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属什么(1957年)

前言:

1957年,臧克家受邀到中南海与毛主席会见。在此之前,臧克家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过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谈起这件事,臧克家问毛主席:“我有一事不明,您词中‘原驰腊象’中的‘腊’字怎么解释?”

毛主席

毛主席反问他:“你看应该怎么样?”臧克家立马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毛主席听后大为叫好,连说了好几个“好”,然后又说:“就按你说得来!”

臧克家改了什么字令毛主席这样高兴?

你是一颗大星

臧克家是一个职业作家,他一生写作、作诗无数,对文字的运用出神入化,对文字的解释清晰透彻,可生在乱世,令这个才华横溢的人也束手无策。

在抗战时期,老百姓的艰辛生活令他痛心,国民党腐败奢华的生活令他厌恶。他的心中有万般无奈却无人倾诉,在国民党排斥进步民主力量后,臧克家无奈只好到了重庆。

他的生活一落千丈,看着满目疮痍的中国,他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词:“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他如今就是这样的境遇。

臧克家

在那个残酷的社会,臧克家作为作家的一腔热血被浇得冰冷,他用犀利尖锐的目光看着这个社会,用自己的笔尖写下了一首首揭露黑暗的诗,在此期间他看到了毛泽东的著作,那是他生活的唯一一点光亮。

毛泽东的著作每次都能让心已经凉透了的臧克家,重新对这个社会燃起希望,他仔细研读毛泽东写的每一部著作。

1945年,蒋介石以抗战胜利共商国家大事的理由,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地来到重庆赴会。谈判期间,毛泽东还在重庆召开了各界人士座谈会,臧克家也被邀请。

臧克家终于见到了崇敬已久的毛泽东,激动不已。毛泽东在台上气宇非凡,风度翩翩,为各界人士讲述革命精神。会后,臧克家回到家中,难消兴奋之情,他感觉自己的情感无处宣泄,拿出纸张,一气呵成,为毛泽东写下了他的第一首颂诗《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

臧克家

在诗中,臧克家将毛泽东比喻成一颗耀眼的星星,用光芒照亮中国大地黑暗的地方。他用真诚的语言表达要将自己的生命、希望,全部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的到来让重庆人民感受到了光明的存在,感受到了温暖的存在。

这一次会见,给臧克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956年,中国作家协会经过商议,决定创办《诗刊》,集结中国当代诗人或者名篇佳作,供世人欣赏。众人一致决定由臧克家担任《诗刊》主编,严辰、徐迟担任副主编。在组稿时,编辑们发现所有诗歌都非常不错,就是缺少一个“镇店之宝”。于是编辑团队就向北京大学的冯至先生请教。

冯至先生建议他们去寻找毛主席在抗战时期做的作品,他曾经读过一些,觉得非常有价值,而且发表出来大众也肯定会非常喜欢。《诗刊》创办的初衷也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放大。

臧克家感觉这个主意非常不错,但就是不知道毛主席本人会不会同意。他们商量着给毛主席写一封信,征求意见,并把现在手中已经收集起来的《沁园春•雪》等八首诗集一并寄到了中南海。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候创作的。这年冬天,陕北下了三场大雪,皑皑白雪覆盖在陕西广阔无垠的大地上,银装素裹。毛主席站在窗前看着这景象,不由得生出万般感慨。

现在中国内忧外患,毛主席的心情格外沉重,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毛主席忽然想到古时候那些救国救民的英雄,他们的心情也和他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吧。

这首词是在1936年作的,由于当时环境复杂,这首诗的原稿丢失了。1945年,毛主席到重庆谈判时,与柳亚子会面,席间,柳亚子写了一首诗送给毛主席。之后柳亚子的《国民诗选》想要收录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毛主席帮他矫正之后,还将《沁园春•雪》赠予了他。

这件事曾轰动一时,《沁园春•雪》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所以当《诗刊》决定要收集毛主席的诗时,臧克家毫不犹豫地将这首诗作为头一个要收录的诗。

臧克家和其他编辑们一起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他们将信件寄出去以后,就焦急地等着毛主席的回信。

1957年,新年刚过,《诗刊》社就接到了来自中南海的电话,是毛主席身边的秘书田家英打过来的,接电话的是徐迟。

田家英在电话那头说道:“主席已经收到你们的信了,主席问《诗刊》什么时候发稿?”徐迟说:“万事俱备,就差毛主席的诗词了,我们寄去的八首诗想请主席能够矫正修改,毛主席的其他诗词什么时候能发过来?”

