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上大供都供啥(历史杂谈)

文|小撰

编辑|枕上史书


在中国古代,服饰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是区分社会成员身份与地位的重要工具。

明朝以“礼”治国,服饰等级制度森严,界限分明,不同身份的人所获赐服不甚相同,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

在与藩属国的交往中,服饰经常作为特殊的礼物,被赏赐给国王、王妃、使臣等,其中明朝对琉球官生的赐服是重要且独特的。

琉球官生即琉球国派遣入国子监肄业国学的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学生,又是“使臣”,且都是在其本国具有较高身份地位的上层人士,在中琉两国的交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学界关于琉球官生的研究已有一些,多集中在对官生的安排及留学生教育等方面,从服饰角度针对琉球官生的研究寥寥无几。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实物、图像及国内外学者的著作等,整理分析明朝赐琉球官生的服饰情况,并与其他藩属国官生和本土国子监生的赐服对比,探讨明代的服饰外交。


明代琉球官生所获赐服

早在汉代,我国就开展了留学生教育,历史上曾招收少数番邦外国的贵族子弟入太学,学成送归。

琉球国是在明代开始派遣留学生到国子监肄业国学的洪武七年,琉球国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双方开始交往。

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准予其派遣子弟入国子监肄业国学,读书知理,便于中琉两国的友好交流。翌年,琉球国开始派遣官生入国子监肄业。

《明实录》《中山世谱》等资料显示,明洪武二十五年至万历八年的近200年间,琉球政府派遣来中国的琉球官生共17批,有案可查者55人。

自琉球官生踏上中国的土地后,明朝政府就不断地给予其赏赐,其中赐服最常见。明朝对琉球官生服饰的赏赐并无具体规定,史籍中对赐琉球官生

服饰的记载也比较粗略,多散见于《明实录》等书中。

如《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九年九月戊申条载:“诏遣国子监琉球生三五郎尾等归省,赐三五郎尾白金七十两、彩缎六表里、钞五十锭,寨官子实他卢尾等钞二十锭、彩缎一表里。”

表里在这里作计量单位,指成套服装里外的定式用料,外衣曰表、内衣曰裹。另明代时有一潜规则,即被钦赐表里者,不拘品级,皆得穿大云,其吉服皆得用纻丝。

琉球官生在监肄业期间获得的赐服主要是衣(夏衣、冬衣、秋冬衣),这里的衣是指襕衫,其固定的服饰搭配是襕衫、缁巾、皂绦、靴和袜,在明代是生员、监生的巾服。

襕衫兴于唐,流行于宋明。洪武初,明太祖朱元璋驱除胡虏,禁“胡服”,命复衣冠如“唐制”,意在恢复礼制。

故明朝按唐宋之制,让士人穿襕衫。较之唐宋,明代襕衫式样略有不同,颜色差异较大。明代襕衫为蓝色或青色,圆领,宽袖,衣身两侧开衩并接双摆,领、袖、衣襟侧边、底边、双摆等处都镶有深青或黑色缘边。

缁巾,即黑色儒巾,外形呈前低后高状,巾顶部形成斜面,巾后垂有软带一对,皂绦,深蓝或黑色丝绦。

穿襕衫时,在腰部将两根绦带分别对折,折端互相套连,形成一个宽松的花结,再将两根绦带的末端在身后打结固定。

除了“学生装”襕衫外,明朝政府有时也会额外赏赐琉球官生罗衣、文绮绸绢衣等衣物,这种赏赐集中于洪武、永乐时期。

如《明太祖实录》卷220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赐琉球生日孜每、阔八马等罗衣各一袭及靴袜衾褥。”

《南庸志》对此次赐服记载更为详细,说这次工部为每名官生置办的一袭秋衣,有:“罗圆领、褡护、贴里各一件,绢汗衫、裙裤各一件。”

在明代,圆领、褡护和贴里常配套使用,是明代官员常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圆领即圆领袍,形制为右衽,上下通裁,前胸、后背处缀不同纹样的补子,官员们各按品级穿用。褡护从半臂演变而来,是一种比褂稍长的短袖衣,一般穿在圆领袍下,双摆在穿着时衬于圆领袍的摆内。

