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敬灶神要三个东西(腊月二十三)

再有几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也就是我们北方人通常说的“小年”。小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是极为特殊的一天。

因为,从这天开始,我们就要为辞旧迎新过大年做准备了,这不仅需要我们打扫房舍,准备年货,而且还需要我们在这天祭拜灶神。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聊聊与灶王爷有关的一些冷知识。

灶神出身多种说

在民间神话中,灶王爷虽然是中国神话谱系中等级最低的地仙之一,但是,他也是众神仙中资历较老的那一位。

关于他的出身,历来就有很多说法。其中就有上古帝王说、鬼怪说和浪子说等几种。

在西汉哲学著作《淮南子·泛论篇》中,有:“炎帝作火,而死为灶”之说,那意思就是炎帝以火德管理天下,死后以灶神的身份享受祭祀。

而《周礼说》中,却有:“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的说法,估计祝融能成为灶神,和他是上古时期的火神密不可分。

在《庄子·外篇·达生》中,齐桓公问皇子告敖:“到底有没有鬼?”皇子告敖答曰:“有。水下有鬼叫'履',灶中有鬼叫'髻'”。

因此,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对“灶有髻”的解释为,灶神应该是一位穿着红色衣裙的美人。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有王基家贱妇生一子,堕地便走入灶中。辂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的记载。

可见,这个宋无忌就是《白泽图》中的“火之精”,他也是灶神原型的传说之一。

在众多的传说中,以唐朝志怪小说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诺皋记》中的“浪子说”,流行最广。

说是有一个叫张单的贫困男子与妻子丁香非常恩爱,后来,张单经商发了财,不仅休了妻子,而且还另娶他人。

没想到,继妻海棠因打翻烛火烧光了张单的所有家产,于是,她丢下身无分文的张单,改嫁他人。

张单流浪乞讨,无意中讨饭到丁香家,丁香不仅给他端上他爱吃的饭菜,而且还许诺只要他改过自新,还做他的妻子。

面对丁香的不计前嫌,张单羞愧难当,他趁丁香不备,一头扎进熊熊的灶火中……

杨柳青灶神年画

很快,张单以死明志的做法就在百姓中流传开来。

没想到,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有感于张单的自投炉灶,就亲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让他负责管理各家各户的灶火,这就是灶神为什么又被称为“灶君司命”“灶王爷”的原因。

灶神年画

‬灶王的形象是怎样?

按照灶神“上古帝王”说,灶王的形象应该是顶天立地创世主的高大模样。

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灶神图”里看到的灶神,却是天庭饱满,面带福相的老者模样?

这是因为,灶神进入千家万户后,与我们凡人的日常生活贴得太近。

如果此时,灶神还是以大英雄的形象蜗居在灶头,看着家人的一举一动,听着家人的长长短短,未免显得太不协调。

相比,一个慈眉善目的长者形象,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于是,灶神摇身一变,从上古大神变为深藏功名的小仙。

朱仙镇木版印制

在“灶神图”中,除了有灶王爷,灶王奶奶,还有两位小童站立于他们的两侧。

这两位童子分别捧着写有“善”与“恶”的两个小罐子。

原来,这两位童子就像“记录仪”一样,会将一家人所做的每一件好事与坏事详细记录,然后存放在罐子里,等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向玉帝汇报工作时一并带上。

为了让灶王爷可以给我们说好话,所以就有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

“九天司命东厨灶王府君”供牌 清 故宫博物院藏

‬灶神的职责是什么?

灶王爷被玉帝亲封为“九天司命东厨灶王府君”。如此大的名号,就仅仅让他负责凡间各家的灶火吗?

当然不是,通过玉帝给灶王爷封的这个名号,我们可知灶王爷的职责就是“九方之天内掌管自家夭寿、命运、福祸、穷富的神灵”

简单来说,灶王爷不仅掌管各家的灶火,而且还掌管各家的寿运。

其实,早期的“灶王神”信仰还比较单纯,古人认为,既然是灶神,所司掌的自然是人间的饮食。

不过,到了汉朝,灶神的职责逐渐由“司掌饮食”转向了“司掌命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那是因为在西汉时期兴盛的“方士文化”。

西汉的帝王们,大多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所以,宫殿里经常会聘请一些不明真假的方士进宫。

这些方士为了蛊惑君王,会将传统神话东拼西凑,编造出一套又一套怪力乱神的说辞。

以这种说辞为背景,祭灶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淮南万毕术》西汉 刘安

在《淮南万毕术》中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说的就是灶王爷晦日(月底)上天汇报工作,讲人罪过。

因此,灶王爷成了百姓眼中向玉帝打“小报告”的告密神仙。

《抱朴子》葛洪 东晋

到了东晋时期,这种说法继续夸张,道教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微旨》中也有“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

