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是什么日子在中国(毛泽东纪念堂建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毛泽东作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与独立的伟大领袖,1976年9月9日,这位伟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为了纪念这位开辟中国新历史的主席,党组织决定建设一座毛主席纪念堂以永远铭记他。经过一年多的策划建设,这座承载全体中国人民感情的纪念堂终于竣工。

经过众人的商议,第一批进入纪念堂的人选终于确定了。

只有五个人,分别是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那么是按照什么标准选定的五个人呢?

一、主席重病在床,依然心系国家

主席的身体一直很硬朗,直到1971年左右,83岁的毛泽东查出来患有肺心病,第二年就已经严重到影响生活了。

1972年2月12日,毛泽东受到肺心病的影响,心律严重失常,甚至一度休克,这让所有人都担心不已。

幸好抢救及时,在医生们的努力下,毛泽东脱离生命危险。虽然没有了死亡威胁,但是这场来势汹汹的疾病给他留下了不轻的后遗症,很明显的表现就是体力大不如以前,稍微走得时间长些就会引起剧烈的喘气。

后来还影响到了毛泽东的语言系统,有人前去探望或是汇报工作的时候,发现他有言不达意的情况,往往无法让人理解他想要表达的内容。

除了语言表达能力减弱,毛泽东的视力也有所衰退,就算是这样毛泽东也要保持阅读习惯,身边的秘书就成了他的双眼,为他读报纸或是文件。

身体上的病痛从来都不能阻止毛泽东继续工作,只要能站起来,他就会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1973年之后,医生的调控下,毛泽东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8月24号开始将会举行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自然需要出席。但是那个时候,毛泽东少走几步路就会气喘吁吁,这样虚弱的身体无法支撑他出远门。

在大家都十分担心的时候,毛泽东却坚定地表示自己一定会到场。周恩来反复找随行的医护人员确定主席的身体状况和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主席的安全

由于毛泽东无法远距离行走,周恩来特意与他商量,暂住到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的心肺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供氧不足,周恩来为主席布置住所的时候,特意在人民大会堂多处安置供氧装置,以便为毛泽东提供充足的氧气。

大会举行当天,在周恩来和医护人员的充分准备下,毛泽东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缺氧的问题。唯一比较困难的是浑身无力,无法靠自己的力量起身行走,大会散场的时候按照惯例是主席先于代表们离场,如果今年依然如此的话,必定会被代表们发现主席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主席重病这件事只有少数人知道,所以如何离场成了个大问题。好在周恩来及时找到了解决办法,只见他起身面对代表们说:“请各位代表们先行离场,主席将目送大家离场。”等到会场没人了之后,主席才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离开。

1974年,毛泽东的身体略有好转,能够自己出门散步了,但是所有医护人员们都清楚,这种好转是表面的,实际上疾病已经恶化。身体右侧出现了偏瘫的症状,语言障碍、双目几乎失明、吞咽困难等等。

这年年底,周总理抵达长沙,向毛主席汇报第四届人大的准备情况。这次见面恰好遇上主席生日,周恩来和毛泽东的身体都饱受病痛折磨,只能稍加庆祝,就算是这样,二人也十分高兴。

许久未见的二人促膝长谈,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

二、伟人永远离开,人民悲痛万分

1976年开始,毛主席的病情逐渐加重,突如其来的两次心梗让他多次面临险境,虽然成功抢救过来了,但是身体大不如前。9月初,主席再一次发生了心梗的,这次比前两次都要危险,抢救过来后还是处于病危的状态。

9月8号,毛泽东忽然告诉医生自己的心脏有些不舒服,医生离开采取措施稳住了毛泽东的呼吸。呼吸稳住了,但主席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毛泽东的亲属、护卫、医护人员都守在病房门口,默默祈祷。

但奇迹终究没有降临,9月9日凌晨,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停止了呼吸。当天下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向中国全体人民播报了这则消息,沉重的气氛围绕着所有听到消息的中国人民。

在7月的时候,因为毛泽东多次接受抢救,尽管众人心中不大愿意相信,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以防有突发情况让人措手不及。

中央决定预先做好丧事的准备,指派专人起草讣告和悼词。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周启才和中央办公厅李鑫接手了此项重任,这件事来的突然,两人听清楚任务后悲痛万分。

这件事需要严格保密,汪东兴特意将二人安排到了怀仁堂正厅,安静又保密。强忍着心中的难过,两人开始做正事,由于起草的时候主席还在世,其中“毛泽东主席”的地方统一由其他符号代替。

毛泽东逝世之后,受到通知的周启才和李鑫迅速取出保险柜里提前写好的讣告和悼词取出,赶往主席所在的会议厅。两人赶到的时候,汪东兴在门外焦急的来回踱步。

汪东兴告诉两人:“主席凌晨去世,政治局紧急召开会议,江青在会议上捣乱干扰会议进程。现在大家正等着讣告和悼词文稿,你们快进去。”

江青在会议上一直要求政治局讨论关于邓小平的事,要求开始邓的党籍,不过现场无一人想理会江青。华国锋等江青落座后,拿起刚送来的两份文稿,继续开会讨论正事。

最后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讣告文稿《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将会在9月9日下午4点的时候对国内外广播。9月16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讨论悼词文稿和追悼会细则,共同商定将于10日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追悼大会。

