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什么日子(观音菩萨三国时期传入我国)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二 起愿即是道场 四大佛教名山

佛教强调静心清修,因而从它传入中国伊始,便与名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汉晋时期,佛教在整个社会上影响面不广,这一点表现得还不很明显。到了东晋十六国,由于佛教在阶层上和地域上都以极大的强势向全国迅速扩展,佛教名山的意识也逐渐抬头。但到南北朝为止,尽管当时与佛教结缘的名山已有数十座,可以说当时所有的名山都已染上佛法,可是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社会上也缺少对佛教名山的品题。

唐代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时代。当时日本僧人入唐求法,特别注重天台山和五台山,从而使得这两座名山在当时的地位特别崇隆,而当时还奠定了后世四大佛教名山的基础。南宋立“五山十刹”之制,对佛教徒的游方参学导向性很强,但由于“五山十刹”都集中在东南,对全国范围广大信众来说其影响究属有限。到了明朝,不知什么缘故整个社会上突然兴起了一股如火如荼的参拜名山的高潮,就道教系统而言,当时流行朝五岳以及五岳之上的太岳武当山,佛教徒自然不甘落后,于是佛教四大名山的概念终于深入人心。

所谓四大名山指的是浙江的普陀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分别为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个大士的道场。就自然环境而言,这四个地方分别被认为“九华,地也;峨眉,火也;五台,风也,普陀,水也”四大结聚。而就其所供奉的菩萨而言,则观音以大悲、文殊以大智、普贤以大行、地藏以大愿而著名。

明代曾有金普陀、银五台、铜峨眉、铁九华的品题,以下分别进行叙述。

金普陀:观音道场

观音菩萨

我们俗称的观音其实当作观世音,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称“观音”始于唐朝,为唐太宗李世民避讳。

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合称“西方三圣”。据说当众生遇有厄难时,只要诵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菩萨就会即时观其音声而前往拯救,故世称观世音菩萨。

早在三国时期,观世音信仰便已传入我国。两晋以后,观音信仰大盛于世,东晋南朝时期还出现了大量表现观音菩萨应验事迹的撰述。由此,观音不仅成为汉化佛教中最发达的一种信仰,而且还出现了强烈的本土特色。

特色之一是关于观音菩萨的性别。本来在印度古代的佛教雕塑和我国早期的观音造像中,观世音都是男性,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嘴唇上还留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华严经》称善财童子到了普陀洛迦山时,“见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可谓观音本为男身的铁证。然而本土化以后,观世音信仰与道教中的“娘娘庙”信仰相结合,摇身一变而为女性,成为著名的“观音娘娘”。

这一变性过程大致始于南北朝后期,唐以后才彻底完成。如此一来,观世音菩萨的神通也就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而增添一项:送子。本来,在佛教各尊菩萨的造像中,观音菩萨像的种类最多,有三十三身的说法,此后当然有一种就叫“送子观音”,特别受到那些祈求延续香火的兼嗣妇女们的崇拜。

特色之二是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住处。

据佛经所说,观世音菩萨的住处在娑婆世界,南海补陀落伽山上。该山又译为补怛洛迦、布怛洛迦、普陀洛迦、布达拉等,其地在今南印度东海岸的巴波那桑山。唐咸通四年(863),日本入唐僧慧萼自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圣像,想带回日本供养。从明州(今宁波)启航,途经舟山群岛时,风浪大作,不得已将圣像请上一个小岛——梅岑,是为该地奉观音之始。至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该山最早寺院。由此该岛渐渐成为中土的观音道场,并改名“普陀”。

地理位置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行政上由普陀山、洛迦山、南山、小山洞、豁沙山、小洛迦山等小岛组成,属舟山市普陀区。

从平面上看,普陀山呈菱角状,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岸线长30公里。全山共有山峰20余座,其中位于岛屿北部的佛顶山,又名菩萨顶,海拔288米,为最高峰。其西为茶山、东为青鼓垒山,北为伏龙山,南东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南西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200米之间。

洛迦山西距普陀山5.3公里,大致呈三角形,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0.6公里,岸线长3公里,海拔97米。从普陀山望去,宛如一尊卧佛。

兴盛过程

普陀山之名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改定。在宋代时,山上只有一座寺院,即上述建于五代的“不肯去观音院”。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诏改建“宝陀观音寺”。到南宋绍兴元年(1131),易律为禅,山上居民悉皆离去,于是山岛成为佛国净土。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被列为教院“五山十刹”的十刹之一。

元代崇佛,对普陀山甚为重视。大德三年(1299),普陀高僧一山一宁被任命为“江南释教总统”。大德五年,规定每年正、五、九月由廷臣降香。到元末时,普陀山的各种设施已有相当规模。明代由于海寇骚扰,普陀山的佛事虽然几起几落,但整体来说,普陀山的佛教还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万历后期,山上有寺庵200多处,江浙、福建一带的信徒“贡艘浮云”“香船蔽日”。

入清以后,虽经清初的短期衰落,到康熙年间,山上便恢复并发展到极盛。当时山上除普济禅寺(前寺)、法雨禅寺(后寺)外,另有庵院190余处,常住僧众3000余人。普济、法雨两寺琳宫之辉煌甲于江南。清末火轮通航以后,香客朝山的条件大为改善,普陀山的佛教发展更是日新月异。1924年报载:“每班沪甬新江天、宁兴普安轮到普陀,香客及游客二千余人”,另外还有“台州、温州两地轿夫接踵而至,人数在二三千名以上”。以至当局不得不限定,春季轿子600乘、夏季轿子1000乘。此时,全山有三大寺(普济、法雨、慧济)、8大院、85庵堂、148座茅篷、数千僧尼。简直“山逢曲处皆有寺,路欲穷时便逢僧”。报载“每届夏季香期,游客香客住满寺院”。为了接待各地香客,三大寺及各主要寺院在上海、宁波、台州、定海等地还设有“下院”。普济寺常住僧600余人。山上还置有华雨僧小学校,接收小沙弥及住山工匠子弟入学。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山上的佛事一度出现萎缩,只保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紫竹林(潮音洞)、梅福庵、杨枝庵、磐陀庵、南天门、观音跳、梵音洞、多宝塔等12处寺庵和风景点。“文革”中更是佛事活动全部停止,幸庙宇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改革开放后,普陀山的佛教恢复发展得很快,又出现了“海天佛国”的兴旺气象。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香期,实际上都是先一天的朝山最为旺盛。香客摩肩接踵,并且有不少来自海外及港澳台地区。

