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杀气的名字(霍去病打下4座城)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光辉史册当中,挑选一份能力最为卓越、战绩最为辉煌的名将榜单,那么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从18岁被封为剽姚校尉开始,直到24岁英年早逝,短短六年时间里,霍去病数次率领大汉精骑千里奔袭于北方草原大漠,屡次攻克侵扰汉朝边境的胡人。
而原本在汉初一直压制着汉朝的匈奴,也在霍去病的猛攻之下,逐渐崩溃,最终走向了分裂,湮灭在了历史长河当中。
19岁那一年,刚刚晋升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就率军深入荒漠,两次指挥河西之战,成功拿下了河西四郡,打通了河西走廊。
这也是华夏政权第一次真正地占领了这片战略重地。
为了纪念霍去病所做出的贡献,河西四郡还专门沿用他为其所取的名字: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
而这四个地名,也一直伴随着霍去病的名字流传了两千多年,一直到今天都仍在沿用...
那么,当年霍去病究竟是如何大破匈奴,拿下河西四郡的?他的军事才能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命运本就无常
说起霍去病的一生,除了极为精彩的从军履历之外,他的年少成长之路也是十分具有传奇性的。
公元前140年,霍去病出生在平阳侯府当中。
虽然是出生在侯府,但是霍去病却并不是显贵的少爷,而是府中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作为奴隶的孩子,又是私生子,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命运的眷顾的话,霍去病将会面临着多么困苦的生活。
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抛弃了他们母子俩,返回到了平阳县从此不知所踪。
霍去病只好由母亲卫少儿独自一人辛苦抚养。
本以为长大之后会跟母亲一样,在官府当中籍没为奴,命运交由他人之手。
可是上天似乎并不想看到一代天骄就此埋没,于是慷慨地向霍去病一家人赋予了恩赐。
建元二年(前139年),霍去病的小姨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刘彻,嫁入到了皇宫之中。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家全家都由此翻了身。
卫少儿的官奴身份被免去,带着儿子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到了霍去病13岁那一年,卫子夫又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大汉皇后,这更是让卫氏一家扶摇直上成为了皇亲国戚。
后来,舅舅卫青又为汉室建功立业,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
备受舅舅宠爱的霍去病也被接到了长安城里,跟随在其身边习练刀枪棍棒、骑马射箭。
这个时候,霍去病的从军天赋就已经开始凸显。
不久之后,霍去病又被接到了皇宫当中跟随着姨父汉武帝生活。
备受汉武帝喜爱
由于霍去病从小性格就是十分外向,年少时就颇有气概,这也让汉武帝对这个小外甥非常喜爱,还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
在那段时间里,汉武帝经常带着他出去打猎锻炼骑射本领。
后来汉武帝还曾想亲自教授外甥孙子、吴起的兵法,可霍去病却对着姨夫说道:
“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意思就是“打仗是看谋略怎样善了,不必学习古代兵法。”
这样的豪言壮语让汉武帝更是对霍去病倍加青睐。
有卫青和汉武帝两大能人的教导,本就天赋出众的霍去病成长速度更加迅捷。
18岁那一年,霍去病被武帝亲封为剽姚校尉,命令其跟随舅舅卫青前往北漠出征匈奴。
从小看着霍去病长大的汉武帝十分清楚自己这个小外甥有多么的勇武。
不过,毕竟先前都是在纸上谈兵,所以这一次他也想用实战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考验。
可令汉武帝没有想到的是,霍去病的第一次出征,就给他带来了极为震撼的惊喜。
初战封侯,名震大漠
在率领大部队来到陇西之后,卫青命令兵卒们暂时驻扎了下来。
这让霍去病十分不解,他询问舅舅:“为什么不趁着大家气势正盛的时候,对着匈奴发动猛攻,一鼓作气将他们击溃?”
