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姓(毒)
导读
赐姓是姓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古代统治者用以维护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自古以来,赐姓是天子所独有的权力,“天子赐姓赐氏”“姓非天子不可以赐”,“姓氏之权出于上”。 早在王制时代即有赐姓之举,到了帝制时代,赐姓逐渐增多。唐朝时期,赐姓文化盛行,当时的赐姓主要有赐国姓、赐他姓、赐恶姓。当统治者为了笼络羁縻外蕃、褒奖有功、以示恩宠、继嗣、追赠有功时,往往会赐国姓予人,“其有倚为腹心者,则赐以皇族之姓”。此外,统治者偶尔还会以外戚之姓赐予他人,以示特殊的政治荣耀。无论是赐国姓还是外戚之姓,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德赐”,是对臣下的志高褒奖。
然而,在武则天时期掌权的近半个世纪里(660-705年),除了赐予大量的国姓与外戚之姓外,还给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赐予了大量的恶姓,如毒、蟒、蝮、枭、虺及猪、狗等等,均为一些极其低贱不吉或歹毒凶狠的字眼,常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人身攻击意味。赐恶姓是动用政治力量强制他人改姓,就如同“赐死”一样,是一种极其严厉的处罚,往往与危及统治利益的人和事有关,或是出自帝王的感情好恶。那么,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为何武则天如此热衷于赐恶姓予政敌,这其中涉及了时代因素和心理因素。
武则天赐恶姓的对象:高宗的后妃、武氏家族成员、李氏宗族成员
赐恶姓始于东汉,最初称作贬姓。它不是对受赐者的恩宠,而是对受赐者本人及其家族的侮辱和惩罚。 魏晋南北朝以来,赐恶姓者为数尚少。但至武则天时代,赐恶姓人数增多,所赐之姓也更为恶毒。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代曾给15个人赐过恶姓。所赐恶姓主要针对三个群体,即高宗的后妃、武氏家族成员、李氏宗族成员。
武则天上台执政以后,原与武则天争宠后宫的王皇后和萧良娣“俄为武氏所杀,改后姓蟒,良娣姓枭”,蟒意为大毒蛇,枭意为猫头鹰。此二姓采用谐音的方式赐予。“蟒,王蛇”,是蛇中最大。“枭,不孝鸟也。”旧传枭食母,也常比喻恶人,取忘恩负义之意。“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以枭和鸱代指亡国败家的女人。萧淑妃的“枭” 姓可能与此有关。
接着武则天又在武氏家族内部清除异己,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八月丁未,“杀武怀良、武怀远,皆改姓蝮氏”,蝮意为毒蛇。武惟良、武怀运二人是武则天的堂兄。武则天借二人之手杀死魏国夫人,最终将二人诛杀,并赐恶姓。魏国夫人深得唐高宗宠爱,二人将其杀害再加上武则天的因素赐恶姓并不难。蝮是一种毒蛇,“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于身也。”可见蝮的毒性之大。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为对付反对的李姓宗族,进一步扩大赐恶姓规模。武则天垂拱四年(688) 九月以越王李贞起兵作乱为借口,对相关李姓宗室赐“虺”姓并诛杀或逼其自杀。如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等人,武则天除实施灭门诛杀之外,虺意为毒蛇,且与悔、毁同音,可能之意是令李姓后人有悔改之意,或是将反对的李姓宗室彻底毁灭。
武则天好赐恶姓的原因探析
那么武则天何以如此喜好赐政敌恶姓,这就要从她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心理原因说起。
一、武则天以一介女子而要干政问鼎,实现其野心和报复,无庸讳言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不道之举。她在政治上缺乏信心,自己也感到理不直、气不壮”
武则天所处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母后临朝包括皇后参政,不过是夫权制下的代夫言事,体现的仍是父系家长的权威和意志。而试图以女性身份称帝,则意味着要改变政治经济生活中男尊女卑的大局,破坏封建的伦理基础,是对封建道德的反叛。因此,采取某些较为极端的政治手段,包括赐恶姓是在所难免的。
同时,由于武则天试图称帝的举动意味着向顽固的封建传统宣战,所以,反对者蜂起,前有徐敬业扬州起兵,后有李唐王室的武装反抗。这使她清醒地认识到:皇室后代都是龙子龙孙,都有当皇帝的可能,也容易得到具有正统思想的群臣的支持。而她本人既非皇族,又是出身寒微的女性,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她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就促使她采取了许多残酷的手段来加以镇压,并赐这些人以恶姓,以使他们永不翻身。因此,可以说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武则天非采取各种特殊的手段打击政敌不可。
二、武则天本身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家庭不睦、出身低微及曾为太宗才人的多重经历让她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妄图通过贬低对手来获得满足感
