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是什么时候(七夕到底是不是情人节)

单位聘请了一位专家、博导来上课,我因其他原因没能去聆听,真是遗憾。

不过同事说他的课太精彩了,说教授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文化,错把七夕当成了情人节,七夕其实是一个伤心的日子,是祭祀新逝世亲人的日子。


我很赞同专家教授的观点。不过我突然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北海里有一条大鱼叫鲲,大到什么程度?它的身体有几千里;鲲有一天高兴了,它化为鸟,名字就叫鹏,这只鹏鸟太大了,它的背部就有几千里,它的翅膀如垂天的幕布……几只在灌木丛中跳来跳去的小鸟,它们看到了鹏,笑了!“那么大干什么?飞那么远干什么?!像我们这样在草丛中跳来跳去不好吗?!”

这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大和小的关系了。

七夕到底是祭祀节还是情人节?我们从大的角度和小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从大汉族的角度看,七夕是情人节;从少数民族看,七夕是祭祀节。

是的,七夕确实是祭祀先人的日子,但是这是少数民族的节日。

而大汉民族呢?汉族的七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功能。

汉族的七夕也叫乞巧节,是一个妇女们显示心灵手巧的节日。

七夕在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古代劳动人民把七夕当成了禁忌日,在这天会祭拜新近逝世的亲人。


中国自古就有崇拜星宿的习惯,并衍生出凄美的爱情神话故事:牛郎织女。

两汉之前,七夕是禁忌日。后来民间开始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正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就慢慢变成了良辰吉日了,演变成为了男女欢会的良宵。

唐朝,宫女流行,在七夕这一天,宫女们被禁在深宫里,思念外面的郎君而不得,怎么度过这漫长的夏夜呢?于是她们就在宫里举行技巧比赛,看看谁会做针线活,谁的针线活做得好。

后来这些宫女年老色衰,出宫嫁人了,就把宫中的这种七夕比针线活技巧的习俗带到了民间,这就是七夕乞巧节的由来。

乞巧节一直流行到清朝。

民国年间,西方思潮进入,政府出台红头文件规定,七夕改用公元纪年,而七夕也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七夕由盛而衰。

解放后,大家知道的原因,连孔庙都折了,这个节日也就没有了。


这几年,西方节日兴起,什么2.14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日冲击我们的文化,很多人都过洋节日了,有识人仕惊呼: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根!

于是乎,年轻人不过2.14情人节了,开始寻找中国的情人节。

而此时,人们想起了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且七夕正是夏天,超短裙穿起来,宽松的大裤衩穿起来,男女都露出了莲藕一般的胳膊和白萝卜一样的大腿,空气中尽的荷尔蒙,七夕的那天,白天消耗玫瑰和米酒,晚上则消耗更多的玫瑰、米酒和杜蕾斯。

没有什么最好的节日,只有顺应时代的节日就是好节日。

七夕情人节契合了当代青年年过情人节的需求。

什么是文化?

一千个人对文化有一千个定义,但是,民俗文化有民众文化的定义,它是以价值观为核心,以人的行为特征留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价值性。比如七夕,就是以男欢女爱为价值追求。

2.广泛性。全国都这么认为,就具有了广泛性。一两个人这么认为,那么它就没有广泛性了。

3.行为性。文化必然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4.长久性。一两天不算文化,一两年也不算文化,要几代人才形成文化。

那么,七夕能不能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呢?

我看能。

首先,它有价值性。

它的坐性,就是承载了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

其次,它有广泛性。现在每年七夕的时候,全国青年人,甚至是老年人,都过七夕节。

其三,它有行为性。都给自己的情人送花送酒送戒指什么的,有的甚至是送杜蕾斯。

其四,论它的长久性,从汉时就有七夕节了。

那么,把七夕定为情人节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契合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那天鹊桥相会。

二是可以减少我们年轻人盲目过洋节。真的,我们没有头人的文化底蕴,过一些洋节变了味,比如感恩节,我们没有那文化底蕴,根本不知道感恩节是什么回事。

三是刺激经济增长。节日经济已经成为了共识,没节日的也要创造出一个节日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你看,又11,原本是光棍节,因光棍节只消耗扑克牌和啤酒,对经济无贡献,所以就变成了购物节了。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职业精英培训师犁子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