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清代时官府如何征税)

前些日子有读者留言,希望御史写一篇关于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制度方面的文章。其实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很多读者兴趣不大,御史也不愿多写。但既然提出来了,就硬着头皮写上一篇。

清代的财政制度分为两个时期,咸丰以前朝廷通过存留起运、钱粮奏销制度将财政管理和监督权牢牢置于掌控之中;咸丰以后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地方督抚的势力不断膨胀,朝廷对财权的控制日趋衰微,逐渐形成了一种割据性的省级财政。

由于篇幅的原因,咸丰以后的财政制度就不具体讨论了。主要还是来讲一讲咸丰以前的情况。

一年分两次征税

清入关后,基本沿袭明代的财政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有因有革。总体原则就是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趋于严格,各省督抚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属于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方式。

清代主要是通过解饷、协饷,以及奏销制度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严密支配、控制和监督的。作为具体负责管理国家财政的户部出台了许多的细则,并以全国的省名分为14个清吏司,分别管理各省的财政收支和钱粮奏销。

地方各省中,布政使负责掌管全省之财政,“司钱谷之出纳,十年会户部,均税役,登民数,以达于户部”。布政使以下,又设分守道主管一府或数府之财政,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的一把手,也分管辖区内的财政。

国家财政来源于赋税,清代的国家财政主要分为田赋(地丁和漕粮)、盐课、关税、杂税四项。其中属于州县征收的赋税主要是田赋和一部分杂税。盐课、关税一般都是朝廷直管,由盐政衙门以及各税关直接上缴户部。

咸丰以前,田赋是国家岁入的大宗。按照朝廷定制,全国每年的田赋是有定数的,各省要按照《赋税全书》上所载的定额上缴国库,不得缺斤少两。

田赋的征收与粮食的生产是息息相关的。根据农业收获季节,田赋每年征收两次,春季为“上忙”,秋季为“下忙”。上忙自二月开征,五月截止;下忙自八月开征,十一月截止。

农业生产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情况联系很大,在实际的征收过程中,各省的情况又有一些差异,北方地区时间可能会延后,而南方地区则可能会提前。

直接负责征收的机构是州县衙门,他们按照规定的期限,将足额征收的田赋以及杂税解到布政司藩库。布政司衙门经过统一核算之后,规定分两次解交户部,官方术语称为“春拨”、“秋拨”,春拨限二月底之前解到,秋拨限八月底之前解到。

通俗地说,州县衙门分春秋两季向农民征税,然后解交到该省的布政司衙门。布政司衙门经过核算后,于次年分两次解到户部国库。整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

存留、起运以及解饷、协饷

各省按定额征收赋税后,并不是全部都要解到户部的,需要留下一部分作为本省官员的俸禄以及其他的公费开支,这部分就叫作“存留”,而解到户部的那部分叫作“起运”。

明代的时候,各省的存留部分占比还是很大的,最少也有40%左右;清代时朝廷为了掌控地方财政,大大削减了地方存留,朝廷几乎要拿走80%,留给地方的财政,基本不够日常开销的。这也是清代的地方官腐败较之明代更为恶劣的根源之一。

起运、存留并不能很好地说明清代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运作。具体则是要通过解饷、协饷制度来实现,这个制度是从雍正初年开始实施的。

前面提到,地方会预留一部分钱款用作官员俸禄和公费开支。但这个存留部分的具体数额,要严格遵守户部的拨款程序。这里就又出现了两个新的名词即“冬估”、“报拨”。

冬估就是各省于每年冬季的时候,对本省的各种开支做出一个预算,然后上交户部审核,可以理解为年度财政预算;报拨是在次年的春、秋两季,各省再造送一次库存银两数实册,然后由户部拨款。

然而问题是,全国各省中贫富不均,按照财政收入状况,主要分为三种:

一种称“仅敷”比如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就属此类,这三省的钱粮存留部分刚好够开支,不需要朝廷拨款,也没有剩余;第二种是“不足”,比如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其存留部分不够开支,需要其他临近省份接济;第三种是“有余”,比如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省,其存留部分用不完,剩余的部分就要拨给那些“不足”的省份,或是如数解交户部。

户部拨给那些存留不足省份的这部分钱款就叫做“协饷”,而有余省份接济临省或上交户部的这些钱款,就叫做“解饷”。

需要注意的是,各省存留的部分,仅仅是指田赋一项,盐课、杂税、关税这三大项,不管多少都是要上交户部的。那么这样算下来,各省存留的部分其实并没有多少,如果具体到一个县,可能也就一千多两银子。

从雍正时期开始,朝廷为了因突发事件而地方无钱应对的局面,规定各省可以留贮一部分银两。以乾隆朝为例,直隶省11万两,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南等省各5万两,云南、贵州等偏远省份各20万两。

地方各省的年度开支,要按时到户部进行奏销。用现在的话来说,解饷、协饷可以理解为年度预算,奏销制度则就是年度审核决算。

咸丰以前,朝廷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财政制度,对地方进行严密的控制。不过这种地方无财权的局面,到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逐渐失灵了,地方督抚不仅取得了一部分财权,而攫取了朝廷向来不下放的军权和人事权,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左都御史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