这意思就是说,倘若某个人冒犯了灶王爷,被他告到天庭上,罪行轻的要被减寿一百天,罪行较重的则被减寿三百天。

一时间,灶王爷竟又成了可改人阳寿的判官,这让百姓更是噤若寒蝉。

其实,灶王爷的“小报告”,对于人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警示人心,规范人心的作用,他老人家时刻提醒着自家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为啥要祭灶?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不仅是因为其掌管着人们的饮食,而且他还有替玉皇大帝考察每家善恶的职责。

所以,过小年“祭灶”在我国民间是一个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人们祭灶为的是来年的大吉大利,好运连连。

通常来说,祭灶分为“官祭”和“民祭”两种形式。

“官祭”,就是由官方主导的祭祀。通常这种祭祀会在国都郊外专门的祭祀场所,由国君带领文武百官共同举行该仪式,显得既庄严又肃穆。

“民祭”,就是年间祭祀,这种祭祀比较简单,用瓶子、瓦盆盛放美食美酒,摆在灶台处虔诚祭拜即可。

最初的祭灶,百姓的初衷比较简单,只把灶神当做掌管自家饮食的主神来祭拜。

但是,到了汉唐时期,由于灶神被渲染成了“告密者”,因此,祭灶的流程变得繁琐起来。上至天子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都不敢在祭灶过程中有半点马虎。

在宋代,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腊月二十四进行祭灶,而这一天也被看做小年。

在范成大的《祭灶诗》中,就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发动了“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并紧接着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南京城的百姓十分怀念朱允炆时代的自由政治。因此,南京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了元宵节。

虽然,他们还在腊月二十四祭灶,却不再用小年称呼这一天。因此,南京地区的元宵节就变成了百姓口中的小年。

南北有别的祭灶时间

而南、北方祭灶时间发生区别的主要原因则是在清朝嘉庆皇帝时。

每年春节前夕,清朝皇帝都会在皇宫中主持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其中就包括腊月二十四送灶仪式。

但是,打破腊月二十四祭灶时间的却是嘉庆皇帝。

《温江县志》民国

据清嘉庆二十年刊《温江县志》记载:十二月二十四日,旧传灶神上天奏事,先于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灯烛、场糖、钱褚致祭。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灶神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祭祀却迁移到了二十三。

究其原因,原来是嘉庆皇帝为了照顾手下的军机大臣而特别将送灶仪式提前一天。

按传统,官方和民间的祭灶都在腊月二十四举行。但是,军机处作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在非战争时期也要值夜班。

这样腊月二十四值班的军机大臣就不能回家祭灶。而“女不祭灶”的传统,又导致没有男主人主祭就不能正常祭灶。

为了让自己的大臣可以安心祭灶,于是嘉庆帝将官祭仪式提前一天,这样值班的军机大臣也能在第二天安心回家进行家祭了。

嘉庆帝的这一做法迅速在王公大臣之间流传开来,民间的百姓们也纷纷效仿。于是,原本只是提前的祭祀,也逐渐变成了提前过的小年。

但是,大多数汉民,尤其是江南一带仍然固守腊月二十四的小年祭灶。逐渐就形成了俗话说的“官祭三,民祭四,疍家祭五。”

疍家,旧时指在两广福建海南一带水上讨生活的船家。

自唐代以来这些船家就是“以舟为室,视水如陆”。可是,即便在海上生活,他们也要点火做饭,所以在他们的传统习俗中仍然少不了要祭灶。

在民国之前,疍家是一直被当成贱民,就连祭灶过节,也要降格一等。

因此,就有了南方民俗中的“官三、民四、疍家五”的说法。

‬怎样来祭灶?

古人祭灶的时候,需要为灶神准备一些特殊的供品。

其中,酒菜和灶糖是为灶神准备的,而清水、料豆和秣草则是为灶神上天时所骑的马准备的。

在《古今图书集成》记载:“都人至年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抹于灶门之上,谓之‘醉司命’”。

说的就是灶王爷他老人家喜欢喝酒,只要在灶台上涂抹一些酒糟,就能让灶王爷喝个酩酊大醉。

灶王爷醉醺醺的,说起话来自然稀里糊涂,无法向天庭打小报告,这样就能保得一家老小的平安。

据说麦芽糖也能有效地封住灶王的嘴,达成“灶君封住口,四季无灾忧”的目的。

《北平风俗类征》有云:“岁除祀灶,南北俗无不用糖,又加糯米团子,大小户皆然,云以之粘灶神口,则不于玉皇前言人罪恶。”

你看,不论是糯米团子还是麦芽糖,都有一个特点——粘牙。老百姓觉得,让灶王爷吃下这些甜食,就能糊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老人家在天帝面前有口不能言。

由于灶神在上天之后是要为全家人求得新年运势的,因此离家的游子也要在小年之后到家。

一起和家人迎接灶神的归来(腊月三十),这样就可以和家人一同得到玉帝的赐福了。

总之,拜灶神其实是通过祭拜灶神来达到辞旧迎新的目的,希望一切坏运气都随风而去,来年能有好运气。

正所谓:“灶推五祀当家敬,君奏九天定降祥”。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晓姝。原创不易,欢迎您的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告诉我,您那里的祭灶时间是何时?)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晓姝聊文物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