重要寺庙

普陀山的修法场所可以说有三级:首先是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其下是庵院,明代200余处,清代多维持在190处左右,民国时期有90处,1978年剩64庵。再下是茅篷,这一名称始用于清末,当时全山有128篷,由普济、法雨两寺管辖,每篷只许住一僧。

最重要的当然是三大寺。按其位置,分别又称为前寺(普济)、后寺(法雨)、佛顶山寺(慧济)。

普济寺位于白华顶南、灵鹫峰下。由码头短姑道头上山,经过白华庵、有正趣亭,再过一石坊,便到了普济寺。故称前寺。普陀山前山以此为中心,也是全山风景最集中之处。

就历史而言,普济寺是普陀山上兴起最早的寺院。全山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就是其鼻祖。北宋于此改建“宝陀观音寺”,已见上述。明代遭倭寇之乱,屡经兴废,至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建,改北向为南向,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因赐额“普济群灵”而改名“普济寺”。雍正九年(1731),赐金大修普济、法雨两寺,奠定今建筑格局。今普陀山佛教协会设于寺内。

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288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圆通宝殿、藏经楼、方丈殿,两侧有伽蓝殿、罗汉殿、禅堂、承德堂、梅曙堂。殿、堂、楼、轩共计312间。

主殿为圆通宝殿,高达20余米,百人共堂不觉其宽,千人齐登不觉其挤,人称“活大殿”。殿中供毗卢观音高达6.5米,妙相庄严,观照自若。两旁端坐32观音应身,男女老少、圣凡人神诸像神态各别。

山门前有万寿亭,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内有万历和康熙御碑,比别处更显堂皇富丽。左右分别为钟鼓二楼,其铜钟重达3.5吨,皮鼓直径达2米。晨钟暮鼓,悠扬海天。

由普济寺往西,有磐陀庵。再往上,穿过西天门,便到了梅岑山半山腰的梅福庵。梅岑山又名梅子岭,为普陀山南边最高峰,乃因西汉时隐士梅福而得名。梅福原为成帝时南昌尉,因上书痛斥王莽专权而惹祸,于是弃家出走,于姑苏间佯狂,晚年辗转来此隐居修行。梅福庵中有灵佑洞,相传为梅福隐居炼丹之处,又名炼丹洞。洞内内壁佛龛上供有观世音和大势至等菩萨。

由普济寺沿公路北行,便是鸡宝岭,上有“玉堂街”题字,原为朝山香道雅号。由此穿行月印池、悦岭、鹤鸣、大乘以及杨枝等庵,便到了后寺法雨寺。

悦岭庵现为普陀山文物馆,收藏全山寺院珍贵文物千余件,其中包括明代万历年间赐给法雨寺的圣旨,清代康熙、乾隆钦赐的海青袈裟、慈禧太后作画的牡丹图以及西藏九世班禅额尔德尼赠送的银元宝等。此外尚有国外赠送的各种文物,包括来自日本的佛像铜屏、印度的梵文贝叶经、缅甸玉佛、菲律宾玳瑁塔鹤和柬埔寨金边正觉寺僧人赠送的菩提树叶,据说是从释迦牟尼证道成佛的那棵树上得来的。

大乘庵坐落在群山环抱的象王峰下,内有卧佛殿及千佛楼。杨枝庵则在雪浪山西和清凉岗下,内有杨枝观音碑,为普陀山的又一艺术瑰宝。碑的背面刻有《杨枝庵记》,正面是观音立像,左手托水钵,右手执杨柳枝。整幅画面线条流畅,简洁生动,为稀世珍品。

法雨寺为普陀山第二大寺,位于玉堂街尽头锦屏山麓。其前身为明万历八年(1580)蜀僧大智创建的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郡守将其改名海潮寺。万历三十三年增建殿宇,次年赐额“护国永寿镇海禅寺”。其后迭经兴废,康熙年间重新兴修,且拆南京明故宫移此,重建为圆通宝殿(又称九龙殿),赐额“天花法雨”,因改名“法雨禅寺”。

法雨寺的门前景致与前寺相去不远,仍是青玉涧诸水绕流寺前,诸水汇成泓荷池。池上则有海会桥连接山门。入山门后,整座寺庙依山而建,中轴线上的六重殿宇各以条石跌基,层层升高。第一重为天王殿;第二重为玉佛殿,原藏有一尊缅甸白玉象,雕工精致,今已不存。玉佛殿东西有钟鼓楼。再后为第三重圆通宝殿,即九龙殿。殿台前三面石栏上刻有二十四孝图,源自元朝郭子敬所编古今二十四孝子故事。将一些儒家的孝悌观念与佛教结合起来,可见儒、佛两家关系之深。圆通殿高22米,面阔7间,进深5间,重檐琉璃顶。内供观音菩萨,两侧有十八罗汉,故圆通殿又名观音殿。第四重为御碑亭,又称玉碑殿,西侧楼屋内有门可通往佛顶山的香云路。亭后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大雄宝殿内有三世佛塑像,藏经楼位居整座寺庙的最高位置,中有印光法师方丈殿,后改为纪念堂。

由法雨寺西侧上山,经香云路可通佛顶山。香云路上遍地莲花、荷叶以及莲蓬图案,朝山者见此图案也要跪拜礼佛,一直通往山顶慧济寺。

慧济寺亦称佛顶山寺、佛顶山庄,明万历年间,僧圆惠于此创建慧济庵。后几度兴废,乾隆五十八年(1793),僧能积募建圆通、玉皇二殿及钟楼、大悲楼、斋楼,于嘉庆元年(1796)扩庵为寺,挂单安众。清末经火重建,民国初成为巨刹,规制与普济、法雨鼎峙而三。

