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挂艾草(艾草三不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小孩们清脆的歌声便会唤醒村庄的宁静和祥和,可以说端午节是很多小孩最喜欢的节日。
端午节这天,在我的家乡宅正门要插艾草,房屋周围要撒雄黄水,小孩与老人要在额头、手上、脚上、肚脐周围擦上雄黄酒,小孩要吃染色的煮鸡蛋,传说从端午节这天开始阳气正盛,那些冬眠的蛇虫邪物会出洞危害人间,而这些习俗的目的就是为了驱虫、禳灾。
端午节是我国集祈福禳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这天的习俗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早在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就有中原文献记载,端午节的历史已经超过2000多年,是我国非常古老的节日,端午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端午节的习俗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其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三个习俗莫过于吃粽子、扒龙舟、挂艾草,其中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为了防止鱼儿糟蹋屈原的身体,于是纷纷把饭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吃粽子的习俗。而扒龙舟起源于古人的天象崇拜,端午节由上古时期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时节苍龙七宿悬挂于正南中天,处于天空中的“正中”之位,寓意着飞龙在天,因此先民在端午这天举办的一些喜庆活动就与“龙”相关,人们扒龙舟、祭祀龙神就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
那么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又来源于什么?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与“恶月恶日”有关,古人认为五月为“恶月”,也称为“毒月”,在古代有“不举五月子”之俗,而“五日”又被称为“恶日”或“毒日”,因此端午节为“恶月恶日”,这天不嫁娶、不建房、不搬家。
东汉王充《论衡·言毒篇》云:“夫毒,太阳之热气也,…太阳火气,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古人认为太阳是“万毒”之源,而仲夏端午为“午月”,表示阳气最盛的时候,天气湿热,毒虫侵袭,瘟瘴之气始作,人体很容易生病,因此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日,端午节也就有了祈福辟邪的内容。
五月端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天的草药对应的药性最强,五月艾含油(挥发性芳香油)最多,功效最好,因此这天人们争相采艾带回家挂在门上。
那么艾草什么时候割?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说的就是古人在公鸡未打鸣时去割艾草,艾草以有人形的最好,因此我们割艾草宜早不宜晚,以天刚刚亮时收割最好,对应的药效最好。
端午节几乎家家都有挂艾草的习俗,但是挂艾草可是有讲究的,艾草可不能随便挂,老人说“艾草三不挂,家人才安康”,说的就是挂艾草有3个注意事项,我们早点了解,庇佑家人安康。
第一,不要正着挂
很多人挂艾草时会茎叶朝上、根部朝下的挂,其实这种挂艾草的方式是错误的,艾草要“倒着挂”,即根部朝上悬挂。
那么为什么艾草要“倒着挂”?首先艾草根部朝上悬挂,可以让艾草中的水分储存得更久,这样可以增加艾草散发芳香味的持久度,可以更好的起到驱虫、防虫、辟邪的作用,因此艾草要倒着挂;其次,绑艾草的地方一般都在根部,倒着挂不会损坏艾草的茎和叶,这同样有利于艾草芳香油的挥发,因此就有了艾草倒着挂的说法。
此外,艾草倒着挂犹如一柄驱邪的利刃,可以起到保佑家人安康的效果,虽然听起来迷信,但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第二,挂单不挂双
我们在挂艾草时不要挂单数,以挂双数为好,这是由于在我国的传统的《阴阳学》中,把单数视为“阳”,把双数视为“阴”,而端午节这天属“阳”,因此就有了艾草“挂单不挂双”的说法。
此外,在挂艾草时要避开“三长两短”,即三根长的艾草、两根短的艾草,因此我们不要挂5根艾草。
第三,不挂弱小的艾草
在端午节,人们都会挂艾草来祈福、驱虫、辟邪,在挂艾草时我们要选择长势茂盛和强壮的艾草,这样的艾草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对应的功效更加好。
端午节挂艾本身就是为了祈福,悬挂长势好的艾草是生命力旺盛和健康的象征,因此我们要尽量挑选大棵的艾草,长势弱小的艾草、发黄萎蔫的艾草、有病害的艾草不要挂,自己割的艾草要把残次品给挑选出来。
温馨提示:割艾草宜早不宜晚,我们在挂艾草时同样宜早不宜晚,挂艾草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上午10点,这是由于随着气温升高,割下来的艾草香味会大量散去,对应的功效会降低。
总结,端午节挂艾草是我国民间的重要习俗,但是挂艾草可有讲究,我们不要正着挂、不要挂双数、不要挂弱小的艾草,这些传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丢失。
你认为老话有道理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