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女人(90后女孩法国捡垃圾)

这几天,我迷上了B站的一个UP主。

她是一个90后姑娘,人在法国。

可这么光鲜靓丽的一个人,却靠“捡垃圾”为生。

她的视频,记录了很多她捡垃圾的过程。

比如,其中某一个视频里:

她来到一个刚刚结束的市集。

看到一堆有裂口的桃子丢在地上,那当然要捡走!

捡着捡着又发现了两个小梨子。

看着还很新鲜。

今天运气好,还有草莓!

水果有了,蔬菜当然也不能少。

她陆陆续续又找到了黄瓜,青椒,青菜。

整个集市逛下来,居然捡满了两箱子!

而且品相都还不错。

除了去集市捡菜,她还会去垃圾桶捡瓶子。

去面包店捡当天没卖完的处理面包。

去披萨店捡过了最佳赏味期的披萨。

也能靠翻垃圾桶翻出整桶炸鸡:

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如果你以为她是因为生活拮据,其实不是。

她靠捡瓶子,捕鱼抓虾,一个月也能有上万收入。

她存在的意义,用一条热评就能概括:

“一个致力于教你在海外不花钱也能活下去的可爱女人”。

来源:pexels

换到我的角度去思考,我发现,我从来没有想过从事体力工作或者去“捡垃圾”会是一件好事。

明明都出国了,为什么要去做捡垃圾这种看上去毫无保障的生活呢?

但在视频中,她却非常快乐。

并且她会告诉你,捡垃圾的门道和技巧非常非常多,不比在办公室里排EXCEL更容易。

她展示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

而我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这种可能,在我们的人生故事中太稀缺了。

01 多少人活在恐怖故事里

看完别人的故事,再回来看看自己的生活。

从小到大,我们真的是被吓唬大的:

“一定要考上一个好大学,不然这辈子就完了。”

“一定要找个稳定的工作,不然生活没保障”

“一定要在30岁前结婚,不然就没人要了”

“一定要生小孩,不然老了就会孤苦伶仃。”

……

每句话背后都是一个“恐怖故事”。

错过任何一个前置条件,都会让人生走向万劫不复。

来源:pexels

于是,在一个个“恐怖故事”里,我们恐惧着,也被限制着。

明明干着不喜欢的工作,却不敢失去这份稳定。

明明还没遇到想要共度一生的人,却被焦虑裹挟着要结婚。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人生还有另外的可能性。

比如说,一个年轻女孩子,居然能去捡垃圾。

比如说,不结婚也可以和姐妹组团养老。

甚至当可能性摆在面前的时候。

我们都会本能的怀疑可行性,然后滋生恐惧,不敢往前踏出一步。

这也是我在看她的视频时,感动的点。

来源:pexels

她打破了“恐怖故事”剧本。

经由她的故事,我也开始思考:

现实,真的是一个个恐怖故事吗?

显然不是。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是我们在用大脑主动给予生活意义

这个赋予意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叙述”(Narrative)。

我们的生活本质上是琐碎、混乱、无序的,只有通过我们大脑去组织情节,才能让它产生意义

而我们在组织情节的时候,会遵循一种基本框架,它是生活赋予你的“思维背景”。

也就是说,这个基本框架,就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来源:pexels

02 你怎么理解自己,就有怎样的人生

那我们是怎么形成这种框架的呢?

答案是:

你赋予意义的方式,大多是社会建构并且教育给你的

但依托于社会构建的叙事方式,会削去个人生活中的细节,强行让生活同质化。

最典型的就是“东亚人生轨道”:

好好学习上大学、毕业之后体制内、买房结婚生孩子。

这些事情都必须要在某个年龄之前完成,否则人生就会“脱轨”。

这样的叙事框架,是去个体化的。

当个体难以契合这个框架时,它还会带来自我戕害。

来源:pexels

我姐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结婚之后,她并没没有那么想生孩子。

可长辈们一直劝诫她“没孩子,病了都没人能照顾你,喝水都没人帮你倒”。

顺便还把周围的孤寡老人一一列出来。

活灵活现地讲他们过的有多惨。

仿佛不生孩子,下一秒就会被社会抛弃。

可说到生孩子,姐姐也很焦虑,在她眼里:

“生了孩子,这辈子就要为孩子牺牲了”。

不仅仅是经济上,更是精神上的劳心劳力。

一想到要为孩子牺牲这么多,她就焦虑的不行。

所以她拼了命的赚钱,一心要等自己准备好。

明明很累了,也不敢休息。

来源:pexels

她和长辈们僵持在两种剧本之下:

