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换日打一准确生肖(不可小瞧了那)

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沉积下来丰厚的文化遗产,诗词歌赋经典巨著,涵养了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熟语、成语,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好些语言沟通上的方便,它即可让人明了他人所说,又能暗合心意地表达自己。

那么,它们又是如何产生、如何的来历呢?

口号

在我们日常中“口号”的出镜率太高了,通常悬于公共场所或企事业、机关的墙垣上,几乎无处不见。近段时间“口号”多是人人熟悉的“科学有效防疫,确保安全健康”等等。

口号是什么“来头”?

据记载,“口号”乃是颂诗的一种,最早见于《宋史·乐志十七》:每当帝王举行盛大宴会时,乐工先诵骈文一段,叫“致辞”,接着唱诗一章,叫“口号”,这歌功颂德的赞美诗,常唱得帝王将相心花怒放,眉开眼笑。

这种礼仪后来渐渐传到州府县衙。据载,有位太守初上任,官吏登堂拜贺,乐伶齐呼口号:“为报吏民须庆贺,火星退去福星来”。太守听后很高兴,忙问这口号是出自谁人手笔,得到的回答是:“本州自来旧例。”

由此可见,一些口号相互沿用抄袭,词意虽美,不过仅仅是一种装饰而已,难免有虚伪之处。

“口号”在古时也用于诗的题目上,表示是信口吟成的。

最初见于梁简文帝《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后为诗人袭用。如唐朝文学家张说就有一首诗的题目叫《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熟语大家太“熟”了。它含有不论好歹、吉凶如何,也要试一试、闯一闯、拼一拼的意思。它来源于《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鼓动齐宣王抗秦的一段话。

战国时期,不只是一言不合就开打,还有各诸侯都想拼成“带头大哥”,所以各国争战不休。原本落后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而强盛起来。山东六国感到秦国的威胁而联合起来抗秦。

但是,由于各国之间,相互有些利害冲突,加上秦国挑拨离间,从中破坏,六国的联合很不稳固。

当时,东周洛阳有位谋士、纵横家苏秦,为了联合抗秦,来到齐国游说。

他以齐国都城临淄为例,对齐宣王说:临淄城内有7万户人家,每户至少有3个男子,这样三七就有21万。如果贵国征兵抗秦,不到别处去,光在临淄城就有兵源21万之众!可谓多矣……

我们看苏秦的这种预算方法,显然是脱离实际情况的算数题。因为,不可能平均每户都有三个男子,即使是有,也包括老汉与孩童,怎么会是个个身强力壮的、可以打仗的青壮之人?

所以,后人就把“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词语,作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和不及后果的同义词。

出风头

人们常把那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沽名钓誉的行为叫作“出风头”。追根缘本,这句口头常用俗语,原来出自大城市上海。

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间,上海城里数四马路繁华。四马路上有座“青莲阁”,一帮游手好闲的子弟,整日都在那里胡混。

“青莲阁”旁边,有一家“升平楼”茶座,附近棋盘街一带也开了茶馆。每天下午三四点钟之后,这里一片笙管弦乐,笑语繁杂,车水马龙。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扭捏作态的妓女。她们粉面油头坐在马车上,从大马路绕黄浦滩到四马路兜圈子。她们把这种招摇卖弄行为自诩为“出风头”。

一些爱赶时髦的阔人及其少爷、小姐们也会雇辆马车出出“风头”。

这样,上海滩便常见一帮马车载人,从四马路经黄埔滩到大马路去“出风头”,一次收费一块银元。

这跟今天的摩托车载靓女、跑车载美女呼啸而去差不多吧!

四面八方

“四面八方”这句俗语我们常说到它,用到它。什么叫“四面八方”呢?有的词典解释为“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这个解释是对的,但没有真正讲清“四面”“八方”的具体内容。

究竟什么是“四面”,什么是“八方”呢?