田家英

电话那头的田家英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但他说一定会将《诗刊》社的请求传达给毛主席。徐迟将毛主席回电的消息告诉了其他人,众人都高兴坏了。

几天后,《诗刊》社就接到了第二个电话,这次是邮局打过来的,说他们那边有中共中央寄来的信件,还请他们在编辑社等候,众人已经猜到一定是毛主席给他们寄过来的,他们都非常激动。

徐迟当着众人的面拆开信件,里面是毛主席的亲笔信,同时还有《诗刊》给毛主席寄去的那八首诗词,上面有毛主席矫正修改过的痕迹,另外还有十首他们没有见过的诗。

臧克家

他们看着毛主席寄给他们的信件,高兴地捧在手心,激动地泪流满面。毛主席在信中写道:

“各位同志们: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谦!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

毛主席对自己的诗词总是秉持着谦虚的态度,他不认为自己的诗一定是最好的,对于别人的建议也是虚心接受。但敢给毛主席改诗的,臧克家当属第一人。

臧克家为毛主席改诗

臧克家等职业作家一起创办的《诗刊》受到毛主席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毛主席对诗歌的支持,其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毛主席

《诗刊》发表毛主席诗词的事情传开,群众纷纷预定,第一期一经发表,使得《诗刊》轰动了全国,连海内外都受到了广泛影响。

《诗刊》出版的那天,毛主席送上了真挚的祝福:“《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这十二个字,在别人眼中仅仅是毛主席的祝福,但是对于臧克家来说却意义非凡。他说:“从这十二个字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多么丰富、多么深刻、多么激动心胸的重大意义啊!”

《诗刊》的问世,使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学习毛主席诗词的热潮。臧克家非常喜欢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他经常反复拿着这首诗,仔细研磨。自从上次收到毛主席的回信,臧克家总想着见毛主席一面。

臧克家的心愿很快就实现了,就在他收到回信后的第三天,一个电话打到了《诗刊》社。来电话的是《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水拍打来的,他说:“毛主席要召见你,下午三点中南海的车来接你,你准备一下。”

袁水拍

听到这个消息,臧克家好像自己在做梦,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愿望会这么快实现。面对自己崇拜的人,臧克家还是感觉到了紧张。

下午三点,中南海的车准时出现在他的门前,他上了车,没过多久就到达了目的地。门口的卫士在汇报之后,就带着他往里面走。

臧克家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在后面,他脑海里一直在措辞,不知道见到主席的第一句话要说什么,他对《沁园春•雪》中的诗句有个疑问,不知道该不该说。

就在他思考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了毛主席的菊香书屋。他被带到了会客厅等待,臧克家这才发现,会客厅里设施简单,很是安静,只能听到屋外树上的鸟叫声,其余的什么也听不到。

毛主席

过了一会儿,臧克家就看到毛主席从东边的屋子里面出来,脸上是亲切友好的笑容。毛主席伸出手,臧克家连忙迎上去与主席握在一起。

毛主席让他坐下,并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递给臧克家。臧克家连忙摆摆手说:“主席,我不会抽烟。”毛主席很是惊讶,笑着说:“诗人不会抽烟?”随即给自己点上了一支。

之后,毛主席问了他《诗刊》的运作状况,又问了他的生活情况。臧克家都一一回答,毛主席见他有些拘谨,于是就与他谈论了对诗歌方面的见解。

聊这种话题正好聊到了臧克家的心坎上,臧克家瞬间感觉不紧张了,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了起来。他当了一辈子的职业作家,对诗歌的见解极为深刻,毛主席不时也提出自己的想法。两人聊得十分投机。

臧克家

从毛主席对诗歌的见解中,臧克家很明显地感觉到毛主席对古典诗词的喜爱,对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喜爱。令他自愧不如的是,毛主席看过的诗词远比他想象得还要多,当说起古典诗词时,毛主席说:“最近我得到了一部《明始综》我看李攀龙写得不错。”

李攀龙与臧克家是同乡,在明代做过官,他的诗集臧克家并没有读过。以至于毛主席在提起李攀龙时,臧克家听了三遍才听清楚李攀龙的名字。臧克家很是惭愧,对毛主席更加崇拜了。

从古典诗词说道现代诗词,毛主席说:“前几天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的咏雪词的文章,我读过了。”臧克家这才想起此行来的目的,他趁机问道:“我有一事不明,还请主席指教。词中‘原驰蜡象’的‘腊’字怎么解释?”

