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还会热多长时间(为何今年立秋后更热了)
导读:为何立秋后感觉更热了?“秋老虎”来了吗,多久才凉快?看完懂了
虽然在8月7日已经立秋了,可是在笔者的家乡这边,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凉快,反而较立秋前要更为炎热了。
笔者特意查看了一下这几日的天气预报,发现立秋前最高温度都没有超过37℃,最低温度是在29℃。可是立秋节气后,最低温度都是在30℃了,最高的都已经飙升到了39℃,局地的最高温度突破了40℃,并且还是连着好几天的温度都保持在39℃。
那是不是说今年的“秋老虎”来了呢?立秋后还要多久才凉快呢?看完心里就有数了!
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季”到了!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以为立秋节气到了,秋天也就来了,所以就认为立秋后气温会变得凉快了。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立秋并不能和秋季划上等号,这是他们对立秋的意思理解有误。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古人所说的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但是立秋并不是秋天到来的意思。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对其有详细的记载:“立秋,七月节……秋,揫(ji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揫敛就是“聚集”、“收敛”的意思,而说文解字对立秋的解释如下:“立”是开始的意思,“秋”却不是秋天的意思,实际上说的是禾谷成熟了,因此立秋的意思是说到了这个节气,禾谷就要开始逐渐成熟了。
而且虽然立秋节气到了,但是这个期间暑热却并没有散去,何况在立秋节气还是处于三伏天,并且在立秋节气后还有一伏——末伏,民间更是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说法。因此按照古人传下来的谚语“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那么即便是立秋了暑热也并没有结束。
为何今年立秋以后还这么热?
关于为何今年立秋以后,气温不降反而升高了,在农村的一些老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说古人传下来的一些农谚,就凸显出了今年立秋的特别之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立秋以后气温依然“火辣”的原因。
首先,今年是“晚立秋”。农谚说“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死牛”,即如果是在农历六月份立秋,那就是早立秋,立秋节气后不久就不需要用到扇子了,因为天气很快就变得凉快了。而如果是在农历七月份立秋,那持续的高温天气甚至能把牛给热死。而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十立秋,很明显就是晚立秋。
其次,今年是“闭眼秋”。在农村的一些老人还把立秋分为“睁眼秋”和“闭眼秋”。在民间有一句谚语:睁眼秋丢又丢,闭眼秋收又收。
它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是在白天,那就是“睁眼秋”,这样粮食作物可能会歉收,同时气温也会下降很快。
而如果是在晚上立秋,这个就是“闭眼秋”,立秋后依然持续高温,这样利于农作物的成长和收获。而今年是在8月7日晚上8点28分57秒立秋,妥妥的就是“闭眼秋”。
最后今年还是“母秋”。古人为了区分立秋节气后的“秋老虎”热不热,也用“公母”来区分。
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以后,所出现的短期气温在35℃以上的回热天气。而且根据秋老虎凶猛程度来进行区分,如果是在立秋是在农历日子是单数就是“公秋”,而立秋的日子是双数就是“母秋”。
今年农历七月初十立秋,就是双数,所以立秋后很热,因为“公秋爽、母秋凶”,即公立秋较凉爽,母立秋则相对炎热。
立秋后多久天气才会凉快?
而对于今年多个地区立秋后所出现的酷热天气,有气象专家也给出了解释,称当下的高温状况是比较罕见的,属于极端性天气。而之所以现在气温不降反升了,也和两个因素有关:降雨和台风。
因为夏季要想降温有两件“宝”,尤其是在立秋节气后要变得凉快,更要靠它们,分别是降雨和出现台风天气。
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大的降雨天气了,干旱少雨的天气让气温难以下降。同时目前我国华东、华南等地区都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台风天气,所以气温才居高不下。
另外通过气象大数据可以得知,今年的“秋老虎”要发威了,并且是来势汹汹。至于还会热到什么时候,在农村有着“三伏带一秋,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也就是说到了出伏以后,还要热上24天左右就变得凉快了。
而在我的家乡这边则有谚语“秋后十八盆”,它的意思是说到了立秋节气,从这天以后的18天内还可以用凉水洗澡,换言之每天的气温依然很高,可是18天后就不能洗凉水澡了,因为天气转凉了。一般立秋后18天也就是“出伏”了,意味着最热的三伏天结束了。
由此可见,即便是立秋后至少还会热上大半个月。不过也有点值得庆幸,就是立秋以后,就算是秋老虎天气,也就是中午的时候热一阵,早晚会变得相对凉爽了,所以大家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出伏(8月25日)以后就没有这么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