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朱的名人(1976年毛主席)

前言

1976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难忘的一天。

9月8日,毛主席进入弥留状态,临近去世前,他要叶剑英靠近,似乎有话要说。

在大限将至之际,毛主席仍以超人的毅力,顽强地和死神抗争着。

9月9日凌晨,毛主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生中流击水,为中国革命奉献了毕生心血的毛泽东,永远地安息了。

毛主席去世后江青的表现

9月9日凌晨,刚刚收到消息的江青,立马冲了进来,她头发凌乱,满目疮痍地冲进病房,扑在毛主席的遗体上,看似悲痛地大喊:“医生啊,医生,你们快点救救他啊,为什么不救救他呀。”

她看起来哭的撕心裂肺,甚至嗓子都哭哑了,多年以后,曾经目睹这一切的姚文元对此印象深刻,唏嘘不已。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毛主席病重甚至巨星即将陨落之际,他依然在坚持工作,坚持看书,坚持批阅文件,一份护理记录曾记下了当年的真实情况。

1976年7月夏天,北京极其闷热,人大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因为感冒住进了医院,朱老总生前身体一直很好,谁知道90岁的朱德从此却一病不起。

朱德病危,事情传到毛主席这里,他好想去看看这位老战友,但他自己也站不起来了。

7月6日,朱德病逝,中央很多领导都以泪洗面,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半个月后,也就是7月28日,唐山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

地震时间是在凌晨,很多人都还在睡觉,唐山人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顷刻间,这座著名的工业城市成为了废墟。

地震发生时,毛主席一如往常已经服下了安眠药,北京震感强烈,工作人员来不及多想,在一片呼喊“地震了,地震了”的声音中,大家抬着毛主席从卧室跑了出来。

当他老人家醒来,已经处在了“202”的新住所。毛主席问:“发生了什么?”病重的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华国锋此时正好来作报告。

“主席,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现在伤亡情况还不确定,等余震过去了,您再回去游泳池。”

“唐山?”毛主席微微一想,那是李大钊的故乡啊,他用尽全力对华国锋说:“快去,快代我去看望灾区。”说话间,毛主席情绪激动,差点从病床上摔下来。

“您放心,我马上就去。”

唐山地震当天上午,从北京出发了诸多救护车,还有飞机等陆续起飞,华国锋以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名义给毛主席写了一份报告。

据毛主席的医疗组成员,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王新德回忆说,毛主席当时病情严重,他还是坚持批阅这份文件,当他看到初步统计24万人丧生后,83岁的毛主席嚎啕大哭。

地震的伤亡情况不断传来,从唐山赶来报告灾情的同志进来办公室就哭着说:“震平了,啥都没有了。”

8月4日,华国锋带领很多中央干部火速赶往灾区,传达毛主席对唐山人民的关心之情,几天后,华国锋再次给毛主席呈送了一份文件:《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

据悉,这是毛主席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到了8月26日,毛主席心脏病发作,进入了病危状态。

即便如此,他还是要求张玉凤给他拿来他生前正在读的书,张玉凤说,那是一本南宋洪迈撰写的《容斋随笔》。

几天的时间,他的身体不容乐观,前前后后抢救了多次,9月8日,毛主席坚持让工作人员给他拿书看。

曾经给毛主席担任护士长的吴旭君统计过一份护理记录,光9月8日这天,毛主席在病危的状态下,前前后后看书11次,一共两个小时15分钟,当时他的鼻子还插着鼻饲管,身上有静脉输液管。

此时,还有一个小细节,是周福明后来回忆说,那天毛主席醒来,一直在嘴里说什么,周福明靠近,也听不清,于是赶紧拿来笔,让毛主席写下来。

他艰难地在纸上划出了三个道,然后又在床头敲了三下,周福明马上反应过来,毛主席可能是要看关于“三木”的消息。

三木就是三木武夫,现在正在参与日本的大选,毛主席一直关心着国际时局变化,他的精神让人感动。

晚上,政治局委员排着队和毛主席告别,当叶剑英走近时,毛主席的眼神有了变化,叶剑英俯下身子说:“主席,您有什么吩咐?”

但他身体极度困难,发不出声音,叶剑英大概也没有听清楚,看到主席闭上眼休息了,慢慢地退了出来。

9月9日零点十分,毛主席在北京逝世。

近年的身体变化

其实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身体一直很好,不管大病还是大病,他很少吃药,甚至都不吃,全靠“挺过去”。

这从他给女儿写的信件中就可以看出来。

李讷高中时曾生了一场病,还去医院做了一场手术,毛主席国事繁忙,无暇去照顾女儿,只能从百忙之中抽空给李讷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毛主席写了这样的几句,他说:“这是意志不坚定,我也常常如此,一直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

话虽如此,但毛主席作为父亲,还是从医药学的角度为女儿分析了病情的稳定。此外,毛主席还提到了几句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这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中的一首,这些都足以看出毛主席对意志的坚定。

