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的传说(广西挖出北斗七星巨棺)
北斗七星巨型石棺
广西工人挖出两具巨型石棺,三重棺椁层层相扣,棺中各自藏有北斗七星图案。
其中一具巨棺里,更是出现了神秘“龙须”!
专家们想将巨棺运走,没想到,3吨重的吊车都被掀翻了,棺中却开始向外渗出黑色不明液体。
而在棺材周围还发现了一枚铜制的“瑞士手表”,只有戒指般大小,让专家直呼:“这块手表穿越了?”
那么,这两具巨型石棺究竟有什么来头?
棺中安眠的墓主人又是谁呢?
两具神秘石棺
2008年10月的一天下午,广西防城港上思县广元村外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在施工时,无意中在断崖土坡上挖到了一块奇怪的大石头。
工人们起先没当一回事,绕过巨石继续施工,没想到这块巨石越挖越大,它的形状渐渐显露出来,竟是规整的长方体。
工人们都觉得巨石看着很像棺材,不敢随意上前,谁知,这具石棺居然自己从断崖上滚了下来,依旧完好无损。
工人们吓坏了,连忙打电话报警,随后考古专家也赶到了现场,首先关注的却是当地的环境。专家们觉得这附近有山有水,景色秀美,似乎风水绝佳,很符合古代贵族们的墓地选址要求。
而当他们见到巨型石棺后,大吃一惊。
这具石棺长约2.5米,宽约1.1米,高度在1.4米左右,体积巨大,上面分布着明显的人工雕琢后的痕迹。
专家们一眼就看出这具石棺年岁不小了,在古代,想要制作如此巨大的石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家境一般的人家是承担不起。
而能使用这种巨型石棺的人家,肯定也会精心准备墓室和陪葬品。于是专家们便仔细勘查了挖出石棺的土坡,在泥土中找到了散落的青色砖块。原本的墓室规模应该不小,而且不可能只有一具棺材。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发掘,专家们果真在土坡附近找到了第二具巨型石棺。专家们给两具石棺编了号,滚下土坡的那具石棺是1号棺,另一口就是2号棺。2号棺的个头要稍小一些,但长度也有2.4米。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还在棺材附近找到了一只奇怪的铜制“瑞士手表”,只有戒指般大小,让专家们直呼:“这块手表穿越了?”
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从上思县文管局赶来了一位老专家。
他摸着石棺的表面,很肯定这两具石棺用的是古代水泥三合土。所谓的三合土,根据明代古籍《天工开物》中的记载,使用石灰石、河沙和黄土混合后制成的高强度黏土。
除了这三样,在制作时还要加入糯米蛋清等材料。据说南京城墙就是用三合土制成的。想要将这两具巨型石棺全部涂抹一遍,就需要大量的三合土,这就进一步说明,石棺中的墓主人身份绝对不简单。
在开棺前,专家们准备先将棺材运走。因为过于沉重,他们拜托施工队找来了吊车。没想到的是,足有3吨重的吊车,在将1号棺吊起时,差点就要被掀翻过去,可想而知这两具石棺能有多重。
而当专家们好不容易将石棺运到文管所,在将石棺放到地面时,却发现1号棺下方正在向外渗出大量的黑色不明液体。渗出液体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裂缝,想来是1号棺从土坡掉下时摔出来的。
这些液体没有味道,也不粘稠,专家们一时无从分辨这究竟是什么。
难道说,这些液体就是古人用的防腐剂?棺中的墓主人仍浸泡在其中吗?
事不宜迟,专家们立刻着手开棺。而他们此时还不清楚,棺中将会出现的一幕,将会震撼整个考古界。
传说中的“七星棺”
广西挖出两具神秘的巨型石棺,还出土了一块疑似穿越的青铜“手表”,专家们想将巨棺运走,结果3吨重的吊车都被掀翻了,棺中却开始向外渗出黑色不明液体。
专家们怀疑这是里面的防腐液,决定立刻着手开棺。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于石棺表面三合土的保护作用,开棺变得十分困难。
而这也让了解广西一带葬俗的考古专家们非常惊讶。要知道,上思县广元村这一带,过去就生活着大量的壮族同胞,他们的丧葬习俗与汉人并不相同,是“二次葬”。
所谓的“二次葬”,简单来说就是埋葬两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丧葬风俗。当地人离世后,他的家人会将其埋入地下,过上三五年之后,再将其遗骨挖出,装入特制的瓦罐当中,进行第二次下葬。
一般来说,壮族同胞认为第二次下葬才是真正的入土为安,所以会更加重视第二次下葬时的仪式。既然要进行第二次,那么第一次下葬时,人们不会准备太过结实的棺椁。
而上思县挖出来的这两具石棺都异常结实,专家们不得不动用了钻机打孔,这才顺利将其打开,这就说明埋葬这两具石棺的人并没有打算进行“二次葬”,这一点在当地简直算得上是“离经叛道”。
难道说,两位墓主人并非当地的壮族人吗?
