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人的名字(科普文)
作为中国互联网和自媒体上最火热的国家,美国几乎成了无数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上到九十九,下到小朋友,都能指点江山说道说道国际风云,论一论世界大局。
简言之,全民政治家,全民外交家,顺带全民侃爷奖得主。
但是这被我们视为话题的美国和亚美利加洲(Americas)我们又知道多少?
知道了这些,谈国家大事和美国是不是更有自信。
基于此,看看这篇写美国溯源的文章吧。
了解这个所有国人最都关注的国家。
坐好发车,我们开始了。
谈美国的历史,跟一个动作,还有一个人有关。
这动作就是吃饭,这人当然是哥伦布。
从我写历史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促进人类进步的从不是虚无缥缈的信仰,而是切切实实的口腹之欲。
吃,就是人类进步之源,基于更好的吃而促成的贸易需要,又让世界多了奇迹。
这奇迹当然就是探索新大陆。
欧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贫瘠的大洲。
按富庶程度看,一直处于能吃饱就不错的状态,至于所谓的品味和口味,没有五谷杂粮的欧洲也翻不出花样来?
更让欧洲人难受的是,长久以来他们只有一种调料:食盐。
弄的欧洲人吃咸肉、咸鱼吃到要吐。
那么中国人估计要寻思,这欧洲人不知道香料吗?答案是他们知道,只是大部分人买不起也用不起。
简言之,欧洲不产香料,要吃香料都需要找阿拉伯人买。
聪明的阿拉伯人一看有利可图,就将印度、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产的香料,送到欧洲去售卖,赚取了巨额利润。
吃,特别是吃香料,引发了欧洲大量的贵金属流失,以至于欧洲人都成了穷人,还是穷疯了那种。
这穷人多了,再加上跟随丝绸之路去到元大都的马可·波罗,写了本《马可波罗游记》,更是让穷疯了的欧洲人窥伺起了富庶的东方还有让他们口水直流的香料。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吃饭。
这不仅是中国的真理,也是欧洲人的。
掌握东西方贸易的阿拉伯人,借助地理优势,控制丝绸之路,垄断了日进斗金的香料生意。为了保障自己的贸易线路安全,阿拉伯人扯起谎来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经常忽悠欧洲人说,香料都是奇珍异兽的宝贝,生产香料的地方可不是一般地方,有喷火龙和巨型蝙蝠等怪兽把守,是他们付出巨大生命代价才拿到的。
这就注定了,这玩意便宜不下来。
铁憨憨的欧洲人一听,顿觉有理,也愿意付出巨款购买,宣传的多了,就让香料成了奢侈品中的爱马仕,成了比黄金还贵的硬通货。
中世纪欧洲看人有没有钱,是看家里有没有胡椒而不是看有没有黄金。
随后时间到公元12到13世纪。
接连崛起的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断冲击丝绸之路,中国元朝时丝绸之路也曾复兴了一段时间,但等到元朝灭亡,以及奥斯曼人在1453年攻克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之后,丝绸之路就基本上停摆了。
因为海上丝绸之路,成了更好的选择。
精明的商人发现了新航路,那就是让香料从南亚出发,经阿拉伯海红海、亚丁湾,抵达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我们看地图,亚历山大港在哪?
答案是地中海右边。
那时的奥斯曼帝国也要赚钱啊,作为中间商的他们就稳稳控制了这条香料商道,顺带跟控制地中海贸易的意大利城邦成了合作伙伴。
热那亚、佛罗伦萨、威尼斯等贸易城邦在当时虽是小国,可背靠奥斯曼帝国,凭借海军收获贸易特权的它们,还是成了富得流油的城邦。
特别是威尼斯,在修理了主要对手后,就独家垄断了从亚历山大到欧洲的香料贸易,成了地中海霸主+欧洲小土豪。
这可气坏了欧洲大国,也让他们有了异样的心思,你那么嘚瑟不就是做中间商吗?
我们再开一条商路,看你还嘚瑟不。
那个时候文艺复兴和科技之光也在酝酿,地球是个圆形在欧洲成了大家的共识。
地球都是个球,是不是意味着一直走就可以回到原点?