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大概是在1971年,1971年年底,毛主席生了一场感冒,北京的冬天天气寒冷,一场感冒让毛主席卧病在床。

当时他已经年近80,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病逝,按照当时的安排,毛主席是不在追悼会名单上的。

但是在追悼会开始前几个小时,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他穿着睡衣就走出了门,工作人员拿了一件大衣追了出去。

八宝山的暖气不好,加上天气寒冷,这次参加了活动后,毛主席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医生建议他做一次全面的检查,至少拍一次x光片,但毛主席不同意,医生又建议他多吃一些外宾送的人参,毛主席又不相信这些花草。

无奈之下,医生又建议他肌肉注射抗生素,可毛主席更不愿意打针,最后他同意口服一些药片。

岁月不饶人,周总理多次劝说毛主席,要听医生的话,多睡觉。从战争年代开始,毛主席睡觉就靠着安眠药,现在却一直睡不着。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毛主席的病情一直起起伏伏,期间一直是周总理作陪。

按照当时的安排,外宾来了都要下榻钓鱼台国宾馆,周总理在接待尼克松期间,毛主席一连来了好几个电话,表示想很快见到尼克松。

宴会结束后,周总理带领尼克松去毛主席的住处,刚进门,尼克松就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尼克松知道毛主席身体不好,他说:“您看起来气色很好,不像生病了。”

毛主席说:“脸上是看不出来的。”

按照工作人员的安排,这次谈话只有15分钟,毕竟毛主席的身体要紧。但尼克松和毛主席的谈话很有趣,足足谈了几个小时。

周总理担心毛主席的身体,期间刻意当着外宾的面多看了几次手表,尼克松心领神会,临告别前,他谦虚地说:“听说您还是个大诗人,文学家,我对您是打心里佩服。”

毛主席笑了笑:“我的文章只在周边的地方出名。”这次尼克松访华,毛主席心情是好的,毕竟打开了中美关系的新局面。

尼克松去了南方视察,还去了长城,一直是周总理陪同。

图 |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

其实在此期间,周总理的身体也出现了大问题,医生检查出了癌症。毛主席马上给周总理写信,让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养病。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一直到1975年,周总理硬是以非凡的精神坚持工作,邓颖超于心不忍,多次希望毛主席去劝一劝。

一直到1975年夏,在毛主席的多次劝说和督促下,周总理才入院治疗,但此时周总理的病情已经恶化,到了元旦,病情已经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逝世,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搞追悼会,不保留骨灰。

这三条遗愿遭到政治局领导的反对,叶剑英更是说:“这种先例,怎么能用在总理的身上呢?”

邓颖超多次对毛主席说,这是周总理生前的遗愿,毛主席和周总理风雨同舟几十年,他是明白战友的心的,在毛主席的批示下,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照常开,骨灰问题遵照周总理的遗愿。

就这样,周总理成为了不留骨灰第一人。张玉凤曾问毛主席,要不要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毛主席悲痛地拍着腿说:“我也站不起来了。”

三个伟人的身后事

朱德留下两个孩子

朱德总司令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朱敏,一个叫朱琦。让人感动的是,他的夫人康克清此后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1979年,康克清参与指导了《婚姻法》的修改,此外她还要求妇联的同志们把培养青少年儿童作为工作重点。

正是在康克清同志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国儿童和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还担任了宋庆龄基金会主席。

1992年4月22日,康克清同志因病逝世,终年81岁,在她临终前,还一直关心着儿童和妇女的工作进展。

周总理的妻子遗愿

自从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一直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西花厅又陪伴了邓颖超几十年。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去世,按照邓颖超生前的遗愿,她的后事和周总理一样,同样不保留骨灰。

1992年7月18日中午,秘书赵炜带着邓颖超的骨灰,登上了一艘轮船,他在这里将要和邓颖超做最后的告别。

周总理没有留下坟墓,没有留下墓碑,没有留下骨灰,他的夫人邓颖超也一样,他们两个人为中国革命奉献一生,默默无闻。

毛主席有三个孩子在世

毛主席一生有10个孩子,杨开慧生育有三个孩子,贺子珍有6个孩子,江青一个,新中国成立后,留在身边只有毛岸英、毛岸青,还有李敏李讷了。

在革命年代,不是遗失就是夭折,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痛。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在1950年抗美援朝之时,毛岸英毛遂自荐毅然决定去参战。

入朝一个多月后,在一场大火中壮烈牺牲,毛主席的大儿子成为了烈士。

剩下的三个孩子都很懂事,他们铭记毛主席的话,秉承着毛家家风,把毛家每一个后人都教育得十分优秀。

多年来,毛家后人深居简出,他们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只有在纪念毛主席的活动上才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毛主席的外孙女孔东梅说:“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我们三家人都会在北京的纪念堂相聚,似乎已经成为了规律。”

时光如水,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李敏和李讷也都到了当外婆的年纪,想起来毛主席,他们还是会动情地给孩子们讲故事:毛主席,他还是一个特别慈祥的父亲……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历史谜中谜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