慧济寺有四殿、七宫和六楼,其所需建材传说都由十八罗汉施法从海上运送至此。内部布局因地制宜,与一般佛寺颇有不同。山门之后为天王殿,其后的大雄宝殿与藏经楼、大悲楼、方丈殿全都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的左右两侧,则是地藏、玉泉二楼。全寺东山的天灯塔为普陀山最高点,登塔远眺,可见到舟山诸岛、普陀丛林以及汪洋东海;如果为浓雾所遮,则但见白云缥缈,犹如仙境。

普陀山东南海岸散布有大量各具特色的洞穴,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不肯去观音院”的潮音洞和青鼓垒东端的梵音洞。两洞都是波浪冲刷侵蚀而形成的海蚀穴,传说为观音显身之处。潮音洞因为洞窟内日夜吞吐海潮,有如雷声,故名“潮音”,洞高数十米,有头门、二门两门。头门外石壁上刻有康熙三十八年所赐御笔“潮音洞”三字,二门外洞顶通明如天窗,游客可由此处看到下边的洞内景观。崖上刻有“现身处”三字,常有人于此叩求大师现身,为求心愿达成,有的燃指断肢,更有跳海舍身者,以此祈求菩萨显灵接引。直到清末才明令禁止,于洞旁建有“莫舍身”亭,内竖“禁止舍身燃指”碑,现在亭已不存。梵音洞高约百米,两侧相合如门,陡峭如削。洞中嵌有一大石珠,有如巨蚌含珠。进深数十米,洞底则因为崩石甚多,异态纷呈。顺着小径绕至洞腰间石瓮台,可观赏海景、聆听潮音。

洛迦山位于普陀山东南莲花洋中,与普陀山合称普陀洛迦山。俗有“不到洛迦,就不算朝完普陀”之说,所以过去朝拜普陀山的香客,是必到洛迦山的。清末山上有茅庵四座,均毁于“文革”,1980年,普陀山佛教协会修复圆通篷,同时整修香道,先后建成土地祠、伽蓝殿、圆通禅院、大悲殿、大觉禅院、圆觉塔、闻思亭、妙湛塔以及大型石雕观音普门品故事碑廊,从而洛迦山不仅恢复旧观,而且还大胜于昔。其中,圆通禅院为1990年建于原圆通篷旧址,大觉禅院为1988年建于原自在篷址。

洛迦山西面山脚有水晶宫,为岩石底下一三角形石窟,相传由此可通往龙宫,亦为观音现身之处,但只有于退潮之时,方可入内观赏洞景。东面的小山巅上,以前有天台灯,其下为洛迦门,乃是唐朝至明清之际日本、朝鲜等国进出中国的必经之路。

银五台:文殊道场

文殊菩萨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或作曼殊师利、曼殊室利,意为妙吉祥。传说是大乘佛教中最以智慧著称的菩萨,与普贤菩萨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载,文殊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后从释迦牟尼佛出家。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享有很高的地位。他不仅是“大智”的象征,而且传说在过去世他曾为七佛之师,因而其智慧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

文殊菩萨的形象颇多,有草衣文殊,有僧形文殊,还有童形文殊、渡海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左手执青莲花,右手持智剑,以狮子为座骑。其性别“非男非女”,更近于女性。早期有些文殊画像在唇上画有蝌蚪形的小胡子,宋以后小胡子不见,面容秀丽,胸部丰满,俨然美妇。

童形文殊也很常见,头戴五髻宝冠,其五髻表示内证五智。而五髻这一外形,也正是中土将五台作为文殊道场的重要因缘。

相传释尊在世时曾预言:他灭度后,东北方的大振那国中有一座五顶山,文殊师利住在那里,为众生说法。佛教徒相信,所谓“振那”国即是我国(支那),而五顶之山便是五台山(又名清凉山)。由此,尽管文殊信仰在印度及西域等地并不发达,但在我国,自南北朝以后,文殊信仰便以五台山为中心兴盛起来,并逐渐传播至西藏、蒙古,国外如日本等地。

地理状况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角,大部分坐落于五台县境内,另有一小部分绵延至邻县繁峙、代县和河北省阜平县境。北瞰恒山,远眺塞外。佛教称之为清凉山,道家称之紫府山。周围500余里,其中心台怀镇东经113°32′,北纬39°2′。

五台山为太行山支脉,主峰五座,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台,环互而立,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但峰顶平坦,状如秃头。民间传说正因为如此,该地才出现如此多的佛寺和僧侣。滹沱河由五台山北麓发源,环绕西部、南部,然后向东流入海河。五台山南面,其溪流则汇为清水河,注入滹沱河。

五座主峰各有名号。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在台怀镇东10公里。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在台怀镇西13公里。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58米,位于台怀镇北5公里。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位于台怀镇南13公里。中台名翠岩峰,海拔2894米,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整个五台山海拔高度在900—3000米之间,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牧场。每年夏季,毗邻各县的农民都赶牛驴骡马上山“寄坡”,与佛教节日相结合,形成远近闻名的“六月骡马大会”。

习惯上将五峰之内称为台内,之外则称为台外。从山外入山,有东南西北四门。东门为河北阜平县的龙泉关;西门为五台、繁峙二县交界的峨峪岭;北门为鸿门墕;南门为大关,又分三层:第一层虎牢关,第二层阁子岭,第三层NFDA1阳岭。过去在铁路兴修以前,很多游客都从东门入台,而蒙古人则多从西门入山;现在一般都取道南门。

兴盛过程

关于佛教传入五台山的历史,传说在东汉明帝时,即,佛教传入中国之初。这一说法始在唐代就已经出现。道宣在其《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记载,“五台山中台之东南三十里”的大孚灵鹫寺,其建造的由来是:“汉明之初,摩腾是阿罗汉,天眼亦见有塔,请帝立寺。”俟后这一说法被采入《清凉志》,广为流传。

但揆诸情理,这一说显然是不可信的。当时就全国范围来讲,佛法只在极少数通都大邑有所分布,而且当时社会上对佛教的了解相当有限,根本谈不上传播、发展。此地交通并不发达,与佛教东来路线相去甚远,可见,这一说法仅仅是传说。