毛主席却反问道:“你看应该怎么样?”这时臧克家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沉浸在了问题本身当中,完全没有考虑问这个问题会不会不合适,他说:“改成‘蜡’字比较好,可以与上面‘山舞银蛇’的‘银’字相对。”

听到他的见解,毛主席思考一下后,大为叫好,拍着大腿连说了好几声“好”,又说:“就按你说得来!”

臧克家话说去以后,脑袋就开始嗡嗡作响,他看到毛主席低头思考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话好像有些不妥,但之后毛主席作出的反应,让他松了一口气,这让他觉得毛主席更加伟大了。

此时,臧克家才真正地放宽了心与毛主席讨论起了《诗刊》刊印的问题,他问毛主席:“现国家纸张困难,经我们一再要求,文化部负责人只答应印一万份。同样是作家协会的刊物,《人民文学》印二十万,《诗刊》仅仅印一万,太不合理了。”

臧克家(左)

毛主席问:“你觉得应该印多少?”臧克家说:“五万份。”毛主席笑着说:“就听你的。”

与毛主席会见,臧克家感觉自己遇到了知己,毛主席无论在哪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是一针见血,连臧克家都佩服不已。

两人谈着就忘记了时间,毛主席的秘书悄悄提醒时间已经不早了,臧克家低头一看手表这才发现已经5点多了,他意识到不能再占用主席更多时间,于是就起身告辞了。回到家中臧克家还是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只好用笔墨来缓解,他诗意大发写下了《在毛主席那里做客》这首长诗。

与毛主席信件往来

《诗刊》的反响很高,这都是得益于毛主席的支持。1957年,与毛主席会见后,臧克家对毛主席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认为毛主席就是他的知己。

臧克家

在毛主席的诗词发表之后,许多人报刊约臧克家写文章帮助读者了解、欣赏毛主席的诗词,臧克家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为世人解读。

在第一篇文章发表后,读者的反响非常大,大家都喜欢这样的文章,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让臧克家更加觉得解析毛主席的诗词是多么严肃的工作。

他写信给毛主席约稿,希望毛主席能写出更多新诗,满足大众对诗的喜爱。之后臧克家就以通信的方式与毛主席约稿。

臧克家很好地利用了自己是《诗刊》主编的身份,毛主席写信也十分方便,信中内容无非是约稿,谈诗。臧克家总想再与毛主席约稿,发表到《诗刊》上,供群众赏读。

臧克家

毛主席虽然公务繁忙,但是臧克家约稿的请求却一直记在心上,他在闲暇之余,写下了新诗。在新诗发表之前,毛主席总会寄给臧克家一份,让他再提出意见。臧克家知晓毛主席是不会计较别人给他提意见的,所以就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

毛主席的“词六首”在发表之前,臧克家看后修改了好几处。毛主席看后,回信说:“你给我改的几处都非常好,我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的,还请你务必说出来。”

他与毛主席的信到底有多少,连臧克家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他写信从来不留底稿,倒是他的家中留有毛主席亲笔信6封。他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还立下家规,不允许孩子们翻动,只能远远地看。

臧克家也曾想与毛主席再进行一次诗词讨论,他曾说:“我多想再次面聆毛泽东同志对新诗的意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臧克家

可惜的是,1957年的那次会见是毛主席与臧克家唯一一次会见。从那之后,毛主席的工作越来越忙,根本无暇再与臧克家谈论诗词方面的见解,但臧克家的每次信件,毛主席总会写回信,答应下次一定再见一面。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臧克家悲痛万分,在三天之内含泪写下了《丰碑心头立》一诗:“一手挥别,一手执笔,一缕缕泪丝,一缕缕哀思……”在毛主席纪念会上,臧克家泣不成声。他对毛主席的怀念沉积在心中,只要一想到毛主席与他畅谈诗词的时刻,就会不禁触动流下悲伤的眼泪。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奇葩历史观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