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节俗(人人都是劳动者)

导语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这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也是属于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在历史上的这一天,劳动人民争取到了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归自己的全新规则。他们能够从船坞、车间和工厂走出来,去闻闻花香、晒晒太阳。


古代的劳动: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现在人们熟知的五一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们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争取生存权利。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和随后世界各地兴起的大规模工人抗议活动,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其实中国古代早就已有劳动节的传统。我们现在说的“二月二,龙抬头”就和劳作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每年仲春二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这就是“龙抬头”。这时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被尊为“三皇”之首的伏羲重农桑、务耕田,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时,都要率领各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御驾亲耕”,百姓也要在这天开始下田耕作。

《史记》则记录了周武王效仿伏羲、神农诸先皇,将二月二日定名为“春龙节”,在举行庆典后亲率文武百官到田地躬耕。

自唐代开始,二月二被正式定为“耕事节”或“劳农节”。此时冬去春来,大地解冻,阳春将至,皇帝率百官举行“劝民农桑”的仪式,象征性地参加劳动,农民们则在农具上绑上红绸布下地播种。

明清两代,还特设了“一亩三分地”、“一亩园”等供皇帝就近亲耕。后来民间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二月初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上至天子,下至老百姓,都得劳动。“二月二劳动节”生动地反映出了中国古人对与天地人协调合作的重视。


记忆中的劳动:细微之处,生活仪式

得益于我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劳动是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

譬如削水果,父亲必定左手端执一个洗净的苹果或梨,右手的果刀“啪”地一下,在果子上端磕开一个小口,从这里削开去,一圈一圈的果皮薄厚宽窄都是均匀的,一直削完,都不会断掉,那齐整的果皮,盘旋逶迤在搪瓷盘子里,像一幅静物写生。

再譬如扫地,父亲教我握了笤帚,一定从屋子靠窗的一侧左面的角落扫起,一笤帚挨着一笤帚,中间不能有疏漏的地方,扫过的地面,如同用空气给水泥涂过一层清漆,不留一痕灰尘。各个屋子扫下的尘土,一律扫到厨房门口,那里有个三四毫米的小落差,恰好把簸箕的边缘卡住,灰尘完整利落地扫进簸箕里。扫完之后,才可以用墩布擦地。

而今,家里亮锃锃的木地板,已经用不到笤帚扫,我惆怅地想起当年那些关于劳动的仪式,果然如同纳兰词的滋味,“当时只道是寻常”。

今天的劳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拥挤的公共交通、无处不在的孤独感,网络带来的虚假充实,让人们向往着田野山林、返璞归真的生活。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过去不停怀念,却忘了每一个当下即是修行的道场,每一件小事都是修行与磨练。

朱子在《大学章句·序》中有言,“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洒扫、应对、进退就是指劳动习惯的养成。

在中国,打扫的智慧源远流长。譬如“妇”字的繁体字,便是女人手持一把苕帚;而直到今天,在许多地方,端午节的风俗依然是为小孩子们缝荷包,扎彩线,并且把一把小苕帚,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和有条理的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一个小小的“扫”字,甚至可以成为打天下的寄托与期冀。

打扫真有这么大的魔力?的确,打扫看似一场简单的体力劳作,实则内蕴深沉的人生智慧。

日本京瓷公司曾经一度经营不善,员工纷纷离职。总裁稻盛先生非常困惑,闲极无聊,于是每天在工厂里独自做清洁、刷厕所、割杂草,一段时间之后,他突然顿悟了企业存在的意义,并且改变了经营理念,从而令京瓷蓬勃发展起来。

通过打扫,我们可以将心思集中到一点,抑制杂念狂想;通过打扫,可以在整理外物的同时整理自己的心绪;通过打扫,我们可以放下高傲,学会谦卑。在忘我的工作中发现自己。

辛勤工作本身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人生这部影片,戏剧化的情节难以避免,闲适的空镜头也可不或缺,但更多的是不停的行动,像一根贯穿始终的线将生活里这些零散的珍珠串联起来。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于丹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