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武的名人(和少林)

说起少林,武当,在武林中可谓是赫赫有名,有“北少林,南武当”之说。历史上这一佛一道两大门派也是人才辈出。即使越过了冷兵器时代,在近代的历史上,同样有很多将军和这两大门派颇有渊源。

少林

“铁掌将军”钱钧

这是文革中的一天,一群手持长矛的“造反派”在南京中山门拦住一辆军车,要求检查。这时从车上下来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军人,有人认得这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钱钧,有些“造反派”的人于是已为他让开了一条道。


但是一个“造反派”头子不服,拿着长矛指着钱钧仍要检查军车,钱钧微微一笑,伸手便抓住了长矛,那五大三粗的“造反派”头子竟然无法收回,钱钧稍微一用力,长矛便到了自己手中,钱钧两手一握长矛,稍微一用力,只见这铁矛已经被弯成了弓形。钱钧丢掉长矛,面不改色,一言不发的回到军车上,几十个“造反派”面面相觑,只好乖乖放行。

钱钩将军原名叫钱运彬,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由于家里穷,6 岁时,人长得还没牛肚皮高,就被送到地主家当了放牛娃,两年后,因为受不了东家的打骂虐待,他跟着一个过路的油漆匠偷偷跑了。


可这个油漆匠性格十分暴躁,小钱钧一天到晚背着担子累死累活跟着他走街串巷不说,干活稍有差池就要换顿揍。十一岁那年,经人说和,钱钧又辗转来到湖北宣化店一个画匠家当了学徒。

不过两年下来画匠也只是让他在家里打杂,两年下来,钱钧连画笔都没有碰到,小孩子毕竟有些耐不住性子,钱钧在一次外出洗衣时,听周围人说起了少林寺,他以前就听说过少林寺的故事,于是心生向往。


于是,13岁时钱钓再度“逃跑”了,这次他“逃"入了少林寺。没想到的是,刚进少林没两天,好巧不巧,画匠师父竟然也来到寺里,原来是少林僧人请他来画壁画,塑神像,画匠师父笑着说“你可真会找地方,以后你就帮我画庙子吧,学会了手艺,再能学些拳脚,以后好出人头地。”

从那个时候开始,钱钧就跟着画匠师父在少林寺中住了下来,一面跟着画匠师父画壁画,一边跟着少林武僧们练拳习武。钱钧在少林寺一呆就是五年,不仅将大红拳,小红拳,猴棍,三节棍,腾身术等学得精通,而且尤其擅长朱砂掌。


十八岁那年,钱钧怀着出去闯荡一番的心思,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不辞而别,离开了少林寺。

钱钧1926年时在董必武同志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是这一身拳脚功夫在日后的革命生涯中派上了大用场。


在鄂、豫、皖的崇山峻岭中,在雪山草地上,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他那一身武艺,他那铁塔一样坚强的身骨,让他在战争中如虎添翼。即使遇到常人难以克服的困境也能化险为夷。

有意思的是,钱钧和许世友是同龄人,进少林寺时比许世友晚了三年,也就是说,他们共同在少林寺内生活了 5 年。不过,由于当时寺内僧人较多,他们互相之间并不熟识。钱钧是 1930 年参加红军的,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两人碰面闲聊,才发现原来是师出同门。


许和尚性格外向张扬,年轻时尤其喜好与人比武,钱钧要内敛不少,大家也只是听传闻才知道钱钧掌法如何了得,但见过的却不多。

有次去苏北检查民兵工作,傍晚,干部们都要求他表演朱砂掌,钱钧无奈只好找来一块压咸菜的青石,这块石头少说也有 20 来斤,光溜溜,湿漉漉地放在桌子上。“钱司令果真能劈开它吗?”“肉手能劈开岩石,我还从没见过!”


在人们的窃窃私语中,钱钧走到桌前,摆正石块,猛抬右手,一掌下去,只听“砰”地一声青石顿成三块。劈裂的石渣竟蹦出一丈多远。看得大家瞠目结舌。

解放后,钱钧的功夫虽然再难有用武之地,但他却坚持勤练不忘。据说,在他南京的家中摆满了刀枪剑棍等冷兵器,院子的大树上吊着沙袋,他像战时那样,每每闻鸡起舞,活动拳脚。

“传奇虎将”许世友

要说共和国众多开国将帅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许世友肯定是排在前两位的,有关他的传说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为许多人所熟知。

1905年许世友将军出生在河南新县,因父母养活不了他们兄妹7人,才在逃荒的路上把他送进少林寺,做了和尚。他在寺里虽然是个杂役,但一有空他就偷偷躲在一边,看武僧们练武,边看边学。


当时少林寺规矩很严,没有方丈的许可一般僧人是不许练武的,为此他还受了罚。后来,执寺武僧贞绪大师见他学武心诚,便在他忙完了杂活后,开始为他传授武功。许世友学会了站桩、摔棍、跑立砖、插沙、运气、打梅花桩等功。