较为可信的是认为其佛教之兴盛始于北魏。唐高宗时释慧祥编撰《清凉传》,成为记述五台山佛教史迹最早的专书。该书称大孚图寺(即大孚灵鹫寺)、清凉寺都是北魏孝文时所立。当时距北魏尚不算遥远,由此可见台山佛教肇兴于北魏,应该是文献有征的。传说孝文帝曾亲临五台山,并于灵鹫寺周围设置十二院。到北齐时,朝野上下非常重视佛教,在其短短的20余年里,台中共修建大小寺院200余所。隋文帝下令于五台之顶各立一寺,并且派人在此设斋供佛。

唐代五台山的佛教臻于极盛。当时虽然没有几大佛教名山之说,但五台山的地位较之后世更为崇隆。其时,五台山号称有寺庙360余所,僧尼3000余人。日本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常例每年敕送衣钵香花等,使送到山,表施十二大寺细帔五百领、绵五百屯,袈裟布一千端,香一千两,茶一千斤,手巾一千条,兼敕供巡十二大寺设斋。”

“会昌法难”中,与全国其他各地一样,台山佛教遭受沉重打击。虽不久后恢复,但到五代时,又经受周世宗灭佛。两度破坏后,佛教之兴大不如前。宋朝时有所恢复,下诏重修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十寺,但到宋金开战后,此地的残破更甚于前。

元朝对五台山的佛教发展异常重视,曾多次动用国家力量,在五台山大兴土木。据《元史·成宗本纪》所载,元贞元年(1295)闰四月,为了给皇太后在五台山建佛寺,竟至“以大都、保定、真定、平阳、太原、大同、河间、大名、顺德、广平十路,应其所需”。以致监察御史李元礼在上疏中说:“伏见五台创建寺宇,土木既兴,工匠夫役不下数万,附近数路州县供亿烦重,男女废耕织,百物踊贵,民有不聊生者矣。”

到了明代,由于全民性的朝山风气的兴起,五台山的佛教更是蒸蒸日上。从而一举奠定了它作为北方最大佛教圣地的地位。特别是因为自元代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深受蒙古及北方民族的崇信,从而此地成为联系藏族、蒙古族及北方民族的一根强有力的文化纽带。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皇帝都曾多次朝拜五台山,其中康熙朝过5次、乾隆朝过6次。因此修建了大量行宫。康熙时还形成了拜西藏的僧官为皇子师、并请上五台诵经传戒的制度。

在皇家力量的推动下,蒙藏佛教徒对文殊和五台山的信仰达到了异常崇隆的程度。旧时北方有一句俗语,讲蒙古族“有钱就花在头上”,指的便是去烧香叩头。载籍称蒙古族向五台山朝香的“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

这个状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当时五台山有黄庙(喇嘛庙)15所,青庙(和尚庙)97所,僧尼千余人。这种盛况不要说在北方,就是与佛教尚称发达的东南一带相比,也是极为少见的。而现代佛教史上许多著名大师如虚云等,都有历尽艰辛上五台参拜的经历。

台内外名刹

五台山在佛教四大名山虽然被品评为“银五台”,但其实有点冤。它不仅兴起历史最早、在历史上影响一直很大,而且也是寺庙保存最多、最完整的佛教名山。元代以前的寺庙现存有四座: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的佛光寺、唐代所建的南禅寺、金代所建的延庆寺、元代所建的广济寺(西寺)。

抗日战争前,五台山的佛教臻于极盛,台内寺庙最著名的有五大禅处: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菩萨顶(文殊顶)。此外,碧山寺、广宗寺、圆照寺、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南山寺、金阁寺、永安寺以及灵境寺合称青庙十大寺,而黄庙系统的章嘉活佛统属下的文殊寺、广化寺、集福寺、普乐院、慈福寺合称“佛爷五处”。抗战军兴后,佛寺及佛教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遭受破坏,但自1980年代以来,台山佛教又渐次恢复了往日欣欣向荣的面貌。五台山现有寺院50多座,广布于台内外。

五台山的主要寺庙历来多位于台内,尤其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

台怀镇的重要寺院首推显通寺。它坐落在五台山的中心、菩萨顶脚下,作为五台山标志的大白塔就在它附近。它不仅是整个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也是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

显通寺的前身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孚灵鹫寺。传说是汉明帝时西域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兴建的。这一说法固然不足信,但其得名缘由则大有来头。据说两位高僧看了地形之后,觉得它与释迦牟尼生前向弟子讲经的灵鹫山极为相似,于是这座山也就被称作灵鹫峰。

大孚灵鹫寺在唐代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时重修,才赐额大显通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有400余间,占地120余亩。中轴线上排列七座大殿: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藏经殿,气势非凡,无一雷同。其中,大雄宝殿重顶飞檐,木雕彩绘,为五台殿宇之最。整个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无量殿又称无梁殿、七处九会殿,高、宽、深分别为20米、28米、16米,重建于明代,外观为七间两层楼房,殿内则为三间穹窿顶砖窑,形制奇特,为我国砖石建筑艺术杰作。

显通寺的铜殿是一座整个用青铜铸成的仿木建筑,为我国仅有的三座铜殿之一。另两座一在普陀山,一在峨眉山,其规模及美观均有所不及,而且峨眉的铜殿已毁于战火。显通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高、宽、深分别为8.3米、4.7米、4.5米。殿内有铜铸文殊坐狮像,四壁上小佛像多达万尊,号称“万佛朝如来”。

由于有这么多铜器,以至于俗话有云:“显通虽穷,尚有铜文物十万。”而最高处的藏经阁,现在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如南北朝的石雕观音和胁侍菩萨,以及大量的书画、藏经等。

显通寺下面,大白塔所在,是著名的塔院寺。该寺原为大华严寺的塔院,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与显通寺分开,独立成寺。

作为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在此地佛教初兴时就已经出现。北魏时显通寺称“大浮图寺”,浮图即塔之意。该塔原名慈寿塔,现存的大白塔是元大德六年(1302)由尼泊尔匠师阿权尼哥设计建造的,将原慈寿塔置于大塔腹中。其工程之大,建造之难,为五台之冠。

