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能洗澡吗(立春15天)

古语云:“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春来万物长,故春季便为四季之首。而同样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其中之“立”便有“开始”“确立”之意。

如《周天七衡六间》便说得明白,其言:“大寒后十五日,斗指艮,为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至,故为之立也,言万物凑地而出,随阳而生也。”

一般立春到来,便等于冬之闭藏已经远去,此后这自然天地便将慢慢进入到风和日暖和万物生长的状态之中了。

但理论虽然如此,可各地的实际情况却仍会有所不同,即便立春一至,祖国大地上的不少地方却依然会受到冬之气的影响。而即使春季如约而至,因为早春乍暖还寒的季性,所以很多人的身体也还是会频频出现各种“异常”

而之所以身体出现这些异常,是因为我们没能正确把握住立春“助阳萌芽”的缘故,以至于身体的阳气刚一“萌芽”,便陷入到了“枯黄”之中。

关于如何“护养”,首先我们得在立春时节先大体懂得在这立春三候中,每一候的忌宜,并且还得护好身体中这三个要紧位置!

立春三候忌宜详解

立春首候:东风解冻(正月初四至初八)

立春前五日,气温回升,广大的南方地区会因为温暖湿润的东南风的到来,而预先解除寒夜的封冻,随后此股暖风自东南而卷西北,一路之上高歌猛进,所到之处大地冰消,清寒尽扫,故古人将立春前五天,也即立春首候称之为东风解冻。

但东南风虽好,可是一旦你所处之地常为东南风与西北风交汇之处,那么建议最好居家保养为妙,一来古人认为风主疫病,且而风向更张则更是如此;二来西北风主寒冷干燥,东南风主温暖湿润,二气相家杀气盈天,而人受此气亦难免备受打击,所以一旦你最近在外常感风向多变,那么最好勿要频繁外出。

此时忌讳:骤然减衣《遵生八笺》云:“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

此时适宜:早起梳头:《述见》云:“是月每早梳头一二百梳,甚益。”

立春次候:蛰虫始振(正月初九至十三)

蛰虫,即那些秋冬一来就蛰伏在地下的小虫子,一般多以蚯蚓、蟋蟀、蚂蚱和瓢虫为主;而立春中五日,即二候蛰虫始振时,这些虫子便会自土而出,除了匍匐在地的蚯蚓外,其他虫类都有“振翅”飞翔的举动,故而古人便给这立春二候命名为“蛰虫始振”

虽说万物复苏景色尚佳,百虫以荣。但是好坏相随正如阴阳相伴那般,虽然蟋蟀、蚂蚱及瓢虫叫声清脆且相对憨态而无害,但是此时冒出的害虫如蚊子、蜱虫、蚜虫、苍蝇等却不可不防,尤其是春初之蜱更是害虫中的“大害”一旦让蜱虫上身,轻则痛痒红肿,重则感染入院;为此劝告各位喜欢春游及野营的小伙伴,千万要做好防虫措施。

此时忌讳:进食肝脏:《金匮要略》云:“春不可食肝;春为肝旺时,恐以死气入肝故。”

此时适宜:洗澡沐浴:《云笈七签》云:“正月十日沐浴,令人齿坚。”

立春尾候:鱼陟负冰(正月十四至十八)

关于立春最后一候,即鱼陟负冰,其中这个“陟”是通假字,通跋涉地“涉”字。请各位展开想象,一听到“鱼陟负冰”,是不是脑海中便有一只鲤鱼正背顶残冰向前游弋的画面?

当然除了画面之外,鱼陟负冰另外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就是自立春后五日开始,江河下的水温开始恢复温暖,而尽管地面可能仍有残冰,但是温暖之期实已即将到来,为此到了三候的时候,各位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购入迎春的被褥和衣服了。

此时忌讳:忌过纵欲:《杨公忌》云:“正月元日,天腊日,十五日为上元,二日忌夫妇入房。”

此时适宜:煮粥饮粥:《千金月令》云:“是月宜食粥,取紫苏炒微黄焦香,煎煮为粥。”

立春想健康,要护好三个地方

春季寒暖不定,别让脑袋着了凉

关于立春养生为何要先保护头部,其实《内丹秘要》中便已说得清楚,它说:“(春季)阳出于地,喻身中三阳上升。”意思是立春开春之际,阳气会先从地底腾至地上,而人身体中的三焦之阳也会腾至头顶,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河流会解冻,萌芽为什么茁壮的根本原因。