“东西南北”谓之“四方”,“四方和四隅”谓之“八方”。“四隅”就是东南、西南,西

北、东北。为了在用字上避免“方”的重复,故在口语上叫“四方”为“四面”,与“八方”合起来,称为“四面八方”。

死不瞑目

“死不瞑目”这句俗语的来源,传说与十二生肖中的老鼠有关呢。

相传,五谷的种子最初是被玉皇大帝藏在天上的宝箱里,玉帝下令,一粒也不准漏给凡间种植。

那么,五谷的种子后来是怎样传到民间的呢?

说起来是老鼠的祖宗立下了功劳,它极尽偷天换日之能事,才从宝箱里偷出五谷的种子,带到凡间交给农夫种植。

由于老鼠的祖宗偷五谷种子有功,因此认为它的后代子孙理所当然地要吃五谷,最有资格享受五谷,不但要吃,而且吃饱后还要搬进洞窟里藏起来好好享受。但是,付出辛勤劳动的农

夫,却不管老鼠的祖宗有什么功劳,他们只知道这些谷物是他们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用气力与汗水换得的,因此一见老鼠偷吃谷物,就要狠狠地把它打死。

老鼠认为自己死得实在冤枉,所以临死时总是睁着眼睛的。这就是为什么每只被打死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闭上眼睛的原因。

从此,便有了“死不瞑目”这么一句俗语。


得意洋洋

称心如意谓之得意,因成功而沾沾自喜则谓之“得意洋洋”。这句话出自《史记·管晏列传》。

一次,齐国的宰相晏婴乘马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意思是说她的丈夫坐在大伞之下,挥鞭策马,神气十足,非常得意。等丈夫回来后,她提出要与他离婚。车夫问为什么?她说,晏婴是齐国的宰相,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赫,但他却很谦虚,认为自己不如下面的人。而你是个车夫,却那么骄傲自得,所以,我要离开你。

后来,车夫改掉了骄傲的毛病。晏婴很奇怪,就问他,他将实情相告。晏婴觉得这个车夫勇于改正缺点,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后来,人们把“意气扬扬,甚自得也”,缩写成“得意洋洋”,用来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一诗中,就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很有得意洋洋的神态。

点心

点心,《辞海》释为“饥时略进食物”。“点”者,有少许、装点的意思。

民间传说“点心”一词,始于梁红玉。相传,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在黄天荡击鼓退金兵,见士兵日夜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屡建功勋,甚为感动。于是命令部属烘制各种民间喜爱的糕

饼,送往前线,慰劳士兵,表示点点心意。

从此,“点心”一词就成了人们口头的一句俗语并沿袭至今。

这一传说,从点心这种食品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的作用来看,的确含有“心意”。人们在节日里,吉庆时,访亲拜友,常常带些糕点,作为礼赠之物,颇有“点点心意”之味。

然而,传说终究是传说,其实“点心”一词唐已有之。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就有此语。按,唐郑惨为江淮留侯,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其弟举瓯已馨,俄而女仆请饭库钥匙,备夫人点心……

至于古代“点心”的种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详尽记载,共百余种之多。有叉肉面、打卤面、馄饨、胡饼、蒸饼、馒头、酥密食、砂糖冰雪圆子、荔杖膏等。

一亩三分地

通常人们会对自己的工作部门或岗位称作“一亩三分地”。最常说的是“这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既有表明主张的意思,也有自嘲“我管的地儿不大”的谦逊。

可是你如果知道这个熟语的来头,就知道它不可小觑。

何谓“一亩三分地”呢?

原来,在我国清朝时,住在深宫大院里的封建皇帝,为了“了解”农时,“熟悉”节令,显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便在中南海划出了一块地,每年以演试“亲耕”,世代沿袭,他人不得改用。

这块地恰好一亩三分,于是人们把它推而广之,便称其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为“一亩三分地”。

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通史》等

谢谢关注!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双鱼水域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