大白塔高75.3米,塔基为正方形,周长83.3米。塔身通体洁白,状如藻瓶,造型极为优美,人称“清凉第一胜境”。塔院寺坐北朝南,以塔为中心,前为大慈廷寿宝殿,后有藏经阁。阁中现存汉、蒙、藏多种文字经书两万余册,其中宋至清乾隆年间版本的两千余册为善本。

塔院寺以东,与显通寺遥相对应的是罗睺寺。该寺始建于唐代,得名于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罗睺罗,本为释迦牟尼离俗前之子。明弘治五年(1492)重建,清代改为罗睺寺,并由之前的青庙改为黄庙。

紧挨着大白塔的东侧,有万佛阁。创建于明代,原为塔院寺的属庙。其布局紧凑,仅有文殊殿、五龙王殿、古戏台三座主要建筑。所谓万佛阁即其文殊殿,创建于明,重修于清,从东朝西,分上下两层。下层供文殊、观音、普贤三菩萨,上层供地藏,殿的左、右、后三壁建木制方格,摆设各种佛像万余尊。

五龙王殿坐北朝南,供奉来五台被文殊收伏的龙王第五子,其对面则是专为龙王唱戏的戏台。清代每年六月庙会,香客游人都要来此听唱大戏。

显通寺北侧的灵鹫峰上,有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藏传佛寺菩萨顶。相传文殊就住在山顶上,故又名文殊顶。该寺创始于北魏,名真容院。传说文殊菩萨曾在此展现真容,因而得名。后更名大文殊寺。

菩萨顶原为青庙,清顺治时改为黄庙。其建筑为清代参照皇宫模式营造,极为豪华,为五台之首。其殿堂、楼房、僧舍、禅堂等共430余间,占地45亩。寺前台阶108级,象征人间108种烦恼。朝山者须将其踩在脚下,方可得睹菩萨真容。

塔院寺以南不足500米,是五台五大禅处之一的殊像寺。该寺坐落于凤林谷口,以供文殊巨像而得名,创建于元,重修于明。现存建筑仅一小院,占地6400平方米。主殿文殊阁,三进五间,所供文殊菩萨高9.3米,殿、像均为五台中心区第一。

与菩萨顶隔清水河相对,垂直高出台怀镇400米的是黛螺顶。寺从山名,亦建于山顶,始创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及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寺中有五种文殊菩萨法像。过去,香客信士若能礼遍五台佛寺,登临东、西、南、北、中五台之顶,称“大朝台”;否则,仅到此处朝拜,亦可聊表心意,称“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以上诸寺都在台怀镇。其他的佛寺则主要分布于北台和南台山麓。

北台山麓的佛寺以碧山寺最大。它位于华严谷中,距台怀约两公里。创建于北魏,名称由普济寺到护国寺、北山寺,到清乾隆年间才改名碧山寺。该寺占地24亩,中轴分前后两进。前院有天王殿、钟鼓楼、雷音殿、戒堂殿,后院为藏经阁和经堂、香舍。其中,戒堂殿是历来传戒的地方,殿中的佛坛为北魏时的戒台。历史上不少高僧曾驻锡此寺,尤其民国年间此寺的广济茅篷,更是吸引了当时在佛教界极有影响的虚云、圆瑛、印光诸大师在此讲经。传说杨家将的杨五郎出家于此。

相对而言,南台山麓的寺院比北台山麓要密集得多。如以各种雕塑出名的普化寺、悬崖半空中的观音洞、风景秀美的镇海寺、以有千佛洞而得名的千佛寺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推台怀镇南两公里的著名大寺南山寺。该寺依山而建,整个寺院分为七层。包括三大部分:下三层为极乐寺,中间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佑国寺。共有殿堂300余间,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

南山寺创始于元代,当时称“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重修,改称极乐寺。民国时才将原有的三部分连成一体,合称南山寺。其特色是气魄雄伟,寺基海拔1700余米,气势非凡;更兼石雕和泥塑多而且精,题材熔儒、释、道于一炉,堪称台山一绝。

当然,更绝的其实还在五台山中心区以外,即俗称的“台外”地区。历史上五台山中心区寺刹众多,香火旺盛,因而每逢社会波动,往往成为众矢之的。之后又再度兴盛。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台内寺庙及雕塑往往与时俱进。相反,倒是台外各寺因位置较偏僻,所受冲击不多,反而更多地保存了古代的面貌。

现存五台山佛寺中,古建筑以及艺术品价值最高的都位于台外。主要有修建于唐代的南禅寺、佛光寺,建于金代的延庆寺和元代的广济寺。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地处五台山的最南端。寺内保存有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在世界建筑史上都享有重要地位。该寺面积并不大,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占地才300多平方米。分两层院落,第一层为生活区,第二层正殿,共有殿堂六座: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其中,三间正殿占到整个院落的一半。

大佛殿为唐代原物,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内观为一大间,檐柱12根。殿内正中立有长宽为8.4、6.3米的佛坛,上面供奉着17尊塑像,都是唐代遗物。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塑像如出一辙。

显然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这一艺术瑰宝居然在唐后期“会昌灭佛”(845)及以后历次法难、兵灾中逃过无数劫,存世已历1200余年,令人惊叹。东西配殿、南过门殿均为明清重建,与正殿相衬,布局既紧凑巧妙,又主次层次分明。

与南禅寺情况类似,主体建筑同样建于唐代的有佛光寺。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的佛光山山腰,在豆村镇北5公里,距台怀镇30多公里。史载该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民间甚至有“先有佛光寺,后有五台山”之说。隋唐间,其声名远播长安、敦煌,甚至远及日本。正因为此,其三层七间、高达32米的主体建筑弥勒大阁在“会昌法难”中被拆毁。现存的主殿东大殿,是复法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重建的。

说来可叹,在千余年的风雨沧桑中,这一寺院竟已渐渐地被世人遗忘。直到1937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三位教授从敦煌壁画的《五台山图》中发现佛光寺,千里寻踪,才让这一沉睡深山千余年的稀世珍宝重新惊现于世人面前。