得知消息的众人纷纷赶往北京,想要参加毛泽东主席的追悼会。从11号开始,共有三十多万人前来吊唁,包括各国大使、外宾、学者、战士、普通群众等来自社会各界、全国各地的人们。

9月18日下午2点30分,毛泽东主席的追悼大会正式开始,由王洪文主持,华国锋致悼词。追悼会那天,早早就有人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上,自发的带起黑纱、白花。

现场有不同的前来怀念主席的人送来的花圈,江青的花圈上署名:您的学生和亲密战友小青”。华国锋在现场致悼词的时候,不止是因为太过悲伤还是,过于疲劳,险些没有站稳。

不只是在天安门召开了毛泽东的追悼大会,一些地方群众无法来到北京,便在当地举办毛主席追悼会,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怀念主席。

三、毛主席纪念堂,终于建设完成

主席本人的意愿是希望自己遗体火化,但在中共中央的会议上,众人一致决定将主席的遗体永远的保存下来,以便世人瞻仰。那么主席的遗体应该存放在哪里就成了问题,曾有人提出过为毛主席建设陵墓的计划,但被否决。

最终在10月8日的会议上,中共中央决定建设伟大领袖毛主席纪念堂,以此来纪念及怀念伟人。

决定好建造纪念堂,但是纪念堂的选址、风格、建材等等都有待商榷,华国锋以最快的速度召集全国知名的设计师们共同商讨。

有人提出过要建在风景秀丽、有山有水的地方;有人提出建在香山上等等,但是这些都被否决了。毛主席生前是一个朴素的人,他不毁希望自己在死后被破坏了自己的规矩。

最后决定建在天安门南边,周围环绕着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这些都与主席的一生密切相关。

确定好位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样式,纪念堂相当于在天安门新增一处建筑,所以风格、高度都必须与周围建筑相协调,不可挡住正阳门的阳光,也不可压过人民英雄纪念碑。

设计师们多方的讨论下,确定了最终方案。1976年11月,毛主席纪念堂开始动工,所有人都在期待它建成的样子。

没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反复确认。纪念堂中设计了毛主席雕像,光是雕像的选材、形象都是经过多次开会讨论,否定众多方案后才确定的。

毛主席雕像用汉白玉建造,但是汉白玉开采的难度很大,因为是在北京塑造雕像,所以汉白玉的开采是在北京房山的山区里。

时间紧张、需求量大、技术落后等等都是汉白玉开采时要面临的问题,当时几乎是全国优秀的旷工都集中在了这里,加急开采,才达到了要求,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也是每个人想要为主席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材料的问题解决了,雕塑改用主席的哪个造型呢?几百位设计师和雕塑家们围绕着主席的照片,探讨了数个日夜。

说到主席有名的照片,大概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主席背着手站在北戴河前面,威严而又亲和。

这张照片很能代表主席的形象,的那是雕塑起来十分困难,因为这张是主席在室外拍的和大会堂的整体氛围略不协调,且风吹起的衣角在雕塑中很那表现,所以这个方案没有通过。

主席站立的身影做成雕塑后太高,就会显得有距离感,不符合主席一贯亲民的形象。所以设计师们打算找坐姿,于是有人提出建成主席坐在椅子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翘起一只脚的样子。

这个方案一提出,有人觉得万万不可,有人觉得非常妙。不同意的人认为纪念堂这样严肃的地方,这个姿势不符合主席形象;而赞成的人认为,恰恰是翘起的这只脚最能体现主席的性格。

毛主席在接待客人的时候,总会采取这种坐姿,一方面拉近和客人的距离,显得亲切;另一方面能够体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该有的不卑不亢。华国锋在听到这个方案后,拍手叫好:“好!就是这个了!”

雕像后的背景《祖国大地》,是妇联的同志们,召集了心灵手巧的设计师和裁缝共同绣制。

经过一年的建造,1977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毛主席纪念堂终于竣工。落成仪式上,是叶剑英元帅发表讲话,一番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仪式之后,正式进入毛主席纪念堂,能率先进入瞻仰主席的,都是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当时所有人都抱着期许又怀念的心情,等待瞻仰主席遗容。

等待进去的人很多,但最后第一批只有五个人进去见到了主席,他们分别是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这五个人不是随意选出的。

他们都是主席生前最信任的,也是对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一心向着国家和百姓的人。

五个人怀着有些沉重的心情进入纪念堂,走到主席的雕像前,静默站立,随后鞠躬致敬。

整个过程中没有人说话,也许他们想说的话都是心里一遍遍地向主席重复,又或许他们想说的话都在日常的行动中已经表现出来了。

结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作为带领共产党走向胜利的关键人物,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有着不一般的地位。毛主席纪念堂的成立,给了人民群众一个前去瞻仰机会,虽然主席已经去世了,但是主席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被我们铭记,也会被我们一代代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毛泽东逝世前的绝密任务》

《毛泽东纪念堂建设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毛主席纪念堂》

《伟人远去:毛泽东逝世》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老程往事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