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十五3不做)

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有“大小端午”之分,只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熟悉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也被称作小端午。与之对应的,还有个大端午,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

这两个端午是怎么来的?大端午和小端午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具体的民俗讲究呢?提到大端午,民间还有“十五3不做,做了难安康”的说法,指的又是哪3不做?下面,就跟大家逐一说说,一起了解下传统民俗。

大、小端午是怎么来的?

其实,准确的说,端午有3个,分别是小端午、大端午、末端午。

小端午,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被称作“头端阳”;大端午,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也叫“大端阳”;末端午,是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又叫“末端阳”。

对此,古籍《岁时杂记》里早有记载,“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

古时候,端午又叫“重午”,端午节指的是午月午日。农历五月和午月,不能完全画上等号。

因为,农历五月,是按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有大小月之分。

但午月是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来制定的,是农历四月十九到五月二十这段时间,午月有3个午日。为了方便记忆,古人才用“大小”将它们区分开来。

如今,我国依旧有不少地方在过大端午(农历五月十五),一年要过3次端午节, 过完“末端午”,整个端午节才算过完。

提到大端午的习俗,不同地区有所不同,比较常见的,是家家户户备上一桌好菜,接女儿一家回来过节,还有各种划龙舟、投粽子等民俗活动,热闹程度不亚于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除此之外,老人们还常常叮嘱,农历五月十五大端午,有3件事是不宜做的,也叫“十五3不做,做了难安康”。

“十五三不做”,分别指啥?

1、不起房

在我国农村一些地区,一直有“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的说法,起房,指的就是破土盖房子。老传统认为,开工动土的时候,要择一个良辰吉日,农历五月十五不是个好日子。

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习俗,或许是因为农历五月天气多变,气候炎热,古时候防暑措施较落后,在酷暑下干活,容易中暑,房屋结构也可能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

2、不去野外

农历五月,又被称作“毒月”,其中对应的3个午月午日,包括之后的两天,都被称为“毒日”。这时候,刚好是各种毒虫出没的时节,古人会在这天喷雄黄酒,撒石灰,消灭毒虫,还有驱除污秽之气的意思。

在老传统里,人们认为农历五月十五是“毒日”,尽量不要去野外玩耍,避免被毒虫叮咬。有条件的话,可以插上艾草或菖蒲,以驱除毒虫。

3、不行房

回娘家过节,是五月十五诸多民俗中的其中一个,但在老传统里,这一天是不宜行房的。古人称端午为“毒日”,他们认为,如果在这期间行房,可能会造成体内阳气外泄,影响到身心健康。

当然,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这个习俗,这背后应该是古人想提醒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护好体内的元气。

明天就是五月十五大端午了,上面提到的传统习俗,大家不妨做个了解,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你们觉得老人们说的,“十五3不做,做了难安康”,有道理吗?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随手点个关注噢~

#夏日生活打卡季#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懒喵爱下厨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