佛光寺布局疏朗,层层相叠。正殿位于东上方,居高临下,俗称东大殿。大殿中有唐代彩塑35尊,分布于5间:释迦佛居中,左弥勒佛、右阿弥陀佛,再左右分别为普贤、文殊两尊菩萨。这两尊菩萨的位置与一般寺院不同,一般都是文殊在左、普贤在右,而在此地,文殊和普贤的位次正好相反。这些泥塑的色彩虽经后人重妆,但形体相貌仍存唐代之旧。诸菩萨均垂双辫,尤为他处所罕见。大殿左右四梁下有唐人题字墨迹,内槽栱眼壁外侧和佛座背面则有唐代壁画。梁思成将殿内的唐代木构建筑、泥塑、壁画、墨迹称为“四绝”,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寺中的文殊殿亦甚有特色。该殿七间四进,面积610平方米,为我国现存最大的配殿。其屋架粗壮,长跨三间,近似于“人字柁架”,为我国现存木构古建筑的孤例。东大殿与文殊殿前,各有一座唐代石经幢。而寺内外还有很多砖砌的和尚墓塔,形制古老,亦堪称瑰宝。东大殿左墙下初祖禅师塔,为北魏旧物,此外还有唐建和金建墓塔7座。

延庆寺位于五台县西27公里的善文村,离南禅寺7公里。现存大殿三间,深6椽,宽13米,结构及形制与佛光寺文殊殿极为相似,反映了金代建筑的风格。寺内其他建筑多为清代重建。

广济寺则在五台县城内,由于在西街,俗称西寺。《县志》载其初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70),明清时曾局部维修。寺内东西配殿奉观音和地藏,正中为弥陀佛,最后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三进五间,面积290平方米,始建于元,但从营造法式上看,唐宋手法遗留很多。五台山现存元代木构建筑仅此一处。

铜峨眉:普贤道场

普贤菩萨

普贤的梵文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普贤为意译。另外还有一个意译:遍吉。佛教将应众生机缘而说教的缘起因分称为普贤菩萨法门,以与断绝一切言语思虑的毗卢遮那佛法门相对应。普贤菩萨作为等觉位的菩萨,象征理、定、行,因而信、解、行、证一切普法,都称为普贤。

汉化佛教为“普贤”一词作出了不少解释。《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大乘经》则称:“普贤者,苦行也。”

《华严经·清凉疏》提到:“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因此,峨眉山寺院中的普贤塑像多骑白象。

地理位置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东临岷江,南眺大渡河,北依青衣江。行政上属峨眉山市,距成都168公里。核心景区154平方公里。佛教称之光明山。

“峨眉”之名最早见于汉代《益州记》,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有“抗峨眉之重阻”之句,由此峨眉之名渐渐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咏,更是让峨眉之名天下闻知。汉以前载籍中名称各异。《山海经》中的西皇人山、《三皇经》中的胜峰,以至西晋时《博物志》中的牙门山,应该都是指此。

宽泛地说,峨眉山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山四座。其中大峨山最高,主峰金顶3077米,最高峰万佛顶3099米。二峨山在大峨山的东南面,又名绥山,高度仅及大峨山之半。三峨山又在二峨山的东南,高度仅为二峨山之半。四峨山相去甚远,北距大峨10公里,高度更低,又名花山。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峨眉,特指大峨。

峨眉以“秀”著称天下。古代讲四川风光,有“四绝”之说: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峨眉既高且险,又很妩媚,故而被状以“秀”。

兴盛过程

峨眉山现在虽为佛教名山,但最初是以道教著名的。在托名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所作的《峨眉山灵异记》中,峨眉山便作为皇帝轩辕氏访道处,而被列为道教第七洞天。又有传说云,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得道之处便在峨眉山上的千人洞。

佛教传入峨眉,旧时《峨眉山志》所载在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期。这当然是很靠不住的。又有一说认为在西晋之初,这也不可信。较为符合事实的当是在东晋。当时改道教的乾明观为佛教的中锋寺,应是全山由道改佛之始。隋唐时期,山上佛教渐趋兴盛,不少道观相继改为佛寺。到清代顺治年间,山上最后一个道观纯阳殿被僧人占领,从此成为佛家的天下。

自峨眉山初染佛法,山上便兴起了对普贤的信仰。东晋慧持在此建普贤寺,确立了该山的文化走向。中唐时,华严宗四祖澄观(738—839)巡礼峨眉,并在《华严经疏钞》中将其当作“普贤境界”,从而为峨眉山成为普贤道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到了宋代,宋太祖派员从成都购铜铸成普贤骑像运赐白水普贤寺,峨眉山作为普贤道场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明代由于朝山风气的盛行,朝野上下齐心合力,峨眉作为朝拜普贤的圣地终于达到极盛。明末山上佛寺达80余座,较南宋时增长一倍有余,鼎盛时僧众多达3000余人。清代这一趋势仍得以继续,清末山上有庵72、寺38、堂15、阁12、殿9、楼5、院6、亭13,共170座。目前,全山尚有寺庙近30座,僧尼约300人。

名寺古刹

峨眉山上的寺庙,当然是与山势地形相结合的艺术品。或隐藏于深林竹海之中,或耸立于高山峻岭之上,随山形走势依次展开。现今仍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雷音寺、万年寺、洗象池等。

位于山麓、为入山所经的第一寺是报国寺。此寺为峨眉全山门户,也是山上最大的佛寺。其原名会宗堂,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时重修。“报国寺”三字为康熙御题。整座寺庙前后共有四座殿宇: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逐层升高。其中七佛殿最为壮观。所供七佛背面又有一尊罕见的巨型瓷佛,通高2.47米,为明永乐十三年(1415)景德镇出品,极为珍贵。同样堪称珍宝的还有一口高2.3米、重达25吨的大铜钟。

从报国寺右上行一公里,为伏虎寺。该寺初建于唐,宋代为龙神堂。其后因山上多虎患,寺僧建尊胜幢镇伏,改为今名。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历时20年,成上下13殿,成为当时峨眉山第一大庙。后又广植林木10万余株,有“密林藏伏虎”之称。寺内藏有明正德三年(1508)铸造的14层紫铜华严塔,高6米,塔身刻《华严经》全文21000字及4762尊小佛像,仍清晰可辨。

