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2021(2021下半年是旱是涝)
#三农知识分享家#
导语:小暑到了,2021下半年是旱是涝?农谚都说清楚了,看老祖宗的预测,到底是怎么说的。
今年7月7日,是小暑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05度,这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第十一个节气,预示着炎炎夏季的到来。
老人们常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预示着夏季高温酷热,大汗淋淋,多是干旱少雨的天气。但是,也是暴雨常发的季节,可能一夜间,大雨倾盆,洪涝现象出现。那怎样提前预知下一阶段是旱是涝呢?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有预测,我们一起去看看。
1、小暑南风,大暑旱。
二十四节气这一天的风向,也能提前预测下一阶段的天气情况。老祖宗通过观察小暑这天的风向,总结出了丰富的农谚俗语,指导生产生活。
常言道:“小暑南风,大暑旱”。这句俗语字数不多,但是概括经典,意思是说:如果小暑节气这天,出现南风吹来,预示着大暑节气的时候,天气会晴朗炎热,干旱少雨。可见,这是给人们提出警示,当小暑节气出现南风时,要做好抗旱保丰收的准备。
还有的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意思是说在小暑节气天气非常炎热,但是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会出现多雨天气,温度下降,天气就会变得比较凉爽,不会那么燥热。
2、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我们知道,进入小暑节气,雨水越来越多,从南风地区慢慢由南向北进入雨季。东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雨量不仅非常集中,而且还非常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且地处我国西南方向的季风雨,也带来大量丰富雨水。
而在小暑时节,常常出现狂风大雨,雷电交加,风雨相伴。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这句农谚正是这个寓意,如果在小暑节气这一天,出现电闪雷鸣天气,常常预示着梅雨季节过去后,还会回来雨水,而且雨水频繁,用七十二次黄梅雨,预示雨水众多。
小暑时间,正值三伏天里,多出现雷雨天气,还有这样的说法: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同样的道理,小暑形成雷电天气,预示又会进入梅雨季节,我们习惯称之为“倒黄梅”,梅雨再来。
3、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不见日头,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天气阴沉,阴云密布,但是没有出现雨水。二是阴雨绵绵之时,太阳被乌云遮盖,有没有太阳。
如果小暑这天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有太阳,或者是阴雨连绵,则预示着夏季大暑时节,天气炎热 高温干旱,太阳暴晒,炙烤着大地,连都能石头都能被晒化,可见阳光毒辣,酷热难当。
还有的谚语说:“淋了伏头旱伏尾”。所谓伏头,实际上就是入伏,或者是头伏。而入伏通常在小暑节气。今年7月7日小暑,而且入伏则是7月11日,相差几天。也就是说如果入伏是雨水连连,则到了末伏就会出现大旱天气。
4、“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进入小暑节气,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受来到东南季风的影响。这时候雨水增多,雨量增大,进入多雨季节。但是,也不排除干旱少雨天气发生。
农谚说得好!说:“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圩:指的是防范洪涝灾害的堤坝,用于阻挡大水冲垮的一种保护性堤坝。破圩也就是说冲破堤坝,大水漫灌,意思是雨水很大,形成洪涝灾害。
这是北方一些地方的农谚俗语,如果小暑这天出现雷鸣天气,到了大暑的时候,会有大雨、暴雨降临,冲毀堤坝,破坏农作物等等。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意思是说如果小暑这天滴几点雨滴,那么到了大暑节气,就会出现大雨,淹没河堤,预兆大暑节气雨水很大,要做好防洪准备。
5、“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
雨打小暑头。小暑头是指小暑的第一天,也就是小暑头。如果小暑节气这一天,雨水降临,那么45天不用耕牛劳动。45天,正好经过大暑、立秋到了处暑节气,寓意时间比较长,而且到了初秋时间。
为什么不用牛呢?是什么原因呢?不仅仅因为夏季庄稼进入生长旺季,更关键的是主要原因是进入阴雨天气,雨水频繁,已经不适宜耕种劳作。如果是小暑这天有雨,则预兆三伏天里雨水频繁,断断续续下雨,直到秋天。
综上所述,有经验的老农还说:“小暑大暑,灌死老鼠”。夏季三伏天里,是炎热高温的时节,也是暴雨常发的时节,要随时做好防抗旱两手准备,确保人员安全,庄稼喜获丰收。
在我国,进入小暑节气后,雨水明显增多 但是炎热干旱也存在。为此,老祖宗们总结出了丰富多彩的农谚俗语,用来预测天气变化。信不信由你你,还挺真的有一定道理!这是我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更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当然,农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效性,要辩证分析探讨,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