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传说和习俗(节日话题)

腊八节为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等。在中国古代,“腊”本是种祭礼,在商代,每年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秦汉时期,腊月八日被定为腊祭之日,直到南北朝时,“腊八节”才逐步被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节日,佛教传入后,与传说中释迦牟尼的成道合二为一,腊八节借此扩大了其在官方和民间社会的影响,得以最终形成。

腊八节主要节俗包括吃腊八粥腊八蒜、祭祀神灵祖先等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便有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历史渊源

起源

在中国古代,“腊”本是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便将冬祀称为“腊祭”。腊祭在各朝代除了有不同的称谓外,举行的时令也不尽相同。自汉代汉武帝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腊月,并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

南北朝时期佛教日益兴盛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为十二月八日,由于统治阶级对佛教的大力提倡与弘扬,于是作为君主祭祀节日的“腊日”便与佛教中的佛祖成道日合二为一。隋唐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寺院在腊月八日这一天的活动逐渐增多并固定下来,也逐渐被普及到大众民间。直至北宋,腊八节终被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全国性节日。唐宋至元明时期,“腊日”日渐衰微,不再举行祭祀活动,逐渐被腊八节取代。

兴起

起初,腊八节与佛教紧密相关,是一个佛教节日,纪念佛祖成道,世俗民众参与的很少,这一时期,腊八节的主要节俗有浴僧和浴佛、煮“药食”、燃灯习俗等,这些节俗主要在寺院里面举行。从宋代开始,腊八节逐渐兴起喝腊八粥的习俗,上至官方下至百姓均争相煮粥,吃腊八粥习俗已从寺院佛门扩散到寻常百姓之家,成为民间之物,甚至还诞生了送腊药除疫的新俗。明清之后,腊八节的发展达到了繁盛阶段,过节氛围日益隆重、新的节俗不断涌现。腊八粥不仅自己食用、祭祖,并作为亲朋好友间互相馈赠的礼品,寺院也会给信佛者、贫穷者施粥。清朝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相互融合渗透。此时流行于民间的腊八节,不仅承袭前代节俗的特点,并且融入了许多其他民族特色,每年腊八节,皇家成员要向文武百官赐腊八粥,并向各大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品,供僧人食用。而民间更是家家必食腊八粥,并且还给腊八粥赋予了丰收多子、促进生长生育、辟邪驱疫的神奇功能。

衰弱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政权更迭十分频繁,废除旧传统、学习思想的维新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文化首先成为被打压的对象。太平天国时期,官方政权对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就已是进行打压的态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旧制,新建立的中华民国采取新的历法制度(阳历),制定了新的节日.随着西式思想的传播和社会形态巨大转变,腊八节也被视为落后愚昧的民俗予以移风易俗,逐渐不再那么降重,有的节俗内容也逐步消亡。

节日习俗

食俗

和腊八粥是腊八节流传至今的主要节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在中国北方,在腊八这天,还有用醋泡蒜,来制作腊八蒜的习俗。安徽省黟县地区则会在这天晒制豆腐,民间将这天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在陕西省渭北一带,腊八节一般不喝粥,而是吃一碗以各种豆类为原料制作的“腊八面”。西宁地区则是在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经一夜文火熬煮,制成麦仁饭食用。在北方部分地区,腊八节前一天,人们会用盆或者碗装水,放到室外让其结冰,第二天,将冰敲成碎块来吃,为了让冰吃起来更有滋味,还会在水里加入萝卜、芫荽等。在少数民族地区,也会以打糍粑、腌腊肉等形式庆祝腊八节。