居峨眉六大古寺之首的万年寺,位于观心岭下的一个空旷的台地上,海拔1020米。该寺由慧持初建于东晋,唐时改名白水寺,宋更名普贤寺。明万历时因赐无梁砖殿而赐“万寿万年寺”之额。该砖塔原名普贤殿,高16米,每边长15.7米,顶上有5座小型喇嘛白塔和4只吉祥兽。殿内的太平兴国五年(980)铜铸普贤骑象像,高7.35米,象身长4.7米,共重62吨。该像系宋太宗以黄金千两购买赤铜,在成都分段铸成数十块,然后用畜力驮运上山焊接而成。此外寺中还藏有贝叶经、佛牙、御印,号称“峨眉三宝”。

另一个著名的古刹是中峰寺。其前身是东晋乾明道人创建的乾明观,其后道众弃道从佛,观改为寺。北宋时该寺曾为著名禅林,传说黄庭坚曾在此静修半年。可惜清代两度惨遭火灾,因而中衰。

洪椿坪因寺前有一株千年洪椿古树而得名,又名千佛庵。该树高达7米,据考证系唐贞观年间所栽,300多年前已枯死。但寺外溪边还保存着另一棵唐栽洪椿树。该寺为明万历五年(1577)所建,现存三殿。第一殿楼上悬挂着一盏千佛莲灯,高1.7米,直径80厘米,平面七边形。七根棱木上各刻金龙一条,横枋、棱柱以及金龙背上又雕出582尊小佛像和许多奇珍异兽,巧夺天工,异常别致。

值得一提的是,汉化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唯独峨眉山上的都坐西朝东。仅金顶上的铜殿例外朝西,但该铜殿已在清代毁于火。

铁九华:地藏道场

地藏菩萨

地藏一词的梵语音为乞叉底蘖沙,译为地藏,取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之意。

地藏菩萨的本缘故事说法不一。有说他是一个大长者之子的,有说他本来是一个国王的,还有说他本是一个女子的,总之,佛教中常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以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言来形容地藏菩萨的慈怀悲悯。

汉化佛教自隋唐以后,对地藏菩萨的信仰极为兴盛。而且在唐中叶以后,还创造出了一个属于本土的地藏菩萨。

这位地藏菩萨俗家姓金,号乔觉,为新罗国王的族人。他生着一副奇相,“顶耸奇骨”,而且“特高才力,可敌十夫”,可以说看起来像个恶汉。但这样一副恶貌的背后,却藏着深深的慈心。他出家后来中国参学,走到九华山,心下欢喜,于是便在山谷中住下,精修苦行。周围的信众大为感动,郡守也很钦仰,不久便为其建造寺院。他本国闻知后也有不少人寻来,其道大行。到贞元十九年(803)夏去世,据说寿年已99岁,推算当是公元705年出生。从此,他便成为汉化佛教的地藏菩萨,而九华山也就成了专门的地藏道场。

地理位置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池州境内,东临太平湖,南望黄山,北瞰长江,距池州53公里、芜湖167公里、黄山156公里。山势峋嵯,相传有99峰,其中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九峰最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为最高点。

九华山的得名很晚。唐诗人李白有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从此“九华山”之名才大著于世。那之前名称不一,汉代最早见于记载时,只是被以其县名代替,称陵阳山。之后又被称为九子山,其得名是因为“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树有九”,一说是因为其后山九子岩。显然后一说不大可信。

弘教历史

据过去的地方志和《九华山志》所载,早在东晋,便有天竺僧人杯渡来九华山创建茅庵。这一说法与同类资料中的无数传说一样,当然是完全靠不住的。较为可能的情形是,南北朝时大概就有僧人在此静修,但并不知名。与峨眉山的情形类似,此山原本只是道教的分布范围。唐开元末年,原杯渡茅庵得到国家正式赐额,有僧檀号居之,不久被当地豪强焚毁。直到唐代的极盛时期天宝年间,金乔觉来到九华山东崖的石洞中习静,至德初年(756)建化成寺,从此九华山的香火开始兴旺。

唐代后期,九华山地区陆续兴修了不少寺院。据统计,到唐末时,已达22座。不过这些寺院都分布在九华山外围,而且在唐末的灭佛运动中遭受到破坏。宋代九华山的佛教不仅得以恢复,还兴修了一批颇具规模的新寺,其分布向九华山中心挺进,并吸引了一批著名的高僧。

明代再次为九华山的佛教发展带来了机运。从明太祖朱元璋起,朝廷多次向九华山的寺院拨款、赐经;社会上的朝山风气也为它推波助澜。九华山上的寺院数量急剧上升。明后期山上寺院有70余座,加上一些茅篷、精舍,实际上已过百。入清以后,这一势头更有所飙升,不仅兴建了许多寺院,而且寺院的规模急剧扩张。仅化城一寺,僧人就达三四千人之多。据统计,清中叶九华全山寺庙达156座。由此形成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的局面。

清后期受到太平天国战乱的影响,九华山的佛教急剧衰落。十年间,化城寺的寮房由原来的72家顿减至10余家。同治二年(1863)战火平息以后,稍稍有所恢复。到清末,全山寺院约有80余座。民国时期,九华山佛教渐渐又恢复到接近清中叶的水平,但经过抗日战争,再次遭受巨大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九华山的寺院虽然仍有145座,但僧尼不到200人。

现在九华山有寺庙94座,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省级重点寺庙30座;僧尼800多人。

寺庙建筑

在清中叶以前,九华山的寺庙以化城寺历史最悠久,且规模最庞大。清末,祗园寺、甘露寺、百岁宫、东崖寺号称九华“四大丛林”。目前肉身宝殿、祗园寺、化城寺、百岁宫、甘露寺、上禅堂、慧居寺、天台寺、旃檀林九座为全国重点寺院。

九华山的寺庙遍布全山,昔人曾有言云:“九华千寺,撒在云雾里。”但是也有两个相对较为集中的所在:九华街、闵园。尤其前者,密布着20多座寺庙、7座佛塔,包括九华“四大丛林”中的三大。