八年中,他学会了刀枪棍棒、十八般武艺。16 岁便深得少林精要,1921年许世友下山回家省亲 ,谁料刚回乡探亲时,嫉恶如仇的许世友便因行侠仗义,一拳一脚连伤两条人命,不得已只得离开少林,来到洛阳,加入了军阀吴佩孚的部队。


1926 年10月许世友所在的北洋军阀部队宣布起义,并被北伐军收编,许世友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中的一名连长。第二年,在两名同乡的介绍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投奔了红军,开始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革命生涯。

战争中,许世友勇猛无畏,少林功夫发挥了不少作用,他在红军中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每次都身先士卒,舞着大刀冲在最前面。某次,子弹打光了,他率少数兵力冲入敌群,硬是拼了4个小时的大刀,把敌人逐出阵地,自己毫发无损。


同时根据红军枪少弹缺的情况 ,他在部队中普及的武术,要求除常规武器外,他的部队上下每人配备一把大刀 ,并亲自示范 ,把少林刀功中最直接的杀敌套路传授给官兵 。

据说文革中,南京的造反派把许世友的家抄了,连警卫员也被赶走。“揪许指挥部”设在军区机关的大门口,还在酝酿万人大会揪斗许世友,甚至有近千名六安的红卫兵冲到了许世友“避难”的地方。许世友下令紧闭大门,并派战士将机枪架了起来,同时严令:擅闯者格杀勿论。别说造反派还真被吓住了。

后来在主席的干预下,许世友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许世友下山了。

许世友一赶回被抄的家中,就立刻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嘴里不住嘟囔:“拳谱,我的拳谱。。。”


原来,许世友奉为至宝的一本手抄本少林拳谱不见了。这还了得,许世友发话,让保卫处一定要找到拳谱!

由于来抄许世友家的红卫兵来自几个省市有近千人,大部分又到各地串联去了,所以线索渺茫,始终没有音信。不久,许世友出任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就再也没闲心提这件事了。


十几年以后,许世友还惜地说:“我有一本教少林拳的书,带图示的,文革中让红卫兵抄走了,真可惜。”不难看出,虽说事隔多年,许世友对在少林寺八年的习武生涯依然刻骨铭心。

武当

“独臂军神”贺炳炎

1913 年除夕,贺炳炎出生在湖北省宜都县江家湾村的一间茅屋里。贺炳炎 6 岁时母亲病故,姐姐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哥哥过继他人,贺炳炎由婶娘收养。

贺炳炎 9 岁时,就随父亲到煤矿背煤。 但因年小体弱,力不能支,只得托人说情,到邻村松木坪给地主放牛和干家务活。 后来贺炳炎因忍受不了地主的欺压,怀恨出走,给人杀猪,拜师学篾活、裁缝、打铁等。 也是在这一年, 贺炳炎的生活里出现了明亮的一笔, 经人介绍,他投师于武当一清道长门下。


所谓“少林棍,武当剑”,唐宋以来,道士携剑也成为一种风尚,武当剑更是闻名于天下,贺炳炎跟随一清道长初学的就是“凌霄剑法”。练了两年后,贺炳炎感觉不过瘾,因为武当剑的特色就是剑轻而利,贵柔不贵刚,用意不尚力,但是贺炳炎的性格刚烈,一清道长也发觉贺炳炎更适合练习刀法,于是又传授贺炳炎“玄虚刀法”。贺炳炎天资聪慧,后又勤学苦练,深得武当武术精髓。


1928年秋,红军到达石门、宜都边境一带,贺炳炎的父亲毅然参加了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贺炳炎也想参加红军,父亲觉得他个子太小,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贺炳炎苦苦哀求时,正好贺龙路过,笑呵呵的说““收下,收下,派到宣传部去提糨糊桶子吧! ”就此贺炳炎加入了红军。


贺炳炎参加红军的时候, 正是贺龙等人初创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武装疯狂地进攻,企图将革命扼杀在摇篮之时。 那时候双方战斗十分频繁,每天都在行军打仗。 入伍后不久,贺炳炎就参加了战斗。 武艺高强的他手握一把菜刀独自冲入敌阵,左砍右杀,连毙数人,敌望之皆惧退。 一仗下来,红军同志开始称他是“贺小龙”,后来一传再传,又因他姓贺,还被误传成贺龙的儿子。


1935 年 11 月 19 日,红 2、6 军团在贺龙的指挥下,从桑植县刘家坪轿子垭地区出发,开始了长征。 贺炳炎任红 5 师师长。贺炳炎还是冲锋在前,经常看到贺炳炎在敌阵中挥舞着大刀,如猛虎下山,左砍右杀,枪扎刀劈,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

长征的一次战斗中,贺炳炎的整个右臂不幸被炸弹炸中,整个手臂被炸成了肉泥,骨头全碎了,只留下一点皮连着肩膀。只有锯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那时没有麻药,贺炳炎咬住一块毛巾,开始了手术。 手术前后共用了 2 小时 16 分钟。 贺炳炎嘴里的毛巾被他咬得稀烂。