仪俗

腊八节的仪俗有很多,如驱疫辟邪的“大傩”。大傩仪式在先秦时期是一个盛大的祭奠,极盛一时,以期祛除孤魂野鬼和瘟疫灾难。在汉代时,人们也会在这一天举行非常盛大的祭祀仪式,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此外,每当腊八粥熬好之后,人们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敬神祭祖,然后才能全家人享用,以及馈赠亲朋好友。在山东海阳民间,人们会用荞麦面煮成丸状的“解痘毒”让小儿食用,在庆云、无棣等地,也会在这一天给女孩穿耳孔,在河北、山西地区,有用腊八粥祈求生育的习俗,有的还向枣、桃、杏等果树上抹粥,以祈求明年多产果实。有的地区还有凿冰做腊八人的习俗,在腊八前一天,到河边凿冰做腊八人,之后背回家置于院中粪堆之上,第二天煮腊八粥时,先将仅能盖住碗底的粥碗放院中冻实,然后戴到腊八人头上,再于其上放一个小块红粥,这便是腊八人的帽子。

文化意义

腊八节源于古代的腊祭习俗,是“春祈秋报”这一人类崇拜和祭祀自然活动在后世的遗存,包含着古代先民对来年农业丰收的殷切期盼,对祖先灵魂的感恩与敬畏。佛教加入以后,其所提倡的仁爱精神也被吸纳到腊八节之中。在民间社会,一系列的腊八节俗还表达了民众对多子多福的追求、对家庭美满的渴望,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协调等。并且,腊八节也是年节到来的标识,更曾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隆重的节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的积淀,展现了许多优秀的道德观念,节日的各种习俗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相关传说

1、相传元末明初时,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2、相传释迦牟尼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便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可惜毫无所获,便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赢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了他一碗用米、粟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此日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因此,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

3、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于是人们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便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

相关记载

关于腊八节的记载有很多,如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梁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中都记载了寺院在腊八节煮粥、施粥的事迹,清代顾铁卿的《清嘉录》、孙国敉的《燕都游览志》和吴曼云的《江乡节物词》中则记载了民间制作腊八粥的习俗。文人墨客也对腊八多着笔墨,如:北宋魏收的《腊节》;清代顾梦游的《腊八日水草庵即事》;唐代杜甫的《腊日》;清代道光帝的《腊八粥》;南宋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在近现代,老舍的《活着就要有趣洒脱》和迟子建的《故乡的吃食》中便记载了现代人过的腊八节。


腊八诗词


寒冬腊月,一年岁尾,腊八已至,回家的路灯也逐次点亮。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在寒冷的冬日,煮一锅腊八粥,水汽氤氲,粥香浓郁,扑鼻而来。这一年在外拼搏的你,辛苦了,别忘了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养胃又暖心,来年可万事“粥”全。


腊日


晋· 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腊日


唐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前四日


宋•俞桂


天气晴和又作阴,老来畏冷自难禁。


余霙待伴留痕在,殊动骚人访戴心。


腊日同朱学谕登翠麓亭


宋•徐玑


缓行循翠麓,凝睇俯清湾。


舟楫荐花外,江山夕照间。


天寒虽日短,岁晚亦身闲。


高树梅初发,与君相共攀。


唐辰腊八日大雪


宋•张耒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


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


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腊日山居柬淳甫


明•徐繗


生事同寒鹊,冰霜意若何。


黄金初岁尽,白发暮愁多。


世虑销云梵,冥心托薜萝。


故人年亦谢,良晤惜蹉跎。


腊八日青溪玉山两精舍见约不赴


清•施闰章


数有招提约,真谐避俗心。


野桥沙际滑,山坞雪中深。


香馔空煨芋,寒鸦少出林。


高楼频极目,何处白云岑。


腊八日出游赠庄明府


清•孙星衍


山光向晓杂阴晴,柳色知春解送迎。


腊八日从游迹记,三千里放客愁轻。


几人影共征鸿乱,半岭云添积雪明。


拈得新诗报贤宰,年丰村落有欢声。


腊日


清•宿凤翀


北风吹独树,牢落野人居。


俗爱江郊俭,时惊蜡腊馀。


邻翁能借酒,溪女解留鱼。


幽事无人共,寒梅昨夜舒。


腊八日过叙州


清•张问陶


风掠晴云澹不收,夕阳吹影上扁舟。


帖山楼殿平如画,插水林峦碎欲流。


爆竹声繁逢腊日,荔枝香冷过戎州。


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沧州常青藤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