我们是不是可以绕过威尼斯和奥斯曼帝国找到守护香料的巨龙和怪兽,自己升级打怪收香料?
说干就干的欧洲人行动了,而这就是大航海时代产生的背景,荒诞却又纯粹,只为了给吃食找调教。
然后,另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
他就是大航海时代的男一号哥伦布。
老哥同志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从出生地看,属于当时的既得利益群体,但这娃很有国际主义精神,不安分在家里继承祖业当织布商人,反而特别钟爱冒险和航海,心中一直有一个走遍世界的梦。
这梦想配合不俗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航海技术,给了他冒险的条件。
但是个人条件虽然有了,却没钱没船啊。
于是创业者哥伦布想到了拉风投,这目标吗,就是当时要啥没啥,但是下海大鱼特别便利的葡萄牙王国。
葡萄牙王国切实的说是一个悲催的国度,国土面积小,人口也少,财富也不多,更可气的是隔壁国家都比他大,想扩张都没地方去,四方望过去,除了大海真没别的出路。
这就让他们天然有了海洋冒险基因,实在没办法吗。
为了扩张生存空间,在欧洲谁也打不赢的葡萄牙将进攻的目标盯上了曾经奴役统治伊比利亚半岛近700年的北非摩尔人。
为了稳妥起见,他们先是试探性的进攻了摩洛哥的休达城。
1415年,葡萄牙国王领军进攻休达城(塞卜达,在直布罗陀海峡南岸),攻克了这个扼住地中海西进大西洋的咽喉要道。
这件事也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事。
他是欧洲人对外殖民的起点和开始,也是葡萄牙人崛起的关键。
领军人物,亨利王子在尝到甜头之后,就回国定下了葡萄牙未来的国策,那就是重点发展海军,培养人才,开拓海洋。
这国策之下,才有大航海时代的前奏曲,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一路将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纳入版图。
虽然那个时候葡萄牙没有找到香料、黄金和新航线,可黑奴贸易还是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并且在不断深入非洲之后,发现了拥有黄金的黄金海岸和拥有象牙的象牙海岸。
一来二去,在经过数十年探索后,到1490年左右时,抵达赤道发现好望角的葡萄牙人,离找到新航路,打破阿拉伯人的垄断贸易,仅仅一步之遥。
葡萄牙人有需要,眼红葡萄牙收益的欧洲其他国家也有需要,这就让哥伦布的选择多了起来。
在欧洲各国推销自己远航计划的哥伦布,历经波折之后,终于说动了心软的女人。
这女人就是西班牙女王,天主教双王之一的:伊莎贝拉一世。
这里容我简单介绍下伊莎贝拉一世。
自从伊比利亚半岛在中世纪被摩尔人征服之后,半岛上就开始了持续774年的收复失地运动,也在不断反抗之后先后建立了诸如纳瓦尔王国、阿拉贡王国、卡斯提王国这样的天主教国家。
在一轮轮联姻、内斗、拉扯之后,随着摩尔人的式微,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强的两个国家卡斯提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在一场婚姻后成了一个国家:西班牙。
而葡萄牙就是脱胎与西班牙的国度。
这场婚姻的女主就是卡斯提亚王国公主伊莎贝拉,他老公就是阿拉贡王国的费尔南多二世。这两口子先后成了国王,然后又将卡斯提亚和阿拉贡合并成了西班牙。
拥有大部分伊比利亚半岛后,看最后的摩尔人不爽的两口子,发起了“收复失地运动”的收官战,并在1492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消灭了伊比利亚半岛最后的穆斯林王国格林纳达王国(1493年)。
也是在这段肃清穆斯林的战争中,伊莎贝拉女王收到了来自哥伦布的航海计划书。
早就明白西班牙的未来在海上,必须学习葡萄牙的女王,一眼看出哥伦布的才华和远见,但大战在即,不是谈这个的时候,又怕这特殊人才跑了,就用给皇家俸禄的方式稳住了哥伦布,希望战争结束就让哥伦布去远航。
为此,她先后两次召见哥伦布,表达自己的重视,弄的不少西班牙贵族觉得女王中计了,被哥伦布忽悠了。
