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86(两地富豪送别墅剧情不同)

人心有多复杂?

尽管纵横商场打拼下过亿家业,企业家陈生可能直到回到老家湛江,才对这个问题有了真正的认识。

广东湛江,陈生出资2个亿筹建258套别墅,准备无偿赠送给乡亲使用。陈生说,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当初去北大上学的车票钱是乡亲们凑的。善举总能改变人生。

但是,随着一幢幢别墅建成,陈生却遭遇了预料不到的尴尬:有村民提出子女已经结婚或即将结婚,希望再分多一两套;有户口早已外迁的原村民联名写信,也希望回村分房;甚至有村民表示,如果要拆旧房建二期工程,除了按计划给他们分配别墅,还得支付赔偿

僵持不下,建成的别墅,也连续遭人破坏。

别去试探人心,它会让你失望”。但刚刚媒体又曝出,广东富豪又送别墅,梅州三位“郭老板”出资1个亿送别墅。

这一次的结果令人惊喜。目前,村子里86户乡亲已住进了新房;余下捐建的新房也在紧张有序地建设中。

同样都是富豪送别墅,为什么一个分不出去尴尬无比,另一个却分配有序、邻里和睦?

施予与恩仇的“圈套”

升米恩,斗米仇。这是农业社区中产生的一句著名俗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他人困难时施以援手,即使是小小的帮助,受助者也感激涕零;但帮助太多了,便会导致永不满足,形成依赖性。而一旦不再帮助,就会对给予他帮助的人心生怨恨。

用理科生的思维就是,施予与感激是两个变量,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当人们习惯了你的付出,最初的感激之心便会消退。渐渐地,善举成为一种义务。你有十分力帮我,而你竟只出了三分,你便十恶不赦。帮助者掉进了这样一种陷阱:他如果不能持续满足受助者越来越大的胃口,就反而会比一开始袖手旁观的人更惹人生厌。

虽然俗语讲的是农村的故事,陈生的经历也发生在农村这一场景。但是,这种对于人心的洞察并不只在农村有效。

捐资助学,有人便疑心是为子女入学走通后门;回馈社会,有人便疑心是别有用心捞取舆论资本。经常会有“洞察世事”的人说:“他要是真慈善,就应该把偌大身价全都拿来捐掉,这种假善人骗不了我”!

这样一种诡异的逻辑,可能在农业社区中确实更鲜明一点。道理并不复杂,农村是个交往更为密切的熟人社会。

这不只是说村民之间相互熟识,更是表明基本的办事逻辑是熟人模式:反正咱们相熟,你让我三分就是了,将来你也可能需要我让你三分,你谈规则原则,就是不讲情面了。这样的“套路”,的确与界限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的城市社区有些不同,但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因此,首先必须明确,陈生的遭遇并不是“农村人真难缠”的一个注脚。当魔鬼藏在我们心里,没有人站在俯视他人的道德高地。

为善意解套,亟需规则引导

善举遭遇挫折,也不能只怪人心。在媒体的报道中,由于“常住人口分配方案没有公布和落实”,导致村民心中“不踏实”,也是矛盾产生的一个原因。

公开报道中说,陈生在别墅分配过程中,采取的是面对面、单对单商量的方式。这固然是按照熟人之间的行为模式“出牌”,但此后引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倒也并不出人意料。

无论在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征收中,在征询民意的基础上,一套清晰明确的补偿方案或补偿决定进行公示,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谁享有分配资格,如何分配,不能仅靠一对一的讨价还价。否则一旦被发现“厚此薄彼”,已经达成的协议也会被推翻。

更可怕的不只是重复谈判增加了行为成本,更是在攀比之中形成要价的螺旋上升——陈生出资建设的别墅们,就被困在这样一个僵局里。

因此,要想为善意解套,亟需规则引导。目前最重要的是制定一套各方都能接受的分配方案,并进行公示。这份方案,将成为一切谈判与磋商的规则基础。

而将情形与结果相连接的规则,从来都是降低磋商成本的最好剪刀

就如同梅州三位“郭老板”,在建别墅前,成立建筑小组,拎着建设图纸走家串户,然后和村民们多次讨论,才最终确定了分配原则,协商不下的,抓阄决定。在拆迁动工前,保证每一位户主都知道详细的建设方案、分配方案以及后期管理方案,并签好字,从而避免了后续纠纷的出现。

不管怎么样有一个凝聚最大共识的规则,大家一同去遵守去维护,矛盾就可以在规则的框架中解决。

此外,矛盾的解决,不仅需要各方的宽容与善意,还需要公权力的居中仲裁。目前,当地政府已经组成工作组协调分配方案制定,初步确定了以户为单位抽签选房的规则,且分房结果将予以公示。

让村委会等农村自治组织发挥组织协商与传导民意的作用,是让善举落地的关键一步。

扶生活,更应扶人心

但其实,两位广东富豪遭遇的,不是“农村病”,而是“扶贫病”。

在部分贫困地区,有些居民存在着“懒汉思想”,“人人争当贫困户”。成为贫困户,就意味着可以靠政府兜底而坐享其成;没成为贫困户甚至让人抬不起头、脸上无光。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病”不解决,输血反而滋长了缺钙的毛病,造血也就永无时日。

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难度更大,管得更远。只有做好精神上的“扶贫”,贫困人口才能真正实现脱贫。如果困难群众精神上没有信念,再多的物质输送也无法真正脱贫。

这是国内一些地区被帮扶数年之久,还无法真正脱贫的原因。

陈生的愿望是好的,他希望自己捐建的别墅能够改善乡亲们的生活。但是,如果他在帮助乡里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带来与物质财富同样稀缺的规则意识、责任精神,那么他所收获的将是流芳百年,而不只是惠及一时。

这样的企盼,当然绝非个人所能实现,以此对陈生提出要求也实在是太苛刻了些。但是,如果在别墅的建设分配上,早就想到事后可能面临的纷争,从一开始就通过充分协商,在尊重各方意见的前提下明确方案与规则,就已经实现了在精神上帮扶的目的。

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为乡人展示了一条与熟人行为模式不同的行事之道。

当公开与明确的规则,提前消弭了可能出现的纷争后,村民心中自然有杆秤。这秤的一端,是旧有的农村秩序下可以预料的吵嚷,另一端是在规则引领下的秩序、效率与平静。

那时候,也许规则的种子就这样播撒在乡亲们心里,并最终会靠自己生长出一个欣欣向荣的未来。

见了底的人心也许令人失望,但我们本可以不将人性逼到墙角。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