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一个节日吗)
清明
清明由来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作为一个节日,清明节的日期一般在公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按公历计算的节日。这个节日也是中国人扫墓的节日,所以又叫扫墓节。
清明节正值仲春,草木萌生,万物复苏,寒冷的北风过去,温暖的东风吹来,冰冷干裂的大地也浸润在细柔的春雨中。这时的人们开始脱下厚重的棉衣,换上轻柔的单衣。
这是一个新生的季节,也是人们出游、放风筝、荡秋千、植树和播种的季节。
在这个节日里传统上人们不生火,不吃热食,而是吃冷食或生食。这个传统源自一个故事。
大约在26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公子叫重耳因权力争斗而被迫流亡在外。他的一位大臣叫介子推始终追随他的脚步,不弃不离。有一次,重耳无食可吃,饿得发昏,介子推便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割下来救活了主人。
19年后重耳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到了晋国,并成为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他遍赏所有当年追随他的人,却唯独忘了他最忠诚的大臣介子推。有人提醒他后,他立即派人寻找他,但得到的报告却是他拒绝赏赐并背着老母亲逃到山里去了。
在几次搜山无果后,国君下令烧山,以期逼他出山。但大火过后,国君找到的却是他和他母亲蜷曲在一个烧焦的柳树旁边的尸体。
深受感动和深感悲痛的晋文公便下令全国这一天不得生火,大家以吃冷食来纪念这位忠诚而又高尚的大臣。所以,清明节在民间又叫寒食节。
事实上,寒食节在过去是一个独立于清明节的节日,它的日期通常比清明节早一天。现在尽管两个节日已合并为一,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清明节中寒食节的色彩,比如清明节扫墓很可能就是源自当年晋国纪念介子推的传统。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