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测试题(3166所大学)
为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13年9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方晓义教授主持研发“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有3166所大学和1406万名大学生参与了施测,该量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心理健康领域使用人数最多的量表。
在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崇德先生的领导下,方晓义教授依托发展心理研究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有关师生和同志一道组建了研究团队。研发工作耗时近两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
1.文献检索和分析阶段:提炼出适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指标;
2.第一轮意见征询和修改阶段:就所提出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关键指标和测查题目,先后分四次征求我国心理健康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专家、精神病研究与治疗领域,以及大学主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任等的意见,并根据意见对问题、关键指标和题目进行修改,最后形成用于可以预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
3.预试阶段:于2014年3-4月和6-7月分两次分别选取来自不同大学的890名和819名学生对问卷进行预试,并根据预试结果对问卷进行再次修订;
4.第二轮意见征求和修订阶段:结合两轮预试的情况,先后分两次对问卷征求意见,第一次征求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专家的意见,第二次征求全国50所高校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的意见,并根据意见对问卷进行进一步的修订,以力求使筛查量表既符合科学的要求,又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5.正式施测阶段:在教育部思政司的支持下,课题组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全国57所本科和高职院校共3724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正式施测,最后形成了达到心理学统计测量标准、建立了筛查标准和全国性常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
该量表共96道题,分22种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可以对大学生在哪些方面会表现出问题,还可以通过整合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划分为四级水平:(1)严重问题;(2)一般问题;(3)适应问题;(4)适应良好。教育部思政司于2015年4月21日上午组织了量表研发成果鉴定会,由时任思政司司长的冯刚同志担任组长,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权威专家钱铭怡、樊富珉、江光荣、姚树桥、俞国良、白学军、宁维卫等7位教授为专家组成员,专家们一致同意通过该量表研发工作的验收,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量表研发成功后,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此专门研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平台,用于开展我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测工作。从2016年春季起,在我国高校开始试用推广之后,每年参与施测的大学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有3166所大学和1406万名大学生参与了施测,使该量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心理健康领域使用人数最多的量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进程,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且还为教育部及时、动态地掌握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出台有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文件。
延伸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原名发展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机构,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中国儿童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朱智贤教授于1985年创建,并担任第一任所长。1987年,儿童心理研究所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2016年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院。
伴随着我国心理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发展心理研究院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1999年,发展心理研究院成为教育部首批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 年,在教育部对首批基地的各项评估中全部获得优秀,在2009年第二次评估和2015年第三次评估中均以心理学类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再度连续获得优秀。
三十多年中,发展心理研究院在科研实力、学术地位、教学水平、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公认为全国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心。近年来,发展心理研究院围绕个体毕生心理发展与促进这一目标,形成了五个研究方向:认知发展与创造力培养、个性社会性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特殊群体心理以及发展与教育评估。整个研究团队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在学科发展方面也立于前沿水平。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