贴里,大襟窄袖,长过膝,贴里的褶子能使袍身宽大的下摆略向外张,显得端庄稳重,是明朝出现的一种腋下系带的袍,通常穿在圆领、褡护之下。

除了赏赐琉球官生衣服外,明朝政府也会在琉球官生请求归国时赏赐给他们珍贵的丝绸衣料,如彩缎、彩币、表里等。彩缎:色彩鲜艳美丽的缎织品。

缎织物外观光亮平滑,质地柔软,是在斜纹织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组织比较复杂的新品种,是由缎纹组织织制而成的高级丝织品。

明代时,缎织物已取代锦的地位,成为当时最受皇帝及重臣权贵喜爱的高级衣料。彩币:赏赐的财帛。彩币有彩、币之分,彩指丝绸类的纺织品,包含罗、绢等;币指钞币,尤其是大明宝钞。

据考察,明朝赐琉球官生的彩币仅指丝绸,而没有钞币的含义,原因之一是赐琉球官生彩币时也会赐其钞,如永乐十一年五月,琉球官生模都古等3人请求归国时,皇帝赏赐他们彩币、表里、袭衣及钞为道里费。

原因之二是不赐琉球官生彩币时也会赐其钞,如嘉靖九年三月,琉球官生蔡廷美等4人请求归国时,皇上下令给赏彩缎、布、钞有差,故明朝政府赐琉球官生的彩币仅有彩色的丝绸之意。

由以上赐服可知,明朝赏赐给琉球官生的服饰不仅包括显示其国子监生身份的“学生装”,还包括超出国子监生品级的服饰和纺织品。

明朝赐不同藩属国官生与本国监生的服饰比较

在中国古代,丝绸服饰和衣料不像现在这般易得,由于其珍贵性和代表的政治意义,服饰经常被作为一种特殊的礼物用于与周边藩属国之间的交往。

赐服是明代服饰等级制度的一部分,具有辨等威、明贵贱的作用,是皇帝笼络人心、维护统治、区分身份的重要工具

官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分析中国政府赏赐其的服饰以及赏赐其他“监生”的服饰,能更好地了解明朝政府的服饰外交策略。

首先我们从明朝对不同藩属国官生的赐服比较,就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洪武初期,明朝初建,百废待兴,在急需大量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彰显“正统”地位,故明朝政府不仅重视国子监生,而且鼓励藩属国派遣留学生入监肄业国学。明代时不仅琉球派遣官生,其他藩属国亦感慕华风,遣生来华,如高丽、日本等。

无论从赏赐频率还是赏赐丰厚程度来看,明廷对琉球官生的赐服比高丽官生和日本官生的更丰厚。相较于高丽及日本官生,明朝政府对琉球官生的优待体现在4个方面。

赏赐琉球官生服饰的次数更多,频率更高。明代琉球官生在华期间,共获得服饰赏赐35次;高丽官生获得服饰赏赐0次;日本官生获得赐服3次。

其中琉球官生在洪武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间,获得赐服16次;高丽官生在洪武三年至四年间,获得赐服0次;日本官生在洪武十六年至二十四年间,获得赐服3次。

赏赐琉球官生服饰的种类更多。明代赏赐琉球官生服饰的种类丰富,如襕衫、罗衣、罗娟衣,

在其请求归国时,还会赏赐彩缎、彩币等丝绸衣料作为道里费,供其归国。对日本官生的赏赐仅为衣、靴袜,且服装款式、面料单一,不如给琉球官生的赏赐丰富。

而这还不是全部的不同,更多的赏赐区别都可见明朝政府的背后态度,而这也是下篇我们要讲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邦勇.琉球王朝500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8:10.

[2]黄佐.南雍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5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58.

[3]佚名.明太祖实录[M]//黄彰健.明实录附校勘记.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北京:中华书局,2016.

[4]佚名.增广幼学须知鳌头杂字大全:3卷[M].刻本.滁州:琅琊阁,1678(清康熙十七年).

[5]张位.词林典故[M]//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翰林掌故五种.余来明,潘金英,校点.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枕上史书v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