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毛主席为何说)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并且还经常劝导身边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多读书。为了勉励众人,毛主席说道:“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毛主席此言一出,立即在新中国的青年学生和干部群体中流传开来。没过多久,毛主席的这一席称赞就传到了刘少奇本人的耳中。当时的刘少奇机智地回复了这样的一句话,让他和毛主席之间的好学精神和革命友谊成为了一段佳话。

(毛主席与刘少奇)

那么,刘少奇究竟是如何回应毛主席的称赞的?刘少奇与毛主席的好学精神,又是如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好读书的毛主席与刘少奇。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一度成为了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青年自我勉励的标语。这句话时至今日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在当时说出这句话呢?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四万万华夏儿女同胞,从此站立了起来。然而,远在彼岸的国民党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大放厥词:马上打天下,不一定能马上治天下,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卷土重来”。

(1949.10.1开国大典)

听闻国民党这一席话的毛主席,立即公开做出了回击:“我们党不仅勇于砸烂一个旧世界,更勇于开创一个新世界!”同时,毛主席也因党内的部分干部军事斗争经验丰富,经济建设经验相对不足而感到忧虑。

于是,毛主席在党内提出了12本必读书目,并且鼓励大家努力学习知识。在此期间,毛主席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毛主席与刘少奇)

毛主席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为何要在勉励的话语中提及刘少奇呢?——这是因为,刘少奇在党内刻苦读书是出了名的。

1898年11月24日,刘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的一户富农家庭。相对优渥的家庭条件,让刘少奇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刘少奇小时候就对读书非常痴迷,10岁时就开始读《诗经》,13岁时开始读《左传》,不仅在私塾课堂上读,课余也是手不释卷,乡里都管刘少奇叫“刘九书柜”。刘少奇的父母看孩子每日泡在书堆里,担心他吃不消,甚至强行要求他“晚上只准读半个时辰的书”。

(青年刘少奇)

父母的要求,并没有阻挡住刘少奇一颗渴求阅读的心。父母晚上有时候会让刘少奇帮忙碾米,刘少奇就趁着碾米的闲暇功夫,借着一盏油灯偷偷看书。1912年,在湖南新军中从军的二哥刘云庭为刘少奇带来了一本《辛亥革命始末记》,刘少奇读后感慨不已,于是剪掉辫子,踏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在投身革命后,刘少奇先后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游行以及五四运动,在此期间刘少奇依然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的习惯,在1920年学习俄语,阅读《新青年》《学灯》《觉悟》等进步刊物。1921年夏,刘少奇远赴苏联留学,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深造。

(刘少奇在苏联)

因为刘少奇博览群书,又在苏联喝过一段时间的“洋墨水”,因此在处理理论问题上,刘少奇的表现都要远娴熟于党内的其他同志。1941年,为提升党干部的知识水平,延安成立学习研究小组,刘少奇担任学习研究小组组长,为党内的其他干部传授知识,答疑解惑。

博学多识的刘少奇,受到了党内不少干部的钦佩和尊敬,同刘少奇一起留过学的萧劲光也曾感慨道:“刘少奇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就是读书!”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在劝导干部努力学习时,以刘少奇为榜样就不足为奇。

一日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

毛主席对刘少奇“好学习”的称赞,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刘少奇本人的耳朵里。当听到毛主席对自己的夸奖时,刘少奇既高兴又惊讶,于是即兴回复了众人一句话:“一日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

刘少奇对毛主席的这一番评价十分中肯——作为人民领袖的毛主席,在日理万机的同时,也从来不忘拿起书本,努力学习。

(毛主席看书)

毛主席的爱看书,在党内也是出了名的。1910年,17岁的毛主席离开自己的家乡韶山,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学习,临别之际,他为父亲留下了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不学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这一首诗中,我们就能看出年少的毛主席热爱读书,并且心怀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1911年春,毛主席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后,更是手不释卷。年轻时的他,不仅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经典名著,而且还阅读列宁的《左派的幼稚病》、《国家与革命》等外国革命理论书籍。他还对身边的人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主席读书)

在1927年毛主席带领工农红军登上井冈山后,艰苦的根据地生活也并没有让毛主席放弃读书的习惯。每次在与敌军作战时,毛主席都会让自己的警卫员龙开富从敌军那里带来一点“精神食粮”来,其实就是国统区出版的一些书籍和报纸。

