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姓(从八姓入闽)

汉语有十大方言,闽语为其中之一。但闽语下面又分为五支,彼此互不统属,可谓非常复杂。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

1

据统计,百越人的O1单倍群在广西、海南、江西、广东、湖南、浙江、上海、湖北的占比分别为43.19%、37.73%、35.06%、33%、31.82%、30.37%、27.42%、27.4%,而其在福建的占比则为25.57%,明显少于周边省份。

按理说,O1单倍群在福建的比例,应该介于广东和浙江之间,即介于33%和30.37%之间,但它在福建的比例甚至少于上海。

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常情况?

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汉朝曾三次把当地土著给迁往江淮地区。

前面提到,O1单倍群在江西的占比为35.06%,比广东还高,就是因为有部分人群来自福建。另外,我们发现O1单倍群在安徽的占比为22.44%,比附近河南的13.23%高很多,也是因为汉武帝迁东瓯人到安徽舒城。

2

先秦时,越为楚败,越王的二儿子无诸割据福建自立为闽越王。

秦时,闽地置闽中郡。汉兴,闽越国复国。无诸在位期间,与中央保持和睦关系,积极吸收中原的科技文化。

汉文帝时,将南海国(或在福建武平县)的臣民全部迁往上淦(今江西省樟树市)。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温州一带)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今安徽舒城县)。”

前111年,东越王余善谋反兵败,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此后,闽地归属会稽郡管辖。

经过三次强制迁徙后,福建的闽越人锐减,闽越国亦不复存在。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八姓指的是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

这是中原人特别是河南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

唐高宗时,闽南一带土人叛乱,固始人陈政率军士入闽平乱,其哥哥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增援,后来落籍闽地,建设与开发漳州。陈政陈元光父子因此被誉为“开漳圣王”。

唐末战乱,河南人第三次大规模入闽,这次的主角,是号称“三王”的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王审邽三兄弟。他们建立了后来的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

3

罗香林把永嘉之乱后的移民分为秦雍等州移民、并司豫诸州移民、青徐诸州移民三股。

其中和闽方言形成有关的是青徐移民和司豫移民。这两股移民先是聚集到江东地区,构成了东晋政权的基本台柱。

后来,移民继续南下,先是到达会稽一带,后来到达温州、台州一带。

再后来,移居福建者,主要是八姓中的林、黄、陈、郑四姓。

林姓,传为比干之后,源自豫北,西汉时为济南望族,西晋末年为徐州望族;黄姓,主要源自黄国;陈姓,主要是陈国公族后裔;郑姓,为周王室的一支,主要源自郑国。

故林姓当为青徐移民,黄、陈、郑三姓当为司豫移民。

由此可知,移居福建的人是再度南迁的北人,而非吴人。

当然,也有人否定八姓之说,认为只有林、黄两姓,但我们认为,永嘉之乱后的一两百年里,怎么会只有两姓入闽?那样的话,也太孤单了吧?真相也许是,大姓有俩,小姓有很多。

唐初和唐末,移居福建的两批人,都是河南固始人。

南宋时期,闽地发生多次起义,导致当地人口大量锐减,于是赣人入闽。

明清时,亦曾因民众起义而人口减少,使得周边的客家人和赣人入闽。

总之,前三批中原移民,以及后来入闽的周边赣人和客家人,构成了闽人的主体。

而这些人群流动,也是闽语形成的背后原因。

闽语是各闽方言的统称,其下细分为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莆仙语。

基于上述人群流动,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闽语支的源流。

4

关于闽北语,使用人群主要位于闽北的南平一带。

秦时,闽越人居此,汉武帝时,闽越人被迁走,吴、楚人填充。

衣冠南渡后,中原世族到此。他们入闽后,最先到达的就是闽北建安(今建瓯)。

五代十国闽国末期,固始人王延政据建州(今南平建瓯市),与福州的闽国朝廷分庭抗礼。这必然对闽北话造成影响。

南宋时,闽北各地发生过多次的农民起义,导致当地人口大量锐减。在宋廷的奖垦下,江西抚州、信州一带的人大规模向闽北移民,填补当地的人口空间。这“新移后来人”便是翻过武夷山的赣人。

明正统九年(1444年)至景泰元年(1450年),闽地爆发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失败后,闽北地区人口大为减少,赣人、客家人、福州人、闽南人等迁入,导致一些原本说闽北语的地区,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从闽北语中分离出去。