听到外甥的问话,卫青笑了笑回到:“你这个孩子虽然勇武,可现在看来还是年轻缺乏经验。”
与匈奴作战将近二十年的卫青,自然有着他的想法。
在当时草原大漠的天气极其诡异,动辄就是漫天的沙尘暴。
如果轻易地孤军深入,那么很有可能会陷入到被风沙席卷的迷途之中。
到那个时候,如果匈奴骑兵突然来袭,那么汉军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年少轻狂”的霍去病却有着他那独到的想法。
在霍去病看来,身为游牧民族的匈奴,最为强大的,就是他们骑兵的机动能力。
如果稳定下来等待时机发动大兵团作战,那么即便是能够初战打胜,那也很难将溃败而逃的匈奴留下来。
等到他们缓过气来,依然会再次南下对汉朝进行骚扰。
于是,霍去病当即组建了一支800人的精骑,随后独自率领着这支部队深入大漠,主动对匈奴发起了突击。
当霍去病这支部队千里奔袭到匈奴人的面前,这让他们吓了一跳。
毕竟在以往的作战力,汉军从来都是使用以逸待劳的阵地战亦或是大兵团推进的歼灭战。
如此快速而又猛烈的“闪电战”,明明是他们匈奴人所擅长的。
所以,当汉军“从天而降”的时候,很多匈奴人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搞混了自己的友军。
直到清楚地看到汉军旗帜的时候,他们才惊恐地反应了过来。
就这样,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匈奴的漠南王庭如同豆腐一般被霍去病的尖刀斩碎。
匈奴单于伊稚斜来不及做任何反抗,慌忙地带着一众残兵向北方逃窜而去。
在经过一番厮杀之后,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甚至是伊稚斜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等高级官员在内的2000多名匈奴人被霍去病当场斩杀。
单于的叔父罗姑比被当场俘虏。
此次来犯的匈奴大军被一举击溃。
消息传回朝堂之后,全国上下大为震惊,汉武帝更是对自己的这个小外甥刮目相看。
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功绩,汉武帝当场下令,赐封其为“冠军侯”,意为“功冠全军”。
并且割南阳郡穰县的庐阳乡、宛县的临駣聚(今河南邓州西北)为冠军侯国。
初战即封侯,也让霍去病瞬间名震漠北,同时也就此开启了他的从军之路。
一万胜五万,一汉当五胡
如果说初战封侯是揭开了霍去病光辉从军史的序章,那么收复河西四郡,打通河西走廊就是这本史册当中的高潮。
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经过一年多的休整之后卷土重来,派遣五万人马,占据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西域连接华夏中原地区的关键之所。
如果能够将此地拿下,那么大汉王朝将占据出击西域的主动权,对于开疆拓土,一统中华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于是,汉武帝再次将十九岁的霍去病任命为骠骑将军。
派遣他率领部队前往河西,出击驻守在那里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
当年春天,霍去病率领一万精兵,西出陇西,再次利用闪电战的方式向着河西东部的休屠王奔袭而来。
这次的交战与之前不同,早在汉军出关的时候,匈奴就已经有所防备。
然而,即便是正面对决,霍去病的威猛仍旧是丝毫不减。
在两军相遇之后,霍去病如同一把尖刀一般,没有丝毫的停顿,带着500多名骑兵直插敌人中军。
刹那间,双方战作一团。
在与敌人交战的时候,霍去病身先士卒,拿着一杆长枪,在战场上来回穿梭,口中一边喊着杀敌的口号,一边带着身边的兵卒向前推进。
在他的带领下,这500名骑兵战士,一个个都打了鸡血一般,嘶吼着与周围不断涌来的敌人厮杀。
他们的气势甚至碾压过了往日民风更加彪悍的匈奴人。
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眼看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迟迟拿不下这500人,匈奴逐渐开始乱了阵脚。
这个时候,看到了机会的到来,霍去病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带着大家重新从乱军当中杀了出来。
之后他快速往后方行进,带着剩下的一万名主力部队全部扑向士气逐渐低落的匈奴人。
两万多名匈奴士兵竟然被一万汉军追着屁股打。
甚至连单于的儿子都差点被霍去病当场斩杀。
在获得首胜之后,霍去病又马不停蹄地转战河西五国,之后越过焉支山,六天的时间内急行军1000多公里,没有给匈奴一丝喘息的机会。
逃到在皋兰山下时,眼看实在难以逃脱,剩下的匈奴残兵只好再次与霍去病进行激战。
可这个时候他们的战意早已经被摧毁殆尽,又怎么可能是士气正盛的汉军对手?
最终,驻守河西的5万匈奴被斩杀了8900余人,匈奴折兰王、卢侯王先后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不是被俘虏就是率领残兵投降。
时隔一年之后,霍去病再次帮助汉朝获得了极为璀璨的大胜。
以一万兵力击溃敌方五万,这场战争改变了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朝重文轻武的印象,让他们开始对这个庞大的中原王朝产生了畏惧。
从此之后,在北方辽阔的草原当中,也有了“一汉当五胡”的传说。
打通河西走廊,更换四郡地名
三个多月之后,霍去病又联合合骑侯公孙敖从北地郡(今甘肃环县)率军分路进军,对匈奴发动了夏季攻势。
本来设定的战术是两路夹击,从东西两个方向对浑邪王部予以重击。
结果在行军路上,公孙敖的部队却在风沙当中迷了路。
两军转眼变成了孤军,却并未让霍去病行军的脚步有丝毫的停滞。
毕竟孤军奋战这种事情,是他一直以来最为擅长的。
当部队靠近敌人的阵营还未曾见到友军赶来时,霍去病当机立断立刻转换了战术。
他放弃了原本拟定的目标,果断更换路线,越过浚稽山、居延海,直奔单于王庭而去。
当霍去病的轻骑部队又一次杀到眼前的时候,匈奴人几乎已经陷入了崩溃。
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通,这个年轻的将军究竟是从何而来?难道真的是天将下凡,所以才会丝毫不知畏惧?
还未等他们想通这个问题,霍去病就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匈奴大军打扫了个干净。
在此役中,汉军共斩得匈奴军首级三万二百级,生擒匈奴五王,五王母,匈奴单于的阏氏及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
这场战役让匈奴实力大损,从此再也没有占据河西的实力。
至此,河西走廊全线被霍去病所打通。
匈奴为此悲歌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在占领河西走廊的四个重城时,为了彰显汉朝的雄威,霍去病专门将此地原本被匈奴定下的地名进行了更换。
分别将其命名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后世为了纪念霍去病的功绩,将这四个地名彻底拟定了下来,历朝历代都未曾将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