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祭祖(二十四节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气。《史记·律书》:“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二十四节气始于冬至,冬至也是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冬至过后,全国各地都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三九”。


冬至物候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时阳气虽已开始萌生,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躲在土里过冬,因而冬至第一候是蚯蚓结。二候麋角解。麋和鹿相似而不同种,古人认为鹿是山兽,属阳,而麋角朝后生,是水泽之兽,性属阴。夏至一阴生,故鹿感阴气而解角; 冬至一阳生,故麋感阳气而解角。三候水泉动。冬至节气,由于阳气初生,深埋于地底之水泉,感阳气而流动且温热。


“冬至大如年”

冬至长期被视为可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号称“亚岁”“冬节”“长至节”。其实,冬至在上古时期就是新年,在历法时代之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将冬至作为年岁循环的起点,在这一天拜天贺冬祭祖。

祭祖:冬至时节,皇帝拜天祭祖,乡村里舍,无论贫家富户也都要祭祀祖先,以祈求福佑。这是因为冬至所在月在古代曾长期作为岁末之月或岁首之月。冬至这一天是阴阳转换的关键点, 此日之后阳气开始上升, 阴气逐渐下沉, 大地开始焕发生机, 人们“因时而祭”,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敬。


冬至食俗

俗语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以求冬季平平安安。相传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也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入锅里煮熟,捞出来 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祛寒矫(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因而形成冬至吃“捏冻耳朵”,即饺子的习俗。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吃汤圆,江南尤盛。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福州为什么吃米时,这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在福州人眼里冬至是个孝顺节。传说吃米时是为了纪念一个孝子。过去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亲,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痛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找妈妈。因为母猩猩喜欢吃糯米粉做成的丸子,思念母亲的儿子,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让母亲循着米时的香气而来 找到了自己。


扶“阳” 好时节


“冬至夜长晨接阳,防寒保暖添衣裳。脚暖曝背勤搓手,节欲护肤血流畅。”冬至时节,阴阳交替,天气寒冷,应多穿衣物,温暖双足,常晒背,勤搓手,重视起居养生。

一是暖双足,防体寒。

俗语说“寒从脚起”。按中医理论,双脚是人体多条经脉汇集之处,十二条正经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足部的穴位众多。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而足少阴肾经循行于足底。足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各类疾病,故寒冷时节应格外重视足部保暖。

二是常晒背,以养阳。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与人体六条阳经交会于颈后大椎穴,总督人体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五脏六腑能否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取决于人体阳气充足与否。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除此之外,常接受日光照射,有助于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这对于孩童和老人尤为重要。

三是勤搓手,防感冒。

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充分刺激这些穴位,可提升相应脏腑经络之经气,增强抗病能力。


“九尽桃花开”

为了挨过漫漫寒冬,中国人发现以“数九”方式消遣娱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人们相信,只要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九九消寒图”是古代闺阁女子、文人雅士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由冬到春的时间流转。染梅和填字是两种最为流行的方式。染梅即画一枝梅花,以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瓣。每天用笔涂染一朵,花瓣尽而九九出,故称“九九消寒图”。填字是对九个九笔画的字进行涂绘,可以是独立的文字,也可以是诗句。清朝宫廷内曾有皇帝御制的《九九消寒图》,徐珂《清稗类钞·时 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風)’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题‘管城春色’四字于其端。


结语

人们在冬至时拜天、祭祖、贺冬、过冬节,庄严神圣、绚烂缤纷的节俗活动都源于对冬至时节的特殊感受。在极阴之中,一阳产生,天地宇宙在此时勃发生机,阴阳更替,新旧交接,人们努力地促动阳气的萌动,迎接生命的自我更新。

(注:本文插图由霍雯绘制)



【二十四节气】栏目责编:霍雯

文本参照:《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萧放主编)

图文编辑:王媛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北师大民俗学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