的说出其名,只知道是一批儒生假托孔子之手完成。《易传》总共有十篇,合称“十翼”,意思是说:它们是《易》的十只翅膀,将《易》与《易传》合编在一起以后《易》也就变为了《易经》。

《易》之所以能够完成蜕变其本身的原因很重要,《易》用极度朴素的话语和思想确实道出了:量变产生质变、周而复始的哲学观念,所以也才有了加工的可能。

不过遗憾的是无论是《易》还是《易传》,又或者《易经》都没有明确的给出过《易经》预测的具体算法,翻遍全书也只有在《易传》里有一篇《系辞上》,有过一段云山雾绕的介绍,朱熹与蔡元定两人也是根据这一篇内容猜出了50颗围棋子的算法,原文音容如下: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如果您看到这个内容觉得无法理解的话,也完全没必要气馁,因为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不懂,连朱熹这样的大学问家也不懂,大致上可以理解为:把“三变”重复六轮,可以算出完整一卦。但是如何得到“变卦”,如何预测吉凶就毫无征兆了,所有的解释权都归“大师”所有。

好了,关于“《周易》的古算法从何而来?”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三点:第一、希望您能够记得“得位”与“得中”的概念;第二、我们今天看到的《周易》古算法其实并不古老,是南宋时期朱熹与蔡元定两人消遣娱乐时的小发明;第三、《周易》并没有记载明确的预测算法。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国学#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王庶文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