九华街位于九华盆地。该盆地本来是第四纪冰川侵蚀而成的冰斗,底部海拔500米左右。九华街长仅500余米,为香客集散中心和交通枢纽。

位于九华街东北、东崖峰西麓,为九华诸峰入口第一大寺的是祗园寺。该寺原为开山主刹化城寺的东寮之一,原名祗树庵,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八年(1882)重建殿宇,开坛宣戒,寺得以中兴,成为十方丛林。其殿宇庄严宽敞,为全山之冠。僧房100余间,可接纳1000人;伙房内有7口铜质大锅,最大的一口一次可煮米200公斤,人称“千僧灶”。该寺分三进,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天王殿,第三进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巍峨瑰丽,坐东朝西,面向化城寺。禅房依偎在大殿的东、西、北三方,以民居式与大殿的宫殿式相组合,顺应地势,错落有致,结构曲折,布局精巧。

化城寺作为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地藏菩萨道场,不仅历史悠久为全山之冠,而且位置上也位于九华盆地中心。东面东崖、南面芙蓉峰、西边神光岭、北边白云山,四山环拱如城。其寺额始置于至德初年(756),其址在檀公寺基;建中初年(780)于此置新寺,移旧额于此,遂成大伽蓝,规制长期居九华诸寺之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殿宇及诸堂、土库,成为九华山总丛林。后两度遭灾而重兴。清人《九华山志》称:“天下佛寺之盛,千僧极矣,乃九华化城寺,当承平时寺僧且三四千人。寺不能容,则分东西两序;又不能容,各分十余寮至六七十寮之多。”咸丰七年(1857)毁于太平天国兵火,仅余藏经楼。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1981年重修后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

化城寺坐北朝南,前有放生池和面积达1864平方米的广场。殿宇四进,具有典型的皖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平面布局严整对称,殿宇台基分三层逐层递升。第一进灵官殿,第二进天王殿,第三进大雄宝殿,第四进为藏经楼。其中,藏经楼保持明代建筑风貌,为九华山珍贵文物荟萃之处。

在祗园寺所靠的摩空岭上,坐落着另一大丛林:万年寺,又称“百岁宫”。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名“摘星庵”。1630年,崇祯皇帝赐庵名“百岁宫”。其建筑风格与祗园寺截然不同,祗园寺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万年寺白墙黑瓦,朴素肃穆;祗园寺廊庑缦回,逐层升高,万年寺则上下连贯,一气呵成。祗园寺的艺术巧夺天工,而万年寺的建造顺应自然。

万年寺于道光年间重修、扩建,成为十方丛林。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火,光绪五年(1879)重建。该寺坐北朝南,5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体。从正面看大殿,只有1层楼,大殿的厢房为两层楼;从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为5层楼。屋顶则是一个完整的四落水顶。佛龛依地势筑在长4.5米、高2米的岩石上。1998年又在其南面东崖之巅新建了五百罗汉堂。

“四大丛林”中,历史最早、从金乔觉“宴坐岩”发展起来的东崖寺已在民国年间毁于兵火;而资历最浅的甘露寺,如今仍是全国重点寺院,还是九华山佛学院的所在地。此寺位于九华山北面登山公路中段一侧的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扩充殿宇,开坛传戒,成为一大丛林。道光和同治年间两度遭兵毁,不久都得以重修。现存大雄宝殿、配殿及寮房,坐南朝北。大雄宝殿为宫殿式,而其余三组建筑为皖南民居式,灵活多变,因地制宜。

除了“四大丛林”,九华街上的重要寺院还有位于神光岭的“肉身宝殿”,原名“金地藏塔”。始建于唐代。金乔觉于化城寺圆寂后第三年,僧徒开函,见他肉身颜面如生,摇动骨节,发出金锁响声,于是认为是菩萨降世应化的征兆。从而在其晚年读经的南台上建三层石塔,安葬肉身。俗称肉身塔,又称地藏坟。到宋代建立塔院。到明代又建殿以护塔,万历中赐额“护国肉身宝殿”。康熙年间重修殿宇。清末屡次遭毁而复建,现存建筑为1990年代重建。前殿供十殿阎罗法像,后殿供金地藏铜像。高达5米,重4.5吨。每年农历七月初三为地藏成道日,朝香之人极多。

神光岭东南的半山腰,坐落着另一所全国重点寺院上禅堂,原名景德堂,创建于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因新修殿宇而改名。咸丰年间曾毁于兵火,同治以后中兴。现存为清末民居式建筑,坐北朝南,山门东开,可谓别具特色。大雄宝殿与韦驮殿南北相对,两组建筑依山势分布在两级台阶上。过去称其有三最:“九华香火甲天下,唯上禅堂最贫;风景唯上禅堂最佳;院宇唯上禅堂最丽。”

天台寺位于天台与玉屏峰之间,又名地藏寺、地藏禅林,相传为金乔觉禅居之地。宋代建寺,明初成丛林。清代得到发展。清中叶天台峰周围八刹48庙,均从属于它。道光年间荒废,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现存建筑主要为1990年代重建。

旃檀林则位于九华街西南,又称“旃檀禅林”。始建于康熙年间,为化城寺72寮房之一。其得名源于寺后琵琶形山丘上的古树。咸丰年间遭兵毁,光绪时重建。其建筑由四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1990年代于老大殿旧址建成大悲殿、大愿殿。

与一般的佛教名山都有前山、后山之分一样,九华也分前、后二山。据说明代以前朝九华的大多是去后山,后来朝前山的渐多,盛极一时的后山反倒渐渐受到冷落。上述各寺院都在前山。其实后山不仅风景秀丽,古色古香的寺院也很多,有些古寺院甚至传说创建于唐宋年间。净信寺便是据说创始于唐代初年的一座古寺,其前身为碧云庵,因碧云峰而得名。开元年间赐额,一直沿用至今。明代以前香火很旺,后来九华山佛教中心西移,靠近青阳县城的这一带寺庙也就日趋衰落了。同此命运的还有法乐院、九子寺、翠峰寺、净居寺等古寺院。唐五代期间九华山共有22座古寺,宋代增至43座,这些寺院大多分布在九华后山至青阳县城一带。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上海文艺出版社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