做完手术,贺龙走到跟前,当时锯下的胳膊就扔在一边。 贺龙俯下身子,心疼地看着大汗淋漓的贺炳炎,看着他那张因为剧痛而苍白如纸的面孔。 贺炳炎含着眼泪问贺龙:“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 ”贺龙紧紧地握住老部下的左手, 用肯定的语气说:“你还有一只手嘛! 只要我贺龙在,就有你贺炳炎的仗打! ”

抗日战争期间,贺炳炎只剩下一条左臂,可打起仗来依然威风不减。抗战之初,贺炳炎任八路军 120 师716 团团长,曾率部打过一次有名的胜仗一-雁门关大捷。

战斗中,贺炳炎与一名手握战刀的日军曹长遭遇,刚巧驳壳枪子弹打完了,贺炳炎随手捡起一支上了刺刀的日军三八式步枪,用左手握枪,以独臂夹枪托,直逼日军曹长。大概日军曹长欺负贺炳炎只有一条胳膊,竟示意他进攻。贺炳炎心里有气,一个猛刺,刺刀戳进了日军曹长的胸膛。日军曹长瞪大绝望惊恐迷惑不解的眼睛倒下了。


贺炳炎将军一生南征北战,共负伤 11 次身上留有16 处伤痕。后来,他常说:“我总能大难不死,一来运气好,二来就靠我这身功夫。你们要是上武当山学上几年保管也没事。”


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元帅

共和国众多开国将帅中还有一位传奇色彩的人物,那就是贺龙元帅,主席一辈子就叫个三个人老总,贺龙总便是其中之一。

贺龙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4岁便开始习武,不但拳脚功夫在同龄人中无出其右,胆量也是相当过人。7岁时,父亲在朋友面前夸他胆大,朋友不信,想试试他的胆量,吃饭时悄悄在饭桌下面开了一枪。刺耳的枪声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只有贺龙手不停筷,就像没听见一样。


贺龙成为武术高手,与他出生在武术世家分不开。爷爷贺良仕是一名武痒生,人称衡山公。父亲贺土道也武艺高强。9 岁那年,贺龙就拜同样是武术高手的堂叔贺士远为师。

湘西自古民风彪悍,贺龙老家的大人、孩子都练武。农闲时分,更是男人们集中练武的时间。少年贺龙在和他们一起切磋武艺过程中,非常用心,练功也特别刻苦,真正做到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由于用心又刻苦,贺龙少年时就练得身体既健壮又灵活,纵跳腾挪,快如疾电。但贺龙不满足,他为了提高武艺,不怕山高路远,经常饿着肚子跑很远的山路,请武术高人指教。

贺龙幼时练武用过的大刀


在洪家关的青年人中,贺龙武功高强,长拳、短打、大刀、长枪、短刀、剑术、棍术等冷兵器,无不精通,与他年纪相当的人没有超过他的。


贺龙的传奇革命生涯是从两把菜刀砍桑植芭茅溪盐局开始的,当时追随贺龙刀砍盐局的二十多个青年,都是贺龙的朋友,也都是桑植县有名的武林高手。

贺龙与武当的渊源还得追溯到1931年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春贺龙率领红三军进军武当山。武当山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武术更是天下闻名。当时,尽管战乱四起,民生凋敝,但武当山的香火一直绵延不绝,威震天下的武功更是流传不衰。


贺龙率领的红三军进军武当山时,一路上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仅保护了道教宫观,而且尊重道教的信仰和习俗,受到了武当山道士们的热烈欢迎。当时,武当山众道士还主动腾出紫霄宫西道院等地方,作为红军的后方医院、修械所、指挥部。


武当山道长、全真派第十五代传人徐本善,见贺龙身材魁伟,长相威武,谈吐中有治国安邦的良策,心中十分敬佩,遂与贺龙结成忘年交。贺龙也十分敬重德高望重、武艺高强的徐道长,并拜他为师学习武当武术。


每日清晨,贺龙军长便随徐道长在紫霄宫父母殿前学练武当拳。明月东升,徐道长便在紫霄大殿月坛上指导贺龙操练所学的拳技。几个月下来,贺龙就把几套拳路练得烂熟于心。


后来,贺龙带兵时总是要求手下战士都要习武。他十分重视从民间挖掘武术招数,在战士中间推广。他还经常手把手亲自教战士们练武。在贺龙的军队中,习武成风。来自四面八方的战士们,有许多人习过武,他们把各地不同流派的武术带到部队中来,相互传授,相互切磋。

后记

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还有许多武林高手,比如耿飚,杨勇,徐海东等等。但因主要是写少林武当的,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但还有一位,那就是陈赓将军,我看网上说,陈赓将军也是家传的少林拳,陈赓将军的爷爷陈翼琼是湘军骁将,说是当年在河南时,得到一位高僧所传“昭阳拳”和“少林连环十三枪”两门绝技,并且陈赓在中央特科工作时还教过特科人员“昭阳拳”。为此我找了许多历史资料,都没有见到记载,所以不知出处,这里便不做书写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nirvana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9408.html