考古专家们试图从出土石棺的土坡中寻找答案,但是找来找去,别说是记载了墓主人姓名生平的碑文,就是带着文字的瓦片也没见着。
有专家提出,会不会是有当地人盗掘了古墓,并进行了毁尸灭迹呢?
这个说法收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因为这与当地的壮族同胞坚持的风俗习惯相违背,他们绝不会轻易破坏人家的祖坟。
更大的可能性是,墓主人在下葬时,他们的遗愿或者他的家人,根本不希望他们的棺椁和遗骸会被人发现,所以不仅将石棺做得格外结实,并深埋到地下,连记载姓名生平的墓志铭都没有留下。
而就在专家们走访调查时,还有了意外收获,原来十多年前,曾有一位农民在石棺出土地干活时,不慎丢过一块袖珍手表,专家不由怀疑,这就是那块青铜“手表”来处。
专家们先打开的是1号棺,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大家这才发现,石棺中是一具香樟木棺材。而将香樟木棺材打开后,专家们又看到了一口黑色的棺材,这竟然是三重棺椁组成的。
但里面的墓主人遗骸已经腐朽严重,无从进行辨认,只能从头骨判断,这是一位女性。几乎不用开棺检测,专家们就能确定,2号棺中躺着的就是她的丈夫了。
棺中陪葬品并不多,不过女性墓主人身上穿着一件带有金粉的衣服,做工精致,十分华丽。
而在她身下的底板上打了七个孔,彼此之间用一条线相连,整体看起来竟是北斗七星的图案。
居然是传说中的七星棺!
这个发现让专家们集体震惊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另外一具棺材,果然也是三重棺椁,底板带有北斗七星图。
最让人惊奇的是,2号棺中竟然还有长着“龙须”!
棺内惊现龙须
广西挖出两具神秘的巨型石棺,均由三重棺椁组成,内有北斗七星图,其中2号棺中竟然还长着“龙须”。
出现“龙须”的地方位于2号棺的棺盖上,当地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龙须”的形成,跟死者的家属密切相关。只有当家属真情实感地痛哭,死者的灵魂深受感动,让遗留的肉身口吐鲜血,溅落到棺中就会出现“龙须”。
当地人认为这是大吉的象征,但是专家们看到后却愁眉苦脸。他们解释说,“龙须”其实是一种真菌,一旦出现,就说明棺材的密封性做得不好。
果然,2号棺最里层的那口黑棺上,已经遍布“龙须”,十分壮观。虽然知道这并非有意为之,专家们还是免不了为此感到惊奇。而棺中的男性墓主人遗骸腐朽更加严重,连衣服都没保存下来。
但专家们还是有了惊人的发现——棺中墓主人的遗骸身上,分布着7枚铜钱,放在不同的身体部位,组成了一幅北斗七星图!
专家们为何会这样震惊呢?
这是因为像这样的七星棺在道教文化中,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镇压邪魅,另一个就是皇家丧葬。专家们主要在意的就是第二个用途。
典型的代表是明朝的皇陵,已知的明代墓葬中,只有皇家陵墓中才能见到北斗七星,比如朱元璋的明孝陵主建筑就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样式分布的。而被郭沫若挖开的明定陵中,万历皇帝安寝的姿势也是北斗七星。
因此,就有专家推断,所有的明代皇帝下葬时,可能都是以某种北斗七星的方式进行的。
以此推断,上思县石棺的主人很可能也是一位明代皇室成员。
专家们选取样本进行了鉴定,确认石棺的确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而且跟建文帝神秘失踪的时间比较接近。
相传当年建文帝在朱棣翻盘围攻后,失去了皇位,也就此去向不知。不光是他的叔叔,后世的诸多历史学家也都在努力地寻找他的踪迹。
而在发现石棺的上思县广元村附近,还有个名叫官皇屯的地方。“官”同音“棺”,那“棺皇屯”翻译过来不就是“皇帝棺材所在的地方”吗?
除了官皇屯,当地还有个名叫渠皇屯,相传曾有一位落魄皇帝在这里的水渠边垂钓,因而得名。
因此,专家们便作出判断,上思县发现的两具巨型石棺就是建文帝夫妇。他们当年逃难到上思广元一带,并在这里默默终老。
他和他的后代都深知,朱棣还在寻找他,为了不暴露行踪,后代们便没有为其设立任何墓碑,并深深埋葬了他们夫妇二人的石棺。
只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说服所有的专家学者,还有一部分人表示反对,认为证据并不充分。
无独有偶,在2021年8月份,在距离两具石棺出土地6公里远的上思县高加村一带,又挖出一具三合土石棺,同样有着北斗七星的布局,而且棺中还有大量的陪葬品。
这具石棺跟之前的两具石棺是否存在联系,又是否能证明建文帝埋葬于此,这就要看后续的考古研究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