纷纷反对资助哥伦布远航,就连女王的国王丈夫也不同意,最后还是女王力排众议,通过变卖自己的首饰,找人借贷才让哥伦布有了圆梦的3艘船只和80多水手。
这女王的做派跟修颐和园不顾国家的慈禧太后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出发了。
这其中还有个插曲,那就是伊莎贝拉女王还给了一封信给中国皇帝的书信,给哥伦布,指望能直接跟马可波罗游记中的梦想之国建立联系。
可惜的是,这封信并没有到明孝宗朱祐樘手中,如果真到了,也不知这位以打造“弘治中兴”闻名的谦谦君子,会如何应对来自欧洲,金发碧眼女王的热情。
插曲过后,远航的哥伦布在经过二个多月毫无希望的漂泊后,终于在水手哗变,发生内讧之前幸运的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马群岛。
兴奋登陆巴哈马群岛的哥伦布,也毫不客气的在岛上插上了西班牙国旗,宣布哪里成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地盘。
地方势力现在叫:圣萨尔瓦多(萨尔瓦多共和国首都)
这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第一个插旗帜的地方,插完旗帜之后,兴奋的以为抵达了东印度群岛的哥伦布,也不管土著人愿不愿意,就抓了几个当地人送回了西班牙,声称他们是印度人,这就是印度安人称谓的由来。
首次远航成功的哥伦布,给美洲人带去了奴隶贸易,也给西班牙国王两口子看到了发财的希望,一回去就被西班牙国王夫妻当牛马使唤,休息半年就又带着17艘船,1500多号人前往美洲,开拓殖民地的同时,也在眼巴巴的诉求金银财宝和香料。
这次哥伦布成果也就不少,但是航海路哥伦布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收获了无数的封地却管的一团乱,心中心心念的只有自己梦想中的印度。
为了找到印度,第三次远航的时候,哥伦布大胆南下,从委内瑞拉登陆,发现了南美洲大陆。
一看这广袤的大陆,回过神来的哥伦布明白,群岛背后肯定有大型陆地。
但随着开拓占领的土地越累越多,哥伦布管理能力匮乏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拥有那么多殖民地,却毫无作为,毫无收益,这让西班牙国王不满了。
在被押解回国解释了一通之后,哥伦布放弃了土地管理权,反而开始追逐自己的初心,那就是发现印度。
他坚信,这将改变他的未来。
也就是在哥伦布命途多舛的时候,给美洲和美国命名的那个人出现了。
他就是视哥伦布为偶像,在西班牙一个远航器材店上班当经纪人的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在经过朋友介绍认识哥伦布之后,对他的事迹特别神往。
出生良好,又有钱,知识也丰富的他,秉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精神,开始自己的身体力行,登上了葡萄牙探险队的船只,继承哥伦布的信念,去找印度。
据记载,亚美利哥先后参与了四次远航,在巴西登陆过,也发现了亚马孙河口。
边旅行,边记录,边思考的亚美利哥,跟哥伦布很不一样,不那么功利的他,将所见所闻记录成册,认真分析,居然分析出了石破天惊的观点。
那就是认定“托勒密”所言的,地球上只有亚、欧、非三个洲的说法不对,自己现在研究的,看到的大陆,不是所谓的印度,而是前所未见的新大陆,印度和新大陆之间还隔着一片大洋。
新大陆理论推出后,惊动了整个欧洲,无数学者认同了他的说法。
然后,就有了地图学家的贡献。
公元1507年,一名德意志学者在整理世界地图的时候,正式将新发现的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加洲,这就是英文美洲《America》的由来,也是美国名字的由来。
关于吃的诉求,就多了贸易的需要。
贸易的需要,又让航线成了关键。
航线被垄断,让新航线成了课题。
大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大科学家,亚美利哥定义新大陆。
偏执的哥伦布一直念念不忘印度,反而是理性的亚美利哥,成了命名者。
这背后的因果和宿命,其实跟初心有关。
无意质疑殖民者哥伦布的事迹,对于西方和世界而言他是伟大的,对于美洲土著而言,他是残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