第一,家庭不睦,使武则天在童年时就产生了自卑感。“初,士彟娶相里氏,生元庆、元爽。又娶杨氏,生三女。”武则天的母亲便是其父继娶的妻子杨氏。处理好这样的家庭关系是十分有难度的,而杨氏与武氏兄弟的关系在武士彟死后是相当恶劣的。杀武怀良、武怀远兄弟,并赐予蝮姓,实际上是一种报复,此二人与武则天长期存在矛盾,对武则天的母亲大不敬,毒杀魏国夫人不过是借口而已。
第二,出身低微,由此产生的自卑感几乎困扰了武则天一生。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早年曾“鬻材为事”,是个木材商。大富后,不满足自己只富不贵的社会地位,便投奔了李渊,以后官至兵部尚书, 封应国公。尽管如此,由于士庶之别,像武士彟这样由一介商人跃为当朝显宦者,还是被人看不起,唐太宗时修的《氏族志》便“不叙武氏本望”。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名门,而且是杨隋皇室的亲戚。但当时血统从父系计算,武则天在一般人眼中,不过是个政治暴发户的女儿。在她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低微的出身使她每每受到攻击,于是,她便不断采取措施来设法抬高自己的家族地位,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她内心自卑的反映。
武则天还积极支持修改《氏族志》,在新修的《姓氏录》 中,将后族列为第一等,这也是武则天自卑心理的反映。在修《姓氏录》时,“上亲制序,仍自裁其类例”,既然高宗亲自主持此事,并将后族列为第一等,可见他十分理解武则天的这种心理,希望通过此举来补偿她心理上的自卑,满足其虚荣心。
而通过赐对手以恶姓也是自卑感的一种心理补偿,王皇后出自太原王氏祁县支,萧淑妃来自兰陵萧氏,二者都是当时的世家大族。武则天在争取后位的过程中,反对者以身份门第不当为由对其进行强烈抨击,而在她当上皇后以后,通过唐高宗将萧淑妃和王皇后杀害并剥夺其引以为傲的高贵姓氏。
第三,曾为太宗才人的经历,是令武则天十分难堪又十分自卑的一大心病。尽管高宗即位后,她又重入宫帷,由嫔妃到皇后,直至登上女皇宝座,但她曾经侍奉先皇的经历,使她不断地受到鄙视与中伤。在皇后废立事件中,褚遂良便当众顶撞高宗:“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具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这番话刺中了武则天内心最敏感、最自卑的角落,致使她难以控制情绪,竟不顾体统地在帘后粗俗地怒喝:“何不扑杀此獠!”
强烈的自卑心理,催化了她的权利欲,只有拥有权利,才可以使自卑感得到补偿,并追求优越感。为追求优越感,她在将李唐宗室几乎杀光的情况下,还给他们赐姓为虺等意为毒蛇的极不吉利的字眼。
三、由自卑感所引发的残酷性格也是武则天好赐恶姓的原因之一
残酷毒辣是武则天突出的性格特征之一,也是史家公认的事实。因为各种原因具有严重自卑感的统治者,往往是极为残酷的统治者。
隋文帝杨坚“以阴谋得天下,而性尤猜忌,往往欲杀人以立威”。明太祖朱元璋因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参加过红巾军,十分自卑, 因为“光”、“僧”、“贼”等字的谐音杀了许多人;清世宗胤禛因即位问题而背负篡位弑父之议论,产生自卑心理,手段残酷凶狠,他的大哥、二哥、 八弟、九弟都丧命于他手上,三哥、十弟、十四弟皆被囚禁终身,同时,他还屡兴文字狱,实行特务统治,致使许多人无辜被杀。
武则天与他们相比,除出身、经历与得位不正带来的自卑外,以女性身份称帝,比他们又多了一层自卑,当然也就多了几分残酷。同时,宫中残酷环境的熏陶也塑造了其残酷的性格。武则天性格中的残酷性在做太宗才人时已经形成。后宫女子基本上没有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机会与权力,在一个远比男性、甚至比一般民间女子更狭窄的环境中竞争,她们的进退、荣辱、甚至生死,全系于皇帝一念之间。 因此,她们在至尊的皇帝面前,自卑到了极点,而当对同类进行攻击时,自卑者的残酷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武则天在宫中斗争的残酷性铸就了武则天性格中的残酷性,而残酷的性格使她在打击反对者或政敌时毫不手软,更不消说在赐姓这点上了。
结语
在古代社会,赐恶姓是来自天子所施行的一种贬毁名誉人格的惩罚手段,不仅是对其本人的极大侮辱,其子孙后代也要担负恶名。因此,历史上凡恶姓受赐者及其家族,大多在社会上蒙受耻辱,承受着极大的心理痛苦。姓氏人名一旦与国家政治相结合,便必然被赋予强烈的社会政治功能,这种功能通过君主赐姓的方式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与发挥。人物因姓氏而荣,因姓氏而辱,或荣或辱,虽与自身的行为有关,但更主要决定与君主意念的转瞬之间。赐姓无论是德赐还是凶赐,在专制君主手中,始终是“用之贵则贵,用之贱则贱”的一种政治工具。
从时间上来看,武则天通过高宗给王皇后和萧淑妃赐恶姓,是永徽六年皇后废立之争的结果; 给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赐恶姓,是对堂兄不敬其母的报复;至于给李贞等宗室成员赐恶姓,则是对其反叛的惩处。武则天好赐恶姓的习惯,正是要彻底让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永世不得翻身。神龙政变后,中宗复位,不久后武则天病死,所赐之姓大都恢复原姓,未被继续沿用,从政治上解除了这些人因恶姓问题而背负的家族负担。
参考资料
《史记》
《旧唐书》
《唐会要》
《资治通鉴》
《汉书》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