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 这八大养生禁忌要牢记(寒露到了)

10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也预示着进入深秋。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由于“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和转折,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以后,冷空气势力还会不断增强,因此,这一时期应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

健康时报资料图。曹子豪摄


寒露到,身体这5个部位千万别受凉

1、头部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雪梅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头部不能受冻,入秋后外出的时候最好戴帽子。

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①


2、肩部

寒露后,即使是秋冻,肩部也不能受凉。

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孟泳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肩部受凉后会致使上肢血液循环不畅,让人明显感到肩部酸痛,颈椎僵直,甚至头晕。如果肩颈长期受凉,向上就会形成颈椎病,向下就会造成肺部疾病。②


3、腹部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雪梅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强调,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而肚脐眼部分又称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需要保护好。

对于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宫寒的女性来说,不妨贴身穿一件背心,出门的时候也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马夹,护住腰腹部。①


4、关节

作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最怕冷。在秋冬季节,不仅温度低,还时常伴有寒风,短短几分钟,寒风就会侵袭未受保护的膝关节,使其受寒。尤其是人过中年,产热能力降低,如果不及时穿上秋裤,导致下肢回流血液温度降低,还会影响腿脚甚至全身的营养、生理状态。

虽然年轻人机体产热功能好,但长时间处在风寒湿冷的环境里,可能会造成机体损伤,并在中年以后陆续发病,为晚年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若是膝关节觉得冷,可以给自己加一个护膝,或者将双手搓热覆在关节上。


5、脚部

俗话说“脚冷冷全身”,脚部受冻,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中医师王亮201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人的五脏六腑在足部有相应的敏感区或反应点,若受冻,可反射性地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对于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包括足底在内的双脚更要时时保暖。③

日常在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使足部气血顺畅,预防寒气侵袭。


寒露养生记住“八个一”


1、一碗羊肉汤——祛除湿寒

医学典籍《金匮要略》中就有一款非常著名的温补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在这道汤中,当归有活血养血的功效,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生姜可强御水汽,把身体里多余的湿寒除掉。羊肉性质湿热,可温中补虚。

材料:当归50克、羊肉500克、生姜60克、黄酒50毫升、葱30克、食盐适量。


2、一盆泡脚水——活血暖身

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谢衡辉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秋寒易伤人,尤其是气血较弱的人,更易手脚发凉、腹痛腹泻。建议睡前泡脚时加点米酒。

方法:在木桶或脚盆里放适量热水和米酒,水和米酒是1∶1的比例,再加几片生姜。

用米酒泡脚,会比单纯用热水泡脚更加有利于活血暖身,改善身体怕冷的症状,同时还会有帮助睡眠的作用。④


3、一杯暖身茶——暖身抗寒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2013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茯苓蜂蜜茶,茯苓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充足的热量,与蜂蜜一起搭配饮用,可以保证机体得到充足的能量,以抵抗寒冷。经常感到手脚冰凉、食欲不振的人在午饭后喝上一杯温暖的茯苓蜂蜜茶,最适合不过了。⑤


4、一套暖身衣——全身保温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秋冬保暖有个穿衣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贴身,中层宽松,外套防风。内衣最好柔软贴身,有助于增加保温性。中层的衣服吸湿性要强,不要过紧,保持干燥。外套一定要防风,最好在领口、袖口、腰部、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可以防止冷空气趁虚而入。⑥


5、一按暖身穴——取暖开关

原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吴大真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我们手上有一个取暖开关——劳宫穴,冬季按摩劳宫穴可以保暖。

劳宫穴在我们的手掌心里,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就是该穴。

劳宫穴五行属火,可以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的按摩,每穴按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能够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的作用。⑦


6、一个小动作——疏通气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秦建国2015年在健康时报推荐,日常可以做做养生小动作—浴耳。双手置于耳前,来回搓动,36下。长期浴耳,可有益肾填精、疏通全身气血之功,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⑧


7、一次晒后背——防病补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也是膀胱经、督脉穿贯的一个地方,通过晒日光,膀胱经和督脉一同得到滋养:血管中的血液、淋巴里的水液,经络中的能量在高温的作用下充盈饱满,秋冬发病(呼吸系统病、咳嗽等)的情况就自然会减少,而且晒背还能帮助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上午10时左右和下午4时左右,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⑨


8、多一小时睡眠——滋养脏腑

天气越来越寒冷,人体的代谢也会变慢,养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时。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身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

本文综合自:

①2016-09-23健康时报《秋凉伤人细无声》

②2017-01-24健康时报《晚秋保健做好三防》

③2011-10-17健康时报《女性四部位最怕秋冻》

④2020-09-29健康时报《秋冬泡脚加点料》

⑤2013-12-30健康时报《自制暖身下午茶》

⑥2015-10-26健康时报《秋冬保暖分三层》

⑦2015-01-12健康时报《保暖常按劳宫穴》

⑧2015-11-02健康时报《我有五浴养肾法》

⑨2018-11-30健康时报《吃参不如晒晒背》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健康时报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