因此既然立春之时,人体的阳气多汇聚于头顶之处,那么保护好头顶的阳气,并使之巩固,变成了此时养生之要;对比冬季护头,冬时人们保护头顶主要是防寒取暖,不使身体感冒生病;而立春保护头顶,却是为了不使阴气伤损阳气,以确保身体中的阳气可以在往后的日子茁壮成长,并且保持平安;故而,春季保护脑袋的必要性,其实要远远大于冬季。

先脾后肝,春天别让身体遭殃

古人认为,春为青帝之相,五行对应木土之相,而五脏则对标肝脾之官。但初春养生,不能直接养肝,而是得先采取保脾养肝的总体方针,然后以舒心导气、省酸宜甘为步骤,先保住脾胃的机能,然后才能为春中和春末的肝脏健康打下基础。

护脾

所以先说脾,早在远古时代时,古人们就发现脾与胃互相联结,所谓“脾为胃之基,胃依脾之气。”的结论便来源于此,之后千百年,古人们历经发展,便有了“脾为先天之本,后天生化之源。”的理论。

而当下时值立春,为万象更新之时,每每到此期间,人体的肠脾肝胃便也到了最活跃的时候,所以古人说:“春来食苦尝出甘。”也反应了人味觉苏醒的过程,但立春之前,因为过年大节的缘故,在座各位想必都有豪吃海宴的经历,所以想要在春季调养脾胃,必需先“清淡”其性,并健壮其根。

故而在此建议大家可以平时居家,煮一碗八仙粥来调养调养自己的脾胃,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茯苓、建莲、芡实、薏米、山楂、麦芽、山药、人参(看情况,给小孩吃就不要放。)各五十克,精米两百克。

起锅烧水,先将山楂、芡实、建莲、薏米洗净,山药去皮,然后将茯苓、建莲、芡实、薏米、麦芽、山药入锅烧煮,然后将山楂人参碾磨成粉。

等火开后关小火,将食材倒入砂锅,加入山楂人参粉,接着下入精米,以小火煲煮,待一小时后便可取出食用。

相传这个八仙粥源自明代御医陈实功之手,相传这八仙粥中有八味材料,并且聚于一堂时都能发挥出食材本身的食性,其中这八仙粥中的茯苓能祛体内之湿,后又有建莲清快淤火,接还有芡实可以补虚强中,另有薏米能健康体魄,随后山楂则使食欲重新活络,而麦芽能使脾胃健全,最后山药温中补气,此粥入口,这脾胃之积便已解除大半,故而世人莫不以八仙粥而命名之。

但是只用来做粥毕竟不利于保存,所以陈实功又尝试多月想将此八味食材熬制成丸,可就是难以成功,但所幸一日在他夫人做饭之时,误将其案上材料拿去研磨,待陈实功发现之时,这八味材料已随夫人之手同精细米面混合制成了一道糕点。

但当陈实功品过以后,发现此糕不仅保留了原先八味材料的食效,而且甘甜美味,于是立即进贡御前,待皇帝品过以后喜笑颜开,乃赐名“八珍糕”,于是这八珍糕乃名扬中华。

可随明亡以后,此方辗转百年,终于经由清代太医院之手还原,而还原以后,当时太医院无不惊叹此糕在养护脾胃上的效力,为此御医们评价道:“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于是此后百年,如乾隆慈禧更是爱之如饴,而二人又得益于八珍糕的食效,最终都能以长寿之姿冠绝中华,可谓实在传奇。而时至今日,在我们力求还原的不懈努力下,这款新时代八珍糕亦得以还原而出现在世人面前,在保障了选材优质的基础上,新时代的八珍糕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保持初心绝不用低价的蔗糖和香精以代替其中天然的谷物味道,为此诸多对甜食忌口的朋友也能大快朵颐,一享当年皇室待遇。

养肝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养肝之前,我们得明白春季养肝我们得吃什么和不吃什么,这里我们参照两本古籍及一句民谚,先说古籍,这里主要是《千金方》和《金匮要略》,前者云:“春七十二日,省酸宜甘。”后者云:“春不可食肝,恐死气入肝。”意思是在吃的方向上,春季要甜大于酸,甜不可少,而酸不可无;其次春季忌讳吃肝。

而剩下一句民谚则说:“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即意思是让我们最好在申时以后就吃饭,这里的申时即下午三点到五点,但那么早吃饭,很多人会因为没吃夜宵而辗转难眠,但这夜宵吃下后,却是更也睡不着了,于是这春季一开头,不仅健康状态直线下降,连颜值也都跟着崩溃,真是好让人愈来愈心烦。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叶红刚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