总之,闽北语由古汉语发展而来,地处百越分布带,必然受百越语影响,又因战乱等原因,而受到闽南语、闽东语、赣语和客家语的影响。

关于闽北语由古汉语发展而来,这里略举几例:闽北讲“脸”为“面”,“锅”为“鼎”,“筷子”称为“箸”,“右手”称为“正手”,“左手”称为“反手”,“走”称为“行”,“跑”称为“走”。(当然,其他闽语支也有这么说的。)

5

关于闽东语,主要分布于位于福州、宁德一带。福州话是闽东语的代表语言。

汉文帝和汉武帝外迁闽人于江淮后,汉朝在此设立冶县。中原地区汉人第一次南迁入闽,中原方言首次进入福州。

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第一站是镇江和南京,然后部分人经过浙江来到福建,落脚点在宁德、福州等地。此后,中原古汉语与当地语言逐步融合,是闽东语的主要来源。

唐末,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建立闽国,建都福州长乐,进一步促进中原方言与当地方言的融合。从此,以福州话为主要分支的闽东话逐渐固定下来。

由于福州受官话影响较深,福州话口语中的许多常用词汇都与古代汉语息息相关。因此,普通话中不押韵的古体诗,用福州话读往往是押韵的,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普通话中,者念zhě、下念xìa,不同韵;在福州话中则是者念zia、下念gia,合韵。

6

关于闽南话,主要形成于三次移民潮

第一次移民发生于西晋末年。衣冠南渡时,八姓入闽者虽大多居于闽北、闽东等地,但也有少数人到达泉州晋江流域一带。

第二次移民发生于唐高宗时代,来自固始的“开漳圣王”陈元光等人,入闽后主要居住在闽南漳州一带。

第三次移民发生于唐末,来自固始的王潮、王审知等人,入闽后主要居住在闽南泉州一带,后来部分人北上福州、建瓯等地。

上述三批次移民相互交流,形成了后来的闽南语。

虽然不能排除古越语对闽南语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但从闽南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所表现的特点来看,中原人带入的古代河南话是占绝对优势的。

当然,因为大批次的移民到达闽南地区的时间比较晚,这使得闽南语受到侗台语系的影响极深。例如,闽南语“肉”字的口语读为[bah],就是从南方侗台语民族借入闽南话的。

又因为闽南人的住地位于海洋出口处,与外界的交往远较其他地区先行,所以,闽南语中也存在相当多的东南亚语、日语、英语借词。

不难发现,闽南语人群喜欢到处拓展,所以闽南语的分布非常广泛,除了闽南地区,还分布于闽东、浙南、台湾岛、广东的潮汕地区、海南省的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国家。

所以,如果你见到有闽东人、浙江人说闽南话,不要大惊小怪。

7

关于闽中语,主要分布在福建省中部山区部分县市,如三明市。

闽中语以永安话为代表,是闽语中使用人数最少,通行范围最窄的一种语言。

闽中语源自闽北语,明清时期受到闽南语、赣语和南平“土官话”的较大影响而从闽北语的建瓯话中分离出来。

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由于大量的外省人口及本省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闽中地区,使得闽中语受到普通话和外地语言的冲击,因此,在闽语中使用人口最少的闽中语就更加不纯。

在今天,要找到能流利使用地道的闽中语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

闽中语原本以沙县话为代表,但由于明代沙县爆发民变,人口锐减,新兴的永安话就取代了沙县话成为闽中方言的代表。

沙县话地域不广,用语人口不多,但历史却很悠久。

沙县话保留着许多古语,如:蒸饭的炊具叫饭甑、空心菜叫蕹菜、酒杯叫酒盅、晒太阳叫曝日头、反正叫横竖。

沙县话有发语词“阿”字,用的频率很高。要强调某词语的时候,往往先用这“阿”字。如,阿笔借我一下,阿脚太大。沙县人还爱讲“都敢”,表示猜测、也许。如:今天会下雨都敢。他不来都敢,我们不等了。

8

关于莆仙话,主要分布于莆田、仙游等地。

因历史上该地区属于兴化军、兴安州、兴化府,故莆仙话又称为兴化话。

早期的莆仙方言,当属闽南方言系统,这从它在语音上所保留的文白读音系统可以得到证明。

但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受到闽东方言(福州话)的影响,并吸收了闽东方言的一些成分,因而形成具有过渡色彩的方言。

9

网上有人调侃福建人“h、f”不分,把“福”读作“胡”。根据有关学者对福建各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二级乙等”人群的分析,发现只有说闽方言的福建人才会“h、f”不分。

而福建不止闽方言,还有赣语、吴语、客家话。所以,不是所有福建人都“h、f”不分啦!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万物史话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