有一次,龙开富带来了两箩筐的书报,但毛主席尴尬地发现:这两箩筐里的根本不是书报,而是一些田赋清册。

毛主席仔细一问后,才得知原来自己的警卫员龙开富不识字。得知情况后,毛主席并没有对警卫员感到嫌弃,而是让龙开富坐下,自己带着龙开富一起读书识字,和龙开富讲革命道理、进步思想。考虑到周围的几个警卫员也不识字,毛主席就经常把他们叫来一起学习。晚年的龙开富回忆起毛主席教自己识字的一幕幕,不禁泪流满面地感叹道:“幸亏毛主席教过我,不然我可能一辈子都认识不了几个字。”

(毛主席在读书)

毛主席的“爱读书”“爱看报”的生活习惯,甚至曾让红军转危为安。1935年9月,红军攻占腊子口后,担任侦察连连长的梁兴初奉毛主席的命令,到哈达铺附近找“精神食粮”——国统区近期的报纸。在完成对哈达铺地区国民党武装的突袭行动后,梁兴初将近期的一些国统区报纸摆在了毛主席的面前。毛主席在阅读过这些报纸后,惊讶地发现原来在陕北地区红军还留着一块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最终因此成为了红军长征的终点站。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终于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居所,自己也能够在一个安静的卧室里专门读书、看报。毛主席在搬进卧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床头附近堆满了书。一日,贺龙前来看望毛主席,发现毛主席的卧室中堆满了书后,也开始效仿,把一些书放进自己的卧室,但谁知书搬到一半,贺龙就已开始觉得有些疲惫,这时他不禁感慨道:“毛主席读过的书可真是多啊!”

(毛主席与贺龙)

在耳濡目染之下,戎马半生的贺龙也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读书。贺龙的妻子薛明看到贺龙每日醉心阅读的样子,不禁十分奇怪地问道:“你这个喜欢体育的,怎么如今也喝起墨水了?”——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毛主席的功劳。

1970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随后双眼也因患有白内障而一度面临失明。197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的数次建议下,毛主席最终同意进行白内障手术,重新恢复了视力。重见光明的毛主席喜出望外,不顾众人的反对,立即捧起书来,如饥似渴地了解书报上刊登的国家大事,并且对众人说道:“如果我还有10年去世,就让我读书读到9年364天吧!”

热爱读书的毛主席和刘少奇,如何推动中国教育

热爱读书的毛主席和刘少奇,不仅积极鼓励周围的干部、同事要努力学习,而且还我中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对于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而言,尤为如此。当时的中国约有4亿——5亿的人口,其中文盲率高达80%,农村的文盲率更是达到95%以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班)

毛主席、刘少奇二人都意识到,想要让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扫清文盲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难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个月,我国教育部就成立了“识字运动委员会”,专门负责农民、工人和干部的扫盲教育。1949年12月,毛主席提出:“新中国的学校,必须要向工人和农民敞开大门!”百年来都未曾与知识有过接触的底层人民,从此终于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经过2年的讨论和准备,新中国的大规模扫盲和全民学习运动在1951年轰轰烈烈地展开。各地的识字班、扫盲班如雨后春笋般在新中国的各个地区出现,为了让人民群众乐于学习、易于学习,毛主席还鼓励教育部积极推广《识字歌》、《识字课本》在民间的推广。1951年,教育部又推广了一套“速成识字法”,在工人和农民群体中广为流传。据东北、上海、北京等地不完全统计,当时参加速成识字法学习的工人达25.8万人。其中大部分人经150小时到200小时的学习,学会1500个至2000个单字,并且能阅读通俗读物和写简单的文章。

(新中国文字改革会议)

为了鼓励全民学习知识,毛主席、刘少奇等人还积极通过文字改革、鼓励书籍、民间文化栏目的方式,来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从此学会读书识字。1952年,国家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开始实行汉字简化改革,今天大众普遍使用的简体字从此诞生。1956年,毛主席提出“文艺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新中国一时间涌现出了大批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进一步促进了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

1964年,新中国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的全国人口总数达到了7.23亿,从1951年开始的扫盲运动使得中国文盲率下降到了52%,大约共有1亿人脱盲——这在国际教育史上是举世无双的成就。

毛主席和刘少奇热爱学习的精神,不仅影响了我党内部一批优秀的干部,更让无数中国人民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成就了今日崇尚科学,书香四溢的中国。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青梅视界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0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