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扭曲的人的特征(心理咨询师)

「如何与人格障碍型家人相处」,是映心堂心理出品的心理知识产品。

本节是专栏第7节。


主讲:于玲娜咨询师


施虐型人格障碍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对家人杀伤力最大的一类人格障碍——施虐型人格障碍。

施虐型人格障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他们以伤害别人为乐,看到别人越痛苦,他们就越开心。有时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开心,但内心很有快感。

他们的快乐来源于虐待和伤害别人,有时还会套上一层正义的外衣,显得很有迷惑性。

有的家长喜欢对孩子进行惩罚,惩罚的目的,表面上,他们会说是为孩子好,是为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事实上,惩罚本身才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比如有的孩子偷了东西,家长可能会问:「你偷的东西放哪了?」或者「你偷的钱怎么花掉的?」孩子不肯说,他们就会对孩子进行严刑拷打——绳子、皮带,动真格的严刑拷打,同时摆出一副正义凛然的姿态,觉得小孩做了错事就应该惩罚,而且我必须要知道偷的东西去了哪儿,才能挽回损失。

但事实上,他们在这种拷打和虐待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有快感。平时如果看到抗日剧里严刑拷打和虐待的镜头,他们也会非常喜欢,非常有代入感。有时他们会一边看一边骂,意识层面一副正气凛然,觉得这些反派真是坏透了,情感层面,又会悄悄站到反派一边,享受这种观看虐待的过程。

为什么说施虐型人格对家人的杀伤力最大的呢?

想象一下,即便你的家人是反社会型人格,ta真的冲动之下把你给杀了,那你至少也能死得痛快。但如果你的家人是施虐型人格,他永远不会置你于死地,因为还要留着你继续施虐继续取乐,这样你就会生活在一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感觉中。

刚才讲的是身体层面的施虐,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另一种更隐蔽的形式,是情感层面的施虐。

比如有的大人,看到孩子喜欢什么,会故意不给他,借口都是冠冕堂皇的,什么你还小、对你不好之类,但事实上,是喜欢看别人特别想要什么东西,却怎么都得不到的痛苦的样子。

又比如,小孩特别害怕什么,有的大人就会以锻炼他的胆量为借口,把小孩频繁暴露在那种可怕的东西面前,让他遭受大量的惊吓。听到他尖叫、恳求、哭泣,甚至情绪崩溃,自己会很有快感。

情感施虐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扭曲。

身体施虐很残忍,但毕竟是可见的,冤有头债有主,孩子长大后回忆起来,也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种「知道」,更有利于他从创伤中恢复出来。

而情感施虐留下的伤害,更难表达清楚,周围人也不会觉得是多大的问题——连自己受了什么伤害都无法确认,治愈的道路就更艰难了。


其他识别人格障碍的方式


以上介绍了一些主要的人格障碍类型,还有一些情况比较少见,或者难以归类,你会觉得既像这种类型又像那种类型。

总的来说,不管是哪种类型,有3个特点可以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出人格障碍。

这种识别的能力很重要,算是防患于未然。既然和人格障碍相处那么痛苦,我们需要小心一些,不要让陌生的人格障碍者进入你的生活,甚至成为你的家人。

  1. 人际关系

第1个特点是,人格障碍者通常没有稳定的无利益相关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谁跟ta在一起,一定是因为ta能给对方什么好处,跟ta相处是件非常麻烦、消耗甚至痛苦的事,如果没有这种好处,别人通常不会容忍ta的性格。

所以,这类人通常不会有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朋友。

  1. 内心感受

第2个特点是,和人格障碍的人相处,内心的感受,和跟一般人相处的感受很不一样,你会觉得耗损、疲惫、受伤、愤怒、内疚,有时不知怎么地就做了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成了一个自己不想成为的人,但又无可奈何,很多时候你甚至没法把和他相处的这种痛苦,用语言精准地表达出来。

所以,如果你发现,和别人相处,有时让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偏偏和这个人相处,你有各种不好的感受,而且变成了一个更糟糕的自己,那你就有必要怀疑,这个人是不是有人格障碍。

  1. 反思能力

第3个特点是,几乎所有的人格障碍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在他们看来,问题都出在别人身上或者环境身上,他们自己不仅没什么错,常常还是受害者。

一个没有任何自我反思能力的人,是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

·


·如何与人格障碍型家人相处·

第1节 如何识别人格障碍?

第2节 强迫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第3节 表演型人格障碍

第4节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多重人格

第5节 偏执型人格障碍

第6节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第7节 施虐型人格障碍

第8节 长期和人格障碍相处会带来哪些影响?

第9节 如何与有人格障碍的家人相处?

第10节 面对边界入侵,学会用行动沟通

第11节 和有人格障碍的家人相处的原则

第12节 针对强迫、表演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定「对策」?

第13节 针对边缘、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定「对策」?

第14节 针对偏执、多重人格、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定「对策」?

第15节 针对施虐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定「对策」?

第16节 「道理都懂,却做不到」该怎么办?

第17节 家的想象与自我投射

第18节 人际的「肉搏练习」

第19节 为自己寻找支持力量


·映心堂咨询师·

于玲娜·东京


浙江大学心理系学士、硕士,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毕业。全职从业10余年,7000小时以上咨询和团体工作经验。


著有《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荣格自传》。


擅长


- 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等神经症

- 躯体化问题

- 女性个人成长

- 轻度人格问题

- 创伤陪伴

- 咨询师自我体验


欢迎评论或私信交流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映心堂心理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