长辈的剧本是“孤独终老”。

而她自己的剧本是“操劳至死”。

被限制在两种“恐怖故事”之下,他们也很难看到新的可能性。

除了社会规范外,创伤经历也很容易扭曲一个人的叙事框架。

这会使得他们的人生显得非常"单薄"。

比如说,经历过家暴的人,常常会带着自我否定的滤镜。

他们自我感觉很低,总觉得自己是错的。

这种自我否定,也会延续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为,他们叙述事情的角度,被阴影给固化了。

在讲述自己人生的时候,都会绕着那些创伤经历来来回回。

来源:pexels

不停地在某个框架下叙述你的故事,会形成一种限制。

因为,重复会强化你对这种框架的认同,进而塑造你的自我。

就像祥林嫂,她不停地向别人叙述自己孩子丢了,不停地重复“我真傻,真的”。

给自己的塑造了一个悲剧框架。

于是,这个框架,把她推向了更深的人生悲剧中。

03 将“单薄”的标签,丰富起来

人生就像一个个故事。

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叙述,就是不同的故事。

疫情期间,一个出国的朋友,在国外送外卖了。

从失败者的角度去解读,就是一个被生活压迫,被逼无奈的故事。

但换一个视角去解读,他能在生活中积极找出路,也是非常有能力的。

很多时候,我们恐惧、担忧,都是因为单一视角。

但实际上,人生是多元的,充满了可能性。

35岁辞职读研真的就太晚吗?

女孩子想去旅居真的不行吗?

太累了休假一年真的会毁掉职业生涯吗?

脱离“恐怖故事”框架,我们才能看到更多可能。

来源:pexels

如何脱离?

可以试着做两件事情:

首先是从问题框架中跳出、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其次是摒弃标签、把单薄的人生变得丰富。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得去不停地询问自己,重新思考那些“生活真理”。

在怀疑中,撕开标签。

提问的方法有很多,包括:

行动景况提问”

“意识景况提问”

“阅历经验提问”

来源:pexels

行动景况提问鼓励你将印象深刻的事件“历史化” (historicize unique outcomes),从而有效地引导出新的故事,比如说:

回看重要时刻,你做了什么促使你最后坚决地行动起来呢?

意识景况提问,鼓励你回顾由上一类提问带出的思考,并解读这些由思考所透露的重要信息。

比如你在渴望些什么,你秉持着什么样的价值观等。

此类提问的例子如下:

重新回味一下之前问题的答案。你有什么新结论?


刚刚的答案能否帮助你理解自己对生活的诉求?

阅历经验提问则是鼓励你从第三视角看自己。

比如说:“如果有人一直从旁观察你的生活,他会看见什么,他会怎么理解你?”

这些问题本应是咨询师去询问来访者,并且跟来访者一起探讨的。

我在这里做了一些小小改变,方便你去自我询问并尝试探索。

04 叙事,让你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有个朋友,本科毕业时与初恋分手。

因为对方是定向生,毕业后必须要回老家,而她想继续读研。

俩人对未来的规划有冲突,谁都不想妥协,所以选择了互相祝福,好聚好散。

我那朋友读完研,北漂了四五年。

这期间,他们时不时地还有联系。

去年,她辞职,去了对方的城市。

这看上去是个恋爱脑的故事。

但现实却是,她现在过得很幸福,事业与情感都很顺利。

来源:pexels

在我的叙述中,我只用短短三段就把我朋友长达七八年的情感生活给概括了。

这缺少了非常多的细节,他们俩人的相处模式、我朋友在关系中的感受,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是完全不知道的。

如果我朋友也只是将她的问题简化为我的说这种版本,忽视了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想;

落入“单薄”的陷阱,也就不会有勇气去奔赴对方,也不会有如今的幸福。

如何去理解自己的故事,在她做出那个重要的人生选择时就极为重要。

来源:pexels

在这里强调叙事并非片面地强调“乐观”与“正能量”。

而是希望可以给人一个新角度,让人去审视曾经习以为常的、不加思考的生活方式。

在“恐怖故事”框架下生活,确实很省“脑子”。

但它也是一扇门,隔绝了部分自我。

不要因为有门的存在,就放弃。

对自己人生的重新叙事,就是在这扇门前,看到新的自由度。

跨过这道窄门后,你会发现:

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是独特而有趣的,你的也是

作者:Sephirot

编辑:金樱子

图源:网络

首发:壹点灵心理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壹点灵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